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發動機故障

第82章 發動機故障

常浩南並沒有需要真的等兩天時間。

因爲就在盛京這邊召開工作協調會議的同時,閻良,出事了。

時間回到半個小時之前。

試飛員林亭光正在駕駛殲8-3的01號原型機進行計劃中的高空大表速試飛項目。

儘管後續的04和05號兩架全狀態原型機要換裝新型機翼,但這並不意味着非全狀態的01和03號兩架原型機的試飛數據就沒有了意義。

實際上除非像是蘇27的原型機T10一樣把總體設計完全推倒重來,否則即便飛機設計出現變化,也只需要用新的原型機補充進行一部分相關科目即可。

即便這種變化看上去非常明顯也一樣。

比如FC1梟龍戰鬥機的01號和03號原型機,用的還是附面層隔板進氣道,從04號纔開始換用DSI進氣道。

又比如殲10的01號和03號原型機進氣道上方的六根加強筋真的只發揮結構補強的作用,但量產型上則調整了佈置方式,順便增加了擾流作用。

林亭光今天要測試的內容就跟機翼沒什麼關係,而是要找到當前飛發匹配設計下的極限飛行包線——

跟所有的其它設備一樣,發動機的工作狀況越惡劣,就越容易出現故障。

而當工作條件達到某一個臨界值之後,故障率就變得不可接受了。

這個臨界值的高低也就決定了發動機性能的好壞。

但同樣和所有的其它設備一樣,發動機在設計時候確定下來的紙面性能,跟它被製造出來並安裝到飛機上之後的實際性能往往是有差別的。

對於一些穩定性比較好的發動機,比如F110或者F404,兩者之間的差別姑且不會太大。

但對於一些穩定性不好的發動機,比如TF30或者早期型的F100,紙面性能則幾乎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並且同樣的發動機裝在不同飛機上的表現有時候也是天壤之別。

TF30裝在F111上表現不錯,裝在F14上就完全是災難。

所以就需要試飛團隊能夠精確地確定發動機的實際極限到底在哪裡。

一方面是讓作戰單位的飛行員知道應該如何確保飛機處在正常工作狀態,減少事故率。

另一方面也是飛出足夠的數據,交給發動機設計和生產單位,讓它們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而渦噴14,至少眼下技術狀態的渦噴14,無疑屬於後面一種穩定性不好的發動機。

所以試飛工作更是得千萬個小心才行。

……

01號原型機的座艙裡,林亭光左手用輕柔的動作推動着油門杆,雙眼注視着HUD上面的飛行速度緩緩突破了1.8馬赫。

這是他在接下來的試飛中需要保持的速度。

“準備進行偏航機動試飛。”

耳機中傳來塔臺指揮的聲音。

“收到,偏航機動試飛。”

林亭光重複了一遍口令之後,便開始手腳並用,謹慎地協調着杆和舵的操縱量,讓飛機逐漸開始進入側滑狀態。

“開始進入側滑。”林亭光深吸一口氣,向塔臺報告道。

接下來的每一秒都如同一個世紀般漫長。 帶有側滑角的飛行工況已經超過了可調斜板式進氣道的調節範圍,因此進氣流量畸變非常嚴重,尤其考驗發動機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嚴格來說,這是正常飛行中應該儘量避免的一種姿態。

但就像失速、尾旋這些科目一樣,“不正常”飛行對於試飛員這個特殊羣體來說本來就很正常。

在林亭光的操縱之下,01號驗證機順利地維持了十幾秒的側滑飛行姿態,然後順利改平,期間一切正常。

“很好,科目完成,準備返航,注意你當前的飛行空域中有大側風。”

塔臺的指揮員聲音也明顯變得輕鬆了不少。

本次試飛過程中最危險的部分已經完成了。

“收到,準備返航。”

機艙內的林亭光也微微鬆了一口氣,同時開始緩緩收起節流閥,控制着飛機速度緩緩降低到了1.1馬赫。

然而就在這個所有人都覺得大功告成的時候,他突然聽到右側進氣道發出了“砰”的一聲爆音,隨後右發動機轉速急劇下降,座艙內的抖動感也隨之變得劇烈起來。

“右發動機故障,失去推力。”

