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

預警機完全不需要裝載大型貨物,原來的尾艙門自然是直接給封死了,順便還省去了一大堆控制和裝載機構,在儘可能減輕起飛重量的同時,也算是給維持縱向平衡做了些貢獻——

在改裝過程中加上的T型天線和隨之而加高的尾翼讓這架飛機的後半部分有點超重。

一般來說面對這種情況,都是以調節機內燃油分佈作爲主要平衡手段,但運8氣密型的航程本來就短得離譜,要是再在燃油這塊動刀子,那這預警機的實際效能也就不用怎麼指望了……

作爲廠區機場,舒適性配置自然一般。

聽到首長說要上飛機,很快有人搬來一部普通金屬梯,架在了飛機右側的艙門口。

與此同時,一輛電源車也已經在另外一側停好,從車上下來幾名地勤人員,開始給飛機接電。

好在現場所有人的腿腳都還算麻利,至少不會上個梯子都摔跤。

由於不見陽光,剛纔飛機一直沒啓動的情況下也沒有暖氣的說法,所以機艙裡面反而比外頭還要冷一些。

年歲有點大的王曉模不由得緊了緊身上的大衣。

作爲一架設計於五十年代的軍用運輸機,運8的機艙相對比較狹窄,因此,只在靠右側的位置佈置了一排操作檯。

好在飛機本身長度足夠,所以機位還算夠用。

首長在機艙裡面來回走了兩圈,然後坐在了其中一個座位上,輕輕動了動面固定在桌面的軌跡球和鍵盤。

兩年前,常浩南和王曉模聊起預警機的時候,除了飛機本身以外,也說起過一些設計細節。

比如操作工位不要用普通的椅子、也不要在操作檯上擺普通的鍵盤鼠標。

預警機說到底畢竟是一架飛機,在天上飛就有可能出現各種情況。

萬一遇到什麼強對流天氣乃至故障或是損壞,機艙裡面無法固定能夠亂飛的東西越少越好。

這些細節看似平常,但對於第一次正經搞預警機的華夏來說就是很容易忽略。

尤其負責艙內設備研發的王曉模並非航空技術專家,地面雷達站的經驗有些不能照搬照抄到天上來。

當時他還讚歎了一番常浩南的心思縝密。

但其實這些都是上一世空警200項目早期的經驗教訓……

“這個操作檯,現在能開機麼?”

首長稍稍回過頭,向身後的衆人問道。

“操作終端可以開機,但是雷達現在還不行。”

王曉模回答道:

“爲了降低風險,首飛的時候會把現在這個陣面拆下來,換一個外形和重量一樣的配重上去,所以雷達目前還沒接電。”

14所那邊爲了生產這個雷達花的時間幾乎比182廠生產下面這架飛機都長,自然寶貝得很。

雖然根據風洞測試結果來看,首飛的風險很小,但那畢竟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

他這邊回答的話音剛落,旁邊另一名技術人員就打開了終端機櫃的電源。

這個年代連WindowsXP都還沒有,預警機自然輪不上用圖形界面操作系統。

因此界面也沒什麼好看的,一番自檢結束之後,CRT顯示器上就出來一個繪製着距離和方位的示意圖,不過上面只有中間一個光點。

旁邊的另一個屏幕上閃着幾個英文提示。

首長的外語很好,看得懂那是雷達自檢失敗的意思。

“你們這裡洋文好的人多得很吶,但我們自行研發的雷達,有沒有把操作界面也換成中文的可能?”

他倒是沒有直接下令要求如何,畢竟也是搞技術出身,知道在這種時候外行指導內行要不得。

“軟件上沒什麼難度,但漢字字符佔據的字節數有點大,預警機操作終端爲了保證穩定,性能遠不如普通PC,所以我們目前還是用了英文。”

王曉模趕緊解釋道:

“不過等到以後硬件水平提高上來,要改過來的難度也不大,我們爭取……”

話才說到這裡,就被首長面露笑容地揮手打斷了:

“我只是隨便一問,不必因此影響到正常的研發進度。”

王曉模稍微鬆了口氣。

雖然他也算見多識廣,但在這種環境下,高低還是帶着點緊張。

“既然雷達的性能沒有問題,那麼飛機本身怎麼樣?”

