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

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

這正是常浩南和展方協調之後,給殲8C安排的亮相方式。

和2016年航展的殲20一樣,在航展之前不降落在香洲機場,也不做任何預告,而是等到開幕式結束之後,直接飛過來開始進行表演!

而表演結束後,飛機會就地降落在香洲機場的跑道上,然後在數萬名觀衆的目光中,從跑道區域由牽引車轉移到展區預先留出的空位上。

對於航展組織方來說,這樣非比尋常的出場方式絕對是一大考驗。

但也絕對是一個亮點!

所以,展方在經過深思熟慮,並且請示過香洲方面的上級之後,最終同意了這個看上去有些瘋狂的計劃。

……

04號原型機在付國祥的操縱下,以一個略超250km/h的速度掠過了香洲機場上空。

這是一個對於二代機來說非常緩慢的速度,因此渦噴發動機略顯刺耳的尖嘯聲持續了很長時間才逐漸遠去。

但是對於現場的觀衆而言,這聲音卻是如此的美妙!

“我好像在剛纔那架飛機側面看到了……殲8C?”

旁邊還有人對自己看到的東西不太確定。

主要是誰都沒想到,所謂的“新飛機”會以一種這樣的方式出現在大家眼前。

“殲8C,應該是八三工程造出來的飛機?空軍的命名方式更改之後,就是用字母而不是數字來區分不同子型號了。”

“這個飛機竟然能來參展?我記得今年夏天的時候,鎬京那邊才傳出來說發生了一次二等事故,應該就是殲八三出的事,這才過了三個月啊。”

在這個資訊獲取門檻比較高的時代,軍迷羣體中的不少人都有些野路子。

雖然未必有渠道獲取到完全真實的信息,但是通過一些細碎的痕跡,也確實能分析推測出不少東西。

再加上他說的頭頭是道的樣子,確實讓周圍不少人信了幾分。

“我草?還有這回事?”

“那這架飛機不會也出什麼問題吧?”

剛纔說話的人瞬間成爲了一個小範圍內的關注焦點,這讓他瞬間有了一種被衆星捧月的感覺。

這種時候,必須得再說點什麼才行:

“不知道啊,之前那次二等事故據說是發動機出的故障,我跟你們說啊,這個航空發動機算是咱們華夏的老大難問題了……”

手裡拿着照相機的年輕人微微皺了皺眉頭。

一來他剛纔光顧着擡頭看那架突然出現的新飛機,等到想起來打開鏡頭蓋舉起相機的時候,就只能拍到飛機的菊花了,有點不爽。

二來旁邊這個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的半瓶水讓他覺得有些聒噪。

那人仍然在滔滔不絕地朝周圍的人講着:

“也不是我瞎說,當初仿製殲7的時候,因爲跟老毛子關係破裂,技術資料沒拿全,仿製出來的渦噴7還有改進的渦噴13就問題一大堆,就前兩天的事情,瓊省那邊的海航因爲發動機故障,一次摔了兩架殲8B呢,絕對算是高事故率了。”

“殲8C上面的渦噴14借鑑了不少渦噴13的設計,感覺啊……也不太靠譜的樣子。”

一番話被他說的玄之又玄,而且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陵水機場前幾天出事故的事情不少人都知道,但細節並沒有流出太多,所以被他這麼一忽悠,再加上週圍的人傳話過程中的添油加醋,彷彿剛剛那架表演的飛機真的有可能隨時墜毀的樣子…… “別胡說了!”

年輕人終於忍無可忍,對周圍大聲反駁道:

“你們難道都不看新聞的麼?一個禮拜之前的新聞聯播還專門播過一個601所的專題內容,裡面還有不少試飛的畫面,說明這架飛機那個時候應該已經解決問題了。”

“您是……席博洋老師?”

讓他沒想到的是,人羣中竟然有人認出了他的身份。

“我在航空知識雜誌上面看過您的作品,還有專訪。”

顯然,這是他的一個粉絲。

實際上,席博洋雖然只是一個還沒畢業的大學生,但靠着一手不錯的攝影技術,當然還有廠長父親提供的設備和旅費支持,已經給各大軍事雜誌供稿兩三年了。

不少經典的攝影作品都是出自他手。

對方被這樣直接打臉,面子上自然掛不住,但剛想要開口反駁的功夫,熟悉的轟鳴聲就再次響了起來。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看向天空。

那架殲8C回來了。

顯然,剛剛的低空通場只是前菜而已,現在,纔是正餐。

飛機幾乎是在香洲機場跑道的正上方進行了一個乾脆利落的450°滾轉飛行,隨後則銜接上了一個水平空間內極爲緊湊的小半徑盤旋,行雲流水的飛行引得地面上的觀衆發出陣陣歡呼。

由於大三角翼飛機本身的轉動慣量較小,加上提供滾轉力矩的襟翼部分又被常浩南專門重新設計過,因此改進之後的殲8C在滾轉率方面有了非常巨大的提升。

至於飛機的穩盤能力則是跟推重比以及升力係數相關,也一樣在前面幾個月的兩項大改中獲益不少。

儘管這仍然是性能相對薄弱的部分,但是對於航展的觀衆們來說,剛剛發生的一幕已經非常震撼了。

在現場的人或多或少都看過飛行表演隊的殲6做類似動作,但是殲8C的大小几乎是前者的三倍,論氣勢自然完全不在同一個等級。

而像是席博洋這樣稍微專業一點的,在對着天空瘋狂按下快門的同時,更是能看出一些門道。

趁着發動機聲音稍微減小的功夫,他又朝着周圍的人興奮地分析道:

“你們看,這架飛機做這一套動作的時候甚至都沒掉高度,說明動力水平相當不錯!”

“我之前看過老殲8的飛行,根本沒有這麼快的滾轉,而且盤旋的時候掉高也非常厲害,半圈下來就得改平飛爬升了。”

在這個紙媒時代,席博洋的名字能頻繁出現在各大軍事雜誌上,知名度還是有一點的,加上剛剛的飛行表演也恰好能印證這個判斷,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他的說法。

至於之前還在大放厥詞的另一個人,在剛剛殲8C飛回來的時候,就已經隱入人羣之中匿了。

(本章完)

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1060章 遄達900,出大事了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1331章 問題不大jpg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第1184章 東風,發射!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1122章 擴不了核,但可以擴核電第1399章 讓航發等飛機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1293章 太空漁船計劃的深遠影響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952章 航空文化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51章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194章 首見殲10(下)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878章 以光爲刀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1196章 中華神盾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1173章 一小時打遍全球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691章 鋌而走險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972章 生產定型鑑定,以及未來的打算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1405章 顛覆了,但不是通過你想的方式第902章 我,常浩南,打錢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952章 航空文化
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1060章 遄達900,出大事了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1331章 問題不大jpg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第1184章 東風,發射!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1122章 擴不了核,但可以擴核電第1399章 讓航發等飛機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1293章 太空漁船計劃的深遠影響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952章 航空文化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51章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194章 首見殲10(下)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878章 以光爲刀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1196章 中華神盾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1173章 一小時打遍全球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691章 鋌而走險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972章 生產定型鑑定,以及未來的打算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1405章 顛覆了,但不是通過你想的方式第902章 我,常浩南,打錢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952章 航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