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真人乘鹿,牛王牽引,二人朝西牛賀洲道上一小國而去,近了城池,見着城牆斑駁,有些殘破,此小國未有繁華氣象,乃一殘破小國也。
牛魔王探頭湊前一看,見着城門處旌旗閃灼,戈戟光明,有兩夥強人正在爭鬥。
牛魔王笑道:“老爺,我等來的卻非是個好時候,此處卻有變更旗幟之意,恐小國更主,老爺,我等何爲?”
姜緣說道:“且在此處等候,待是安定,再入城中。”
牛魔王領命,不敢多言,雙手掄起黑龍闢嶽槊,若有人膽敢上前,侵擾真人,他便是要教那人知他牛王之勇,遠非凡夫能比較。
二人在城池不遠處等候許久,那兩夥強人定了勝負,變更旗幟,入駐城中,只留下城門處許多屍首,無人料理,有不少野犬一類,虎視眈眈,意吞得屍首。
真人見之,輕嘆一聲,拂袖一招,自有清風而來,將屍首盡數埋入城門底下,他說道:“牛王,且入城去。”
牛魔王方纔牽鹿,引着真人往城裡走。
不消多時,二人入城,城中之景,盡入目中,正是個‘衢巷榛蕪晝掩門,白骨爲砧肉作樽,鐵鉤懸月屠儈笑,算珠散地鼠銜痕,蒲扇耳赤齧人筋,黠盜越牆驚宿鴉’,滿城污穢,不堪入目。
牛魔王說道:“老爺,此城果真亂象頻生!”
姜緣說道:“不消理會,且往城北而去,神仙便在那處。”
牛魔王說道:“老爺安座,我這便往那處去。”
牛王掄着黑龍闢嶽槊,威風凜凜。
沿途有所過之人,見着真人座下白鹿神駿不已,有心要奪取白鹿,然則見着牛王身形魁梧,又有妖相,掄着闢嶽槊,威風凜凜,教他等深感畏懼,故而不敢造次。
牛魔王見之,笑道:“老爺,我卻有三分威氣,他等有那賊膽,但不敢上前哩。”
姜緣笑道:“你這牛兒,怎個這般言說?你若是連此地都威懾不住,豈非修行大退?”
二人談說之間,行往城北而去。
少頃間,二人即是行至城北之處,二人方是行至,便是見着前方烏泱泱圍着許多手持刀兵的強人,那等強人圍着一人,似要搶奪財物,再細看那被圍着的一人,乃是個魁梧漢子,面容驚奇,隱有天人之姿,其腰間懸掛刀劍,有寶光閃爍,足以見其刀劍乃是難得之寶。
牛魔王說道:“老爺,那廝刀劍卻是個寶貝,這一夥強人多半乃是貪圖此刀劍,故而圍住此人老爺,我等可須一助?”
姜緣見之,笑道:“此乃故人,自當相助。”
牛魔王聞聽,有些驚訝,問道:“故人怎說?”
姜緣指定前方,說道:“莫要多問,且去便是。”
牛魔王得令,不敢有違,掄起黑龍闢嶽槊,便朝着那前方而去。
不消多時,牛魔王便是打入那夥強人之中,那夥強人瞧着牛王威風,一時升起忌憚,不敢與之動手。
那夥強人罵道:“你是何處來的,怎敢阻我等之道?莫不曾聽聞我等之名?”
牛魔王不語,掄起黑龍闢嶽槊,往前一探,但見莫大神力從他手中迸發,竟是一剎之間,震得那夥強人跌倒在地,難以起身,此幸是牛王留力,若是牛王多使一些法力,這夥強人定性命不保。
牛魔王說道:“魑魅魍魎,還不速速退去!若是不退,老牛我定要了你等性命!”
那夥強人見牛魔王這般神威,如何還敢停留,驚恐萬狀,四散而逃,暫是不提。
牛魔王將那夥強人驅散,正要轉身招呼真人前來,但其轉頭一看,卻見着真人已是走近,行往那漢子身邊。
真人拜禮說道:“天蓬真君,許久不見,卻不曾想今時在此處與真君相見。”
牛魔王聞聽其名,心下大驚,不曾想是這位煞神,此教他有些畏懼,但天下妖邪聞其名,縱然爲善,亦難免生出三分驚懼,蓋因此主,只殺不渡。
天蓬真君回禮說道:“我亦不曾想在此處遇着真人,但我因事下界,使個變化,瞞不過真人法眼,多謝真人替我驅散煩擾。”
真人說道:“談何謝字,便是無我,以真君本領,定能輕易驅散煩擾。今故人相逢,真君可能與我同去討杯酒?”
