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

話表希夷山洞府之中,王重陽在述說三家學說時,忽是回味而起,姜緣法號廣心,而佛祖之法號,亦是廣心。

王重陽戛然而止,竟不知該如何言說。

真人正在聞聽王重陽講說三家學說,忽見其止住話頭,說道:“你如何停歇,莫非有所不明,故難以道出?”

王重陽驚起,問道:“仙人乃佛祖乎?”

真人笑意盈盈,說道:“你爲何有此般之問?”

王重陽躬身拜禮,說道:“不瞞仙人,昔年我曾行至一寺廟,此寺廟喚作‘蘭若寺’,寺中正殿曾供奉二佛祖,一者爲‘如來’,二者爲‘廣心’,我曾問及蘭若寺方丈,其言廣心者,即爲佛祖。今聞仙人亦作此法號,故在下無禮而問,仙人可是佛祖乎?”

姜緣點頭說道:“正如你所想,你若言之佛祖,便是我。”

王重陽心中大動,驚訝不已,再是拜禮,說道:“不曾佛祖於前,小子多有冒犯。”

姜緣笑道:“佛祖也好,仙人也罷,到底乃是個修行的,你不必多禮,且再與我述說,你習之三家,到底如何。”

王重陽身形因激動而顫抖,許久之後,方纔止住心念,說道:“三家者,雖言殊而理一,儒家之‘天命’,道家之‘大道’,佛家之‘真如’,皆指宇宙本體。儒家之‘克己復禮’,道家之‘心齋坐忘’,佛家之‘戒定慧’,皆歸心性修養。”

姜緣聽得其言,沉吟少許,笑着問道:“如你所言,三家該歸一,相互輔成,然否?”

王重陽點頭說道:“然也。”

姜緣再是說道:“既如此,你且與我細細講說其中,如何相互輔成,而非簡略一言。”

王重陽拜禮說道:“仙人慾知,我自當講得。”

姜緣擺手說道:“不必稱我作仙人,你可稱我作聲先生即可。”

王重陽未有拒絕,稱道:“先生。”

姜緣點頭,教其可再是講說三家學說與他傾聽。

王重陽即是說道:“三家相互輔成,無外乎以佛修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是以儒主綱常,立人極於日用倫常之間。君臣父子之序,禮樂刑政之制,使萬民有所依歸。再以道貴長生,養性命於陰陽造化之中。吐納導引之術,清虛寡慾之方,使人身合於天地。佛明因果,了生死於輪迴業識之外。禪觀止觀之法,慈悲喜捨之願,使人心超於色相。此三者,乃相互輔成之要義也。”

“是以三者如鼎足而立,缺一不可。儒家若無佛道之超脫,則拘於功利,佛道若無儒家之務實,則流於空疏。”

王重陽言畢,不再言語。

姜緣聞聽,笑着點頭,說道:“尚可。”

王重陽問道:“先生,我所說,可有甚不足之處?”

姜緣沉吟少許,說道:“若說不足,自是有的,然你如今乃是凡夫,其看待之處,有些不同,故以你如今凡夫而言,此等所說,已是了得,未有不足之處。”

王重陽不解問道:“先生,此等於凡夫不凡夫,有區別不成?”

姜緣笑意盈盈,說道:“自有區別,但你若修行,所見自然不同,身處苦海,所見皆爲苦海,如何能相同。”

王重陽若有所思,許久後,問道:“先生,早些時候,我曾在一城中,見着一瘋道士,其亦曾言說苦海,但我始終不得而明,苦海究竟爲何,不知先生可能告知,我不勝感激。”

姜緣聞聽,說道:“你且向後行走四十九步,便見苦海。”

王重陽不假思索,起身朝真人拜禮,遂是朝後走去,他心中默唸,但走得四十九步,即是停下。

王重陽擡頭望去,只見得此處張望,可見外方天地,山外有城,再朝遠望去仍可見得一城,其心中有所不解。

姜緣問道:“你看見何物?”

王重陽轉身答道:“能見山,見水,見城池,見萬民。”

姜緣笑着點頭,說道:“此便是苦海。”

王重陽錯愕住,問道:“此爲何解?”

姜緣搖頭說道:“無解,你所見者,便是苦海。”

王重陽說道:“先生,莫非這天地,皆是苦海乎?”

姜緣點了點頭,未有多言。

王重陽沉默許久,已知真人所言,如真人所言,天地之間,皆在苦海之中,此一視同仁,不分甚平民,甚豪族,甚王公,甚貴族,其無不在苦海之中。

他等所作所爲,不外乎在苦海里掙扎罷。

王重陽忽是擡頭,問道:“先生,此苦海,無法化之不成?”

姜緣笑道:“難,難,難。苦海若易化,這世間還有甚苦海。”

王重陽問道:“先生,既是如此,如何才能算作不在苦海之中?”