雖然在大表速的情況下面臨飛機故障,但長久以來的訓練還是讓林亭光冷靜地報告了目前的問題,並且開始考慮排故。

他幾乎是下意識地緩緩收起油門,然後調整飛機姿態進入左轉下降,對準機場跑道的方向。

如果只是普通的發動機空中停車,那他目前還有着足夠的速度,只要讓氣流重新帶動發動機轉速,應該不難恢復。

然而很快,右發溫度異常的告警就讓他斷了空中重啓發動機的心思。

絕對是出大問題了。

一臺已經損壞的發動機,肯定是沒指望重新啓動的。

林亭光看着不斷掉落的高度表,大腦飛速運轉,不斷思索着目前面臨的局勢。

耳機裡面,塔臺甚至已經給出了准許跳傘的指示,雖然殲8-3飛機有兩臺發動機,但如果一臺發動機已經出現火災的話,那很有可能波及到另外一臺發動機,甚至出現空中解體的慘劇。

在這種時候跳傘,飛行員不會有任何責任。

但作爲一名試飛員,林亭光不願意就此放棄。

除了挽回飛機本身之外,本次試飛產生的故障數據也相當寶貴,如果能夠原原本本地帶回去,會給下一步的改進工作帶來巨大的幫助。

因此他猶豫了幾秒鐘。

就是這幾秒鐘,讓林亭光發現,隨着自己逐漸收起節流閥,停止向發動機供油,右發的溫度正在得到控制。

並且他現在還有一定高度,如果處置得當,完全有可能回到機場降落。

“01號準備返回機場降落。”

這句話意味着隨時可能犧牲的風險,但林亭光的語氣卻彷彿只是在描述自己早餐吃了什麼一樣平常。

塔臺中的指揮員眼睛微眯,連續張了幾次嘴,但最終還是沒有開口去影響飛行員的判斷,只是讓應急處置大隊準備設置攔阻網,並準備消防車和救護車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特情。

“飛機液壓系統失效,但起落架已經放下去了。”

一個不好不壞的消息,失去液壓意味着對各個舵面的操縱會變得異常困難,但放下了起落架至少意味着只要飛機觸地,就基本上能夠保證安全。

(本章完)

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1520章 自告奮勇的日向號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1555章 讓美國媒體給華夏做宣傳?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604章 去你們華芯國際看一看第83章 趕赴閻良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稍微改了點前面的內容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1319章 也輪到我們自由航行了!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1437章 徹底拿捏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400章 提前進行的地面測試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1459章 突破熱力壅塞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1351章 “玄鳥”高超音速飛行驗證平臺第1637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222.第222章 轟6AIT第1493章 阿爾忒彌斯聯盟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世界五代戰機俱樂部(段子,圖一樂,免費,非原創)第1421章 鈞天計劃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1429章 海上遭遇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507章 歸港與重任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1415章 高端的服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提供方式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860章 改天換地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1239章 反衛星?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973章 邀請他來開會!第1488章 成爲世界的中央第1590章 新材料合成法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1653章 亂了,全亂了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1439章 有人要清君側?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
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1520章 自告奮勇的日向號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1555章 讓美國媒體給華夏做宣傳?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604章 去你們華芯國際看一看第83章 趕赴閻良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稍微改了點前面的內容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1319章 也輪到我們自由航行了!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1437章 徹底拿捏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400章 提前進行的地面測試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1459章 突破熱力壅塞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1351章 “玄鳥”高超音速飛行驗證平臺第1637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222.第222章 轟6AIT第1493章 阿爾忒彌斯聯盟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世界五代戰機俱樂部(段子,圖一樂,免費,非原創)第1421章 鈞天計劃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1429章 海上遭遇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507章 歸港與重任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1415章 高端的服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提供方式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860章 改天換地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1239章 反衛星?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973章 邀請他來開會!第1488章 成爲世界的中央第1590章 新材料合成法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1653章 亂了,全亂了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1439章 有人要清君側?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