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

話表左良帶王守以及一衆隨從,入了長安城中,會見黃巢。黃巢留王守敘舊,使左良出皇宮而入一府中歇息。

是夜,左良於府中歇息,他手中持着一書籍,正在細細品讀,此書乃府中所留,據說此府乃原李唐大官之府。

左良在品讀,身旁有隨從侍奉。

隨從見左良平靜自如,忍不住說道:“先生果真不怕那王守跟隨齊皇帝而去乎?”

左良聞聽,放下書籍,問道:“何出此言?”

隨從說道:“但聞王守乃那齊皇帝少時好友,而那齊皇帝乃是造反得來的長安,有聞其麾下無人,而王守深受先生教導,乃大才也。若齊皇帝使王守留下,以富貴相許,恐王守棄先生而投齊皇帝也。”

左良笑道:“去留但憑己意,若其要離去而投奔富貴,乃其抉擇,我阻不得。”

隨從問道:“先生教導王守多時,若是離去,豈非浪費光陰,且將先生技藝傳出,此卻有風險。”

左良捋須笑道:“若因懼怕技藝傳出,浪費光陰,便不肯教導,或藏一手,此卻非師者之相。但若跟隨於我,用心學習者,我皆不吝傳授,若你等能學有所成,可將技藝傳出,此乃言說你等學之大成,那般你等便是將技藝傳出,我聽聞也感欣慰,而非怪罪。”

隨從拜禮說道:“先生大義。”

左良笑了笑,未有在意,繼續品讀書籍。

隨從侍奉在旁,缺茶水時添茶水,該點油燈時便點油燈。

不覺夜半深沉,外邊忽有聲響。

左良朝外張望去。

隨從即是起身,問及外方爲何喧囂。

時有隨從來報,言說王守到來。

左良即使王守入內。

不消多時,王守走入裡邊,一身酒氣,入內見左良,跪伏在地,叩首不計其數。

左良問道:“你爲何跪我?”

王守跪道:“師父,但弟子不孝。”

左良再問:“你如何不孝?”

王守說道:“師父,弟子初聞黃巢稱帝,心下雀躍,以至於亂了心神,起了投奔他的心思,以此得富貴,故催着師父前來長安。但弟子以爲若黃巢果真有帝相,能得師父之本事,定能真正定鼎江山,此乃雪中送炭。”

左良說道:“如今怎說?”

王守道:“但今夜與之談說,發覺他非有帝相,此自稱齊皇帝,乃僭越也。其無帝相,更無帝命,長久以往,必是自斃。故弟子幡然醒悟,深知不可與之爲伍。”

左良聞聽,不作他想,但心中嘆氣,他先前見王守甚有規矩,亦有孝心,處事不驚,或是個修行的料子,待習全醫術,帶回三星仙洞,或可傳授門道,如今來看,卻是他錯了,其全不似個修行的,但遇着富貴,便教二神欺了正主,此乃人間富貴罷,若是見了天宮聖境,豈非不堪。

他昔日曾聞豬八戒言說,其在人間時,乃是修行之大才,後見着天宮之景,方纔失了修行之心。

若是王守見了天宮,定比豬八戒尚有不如。

王守說道:“請師父諒我。”

左良嘆息說道:“你且起身罷。”

王守說道:“若師父不諒我,我不敢起身。”

左良擺手說道:“談甚諒不諒的。我不曾怪你,何來諒你之說?你且去歇息,過一二日,我等便是離去,願你日後莫再生出諸般心思,好生學醫。”

王守叩首道:“弟子拜謝師父。”

左良使其去尋個房舍歇息。

王守不敢不從,只得離去。

左良望着王守離去背影,默不作聲。

……

此後數日,黃巢皆尋王守作樂,王守不敢不從,只得與黃巢飲宴耍子。

數日之後,皇宮殿堂內,二人正在飲宴,黃巢忽是開口,說道:“今聞弟之言說,知弟乃有才之人,今我有大業,弟何不留下助我?”

王守聞聽,拜禮說道:“見兄甚威,弟十分瞻仰,然弟乃師從出家修行之人,不可爲官,請恕弟不能從之。”

黃巢聞聽,有些不耐,說道:“但你願爲我麾下之人,何人皆阻不得你。”

王守無奈,只能再次婉拒,他不願爲黃巢麾下。

黃巢聽出王守之意,十分生怒,教王守回去好生思量再做決定,此等大事,非同小可。

王守只得遵令。

黃巢目送王守離去,有些生怒,說道:“我這少時好友,如今有些才華,但怎能如此與我言說?我親是相邀,他卻不肯受之。”

身旁有宦官低聲說道:“陛下,其不受之,乃與他言說之師長,推脫陛下亦是此說辭,但陛下去旨意一道,教其師長應從便是。”

黃巢說道:“若其師長不應,我豈非失了威信?”

宦官說道:“陛下有大軍無數,將兵鋒行至他房舍外,他如何敢不應從?”

