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國股市的波動,華夏方面並不打算迅速做出什麼反應。
但Co-C-hBN材料,以及新能源產業是華夏近些年發展的重中之重。
無論是從穩固國內消費者信心,還是從搶佔國際輿論優勢的角度看,都不能繼續沉默下去。
因此,僅僅一週後,連海化物所官網、官方認證的海外社交媒體賬號,以及全球知名的預印本科學平臺arXiv,就同步發佈了一份標題醒目的中英雙語視頻報告:《Co-C-hBN電極材料安全性對比測試報告:科學的事實》。
視頻製作精良,數據呈現專業清晰,如同一場面向全球的科學審判。
鏡頭首先掃過恆溫恆溼的先進電池測試實驗室。
所長張韜院士親自坐鎮,而在他面前,擺放着兩排已經拆去外殼、內部結構清晰可見的電池包。
一一排是引發全球風暴的特斯拉Model 2015上使用的LG化學LMFP-NMC電池包。
另一排,則是由華夏某頭部電池廠商生產、使用國產Co-C-hBN正極材料的電池包。
一場面向全球直播的、公開透明的對比測試即將開始。
測試項目清單被投影在大屏幕上:過充(125% SOC)、過放(0% SOC)、外部短路、針刺(φ8mm鋼針)、擠壓(30%形變)、高溫存儲(85°C,48h)、以及模擬碰撞後的火燒試驗。
每一項測試都將實時監測並記錄電池包的電壓、電流、溫度變化曲線。
“各位同行,媒體朋友,公衆朋友們,”
張韜面對鏡頭,聲音沉穩有力:
“近期,圍繞新型電池材料,以及部分品牌電動汽車的安全事故,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諸多討論,其中不乏誤解和混淆,連海化物所作爲Co-C-hBN類材料的研製方,有責任以科學、客觀、公開的方式,正本清源。”
他沒有直接點名特斯拉或LG,但指向性已經不言而喻。
“今天,我們將對兩款不同技術路線的量產動力電池包,進行一系列嚴格標準化的安全性測試,關注的重點在於材料體系本身的安全性邊界,以及在極端濫用條件下電池系統的整體表現,讓數據說話……”
“……”
一系列疊甲和免責聲明之後,測試正式開始。
過程緊張而有序。每一項測試都如同一次公開的審判。
過充/過放:國產Co-C-hBN電池包在超過安全閾值後,BMS精準切斷電路,溫度雖有上升但迅速穩定,無起火爆炸。LG電池包在過充末期電壓劇烈波動,單體溫度飆升,雖未起火但出現明顯鼓包變形;過放後靜置時,一個模組自發放熱升溫至臨界點,觸發安全閥泄壓噴出高溫氣體。
針刺:鋼針穿透國產電池包單體瞬間,電壓驟降,被刺單體迅速失效隔離,包體溫度僅小幅上升,無熱蔓延。鋼針刺入LG電池包單體後,如同點燃了引信,被刺單體在數秒內劇烈噴發火焰並引燃相鄰單體,火勢迅速蔓延至整個模組。
擠壓/火燒:國產電池包在30%擠壓變形下結構保持相對完整,無內部短路跡象;模擬碰撞後火燒實驗中,火焰主要灼燒外殼,內部升溫緩慢,未失控。LG電池包在擠壓下內部短路起火;火燒實驗中,火勢迅速侵入包體,引發猛烈爆燃……
……
測試結果對比懸殊,觸目驚心。
高清攝像機忠實地記錄下了LG電池包在針刺和火燒中劇烈燃燒、濃煙滾滾的畫面,與國產電池包在同等嚴苛條件下相對“隱忍”的表現形成了強烈反差,引發視頻評論區瞬間爆炸。
不過,這卻並不只是一次對LG化學落井下石的行爲。
因此測試結束後,視頻並未馬上結束。
張韜院士站在佈滿傳感器數據的屏幕前,進行了關鍵性的解讀。
“測試結果非常清晰,”他指向LG電池包在各項測試中的溫度曲線和電壓曲線,“問題並非出在LMFP或NMC材料本身,也並非電極材料存在固有缺陷。真正的核心問題在於——電池包內部單體電芯之間存在的嚴重電壓不一致性,而能力不足的電池管理系統又進一步放大了這種缺陷。”
他調出了從事故車後臺數據中提取的關鍵圖表和實驗室復現的數據:
“請看,在LG的這個電池包中,即便在循環次數並不高的情況下,不同單體電芯之間的靜態開路電壓差值,在某些工況下可以高達47mV。”
“這種不一致性會在充放電過程中被急劇放大,導致部分單體過充、部分單體欠充。過充的單體加速老化、產氣、內阻增大,形成惡性循環。而他們的BMS,似乎未能有效識別和補償這種基於材料特性產生的細微偏差……”
“……”
什麼叫花式打臉吶?