姜緣說道:“何時你得了自在,何時便算作不在苦海之中。”

王重陽說道:“自在便算作不在苦海,若是這般,許多平民應當不在苦海纔是。”

姜緣笑道:“此話怎說?”

王重陽說道:“我曾在書籍之中看過,昔年李唐時,有開元盛世,那時平民多自在,曾有許多詩句歌頌,是以‘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又以‘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這等之言,數不勝數,足以見其強盛,那時平民可得自在,王公貴族亦當可得自在纔是。”

姜緣仍是笑意盈盈,說道:“開元盛世後邊,又是怎樣?”

王重陽聞聽,頓時沉默,開元盛世之後,乃安史之亂,李唐氣數敗盡。

姜緣又是笑道:“昔年之人,今時如何?”

王重陽仍是沉默,似乎知道自己所言的不對之處。

姜緣指定王重陽,笑了笑,說道:“苦海如何,若你學識高深之日,興許可知,如何才能真正化解苦海。”

王重陽說道:“先生,我可能跟隨先生繼續習得學識?”

姜緣笑着笑着問道:“我不曾趕你,你何出此言?”

王重陽答道:“但我已在此處習得學識,有二月餘,故擔心先生煩我,趕我。”姜緣搖頭說道:“你可安心,二月於我而言,眨眼即逝,談何煩你?你壽數過耳順之年尚難。而耳順之年,不過六十,六十於我而言,亦是靜坐片刻的光陰罷。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此非虛言矣。”

王重陽說道:“我知先生乃仙人,乃佛祖,這等光陰,於先生而言,乃是等閒。”

姜緣點頭說道:“故你且安心在我身前習得學識罷,不必在意。”

王重陽聞聽,深深一拜,感激於真人。

姜緣說道:“你且安坐此處,我與你講些經文,今見你談說三家學說,你於道之學,尚有淺薄之處,我說,你聽,且好生記下。”

王重陽拜禮,遂落座,洗耳傾聽。

姜緣遂道:“道家者,若論高深用處,乃在金丹。”

“夫金丹者,肇自鴻蒙。混元初判,陰陽始分。心猿意馬,鎖之以玄牝,鉛汞二者,煉之以璇璣,黃婆鎮中,媒合于丹田,溯流而上,則可窮究其奧妙。”

“金丹之道,豈止長生?實爲心法也。外煉形骸,內養神明。金公木母,不過陰陽之代稱,黃婆脾中,無非造化之機樞。若能降伏心猿,駕馭意馬,天地爲爐,造化爲工……”

姜緣與王重陽講說金丹之道。

王重陽初聽之際,只覺不明所以,根本不知道真人所言究竟爲何,他從未學過這等。

但他不明,然聽着真人所說,心中生出幾分喜意來,聽着這等,倍感舒適,他不知此等爲何,本想開口詢問一二,可見着真人這般模樣,只得閉口不言,只管聽着。

……

雲霧之中,二人見着真人與王重陽講說金丹大道,皆有驚訝。

豬八戒嚷嚷道:“老爺急了些,怎個這時便與正微講說金丹大道?此卻是不該,恐正微聽不明白老爺在講說些甚。”

孫悟空說道:“呆子,你急些甚,但大師兄既是這般言說,自有其理,不必多說。正微師侄這時聽着亦可,此間聽得,能記下一二成,來日修行金丹時,便有效力。”

豬八戒說道:“但來日再講,亦是不遲,正微記着這些學識,便是足矣。再講金丹大道,恐累着正微哩。”

孫悟空說道:“呆子,休要多言,若論修行,大師兄勝你多矣,大師兄有此行,必然有其之理。說來,如今大師兄講說金丹正道,你怎個不聽些,既是大師兄未有教我等離去,那便是許我等旁聽,你當是聽之纔是。”

豬八戒搖頭說道:“哥啊,老豬今非是修個金丹的,聽着這等作甚?卻是無用,卻是無用。不聽也罷。”

孫悟空意味深長的望着豬八戒,說道:“呆子,既是金丹正道無用,旁門你又瞧不起,你意欲何爲?”

豬八戒說道:“哥啊,老豬自有分寸,你且安心。”

孫悟空說道:“但願你果真有分寸。”

說着,孫悟空朝外邊看去,說道:“老孫有觀,近日以來,南瞻部洲三災之氣漸去,或是這場大亂,有消弭之相。”

豬八戒說道:“哥啊,自老豬修行已來,這人間之主,多有更替,昔年如甚周天子,風光無限,又有那始皇帝,亦是威風一時,還有那唐太宗,盛極一時,然更替未有止休,此何故作言,卻是不必多提。”

孫悟空搖頭說道:“苦海無邊,故人間難得有清淨,然比起這等混亂,到底是清淨爲好,縱然只有片刻清淨,亦比大亂好得多。”

豬八戒說道:“既是這般言說,如今猴哥言說南瞻部洲三災之氣將要盡去,料想有人間雄主而出,是以將兵災盡去,猴哥何不去相助一陣?但若是兩軍對陣,猴哥金箍棒一下,定教那敵軍盡敗之。”

孫悟空扯住豬八戒蒲扇耳,說道:“呆子,老孫沒事去幹預這等作甚,你卻胡言!”