天蓬真君說道:“真人相邀,自無不可,但自誕辰大會來,你我便不曾相見,今時相見,自當飲酒同樂,以敘舊情。”
真人問道:“可會誤事?”
天蓬真君搖頭說道:“誤不得甚,無礙。”
二人談說之間,便朝着城中酒肆而去,不消一時三刻,二人便是入了一酒肆,點了些許酒菜爲用,但店家看他二人眼神怪異,隱似強人,幸是牛王站於身後,教店家不敢冒犯。
二人於酒肆之間談說,敘舊交好,歡歡喜喜,言說妙處,二人俱是撫掌稱妙,二人心中都有慈悲,然則慈悲不同,道亦不同,真人以‘求人不如求己,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爲慈悲,真君則是不然,以‘只殺不渡,以殺止殺’爲慈悲。
二者雖有不同,但終是歸於‘慈悲’。
許久之後,天蓬真君起身,說道:“今日與真人談說,教我十分喜說,但我尚有要事去爲,來日閒時再與真人談說。”
姜緣相送,問道:“真君何爲,可須我相助於真君?”
天蓬真君搖頭說道:“些許小事罷,怎可勞得真人動手?此事說來,乃是一人心之事也,若是真人願知得,我自可與真人言說。”
姜緣笑道:“願聞其詳。”
天蓬真君從腰間取出一尺,問道:“真人可知此物爲何?” 姜緣低頭一看,說道:“長一尺二寸,此應陰陽曆法,寬一寸二分,取八節之意,厚八分,此應四季。傳聞天蓬真君手中有諸多寶貝,但有一寶,名爲‘天蓬尺’,其有莫大神威,指山山裂,指海海竭,更有量鬼驅魔之效力,便無法力,持定天蓬尺而量妖邪,每量一尺,妖邪即縮一尺,至消亡。此寶當是天蓬真君手中天蓬尺也。”
天蓬真君含笑點頭,說道:“真人好眼力,此寶正是天蓬尺。不瞞真人,我此行而出之事,便與此天蓬尺有所關係。”
姜緣有所不解,問道:“但人間之事,與此仙寶,有何干系?”
天蓬真君說道:“真人有所不知,但昔年我持此寶行走人間,見着人間疾苦,妖祟作祟,而修行之人,難以勝之,多以布法壇,而法壇教妖祟所毀,我見之無有甚合適法子,便教天下修行之人制天蓬尺之法,但其刻制天蓬尺,他有七分修行,我有三分感應,降力於天蓬尺,助其降妖驅魔,以天蓬尺之能,天下修行人但持之,等閒妖邪俱非其敵手,便是有不敵之人,以天蓬尺鎮法壇,亦可教其不受侵害,但後來,我有見有人持天蓬尺行惡事,故我曾有言,若有人以天蓬尺行得惡事,我定是親臨,懲戒惡人。此城中便有一持天蓬尺行惡之人,故我親臨,來此懲戒。”
姜緣說道:“不曾想是這般事,天下人可持天蓬尺之事,我卻是不知。”
天蓬真君笑道:“真人有甚深法力,天蓬尺於真人無有幫助之處,真人不知亦是正常。”
牛魔王忽是低聲說道:“老爺,但正淵無有寶貝傍身,若能制一天蓬尺,於正淵傍身卻是足矣。”
真人聞聽,忽是憶起祖師與他之玄鐵,然他還未言說,天蓬真君聽得真人之言,笑道:“若真人須天蓬尺,我可親是製得一件,那正淵,若我不曾記錯,乃是真人弟子,昔年於誕辰大會,曾是見得,其須此寶傍身,我定是用心。”
真人深深一拜,說道:“若是真君願得,卻是甚好,但恐教真君操勞,深感愧疚。”
天蓬真君搖頭說道:“些許小事罷。但若是制天蓬尺,必以一物承載,真人須何物,但你與我言說,我若是有得,便與真人哩。”
真人說道:“我有一物,望真君相看,若是可行,便以此物造天蓬尺。”
天蓬真君問道:“何物?”
