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

上級會有這方面的顧慮,其實也很正常。

實際上,陸基部署的無源定位雷達,本身倒不見得是個多高大上的產品。

像是70M6“伏爾加河”預警雷達就有被動探測功能,甚至都可以算是接近貨架產品的型號了。

但過去這類東西普遍功能都是提供彈道導彈的中段預警,反隱身也好反輻射也好,都只能說是捎帶手的功能。

不光軟件系統不會朝着這個方向優化,硬件上也沒考慮過相應的戰術戰法。

所以爲了保證探測距離,延長己方核反擊的反應時間,普遍都是一個雷達天線就是一棟樓甚至一面山坡那樣的永久式部署。

而華夏這邊過去同樣研究過類似的預警設備,體量也基本類似。

這種大小的東西,想要“偷”運到另一個國家,中間還要跨越第三國,那確實是有億點難度。

所以,當這個年代的人第一次聽到常浩南想要把一部普通的車載固定式雷達給改成無源定位雷達時,第一反應肯定是比較懵的。

也自然會下意識地認爲,這可能是一個工作量非常大的項目。

不過,常浩南之前開發的那套算法,重點在於“多點分佈”。

要想靠單個陣面實現無源定位,自然需要巨大的尺寸才能計算出足夠精確的角度差。

但因爲整個思路最早是準備用在一架飛機和兩枚導彈上面的,所以在移植到地面上之後,完全可以把信號源和至少兩個接受源給分開。

這也是爲什麼他和電科14所會選擇華夏這邊並不算熟悉的P18雷達作爲改造對象。

這種型號的預警雷達在原華約陣營的國家中極其常見,哪怕到了二十多年後,都能隨隨便便掏出不少,勻出其中幾部改裝成無源雷達,既不會影響早期預警能力,也不會產生太過於引人注目的動靜。

因此,面對丁高恆的問題,常浩南往外看了看,確定家裡人並不在附近之後便開口回答道:

“有關雷達改造具體的硬件操作,是由電科14所那邊負責進行的,所以如果需要給老吳那邊編列一個具體的運輸清單,得跟他們聯繫一下才行。”

“但是從我負責的基本算法和信號處理原理角度上,因爲基本不涉及天線本身的變動,所以改進兩部雷達總共所需要的元器件,主要就是天線後端的饋電和濾波設備,以及輸出端數據處理所需要的DSP和FPGA這類數字信號處理芯片。”

“芯片和電路板一類的元件數量確實很大,不過可以直接以個人電腦配件的名義運進去,甚至大張旗鼓來都沒問題,畢竟如果不拆開一個個檢查的話,其實不太好分清楚這些軍規芯片和桌面產品當中的區別。”

“主要比較麻煩的是那些模擬信號處理和轉換的東西,因爲體積比較大,如果有懂行的人,幾乎一眼就能看出來,所以需要特別當心……”

“需要改兩部雷達?”

電話那頭的問題明顯更加深入且詳細了一些。

“至少兩部,其實最好是三部。”

對於常浩南來說,這些技術路線方面的問題已經在腦海中被重複了無數遍,此時自然能對答如流:

“不過有一部只需要照常發射信號就夠了,改進幅度很小,需要大改成無源雷達的至少要兩部,把這三部天線參數完全一致的雷達組成一個整體再分散部署,才能實現各種環境下的信號探測。”

“當然,如果空域內部本身就有比較強而穩定的信號源,比如一架距離比較近的預警機或者有區域防空能力的海軍艦艇,那少一部主動發射信號的雷達也無所謂,畢竟這部雷達本身非常危險,很可能被對方的防空壓制作戰打掉。”

“我之所以建議保留,是因爲擔心對方會採取比較嚴格的電磁信號紀律,畢竟我們想要幫助的一方應該不會有很強的空軍或者遠程打擊力量,所以對手也未必需要一直保持很高的對空警戒水平……”

畢竟是專供高級別領導用的保密內線,加上之前也跟對方交過底,所以常浩南也就沒整那些彎彎繞,直接就分析了一波衝突雙方的實際情況。

他的建議,自然不光是推測,而是經過了“未來的歷史”所驗證。

在整個盟軍行動過程中,由於相對複雜的地面環境和妥善的電磁對抗準備,導致聯軍一方的防空壓制作戰效率極其低下,防禦一方的雷達甚至直到衝突中後期都能維持較長時間的連續開機而不被擊毀。

在這種背景下,多部署一部可控的友方信號源基本上是百利無一害的事情。

“那我知道了……”

丁高恆用“原來如此”的語氣回答道。 其實根據常浩南對他的瞭解,電話溝通這一步,到此也就該結束了

但今天,丁高恆似乎格外有興致:

“還有啊,小常,我記得你前兩天說過,除了要探測到隱身目標之外,還可以直接把對方給打下來?”

