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

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

卻說真人作老叟勸說悟空歸正。

悟空聞聽其所說,若有所思,沉吟不語。

老叟笑道:“我哀嘆於我弟,卻也是恨鐵不成鋼,若其爭氣,我怎會有此嘆。尚未問你,既是歸家的遊子,你家住何處?”

悟空答道:“老兄,我家住花果山哩。離此有些路程,你多是識不得。”

老叟道:“花果山?果是不識,但見你在此處,該是有家在此,或是來拜師學藝的?”

悟空搖頭道:“卻是無家在此,我師門離此處甚遠,在那西牛賀洲,你亦識不得。”

老叟道:“你家在花果山,又有一家在西牛賀洲,你怎個在此處,你那二個家中,豈不擔心?我時常哀嘆,卻也擔心我弟,期盼我弟能功成也。如你二家中,定有心憂你者,期盼你功成者。”

悟空意動,拜道:“老兄果是個智者,今受你言說,我自當明也。不瞞老兄,我本無意歸家,乃是保一人西天取經,蓋因路上遇到些剪徑的,我持棒打殺了賬,那取經人絮絮叨叨,令我生惡,方纔離去。”

老叟答道:“忠言逆耳,不該言語間離去,若言語使你生煩,你不若將之視爲磨礪,只道家中尚有長者期盼你功成,一心修行,磨礪自身。我哀嘆我弟,你亦不願你家中長者哀嘆於你。”

悟空道:“多承你情,多承你情!我當去也,來日取經功成,我定來謝你。”

老叟稱是不必。

悟空不再多言,讓老叟轉身去,恐是施法,唬傷老叟。老叟聞說,即轉身去。

悟空將身一縱,翻個跟斗遠去。

老叟身形一變,現出原形來,正是姜緣。

姜緣目送悟空離去,笑意盈盈,心中暗道:“尚能聽進去,正主有權在手,只待西行功成,定再不受二神二心所擾也,那時方是有大自在。”

……

悟空一個跟斗往西行路去,再保唐僧西行,正行間,忽遇海上菩薩,他將跟斗止了,上前拜禮,不敢冒犯,說道:“菩薩。”

觀音菩薩按住雲頭,問道:“悟空,你怎個在此處,不保唐僧西行,反而離去。”

悟空慌了道:“蒙菩薩善心,着唐僧揭帖放我離了山中,救我性命,我認其做個師父,保他西去,奈其絮絮叨叨,我救他性命,他反怪我惡劣,故我一時不氣,閃他一閃,今方歸去,保其西行,但請菩薩莫怪。”

菩薩道:“既如此,你方速歸,護其西行,莫要錯過。”

悟空答道:“當是如此。”

說罷。

悟空往唐僧所在去。

菩薩則往姜緣所在駕雲去。

……

悟空將身一縱,駕筋斗雲,即至唐僧所在處,但見那唐僧在原地不曾所動,只管坐在路邊。

悟空上前道:“師父,你怎個不走路,老孫尚覺你往前走去,要往前追去。”

唐僧道:“我不知你何去,自是不敢動,只在此處等你。”

悟空笑道:“師父不知,此處五萬裡外,有一山,山頭上有個老智者,他與我一桃,和我說事,說罷吃完,我方歸來。”

唐僧道:“出家人怎說謊言?你離去尚不足一個時辰,怎個說五萬裡外有個老智者,還吃桃談話。”

悟空道:“師父你卻無知哩。我會駕筋斗雲,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路,去歸旦夕間。”

唐僧道:“果真?你將老智者談說之言,與我言說一二,我方信你。”

悟空將老叟事情與唐僧一說。

唐僧聞說,朝東方一拜,說道:“此乃真智者也,你我西行,當如其言,心堅不移,方能功成。”

又道:“你有那本事去吃桃,我卻是在此忍餓。”

悟空道:“既如此,我去化齋與你飽腹。”

唐僧攔下,說道:“我這包袱有些乾糧,取出尋些水來,飽腹西行。”

悟空聞說,唱了個喏,將包袱揭開,但見包袱中寶光豔豔,他細細一看,是一領綿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這猴頭見之,木母作祟,心生貪念,二神紛擾。

悟空問道:“師父,這衣帽何來?”

唐僧猶豫再三,說道:“是我少時穿戴。”

悟空道:“師父今時不穿不戴?”

唐僧道:“我今穿不得。”

悟空眉開眼笑,說道:“既如此,好師父,給我穿戴如何?”

