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

GPS干擾設備的第一臺樣機,其實已經在電子14所那邊開始試製了。

只不過,在手頭沒有軍用GPS導航模塊的情況下,目前只能對粗捕獲的C/A碼進行逆向識別。

但問題在於,C/A碼本身就是完全公開的東西,根本用不着常浩南和徐洋開發出的那套複雜算法做轉發式干擾。

直接用生成式干擾的效果也很好,而且成本還更低,因爲不需要實時轉譯,只要提前生成好等需要的時候再發出去就行了。

所以樣機只做到了最後一步,就沒再繼續下去

現在總算是能完成最後一個步驟了。

而且,因爲是一次拿到了兩套,所以甚至還能留出一套來進行干擾效果測試。

不得不說運氣絕佳。

不過,現在徐洋那邊還沒有保密專線,這次的事情又涉及到不方便在公開線路中說的內容,所以常浩南只好委託丁高恆把事情的原委給通知過去。

在3月的大會結束之後,軍工系統五大總公司的集團化改革也正式被提上了議事日程,甚至相對比較容易拆分的核工業和兵器工業總公司都已經開始了轉改過程。

在這種節骨眼上,新成立的幾個集團公司自然都希望能多拿到一點有說服力的技術,把這開門第一炮給打好。

根據供貨協議,後續的其它設備和生產線,將採用類似殲11的方式,逐步提高國產化率,並最終在國內實現完全生產。

那是一個完成氮化鈦鍍膜的渦輪葉片。

手裡還拿着幾張紙和一個金光閃閃的零部件——

不過這種事情的敏感程度恐怕更高,哪怕在保密專線裡面都沒辦法直說,只好暫時壓下內心蠢蠢欲動的八卦慾望了。

上個月末,也就是常浩南忙着成立火炬-C.B.法拉利合資公司的事情那段時間,黎明公司也在俄方技術人員和技術資料的幫助下,成功建設了一條完整的多弧離子鍍生產線。

實際上,他也非常好奇,到底是在一個什麼樣的場面下,我們才能經由海上自衛隊的手,搞到一個美國生產的無人潛航器。

萬一被當做是陽奉陰違,暗中表達對大政方針的不滿,那可就徹底完蛋了。

用來對氮化鈦鍍膜的性能進行實際生產檢測。

畢竟,集團化改革是最上面推下來的任務,要是改完第一年的經營情況就拉胯……

他的身後,則站着包括俄方進出口公司代表,以及國內其它幾家重點軍工企業派來考察的技術人員。

之所以沒用渦扇9,是因爲這個鍍膜實在有點貴,無論渦噴14還是渦扇9的量產型都有點上不起,所以就直接從同車間拿了個最近生產出來的工件去做了。

而被常浩南做主換過來的這套多弧離子鍍技術,剛好是一個能極其短平快地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的東西。

渦噴14上面的。

眼下還是盛京這邊的事情更重要些。

“常總,結果已經出來了,這是檢測報告,還有樣品。”

沒等多長時間,就有一個穿着工裝的年輕小夥從車間外面一路小跑進來。

而現在,常浩南就站在一臺對於他來說頗爲熟悉的離子鍍設備附近,等待着第一個正式按照量產標準下線的工件完成檢測。

這也是華夏第一條全流程都在國內完成的氣相沉積鍍膜產線。

氣喘吁吁的測試工程師說着把兩樣東西一起交到常浩南手中。

因爲是正式且完整的檢測,因此報告上面的內容很多。

常浩南直接用最快的速度翻到了重點部分:

“膜層厚度均勻……”

“覆蓋率100%……”

“膜層結合力175N……”

“等等……”

這個數字直接讓常浩南雙眼瞪大:

“我艹,175N?” 他瞬間想起來了自己上輩子用過的那臺STANKIN-NBC-1多功能鍍膜系統。

標稱和實測的膜層結合力都是100N出頭。

當時感覺效果已經很好了。

現在看來……

原來你們還TM藏了點是吧?