黃巢猶豫許久,但還是點頭應下,使宦官前往,行得此事。

宦官大喜過望,即是外出,頒佈黃巢旨意。

卻說皇宮外左良所居住府邸之中。

王守一回來,便將事情與左良言說,並且言及黃巢很有可能前來強迫他等爲用,請左良早些啓程,一同離去長安城中。

左良聞聽,嘆息道:“恐有些晚了。”

王守心有不解,問道:“師父何出此言?”

左良指定外邊,說道:“但我聞聽甲冑之聲,其定是來脅迫於我,教我應從與你,爲黃巢所用。”

王守大驚失色,說道:“怎能如此,怎能如此!黃巢怎能以此脅迫,師父,我這便去與之一見,定不教他這般所爲。”

左良搖頭說道:“除非你爲他所用,不然他定不會罷休。”

王守十分着急,說道:“師父,此可該如何是好。”

左良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消着急,我若要離去,黃巢攔不住我。”

王守拜得大禮,不再多言,站於左良身旁。

左良嘆息一聲,說道:“無須在我身後,且去傳話與那些隨從,收拾包袱,行至此處,來與我匯合。”王守說道:“是,師父。”

說罷。

他即是朝外而去,傳話與諸多隨從。

諸多隨從聞聽,即是行至左良所在院中,與之匯合。

左良嘆息着,與之言說將要離去之事。

諸多隨從聞聽此事,皆有怒意。

有隨從怒道:“但聞戰國之時,諸國公子喜養食客,但受恩惠,有人辱主,則當匹夫一怒,血濺五步,以報主之恩惠。今天師恩澤萬民,教化我等,許我等以技藝傳授,我等怎能忍受天師受此之辱。望請天師恩准,我這便去刺那齊皇帝。”

其餘隨從亦作此態,願爲天師效死。

更有甚者,言及願將此事傳揚出去,但受天師恩惠者,定會前來相救天師,便是黃巢亦阻擋不住。

左良搖頭婉拒,說道:“但不消如此,你等且在此處跟隨於我便可,我自有法子帶你等離去。”

隨從無不聽從其令,應聲稱是。

左良正要說些甚。

忽見一宦官帶三四甲士而來,走入裡邊。

宦官朝左良一拜,說道:“天師,但陛下有旨,須你教你徒兒王守入朝聽用,望你答應,你意下如何?”

左良開口說道:“但我徒兒乃是修行之人,不可入朝爲官,望大人去與陛下言清其中門道。”

宦官聞聽,指定左良說道:“陛下看得起你這徒兒,乃是你等榮幸,你竟敢抗旨不遵?卻不怕陛下將你等腦袋砍了!”

說罷。

宦官朝左右張手。

二三甲士上前,拔出刀刃,隱有威脅之意。

一衆隨從見之,拔出隨身刀劍,護衛在左良身前。

宦官厲聲道:“若你等敢上前,頃刻之間,便有千人萬人之軍,將你等斬殺於此!”

隨從聞言,未有退去,不生半分懼怕。

左良起身笑道:“但我所見,齊帝不曾得天命,何曾有抗旨不遵之說?李唐氣數便是衰弱,但天命仍在李唐。”

宦官聞聽,心下大怒,說道:“放肆!來人,且將他等給我捉拿!”

二三甲士聞聽,依令而行,正是要往前去捉拿左良。

左良只是拂袖一招,自有狂風而來,將二三甲士吹得東倒西歪,連同那宦官,皆癱倒在地,無法起身。

左良搖頭一笑,使得五雷正法,請周遭土地山神而來,借一衆土地山神之力,將隨從等衆悉數帶出長安城。

一衆土地山神無不聞聽左良法旨,用盡渾身解數,各顯神通,以此助左良,一衆土地山神多是使狂風而來,卷着隨從前行。

不消一時三刻,諸多隨從盡是離去,連同王守亦教一土地帶走。

左良見之,方纔安心,他起身正要離去,但途徑那宦官之處,見着宦官戰戰兢兢模樣,嘆息一聲,未有多言,朝長安城外走去。

宦官瞧見左良離去,方纔回神,慌了道:“妖人,妖人!快些回宮,告知陛下,此乃妖人也!”

那二三甲士跌跌撞撞的起身,護着宦官返回宮中。

……

不消多時,宦官回到宮中,與黃巢言說左良之事,其戰戰兢兢,似受到驚嚇。

黃巢聞聽左良乃神仙中人,起手可使狂風,又可號令羣神,沉默許久。

宦官見着黃巢沉默,以爲其對他不滿,急聲道:“陛下,但與我調兵之權,縱然其乃神仙之人,我亦能爲陛下將之擒拿。”

黃巢不曾理會宦官,嘆息說道:“王守,怪不得你不爲我所用,不曾想你所拜之師長,乃神仙中人,你自幼時,便勝我多矣。”

其說着,朝宦官擺手,說道:“但不必再追究其中,便當作此事不曾發生。”

宦官有些不甘,但還是領命退下,不再多說此中之事。

……

卻說左良帶着一衆隨從離去長安城,左良再三拜謝前來相助的土地山神,在土地山神受禮離去之後,他方纔啓程,朝外而行。

左良行至半里路,見着身後一衆隨從仍是不敢置信,未緩和過來的模樣,他搖頭說道:“但些許法術罷,你等何故這般模樣。”

一衆隨從皆是拜禮說道:“不曾想天師乃是神仙也。我等早前多有失禮之處,望請天師恕罪!”