真人拂袖一招,將玄鐵取出,呈於真君身前。
天蓬真君見着玄鐵,笑道:“此卻是一不可多得之寶,若以此爲天蓬尺,法力卻勝那等天蓬尺多矣。”
姜緣拜禮問道:“不知以此玄鐵爲天蓬尺,可會耽擱真君光陰?”
天蓬真君搖頭道:“耽擱不了甚,此玄鐵且存於我處,待是將此間事了,我方制一天蓬尺,但制天蓬尺之重,非在煉製,而在呼應天地,那時尚須真人相助。”
姜緣說道:“本爲我之事,談何相助之言若是真君須得,儘管吩咐我便是。”
天蓬真君笑道:“如此甚好,請真人少待,我方是去料理那廝。”
姜緣說道:“待我與真君共往。”
天蓬真君欣然應允。
二人遂是同行,往外而去。
牛魔王一手牽鹿,一手持闢嶽槊,緊隨其後。
三者在城中行得多時,行入一荒廢的土地廟中。
天蓬真君指定此處,說道:“那廝便在此處。”
牛魔王有些驚詫,說道:“但聞真君所言,那廝乃是個作惡的,怎個會在此土地廟中。”
天蓬真君說道:“作惡多端,事到臨頭,欲求神拜佛,換取庇護。”
牛魔王笑道:“但卻拜錯廟哩。土神如何敢阻攔真君,再說此廟荒廢,拜之無用。”
天蓬真君說道:“且入內而去,我倒是見他,有何般膽量,以天蓬尺作惡。”
三者朝土地廟中而去,行入廟中,便見着那土地泥塑前,有一人跪伏在地,手握一木製天蓬尺,戰戰兢兢的。
天蓬真君駐足,指定那人,說道:“便是此人,名王惠,其曾得天蓬尺,依仗妙用,驅邪除魔,然則修行不修心,在知天蓬尺妙用後,便以此禍亂,曾見一人家中富有,便是以天蓬尺施法,教那人家中獨子患得病魔纏身,脅迫那家長斥巨資與此人,請此人除病魔,這王惠入了那人家中,將其病魔除去,得了一筆不菲的錢財,若是此事到此爲止,我不會親是下凡,但其見那人家中主母生得慧麗,便心起邪念,以法蠱惑,使其與之交媾,不曾想行至過半,教人撞破,此王惠一不做二不休,便以天蓬尺殺人全家,此等事蹟,教我所知,怎能容他?”
牛魔王聽得此言,十分生怒,說道:“老爺,真君,不消你二人前往,但我前去足矣。”
真人笑着點頭,未有多言。
天蓬真君聞聽,說道:“真人允准,自無不可。”
牛魔王見此,不再多言,起身跨入廟中。
那王惠見着牛魔王走入,大驚失色,說道:“你是何人?”
牛魔王直言不諱,呵斥道:“王惠,你所犯之事,已教人所知,但持天蓬尺作惡者,必爲天蓬真君所懲,你今作惡,我奉真君之令,前來擒你,還不束手就擒!”
王惠聞聽,身子打擺,戰戰兢兢,說道:“卻有誤會,卻有誤會!其中有不爲人知之事,我不曾作惡,望請神仙老爺明察!”
牛魔王見着王惠模樣,問道:“有何誤會,你可說來。”
王惠慌了道:“但我不曾作惡,乃得天蓬尺而驅邪除魔,但我途徑一城中,見着城中有人作祟,是故驅趕邪魔,然則不曾想,那邪魔乃是城中一族所養,乃爲斂財,故養得邪魔,我驅趕邪魔,壞其大計,是故那一族人要將我打殺,我仰仗天蓬尺神威,故將之悉數料理,不曾想那族人與天上天蓬真君有舊,言說將會狀告於我,天蓬真君必然懲戒於我,然則我果真無罪,望請神仙老爺明察。”
牛魔王聞聽,不爲所動,他又非等閒之內,怎會看不出,這王惠面上慌張,實則眼中藏狡詐,其言語真假,他一眼便可看出。
但這王惠,在此班門弄斧,卻不知天蓬真君便在外邊,以爲他是甚小仙吏,不明是非,藉此矇混過關,尋得他法避災,卻小覷他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