說着。

孫悟空掣出金箍棒,便要往豬八戒身上招呼去。

豬八戒急是躲開,駕雲往前邊逃去。

孫悟空緊追其後,不肯饒他。

二人打打鬧鬧,暫是不提。

……

光陰迅速,自王重陽在山間與真人習學識以來,有一二年。

王重陽越是跟隨真人習得三家學說越久,越能感受得真人身中那淵博的學識,初學尚覺了得罷,若有些光陰,憑他智慧,定是輕易科學,學至過半,方知真人學識到底有多麼可怕,使他如蜉蝣見青天。

王重陽如今深覺真人學識了得,若憑他如今,欲要學盡真人學識,恐他壽數到盡,亦學不得一二成。

此教他學到第二載時,心有不安。

不安在於他深感自己大限到來後,恐見不得高深學識,他不懼於死,但他懼於無法見到更高深的學識。

若他不曾見過這般高深學識,他死也就死了。

但他如今卻已經見得這般學識,教他如何肯定心。

一日,王重陽習得學識時,心不在焉,真人遂問於王重陽。

王重陽猶豫再三,還是將事情與真人講說。

真人聞聽,笑道:“你有感壽數,不肯舍學識而去,可是如此?”

王重陽說道:“如今見得高深學識,方知世間尚有如此之學識,恐壽數不夠使我學到所有學識之日。”

真人點了點頭,說道:“你若感壽數不足,我可與你些壽數。”

王重陽說道:“先生莫要打趣於我,壽數這等,乃是天定之物,怎能說給予便給予。”

姜緣笑道:“怎個打趣於你,十殿閻王與我有些交情,若我開口,他等自是賣我份薄面,與你添上些許壽數。然我這壽數,非是白得之物,你若肯捨棄學識,我可與你壽數,莫說添上些許,添上百年亦是可得。”

王重陽聞聽,未有半點猶豫,即是搖頭,說道:“先生,在下絕不願棄學識,請先生莫要嫌我愚笨,不肯傳我學識。先生所言,學識換壽數,恕小子無禮,學識無價,壽數比不得,小子絕不願換之。”

真人聽得其言,笑着點頭,問道:“你果真不悔?須知帝王多求壽數,蓋因壽數難得。”

王重陽叩首道:“不悔!”

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十五章 靈臺方寸山第五十四章 童兒採藥第222章 二神懼死,而非於你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376章 重陽論道,遊歷天下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58章 淺談火候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351章 九厄山,天宮之人(求月票)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205章 二斗蛟魔王,萬物相生克第264章 全無威氣,豬八戒上天宮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407章 閉關百日,真人之變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389章 市井百態,肉身執迷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111章 安爐設鼎,青牛易走脫第401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404章 燭光斧聲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188章 禪定智慧佛,至天竺國第389章 市井百態,肉身執迷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68章 大仙相助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417章 重陽降心猿,九鼎緣法第三十四章 正道難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330章 左良天師,心中慈悲(求月票)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第353章 哪吒相助,大齊皇帝97.第96章 悟空舉鼎,歸山(4k,求月票)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221章 封使君,人變作妖第四十八章 五人齊全第115章 金蟬貶多時,小仙正是南瞻部洲生人(求月票)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188章 禪定智慧佛,至天竺國第60章 烹煉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226章 再見水猿大聖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394章 重陽返舊地,人間赤須龍第281章 真人論金丹,呂梁轉世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
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十五章 靈臺方寸山第五十四章 童兒採藥第222章 二神懼死,而非於你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376章 重陽論道,遊歷天下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58章 淺談火候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351章 九厄山,天宮之人(求月票)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205章 二斗蛟魔王,萬物相生克第264章 全無威氣,豬八戒上天宮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407章 閉關百日,真人之變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389章 市井百態,肉身執迷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111章 安爐設鼎,青牛易走脫第401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404章 燭光斧聲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188章 禪定智慧佛,至天竺國第389章 市井百態,肉身執迷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68章 大仙相助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417章 重陽降心猿,九鼎緣法第三十四章 正道難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330章 左良天師,心中慈悲(求月票)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第353章 哪吒相助,大齊皇帝97.第96章 悟空舉鼎,歸山(4k,求月票)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221章 封使君,人變作妖第四十八章 五人齊全第115章 金蟬貶多時,小仙正是南瞻部洲生人(求月票)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188章 禪定智慧佛,至天竺國第60章 烹煉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226章 再見水猿大聖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394章 重陽返舊地,人間赤須龍第281章 真人論金丹,呂梁轉世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