左良搖頭說道:“我非是神仙,乃是修行之人。”

一衆隨從面面相覷。

有隨從拜禮說道:“但先生於我等而言,便是神仙,此毋容置疑。”

左良笑了笑,未有再反駁他等言說,他朝外張望許久,說道:“今天下大亂,我等遍行九州,而無濟於事,今者李唐衰敗,黃齊無天命,大亂至極,我等無法阻之。我意尋一處常住其中,教導於你等,待天下安定許多,你等學有所成,那時再出山相救世人,你等意下如何?”

一衆隨從無不應從,拜禮說道:“我等謹遵天師法旨。”

左良搖頭說道:“既要尋定一處,便是要個清淨些的,你等可知何處清淨?”

大多隨從面面相覷,皆不知該如何應答。

有隨從站出,說道:“先生,但人間鮮少有清淨之處,諸多城池,盡是混亂不堪,若果真要個清淨地兒,須是從山裡尋找。”

又有隨從說道:“但若是要從山裡尋個清淨地兒,卻是甚難,冀州北部山地極多,但那處山地,多是強人,不是個清淨地。若除冀州之北,便屬荊州之南,乃至於嶺南一帶,方纔有羣山,或有個清淨地兒。”

左良聽着隨從所言,沉吟少許,說道:“既如此,便往荊州一帶而去,尋個清淨處兒,那時望你等好生學醫,早日學有所成,救治天下受苦受難者。”

一衆隨從再是拜禮,說道:“我等謹遵先生教誨,不敢有忘,待我等學有所成,定爲先生行走天下,救治受苦受難之人,教天下之人,知曉先生之名。”

左良卻是擺手,說道:“不消教天下之人知曉我名,但你等學有所成,救治百姓,以何般名頭皆可,須知,若學醫學藝,爲名爲富貴,那便非真學有所成。”

一衆隨從聞聽,口稱先生慈悲,十分敬佩其心。

一旁王守見之,心有所感,望向左良,似覺左良之意,他此生可還能學醫後修行,而修有所成?

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115章 金蟬貶多時,小仙正是南瞻部洲生人(求月票)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93.第92章 悟空鬥法姜緣(二合一章節)第三十六章 待丹成日,妖邪喪膽,鬼神驚懼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73章 人全天地數第220章 悟空言大鬧天宮,山外大蟲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76章 仙香奇異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359章 妖魔終降,守一喜儒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350章 當是開府,西行大路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384章 諸仙相助,壽星當先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197章 唐僧換經,無字真經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281章 真人論金丹,呂梁轉世第398章 重陽入終南,八戒終有悟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三章 姜祖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第162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349章 執相則千山阻隔,悟空則一念通達(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340章 非是善茬,搭祈雨臺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68章 大仙相助第155章 行者借扇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請假一天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236章 猴兒知禮,真見至青州第343章 藥理之說,二人鬥龍(求月票)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424章 終至金鼎山,怪異妖邪第389章 市井百態,肉身執迷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289章 新皇即位,找尋真人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五十六章 上品火候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十九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328章 牛王勸誡,妖邪盡退第372章 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185章 再設律法,當敬師者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69章 修行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390章 十試過,希夷山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348章 一念回光,寂滅當下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398章 重陽入終南,八戒終有悟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二章 因果了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70章 烏金相盤結,兔髓木液藏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
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115章 金蟬貶多時,小仙正是南瞻部洲生人(求月票)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93.第92章 悟空鬥法姜緣(二合一章節)第三十六章 待丹成日,妖邪喪膽,鬼神驚懼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73章 人全天地數第220章 悟空言大鬧天宮,山外大蟲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76章 仙香奇異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359章 妖魔終降,守一喜儒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350章 當是開府,西行大路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384章 諸仙相助,壽星當先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197章 唐僧換經,無字真經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281章 真人論金丹,呂梁轉世第398章 重陽入終南,八戒終有悟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三章 姜祖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第162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349章 執相則千山阻隔,悟空則一念通達(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340章 非是善茬,搭祈雨臺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68章 大仙相助第155章 行者借扇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請假一天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236章 猴兒知禮,真見至青州第343章 藥理之說,二人鬥龍(求月票)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424章 終至金鼎山,怪異妖邪第389章 市井百態,肉身執迷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289章 新皇即位,找尋真人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五十六章 上品火候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十九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328章 牛王勸誡,妖邪盡退第372章 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185章 再設律法,當敬師者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69章 修行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390章 十試過,希夷山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348章 一念回光,寂滅當下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398章 重陽入終南,八戒終有悟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二章 因果了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70章 烏金相盤結,兔髓木液藏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