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發動機故障

第82章 發動機故障

常浩南並沒有需要真的等兩天時間。

因爲就在盛京這邊召開工作協調會議的同時,閻良,出事了。

時間回到半個小時之前。

試飛員林亭光正在駕駛殲8-3的01號原型機進行計劃中的高空大表速試飛項目。

儘管後續的04和05號兩架全狀態原型機要換裝新型機翼,但這並不意味着非全狀態的01和03號兩架原型機的試飛數據就沒有了意義。

實際上除非像是蘇27的原型機T10一樣把總體設計完全推倒重來,否則即便飛機設計出現變化,也只需要用新的原型機補充進行一部分相關科目即可。

即便這種變化看上去非常明顯也一樣。

比如FC1梟龍戰鬥機的01號和03號原型機,用的還是附面層隔板進氣道,從04號纔開始換用DSI進氣道。

又比如殲10的01號和03號原型機進氣道上方的六根加強筋真的只發揮結構補強的作用,但量產型上則調整了佈置方式,順便增加了擾流作用。

林亭光今天要測試的內容就跟機翼沒什麼關係,而是要找到當前飛發匹配設計下的極限飛行包線——

跟所有的其它設備一樣,發動機的工作狀況越惡劣,就越容易出現故障。

而當工作條件達到某一個臨界值之後,故障率就變得不可接受了。

這個臨界值的高低也就決定了發動機性能的好壞。

但同樣和所有的其它設備一樣,發動機在設計時候確定下來的紙面性能,跟它被製造出來並安裝到飛機上之後的實際性能往往是有差別的。

對於一些穩定性比較好的發動機,比如F110或者F404,兩者之間的差別姑且不會太大。

但對於一些穩定性不好的發動機,比如TF30或者早期型的F100,紙面性能則幾乎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並且同樣的發動機裝在不同飛機上的表現有時候也是天壤之別。

TF30裝在F111上表現不錯,裝在F14上就完全是災難。

所以就需要試飛團隊能夠精確地確定發動機的實際極限到底在哪裡。

一方面是讓作戰單位的飛行員知道應該如何確保飛機處在正常工作狀態,減少事故率。

另一方面也是飛出足夠的數據,交給發動機設計和生產單位,讓它們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而渦噴14,至少眼下技術狀態的渦噴14,無疑屬於後面一種穩定性不好的發動機。

所以試飛工作更是得千萬個小心才行。

……

01號原型機的座艙裡,林亭光左手用輕柔的動作推動着油門杆,雙眼注視着HUD上面的飛行速度緩緩突破了1.8馬赫。

這是他在接下來的試飛中需要保持的速度。

“準備進行偏航機動試飛。”

耳機中傳來塔臺指揮的聲音。

“收到,偏航機動試飛。”

林亭光重複了一遍口令之後,便開始手腳並用,謹慎地協調着杆和舵的操縱量,讓飛機逐漸開始進入側滑狀態。

“開始進入側滑。”林亭光深吸一口氣,向塔臺報告道。

接下來的每一秒都如同一個世紀般漫長。 帶有側滑角的飛行工況已經超過了可調斜板式進氣道的調節範圍,因此進氣流量畸變非常嚴重,尤其考驗發動機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嚴格來說,這是正常飛行中應該儘量避免的一種姿態。

但就像失速、尾旋這些科目一樣,“不正常”飛行對於試飛員這個特殊羣體來說本來就很正常。

在林亭光的操縱之下,01號驗證機順利地維持了十幾秒的側滑飛行姿態,然後順利改平,期間一切正常。

“很好,科目完成,準備返航,注意你當前的飛行空域中有大側風。”

塔臺的指揮員聲音也明顯變得輕鬆了不少。

本次試飛過程中最危險的部分已經完成了。

“收到,準備返航。”

機艙內的林亭光也微微鬆了一口氣,同時開始緩緩收起節流閥,控制着飛機速度緩緩降低到了1.1馬赫。

然而就在這個所有人都覺得大功告成的時候,他突然聽到右側進氣道發出了“砰”的一聲爆音,隨後右發動機轉速急劇下降,座艙內的抖動感也隨之變得劇烈起來。

“右發動機故障,失去推力。”

雖然在大表速的情況下面臨飛機故障,但長久以來的訓練還是讓林亭光冷靜地報告了目前的問題,並且開始考慮排故。

他幾乎是下意識地緩緩收起油門,然後調整飛機姿態進入左轉下降,對準機場跑道的方向。

如果只是普通的發動機空中停車,那他目前還有着足夠的速度,只要讓氣流重新帶動發動機轉速,應該不難恢復。

然而很快,右發溫度異常的告警就讓他斷了空中重啓發動機的心思。

絕對是出大問題了。

一臺已經損壞的發動機,肯定是沒指望重新啓動的。

林亭光看着不斷掉落的高度表,大腦飛速運轉,不斷思索着目前面臨的局勢。

耳機裡面,塔臺甚至已經給出了准許跳傘的指示,雖然殲8-3飛機有兩臺發動機,但如果一臺發動機已經出現火災的話,那很有可能波及到另外一臺發動機,甚至出現空中解體的慘劇。

在這種時候跳傘,飛行員不會有任何責任。

但作爲一名試飛員,林亭光不願意就此放棄。

除了挽回飛機本身之外,本次試飛產生的故障數據也相當寶貴,如果能夠原原本本地帶回去,會給下一步的改進工作帶來巨大的幫助。

因此他猶豫了幾秒鐘。

就是這幾秒鐘,讓林亭光發現,隨着自己逐漸收起節流閥,停止向發動機供油,右發的溫度正在得到控制。

並且他現在還有一定高度,如果處置得當,完全有可能回到機場降落。

“01號準備返回機場降落。”

這句話意味着隨時可能犧牲的風險,但林亭光的語氣卻彷彿只是在描述自己早餐吃了什麼一樣平常。

塔臺中的指揮員眼睛微眯,連續張了幾次嘴,但最終還是沒有開口去影響飛行員的判斷,只是讓應急處置大隊準備設置攔阻網,並準備消防車和救護車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特情。

“飛機液壓系統失效,但起落架已經放下去了。”

一個不好不壞的消息,失去液壓意味着對各個舵面的操縱會變得異常困難,但放下了起落架至少意味着只要飛機觸地,就基本上能夠保證安全。

(本章完)

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1295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1356章 在點燃太陽之前第202章 回家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43章 新改型第1360章 來自外太空的攻防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第1308章 磁流體力學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1054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57章 思路轉變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1199章 驅離F22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878章 以光爲刀第925章 重啓二毛去核化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914章 韓國人要偷技術?第1399章 讓航發等飛機第993章 局勢不是小好,是大好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860章 改天換地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1246章 勿謂言之不預
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1295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1356章 在點燃太陽之前第202章 回家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43章 新改型第1360章 來自外太空的攻防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第1308章 磁流體力學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1054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57章 思路轉變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1199章 驅離F22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878章 以光爲刀第925章 重啓二毛去核化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914章 韓國人要偷技術?第1399章 讓航發等飛機第993章 局勢不是小好,是大好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860章 改天換地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1246章 勿謂言之不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