“呃……至少可以嘗試一下。”

常浩南自然是有這個想法的,但是隱身戰機如今還從未破功,他這套東西更是連試驗都還沒做過,肯定不好把話說的太死:

“我在這幾年的工作裡面,發現有很多人,甚至是航空工業系統內的同志,對於隱身飛機存在神化現象,乃至畏難心理。實際上,我們的對手在很多時候也是這麼想的,這甚至已經成了他們戰略威嚇的一部分。”

“如果能趁着這次機會,在他們對反隱身手段提高警惕之前取得一些擊落,或者哪怕是擊傷的戰果,我想對於我們整個社會的觀感和信心來說,都會是一次巨大的正面激勵。”

丁高恆好像是被常浩南這套義正詞嚴的說法給驚到了,隔了有差不多半分鐘纔回話:

“但是,遠程警戒雷達的電磁波性質就決定,無論是信號精度還是數據更新頻率,都不太可能支持防空武器進行末端攻擊,如果真想實現擊落的話,總歸需要一種硬殺傷的手段才行。”

“還是說你準備把航天技術研究院開發的那種新型導彈也一併偷運進去?”

這個問題讓常浩南一愣。

當然不是把他給問住了。

而是丁高恆作爲一個技術出身,而且還是制導和導航技術出身的領導,過去幾乎從未問過這樣詳細的戰術戰法問題。

不過他還是很快就回過了神:

“導彈肯定是不方便偷運的。”

“一來這東西的性質跟雷達元器件還有自衛干擾系統不一樣,不管怎麼說都是正兒八經的武器裝備,咱們總歸還是要以防萬一,如果路上被攔下來的話,實在不好解釋。”

“二來就算不考慮風險,那個型號目前也還處在開發階段,連樣彈都才造出來,導彈畢竟是火工品跟雷達不一樣,沒經過試射絕對不可能拿出去用……”

聽到常浩南並不準備連導彈也一併送出去之後,丁高恆那邊似乎若有若無地鬆了口氣:

“那你的想法是……”

這對於常浩南來說就完全是送分題了:

“他們自己應該有不少S125“柏朝拉”防空導彈系統,隱身飛機最主要的還是一個突然性,如果預警雷達能持續有效發現目標,那就算不能鎖定,也可以讓防空導彈的火控雷達指示方向,只要抓住對方飛機打開彈倉,或者說大角度轉彎之類RCS增加的時間窗口,還是足夠完成一次射擊的。”

“退一萬步講,就算對手採用電磁干擾,讓導彈的指令制導失效,也可以退回到最原始的辦法,通過語音報點和手工作業,用大中口徑防空火炮碰碰運氣,反正我們前些年也不是沒考慮過類似的戰法……”

“現代戰爭是炮戰嘛……能拔膿的就是好膏藥,不寒磣。”

說到最後時,他甚至帶上了幾分玩笑的語氣:

“倒不如說,如果隱身戰機真被防空炮給打下來,那纔是滿世界轉着圈地丟人……”

沙漠風暴行動過後,被聯軍電子戰嚇到了的華夏意識到手裡現有的那些老式防空導彈恐怕跟燒火棍差不太多,於是一邊加急進口S300防空導彈,一邊又拖出來了幾個師的100mm和57mm大中口徑防空炮應急。

其中57mm防空炮最後甚至一直用到2018年左右纔算是徹底告別歷史舞臺。

返璞歸真,這種玩意反而是最不會受到電子干擾影響的。

當然,最後肯定沒用上。

不過思路還是可以借鑑的……

我宣佈,殲35A已經成爲我最喜歡的飛機了!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86章 遠程偵察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932章 不是吧,真偷啊?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712章 戰後結算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719章 上閱兵!第1382章 奇對稱位形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202章 回家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923章 首長,這真和我沒關係啊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1036章 來自華夏的警告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94章 幽靈出擊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1194章 最好能聯繫一下常院士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1158章 出人意料的療效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339.第339章 凱旋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315.第315章 又見殲10
我宣佈,殲35A已經成爲我最喜歡的飛機了!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86章 遠程偵察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932章 不是吧,真偷啊?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712章 戰後結算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719章 上閱兵!第1382章 奇對稱位形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202章 回家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923章 首長,這真和我沒關係啊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1036章 來自華夏的警告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94章 幽靈出擊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1194章 最好能聯繫一下常院士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1158章 出人意料的療效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339.第339章 凱旋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315.第315章 又見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