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

話表寶閣之中,唐僧沉吟不語,正是不知,當選何般真經。

如來佛祖之真經,乃三藏真經,須要人事,方能給予他等待回東土。

寶閣尚有一真經,可白贈與他。

若是寶閣裡,只有一份真經,他便取之離去了,但寶閣之中,有二份真經,真教他難以抉擇。

唐僧問三位徒弟,皆問不出個緣由來,這般許久。

豬八戒有些按耐不住,說道:“師父,怎個還在思慮?”

唐僧道:“八戒,莫要催促,此乃真經之選,須是慎重,不可胡鬧。”

豬八戒說道:“師父,你且聽我一言,你可曾憶大唐皇帝旨意?”

唐僧合掌道:“大唐皇帝旨意,我怎敢忘記,八戒,你意說何等?”

豬八戒嚷嚷道:“師父,那大唐皇帝教你來取真經,可曾與你言說,取何等真經?”

唐僧搖頭道:“只說乃真經,可救濟衆生也。”

豬八戒說道:“師父,這寶閣何許地也,乃靈山勝境,其中真經,自有救濟衆生之能。真經有二,那自當取其更妙之真經,來救濟衆生,這般大唐皇帝所知,纔會滿意。”

唐僧問道:“八戒,你怎知二份真經,孰高孰低?”

豬八戒說道:“師父,那要人事的,定是更勝一籌,卻是無須多慮。”

行者上前扯住豬八戒的蒲扇耳,說道:“你這呆子,怎個胡言胡語,此乃大事,莫要教師父分神。”

豬八戒見行者上來,不敢再言,在旁低聲,不知呢喃些甚。

行者說道:“師傅,如何抉擇在於你,莫聽旁人之言。”

唐僧聞聽,點頭道:“罷,罷,罷。且與之人事,求取世尊真經,此萬不有錯,不然則無顏以見唐王。”

行者聞聽,不曾言語,只取了紫金鉢盂,交與唐僧。

唐僧接了紫金鉢盂,遞與二尊者,說道:“二位尊者在前,弟子玄奘委是窮寒,身中不曾有金銀,只得一鉢盂,乃唐王親手所賜,一路走來,持此鉢盂化齋,今奉上於尊者,但請尊者傳下三藏真經,教我回稟唐王,造福東土衆生。”

二尊者接過鉢盂,微微笑道:“果真要取這三藏真經?”

唐僧點頭道:“當是如此。”

二尊者道:“既如此,你等且在此處等着。”

說罷。

二尊者取了紫金鉢盂,往裡走去。

沙悟淨道:“師父,今失了鉢盂,化齋無方,回程路上怎走?”

唐僧道:“且先取經,再談迴路。”

豬八戒笑道:“有道是‘車到山前必有路’,不須擔心,只管取了這上等的真經回走。”

唐僧默不作聲,在寶閣中少待。

須臾,迦葉與阿儺尊者再是走來,捧着一卷卷經文,說道:“快些到此處來接經,大聖,你氣力充足,且近前來與我等一道取經,餘者接住。”

行者三人聞言,即上前相助,行者與二尊者同是取出真經,豬八戒與沙悟淨則是將真經捆起放好。

一衆忙碌間,將真經捆好,又牽白馬來,將真經捆成擔子,放在白馬兩邊,使其馱着。

迦葉尊者站在寶閣門前,指定地上捆成一團的真經,說道:“聖僧,大聖,這白馬再馱不得,餘真經便教你等馱着。”

行者聞聽,說道:“八戒,快些挑着真經,休要遺漏。”

豬八戒上前將真經挑起,他等自家的行李則教沙僧挑着。

唐僧上前合掌,問道:“二位尊者,不知此真經,共有多少卷,但請尊者告知,待我回東土,亦可回稟唐王,教唐王知曉。”

阿儺尊者答道:“聖僧,此真經共有五千零四十八卷,不多不少。”

唐僧記下卷數,再三拜謝二位尊者。

取經人一衆遂離去,往大雄寶殿去拜如來佛祖。

他等一衆入了大雄寶殿,此間如來佛祖端坐在蓮臺上,靜候他等到來。

唐僧向前拜謝如來佛祖深恩,又代東土衆生感念佛祖慈悲。

如來說道:“我知寶閣有真經二份,但不知你取了何等真經歸於東土?”

