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

對於常浩南而言,和與姜甫和之間有關垂直起降發動機的討論,只能算是這次測試工作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插曲而已。

SB101高空臺的改進已經基本接近尾聲,剩下的那點工作也有徐洋和624所的工程師們負責,他完全沒必要去插手。

所以,之後的兩天時間裡,常浩南的主要工作,基本就是跟李榮在和姜甫和等人一起,針對以電控方式爲主的航空發動機地面測試編寫一份新的評定指南。

當然,相比於兩年前那一波幾乎引發整個航空產業天翻地覆的大動作,這一次只是在原有標準的基礎上添加補充性內容。

從技術上講,工作量大概只有一項完整國軍標條目的零頭,而且也同樣不需要常浩南去完善全部細節,只要能提綱挈領把需要完成的核心條目確定下來即可。

剩下的任務,自然有624所這邊負責具體完成。

更主要的是,如今,已經徹底沒有了來自技術層面以外的壓力。

要知道,當時常浩南把那份《航空發動機進氣畸變試驗與評定方法》交給閻忠誠的時候,後者甚至沒敢在第一時間直接表態,而是幾乎連夜就把東西送到了國防科工委。

至於後續,自然就是丁高恆拍板更新國軍標相關內容,然後趁着波音併購麥道所引發的機遇,把整個民用航空產業的管轄權收攏到科工委旗下。

這一連串動作看似信手拈來水到渠成,但背後實際上也隱藏着諸多兇險。

尤其在96年年末,科工委最開始決定實質上叫停MD90項目,轉向與圖波列夫合作搞C808/909的那段時間,丁高恆在高層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

如果不是後來常浩南通過跟歐洲航空局,以及空中客車公司的合作,讓波音和麥道被迫同意了一系列過去在夢裡都不敢想的條件,證明了新路線正確性的話,難保不會被原來的既得利益羣體反撲成功。

如今往事已去,再回望這些經過時,自然已經可以作爲笑談。

但當時要說沒一點壓力和緊張,那絕對是假的。

而對於並不完全瞭解情況的另外兩個人來說,這幾天在工作之餘,跟常浩南聊的最多的,自然也是跟上面那些有關的話題。

尤其是去年年初,在鎬京跟歐盟進行談判的那段,尤其堪稱精彩。

華夏和歐盟合作建立的航空氣象安全驗證中心雖然也建立在涪城,但是距離624所的距離並不近。

更重要的是,作爲涉外研究機構,前者跟航空工業旗下的其它院所之間並不完全從屬於同一套管理體系。

因此,624所這邊基本沒什麼機會接觸到他們。

而在眼下這個信息交流還不算通暢的年頭,沒機會面對面接觸,自然也就沒機會知道太多跟華歐合作有關的消息。

但是人嘛,總歸都是有好奇心的。

尤其是話題都已經聊到這了。

“所以說,後來……咱們真派人去幫空中客車設計A330平臺的噴水試驗機了?”

姜甫和眼中帶光地問道。

這件事之前連央視新聞都報道過,他當然不會真的一無所知。

但在問出真正想問的事情之前,總得稍微鋪墊一下。

而且,保不準常浩南這就有什麼新聞裡沒有的細節呢。

“當然,鎬飛那邊派過去的人,而且那架飛機應該離首飛不太遠了。”

常浩南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關注這種不太重要的項目,但是目前幾乎所有的跟歐洲的合作都是由他一手促成,所以瞭解的自然比姜甫和要多不少:

“而且,那兩架A330AIT上面用的四套噴水系統,也是直接由蓉飛生產,然後出口過去的。”

果然,聽到這裡,姜甫和的眼神更亮了。

要知道,在其它幾個合作項目中,華夏這邊雖然也負責一部分核心技術,但總體上還是以解決方案供應商,或者乾脆就是技術合作的路子進行。

直接以完整子系統出口的形式往歐洲賣零部件,還是隻有這獨一份。

而且,那可是空中客車啊…… 儘管這兩年裡面,華夏和歐洲之間已經有了好幾個典型的合作項目,但對於任何一個航空領域的從業者來說,波音以及空中客車,跟其它公司自然還是不大一樣的。