唐僧道:“你若穿得,便穿去罷。”

悟空聞說,將綿布直裰給穿上,又將帽兒戴上,正是喜愛‘香華’。

唐僧見之,心中默唸緊箍咒兒,那悟空頓感頭痛欲裂,滿地打滾,將花帽抓破,露出金箍來。唐僧但恐悟空抓破金箍,不敢再念。

悟空頓不覺痛,他往頭上摸摸,但見有個金箍在,他十分發怒,從耳中取出針兒,插入箍裡,欲要撬開。怎料此乃佛寶,怎是能撬開的。

唐僧又慌悟空撬開,再念緊箍咒兒,悟空頓感生痛,像是豎蜻蜓般站定,耳紅面赤。

唐僧見此不敢再念,唯恐傷其身命。

悟空心中瞭然,知是唐僧作祟,怒道:“我這頭,是你這個老和尚咒的。”

唐僧道:“我何時曾咒你?”

悟空道:“你那時念咒,我就頭疼,怎不是你咒的?”

說罷。

其眼中兇光閃爍,竟是掏出金箍棒,幌一幌,碗來粗細,目望唐僧,就要下殺手,打殺了賬。

唐僧急念緊箍咒兒,使那悟空頭疼,再不敢生邪念。

悟空抱頭叫道:“師父,我卻不敢冒犯,莫念,莫念!”

唐僧道:“你可願聽教誨?”

悟空道:“願也,願也!卻不知師父你從何處尋此法兒,此金箍?”

唐僧道:“適才有個老夫人,問我遭遇,與這等物與我,只說你不受教誨時,便念就是。”

悟空聞說,十分發怒,道:“這個老夫人,定是那個觀世音,竟如此害我,看我打上他南海落伽山,教他不得安寧。”

唐僧道:“此法乃其教我,他怎個不知?我念起來你卻受不得,若是你尋他晦氣,他一念起來,你豈非死了?”

悟空聽了,再不敢發怒,只好定心,跪下說道:“師父,這是他奈我之法,我果解不得,今願隨你西去,你切莫唸誦,我知悔矣。”

唐僧道:“既如此,且安心隨我西行。”

悟空不敢再犯,收心西行,卻是木母生懼,二神不安,正主掌權。自此方是‘孫行者一心西去’。

……

話表,雲端上菩薩與真人相聚,行至此處觀看,但見那猴頭遭金箍降伏,總是定心些許,二者俱有笑意。

姜緣拜禮道:“猴頭張狂,些許冒犯之言,但請菩薩莫怪。”

真人聽得猴兒言說大鬧落伽山,不知作何感想,菩薩法力高深,怎容猴兒鬧得。

菩薩搖頭道:“真人,此猴兒教二神所亂言語罷,做不得數。”

姜緣道:“菩薩,此間事當了,此猴兒戴上金箍,心定許多,我當離去。”

菩薩道:“容我相送。”

姜緣道:“怎敢勞煩菩薩相送,我自去就是。菩薩,今我那師弟在前方化一禪師,我那鹿兒在前方阻道,卻不知如何。”

菩薩笑道:“真人但請安心,真人師弟在前方教化多人,雖在此不久,但卻已有名。那白鹿兒,亦是個心善的,不曾爲惡,反以真人拂塵,將一帶作祟者驅趕。”

姜緣拜禮道:“如此我方安心。菩薩,我自去也。”

菩薩回禮道:“真人慢行。”

6◇9◇書◇吧

姜緣履鞋下聚祥雲,道聲‘我去也’,使個慶雲法,往靈臺方寸山去。

菩薩駕雲,往他處去。

……

慶雲法一起二十四萬裡,霎時間歸至斜月三星洞,他入了洞府之中,行小道至祖師靜室,在靜室中拜見祖師。

祖師道:“此去如何?”

姜緣拜禮道:“師父,弟子此去爲悟空師弟也。”

祖師問道:“怎說。”

姜緣道:“悟空師弟脫困而出,然二心難定,是故多有離去之舉,常受五人,二神所擾,不願保取經人西去,弟子變作一老叟,勸其一二,使其歸去。後菩薩以箍兒所定,此方西行去了。”

祖師道:“那箍兒我有所聽聞。那猴頭甘願戴上箍兒,受其所伏?”

姜緣搖頭道:“箍兒藏在一花帽中,非其情願所戴。”

祖師笑道:“我料乃是那猴頭,木母作祟,貪圖其香華,甘願戴上,怎料遭了禍事。”

姜緣道:“師父高明。”

WWW● ttkan● C 〇

祖師道:“且讓這猴頭修行去。你那丹爐,火候如何。”

姜緣道:“算算時數,尚是差一二火候,才足三兩六真陽氣。”

祖師道:“且去看火,莫使外丹功敗。”

姜緣道:“是,師父,弟子絕不敢誤,只是那牛聖嬰,弟子卻不知怎教是好。”

祖師問道:“你且說與我聽。”

姜緣拜道:“師父,牛聖嬰天資聰穎,其自悟元神,再者文火教其掌握許多,修行甚易。然其元神自悟,蓋因二神未生,若有變動,二神即生,那時恐又生禍端,是故弟子帶與身旁,同弟子炮製金丹,意言傳身教,其修行卻不知如何指明。”

祖師聞說,笑道:“童兒,你着相了。”

姜緣問道:“師父,怎說?”