唐僧合掌拜道:“我佛慈悲,弟子所取,乃我佛所言三藏真經,但有一事,弟子不明。”

如來道:“你且說與我聽。”

唐僧問道:“弟子今取經時,二位尊者曾言,寶閣之中,有二等真經,一等乃是須人事,方能予我,一等乃是白贈之真經,弟子敢問我佛,二等真經,可有高低之分?”

如來道:“真經無有高貴低賤之分,二等真經俱是同等,並無高下。”

唐僧不解其意,問道:“爲何三藏真經,須人事方可取得?”

如來答道:“蓋因我之真經,不同於他,非等閒不可與你,故須人事,方可取得真經,便是以些許人事,便可取得我之真經,我亦覺輕賤了。”

唐僧道:“弟子不明。”

如來道:“若真經輕得,怎會有人重視?昔年昔時我曾傳道於舍衛國一家,那家長請我誦經,保家中安寧,使亡者超脫,我遂其意,於其家中誦經,待是功成,我正要離去,其家長卻不許我離去,只說我傳之法,甚是易得,有些輕賤,非是上等之法,非是以黃金換我再念經文,方是認其爲上法。故索取人事,乃教人知,我之真經,非輕易可得。”

唐僧合掌一拜,稱是知明,遂道:“我佛慈悲。今得真經,望請我佛降旨,使我返歸東土,教東土衆生,聆聽佛音,見得真經。”

如來即降金旨,遣四大金剛,駕風陪同,相送唐僧歸於東土,佛祖說道:“弟子玄奘,你且須謹記,今得了真經,但萬不可生輕慢之心,此理你亦須與東土衆生言說,若須開卷以閱真經,必以誠心沐浴齋戒,方可開卷。”

唐僧拜道:“弟子謹記,絕不敢忘。”

如來說道:“既如此,你等且去,待將真經送往東土,再是回來此處,受封正果。”

唐僧得了佛祖金旨,遂出大雄寶殿,但見寶殿外,佛衆在此,唐僧領行者四人,一一拜謝。

行者謝至佛陀之中,但見禪定智慧佛真見,他驚詫些許,但見真見笑着點頭,他心中即明,朝着真見深深一拜。

真見將行者扶起,低聲道:“師弟,事未曾功畢,且當去行,待功畢時,我等再敘。”

行者道:“是,師兄。”

取經人一衆拜了佛衆,離了靈山,早有四大金剛在此,駕祥雲承着脫胎換骨,洗去凡胎的唐僧,與行者三人,連同白龍馬,要往東土而去。

取經人一衆離山而去,佛衆入內稱頌佛祖,言說佛祖賭賽已勝,取經人已取寂滅真經。

早有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六丁六甲,護教伽藍等,行至殿外觀世音菩薩座前,拜道:“弟子等早蒙菩薩法旨,暗中保護唐僧西行,相助大聖,天蓬,捲簾。今唐僧功成,我等特繳法旨,望菩薩應答。”

菩薩笑道:“準繳,準繳。”

一衆取一薄子,遞與菩薩,其中記載唐僧一路行來,所歷的災難。

菩薩接過翻閱,細細看着。

其中記載數十難,法林貶法白鹿,火焰山牛魔阻道等等,俱在其中,

菩薩見之,說道:“此記載只有八十難。”

衆等答道:“卻是八十難,卻是八十難。”

菩薩道:“取經人一衆,須歷九九之劫,方是功行圓滿,但有少劫數,皆不作圓滿,尚有一難須行。”

衆等道:“此難何在?可須我等動身去設難?”