站在後面的俄方進出口公司代表謝爾蓋·沃龍佐夫從大概十年前就開始跟華夏打交道,也因此在蘇霍伊公司牽頭成立了這個專門負責面對國際市場的聯合公司之後,順勢成爲了對華業務的高級專員之一。

他當然是會說中文的,不過“我艹”二字中所蘊含的千萬種含義,一個外國人確實很難在短時間內參透。

沃龍佐夫還以爲是數據出了什麼問題,趕緊湊上來看了幾眼:

“常先生,這些數據都是正常的,175N的結合力對於鍍膜來說已經是非常非常牢固了,現在普通的鍍膜手段最高也只能做到50-60N而已,我們的技術是三倍還有餘……”

常浩南壓下心中奔騰的羊駝,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

畢竟是上輩子的事情,他也不可能真拿出來說事。

何況人家技術手冊裡寫的也是100N沒錯。

只能說是在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之後,誰也不會輕易把看家技術拿出來隨便賣錢。

所以還是得趁現在多撈一點有價值的東西回來。

……

常浩南把樣品和報告遞給身後的另外幾人輪流觀看,同時收攏了剛纔有些放飛的思緒。

毫無疑問,鍍膜性能是符合熱端零部件要求的。

一般的氮化鈦鍍膜只能承受大概500-700℃的工作溫度,但眼前這個恐怖的結合力,穩定在1600-1700℃的問題都不太大。

這樣的話,渦扇10的渦輪前溫度標定還可以進一步提高,達到1500-1600℃這些三代半發動機的水平。

要知道,渦扇10的總體結構設計本就很接近4代發動機,之所以性能標定還是按照3代來,就是因爲其他方面的技術實在跟不上。

現在有了這樣一個意外之喜,自然可以更進一步地榨取核心機的潛力。

“沃龍佐夫先生,我們對這套設備的性能,以及投產進度都很滿意,如果貴方那邊也沒什麼問題的話,我想,合作第一階段的備忘錄,應該就可以簽署了吧?”

常浩南迴過頭,看向後面不遠處的沃龍佐夫。

“沒有問題。”

後者點了點頭:

“我們馬上就可以簽字。”

獲得多弧離子鍍的過程畢竟是個技術換技術的過程。

作爲交換,四部被命名爲“空幹100”的綜合干擾吊艙,以及對應的華夏技術人員和資料也在上個月被送到了莫斯科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進仿製和測試。

根據俄方的計劃,一架正處在試飛過程中的預生產機T10V-5,也就是日後蘇34的原型機將被改造爲類似殲轟電7的電子戰平臺,並在未來接替老邁且數量不足的蘇24MP,承擔起伴隨電子掩護和防空壓制的任務。

本來,由於對方本身的微電子技術確實不太過關,所以造出來的吊艙在針對的頻率範圍上相比於空幹100原型更窄,基本只能覆蓋單獨一個波段。

不過蘇霍伊的工程師們卻表示這不是什麼大事。

T10V-5原型機有足夠大的翼展、足夠多的掛點和足夠強的供電能力。

他們乾脆把原來的吊艙一分爲二,分別針對C波段和S波段——

既然一次掛兩個吊艙不行,那就掛四個好了……

於是,在殲轟電7上面費盡心思也沒想出個妥善方案的問題,就被這樣簡單粗暴地解決了。

只能說,在看到這個方案的時候,常浩南恨不得馬上就讓完全國產的殲11服役。

大,就是好,多,就是美。

一個性能足夠好的平臺,確實能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1409章 下馬威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94章 焉知非福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418章 十倍音速的真理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339.第339章 凱旋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869章 野獸掛載殲11B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339.第339章 凱旋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1238章 最堅之盾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50章 搶人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1397章 得加錢!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1380章 同位素生產反應堆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1036章 來自華夏的警告第7章 方案敲定第965章 這事還是徵求一下華夏人的意見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179章 戰略威懾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037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1439章 有人要清君側?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913章 有人上趕着要跳坑?第967章 海洋一號項目,升級!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
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1409章 下馬威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94章 焉知非福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418章 十倍音速的真理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339.第339章 凱旋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869章 野獸掛載殲11B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339.第339章 凱旋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1238章 最堅之盾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50章 搶人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1397章 得加錢!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1380章 同位素生產反應堆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1036章 來自華夏的警告第7章 方案敲定第965章 這事還是徵求一下華夏人的意見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179章 戰略威懾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037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1439章 有人要清君側?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913章 有人上趕着要跳坑?第967章 海洋一號項目,升級!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