祖師道:“童兒,你有一寶,乃豫鼎也,此寶怎個來頭?”

姜緣道:“豫鼎乃師父昔年請老君來,見我爲二神所擾,蒙受老君深恩,賜我以豫鼎。此鼎乃禹王以神金所鑄,九鼎之一。”

祖師道:“禹曾有治水之說,其乃以‘堵不如疏’,此理童兒你當知曉,怎個今時着相不明。”

姜緣恍然,遂拜服。

祖師使姜緣所去,真人聞說,不敢有誤,離了靜室,往鼎爐所在而去。

姜緣待行至鼎爐所在靜室,擡頭細看,但見紅孩兒細心架火,拉風,正是忙碌之時。

他走入室中,紅孩兒躬身拜禮,稱‘上老爺’。

姜緣道:“鼎爐有錯否?”

紅孩兒答道:“上老爺離去未有多時,不敢有誤,是以文火所溫養。”

姜緣上前看爐,近身受真陽氣,如他所料,差些火候,再有個數月,真陽氣便足三兩六。正應紅孩兒所說無誤,以文火溫養,方纔有此等數之真陽氣。

姜緣道:“火候正對,再溫養便可功成。”

紅孩兒道:“上老爺,我定不使此鼎爐火候有誤,上老爺但可安心歇息。”

姜緣笑道:“你卻習多文火矣。”

紅孩兒道:“上老爺,此習之甚易。”

姜緣道:“聖嬰,你可知,你此方文火溫養,乃是何物。”

紅孩兒拜道:“上老爺曾有言,溫養的,乃是真陽氣,外丹道有七步,此步乃是溫爐育鼎,乃爲以真陽氣藏鼎爐中,以此方可炮製金丹。”

姜緣笑道:“你果是聰穎。”

紅孩兒道:“全賴上老爺教導。”

姜緣道:“你可有何不懂之處?”

紅孩兒沉吟良久,問道:“上老爺,我觀此火爲文火,上老爺使我讀書,書中常說陰陽,此乃對立之說,正如日月,天地,既有文火,是否有武火?”

姜緣聞說,反問:“若有武火,你覺此火當如何?”

紅孩兒拜禮道:“若有武火,對立文火,乃是洶涌澎湃之火,若武火存,那必然有大文火與小文火,大武火,小武火之說也。”

姜緣道:“你怎這般以爲?”

紅孩兒道:“蓋因書中有言四象之說,是以太陽,太陰,少陽,少陰,此乃天地數也,上老爺日間亦常教我許多天地數,是故我大膽揣測。”

姜緣聽了,深感紅孩兒聰慧,道破許多火候,此亦使他知得祖師所說‘堵不如疏’,若是這般,紅孩兒習全本事,那時再下山去,二神壯大而亂心,正是禍起,如悟空那般。

再者,紅孩兒非是天地生成的,不如悟空多矣,修習正道時若起災殃以至亂心,乃是身死道消之舉。

丹道艱難,步步維艱,道阻且長,紅孩兒這般,此時無論修習正道功成與否,皆有災難。

他言傳身教,恐無有大用。

或該如祖師所說那般方是。

姜緣若有所思,良久方道:“聖嬰果真聰慧。”

紅孩兒禮數週全,拜道:“皆賴上老爺著書罷。”

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三十四章 正道難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293章 沉香長成,靜心之道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192章 真人再入靈山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四十八章 五人齊全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三十一章 大慧身死道消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273章 玄冥老母敗逃,剔骨之仇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十一章 離山,西行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263章 雷公助我,豬八戒請跟隨(求月票)第270章 神鼎有變,兕大王赴宴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76章 仙香奇異第三章 姜祖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三章 姜祖第257章 捉拿三聖母,重陽當轉生第十四章 苦海第三章 姜祖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106章 五行山降大聖,真修行方始初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請假一天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93.第92章 悟空鬥法姜緣(二合一章節)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117章 大聖悔悟,牛聖嬰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
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三十四章 正道難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293章 沉香長成,靜心之道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192章 真人再入靈山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四十八章 五人齊全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三十一章 大慧身死道消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273章 玄冥老母敗逃,剔骨之仇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十一章 離山,西行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263章 雷公助我,豬八戒請跟隨(求月票)第270章 神鼎有變,兕大王赴宴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76章 仙香奇異第三章 姜祖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三章 姜祖第257章 捉拿三聖母,重陽當轉生第十四章 苦海第三章 姜祖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106章 五行山降大聖,真修行方始初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請假一天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93.第92章 悟空鬥法姜緣(二合一章節)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117章 大聖悔悟,牛聖嬰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