菩薩朝寶殿張望,嘆道:“無須,劫難自現,九九之難,必不可少。”

衆等不解,正是不知如今難從何來,今取經人一衆,已是取得真經,再有四大金剛,齊天大聖護送,去往東土,不日便要歸來受封,怎還有難。

觀世音菩薩笑而不語。

……

卻說,唐僧初駕雲,跌跌撞撞往東土而歸,四大金剛護持在東西南北四側,行者扶着唐僧,免其墜下雲去。

唐僧見有行者來伏,放下心來,望着白馬上馱着的真經,沉吟不語。

行者見之,問道:“師傅有何思慮?今已取得真經,將是返還唐朝,那時金剛再承我等歸靈山,受封正果。”

唐僧道:“徒弟,我終有所慮也。這等真經,我等取來,是對是錯?”

行者微微笑道:“師傅,這真經不妙耶?”

唐僧搖頭道:“真經自是妙極。”

行者道:“既真經妙極,師傅怎個有慮?”

唐僧說道:“徒弟有所不知,真經雖妙,但恐東土衆生難以知得,故窺不得真經之妙,故從何談說救濟衆生,昔日徒弟與我言說,若靈山有寂滅真經與禪之真經,當取何等真經,我之言說,乃是禪之真經,可入靈山,分不得何爲禪,何爲寂滅,只恐誤了唐王,故取三藏真經,不求有功,但求不錯。”

行者說道:“師傅今覺,取的乃是寂滅真經,亦或禪經?”

唐僧道:“當是寂滅也。”

行者道:“既師傅見今取得真經,乃是寂滅,那寶閣之中,尚有白贈一真經,定是禪經。”

唐僧嘆道:“若是救濟衆生,當是禪經爲上,正如寶閣玄機,索要人事,方能取這三藏真經,若入東土,芸芸衆生,要閱真經,定亦須人事,此人事或是識字之機,或是權貴之機,各有不同,三藏真經救不得東土之人。”

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60章 烹煉第413章 萬壽國事了,四十九載即開府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72章 牽牛童兒,功完隨作佛和仙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三十五章 二神阻道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406章 王重陽傳道,馬從義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386章 你非我父,二試‘舍’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第353章 哪吒相助,大齊皇帝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257章 捉拿三聖母,重陽當轉生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362章 王重陽,八仙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374章 沉香斗犬,真君之意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75章 結聖胎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359章 妖魔終降,守一喜儒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356章 西樑女國,真假旃檀功德佛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387章 重陽心堅,菩薩考驗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55章 行者借扇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416章 紅孩兒鬥八戒,重陽見真人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405章 血表,王重陽終醒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401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127章 真人來助,三過法林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357章 八戒守心,左良相助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70章 烏金相盤結,兔髓木液藏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114章 戒尺護身,靈山勝境(求月票)第415章 請觀音,王重陽歸山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162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第185章 再設律法,當敬師者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
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60章 烹煉第413章 萬壽國事了,四十九載即開府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72章 牽牛童兒,功完隨作佛和仙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三十五章 二神阻道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406章 王重陽傳道,馬從義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386章 你非我父,二試‘舍’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第353章 哪吒相助,大齊皇帝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257章 捉拿三聖母,重陽當轉生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362章 王重陽,八仙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374章 沉香斗犬,真君之意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75章 結聖胎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359章 妖魔終降,守一喜儒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356章 西樑女國,真假旃檀功德佛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387章 重陽心堅,菩薩考驗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55章 行者借扇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416章 紅孩兒鬥八戒,重陽見真人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405章 血表,王重陽終醒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401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127章 真人來助,三過法林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357章 八戒守心,左良相助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70章 烏金相盤結,兔髓木液藏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114章 戒尺護身,靈山勝境(求月票)第415章 請觀音,王重陽歸山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162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第185章 再設律法,當敬師者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