安裝在特斯拉汽車上的LG電池包出了問題,而原因竟然是被幾千公里之外的連海物化所給曝光出來的。
這場公開且直觀的對比測試,以及張韜院士權威的解讀,很快隨着網絡,以及部分利益相關方的推波助瀾,傳遍全球。兩家企業之前所有的技術辯解和推諉,被瞬間擊得粉碎。
各大媒體爭相報道測試結果,自媒體平臺上,#Voltage Imbalance#(電壓失衡)和#BMS Failure#(BMS失效)成了分析事故原因的關鍵詞。
……
“埃隆,我早就提醒過相關風險了……”
位於加州帕洛阿爾託的特斯拉高級電池研發中心內,傑夫·達恩一臉無奈地馬斯克解釋着電池包發生熱失控的原因。
而在二人面前的大屏幕上,連海化物所發佈的那段視頻已經進入了第四次重複播放。
“也就是說,華夏人的分析是對的?”
事到如今,馬斯克的情緒反而比之前穩定了不少。
傑夫·達恩點點頭:
“至少就目前的結果來看,沒錯。”
馬斯克的眉毛狠狠挑了挑,目光暼向旁邊的筆記本電腦屏幕。
那裡正顯示着LG化學方面給出的、對華夏時代所生產電池包的拆解報告。
“兩種電池包在封裝模式和電芯結構上都沒有顯著差別,那麼除了BMS管理系統以外,硬件上的區別還是在……電極材料上?”
面對這個問題,達恩猶豫了一下。
“標準檢測流程沒有發現不同來源的Co-C-hBN材料之間存在明顯差別。”
他用了個相對委婉的說法:
“不過,之前使用華夏進口電極材料的電芯,在電壓一致性方面的表現確實更好,對BMS系統的壓力也小很多,但是……”
後半句話不言自明。
現在肯定是沒辦法大批量從華夏採購Co-C-hBN材料,否則也就沒有這麼多爛事了。
辦公室裡一時間陷入沉默。
“說起來。”馬斯克突然開口,“蘋果公司在華夏生產的設備,好像沒有受到影響?”
這個突如其來的話題轉變讓達恩有點發懵。
過了幾秒鐘纔回答道:
“呃……據說是的,現在eBay上面的華夏版iPhone已經炒出了天價,據說可以通過刷機把系統換成國際版本,這你應該比我更清楚纔對?”
馬斯克搞互聯網支付起家,對於這些事情確實比達恩更清楚。
剛纔的問題只是爲了尋求認同而已。
順便爲後面的話題做出鋪墊……
“那麼……”他深吸一口氣,彷彿做出了什麼重要的決定,“傑夫,我突然有個大膽的想法。”
這個時候,達恩還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只是問道:
“什麼想法?”
“你願不願意去華夏工作?”馬斯克語出驚人,“我是指,長期的那種?”
達恩眼睛都瞪大了。
他也瞬間理解了對方的“大膽想法”到底是指什麼——
投共一念起,頓覺天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