尤其在波音與麥道的兼併風波之後,新公司內部很快出現了一系列混亂。

原麥道雖然從企業層面上是被兼併的一方,但根據協議,他們的相當一部分高層卻仍然能在新公司裡面擔任要職,甚至跟原波音的高層在數量上有分庭抗禮那意思。

雙方在經營理念上也很快產生了分歧。

這樣的公司內鬥幾乎馬上就反應在了市場政策的層面。

再加上這條時間線裡面,波音爲了達成諒解備忘錄所付出的代價遠比上輩子高得多,因此在眼下的1998年,空中客車就已經隱隱有和前者分庭抗禮的意思了。

旁邊的李榮在看着聊到興頭上的兩個人,有點摸不着頭腦。

明明前兩天常浩南剛到624所的時候,姜甫和的態度還是有點糾結的。

怎麼一轉眼的功夫,就一點看不出來了……

“那常總,您說咱們航空動力口,能不能有機會……”

姜甫和總算問出了他從一開始就想問的事情。

“這個麼……或許還需要我們更努力一些才行……”

常浩南的回答中帶着些許好笑和無奈。

果然人都是不會滿足的。

擱在兩年以前,新舟60第一次跟歐洲航空企業搞對等技術合作的時候,大家都已經當成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了。

據說航空工業總公司在年末總結的時候,專門用將近10頁紙的篇幅,詳細描述了整個合作過程,以及合作協議的細節。

結果現在,大家都已經在想着把航發零部件這種核心產品反向出口歐洲的事情了……

當然,這種不知滿足的想法,對於產業發展來說,絕對是好事。

稍作停頓之後,常浩南又繼續道:

“現在渦扇10的研發雖然推進比較順利,但姜總你也知道,這算是我集中了全國的航發研究力量搞的樣板工程,爲此其它型號航發的研究和改進都基本陷入了停滯狀態。”

“所以,真要讓航發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還是得等到渦扇10這邊告一段落,把鍛煉出來的隊伍重新分散回各個廠所,再讓他們分別得到鍛鍊才行,這個過程……總歸還得個幾年吧……”

聽到這個回答,姜甫和臉上的表情反倒舒展開來。

幾年嘛,他還等得起。

而且,根據他的總結,常浩南口中說的“幾年”,大概率還是收着說的。

……

一直到這天下午,常浩南離開會議室,去高空臺那邊確認臺架測試準備程度之後,李榮在一邊整理桌上散落着的技術文件,一邊悄悄拉着旁邊的姜甫和小聲問道:

“老薑,你和常總……啥時候混這麼熟了?”

他雖然沒有明說,但雙方都心知肚明,在此之前,姜甫和對於常浩南把624所的項目擠走,一直都是抱着一種“理智上理解但情感上難以接受”的心態。

但剛纔這樣子,似乎是完全看開了。

“這個麼……”

姜甫和理了理有些灰白的頭髮:

“沒辦法,常總給的實在太多了……”

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716章 挖牆腳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1184章 東風,發射!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175章 重熔層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722章 俯衝轟炸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38章 學年結束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1158章 出人意料的療效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1089章 東風航天城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1227章 導彈就位!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716章 挖牆腳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1235章 最強之矛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1041章 我的情況不具備普遍性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35章 保研名額第7章 方案敲定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872章 未雨綢繆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1099章 隔空交鋒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719章 上閱兵!第1377章 洛德專員的人工湖
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716章 挖牆腳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1184章 東風,發射!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175章 重熔層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722章 俯衝轟炸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38章 學年結束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1158章 出人意料的療效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1089章 東風航天城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1227章 導彈就位!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716章 挖牆腳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1235章 最強之矛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1041章 我的情況不具備普遍性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35章 保研名額第7章 方案敲定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872章 未雨綢繆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1099章 隔空交鋒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719章 上閱兵!第1377章 洛德專員的人工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