好在首長沒有一直給他施加壓力,而是很快把注意力轉向了另外一邊的樑紹修。

後者儘管早有準備,但聽見這個問題還是內心一沉。

畢竟,如今全世界用上相控陣雷達的預警機其實總共就大衛國的費爾康和瑞典的愛立眼兩種,空警200的雷達得益於後發優勢,哪怕不如那兩個,也絕對稱得上當世前三。

相比起來,運8這個平臺就有點丟人了……

當然,不管怎麼說,問題還是得回答:

“經過改進之後的運8氣密型平臺,目前的幾項關鍵設計指標都比原來的運8C有所提升,在改裝完成之後,預計可以達到580km最大平飛速度、2000公里航程和大約4.5小時留空時間。”

對於特種機平臺來說,重要的也就是這三個指標。

只可惜……確實都不怎麼樣。

氣密型平臺本身的空載最大航程也才3000公里冒頭,如今裝上總重超過5噸的任務載荷,再加上一個誘導阻力巨大的天線和大號垂尾,還能保住一多半航程已經是樑紹修能力的極限了。

“也就是說,在飛行性能上,確實還跟圓環工程有一定差距。”

首長用的是陳述語氣。

實際上數字擺在這,也確實沒什麼好問的。

樑紹修一下子不知道該接點什麼了。

他總不能在大領導面前把飛行平臺的研發過程整個講一遍。

不過這個時候,一直跟在旁邊沒說過話的丁高恆給他解了圍:

“首長,圓環工程畢竟是戰略運輸機平臺,在航程和速度這些指標上註定有優勢,運8的起飛重量只有伊爾76的三分之一,比不上也很正常。”

“而且,我們國產預警機不可能只停留在空警200這個型號上面,之前計劃在滬飛生產幹線客機的時候,浩南同志和我就考慮過,未來用國產化的C909平臺改裝預警機的可能。”

聽到此處,首長眉眼一動,顯然對此有了幾分興趣。

丁高恆雖然並非航空專業出身,但聽常浩南給他畫餅也已經聽過不少次了,見狀趕緊繼續補充細節:

“C909的起飛重量雖然也比伊爾76低一些,但畢竟是客機的底子,基礎型號就有6000公里左右的航程,而且地板下面的行李艙空間還可以改裝成油箱。”

“圖波列夫方面之前進行過類似的升級,可以把航程提高到9000公里以上,哪怕考慮到載重和雷達天線的影響,也足夠提供8-10小時級別的可用任務時間了。”

“而且,對於在空中長期執行任務的指戰員來說,客機平臺的舒適性也要比伊爾76一個軍用運輸機好得多。”

這一番說辭顯然是在畫餅,不過無論是國產相控陣雷達,還是已經在蓋廠房準備生產的C909客機,顯然都不是什麼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

所以這個餅,至少已經能聞着味了。

旁邊的王曉模見狀也趕緊接上話茬:

“我們的雷達研發也是與此配套的,除了目前空警200用的這個T形陣面以外,圓盤型雷達罩內的固定三面陣,甚至是背靠背可旋轉的雙波段兩面陣雷達也都在同步研發,在進度上應該能和國產客機平臺的進度相匹配。”

勸上級做某件事,講究一個點到爲止。

越是級別高的領導,做出決策要思考的問題和兼顧的方面就越多。

話說到份上即可,絕不能一直催。

因此,二人分別說完之後,機艙內重新陷入一片安靜。

只剩下機櫃散熱風扇的嗡嗡聲環繞在衆人耳邊。

而且實際上,既然首長會專門安排這次行程,就說明心裡已經有了一些傾向。

親自視察只不過是排除一些顧慮罷了。

也無需他們再說太多。

馬上要進入一個內容相對敏感的階段,我重新註冊了一個粉絲羣,在書籍詳情頁的最下面,如果到時候有實在發不出來的章節就在羣裡發……

第127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1414章 故技重施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1183章 極限散熱第202章 回家第1319章 也輪到我們自由航行了!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42章 破格,直博!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983章 馬赫數0985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945章 把秘密武器拿出來用一用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389章 天降大禮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1360章 來自外太空的攻防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風水輪流轉!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726章 41的大勝第1036章 來自華夏的警告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016章 SeA650發動機,完成總裝!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1380章 同位素生產反應堆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97章 柳暗花明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
第127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1414章 故技重施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1183章 極限散熱第202章 回家第1319章 也輪到我們自由航行了!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42章 破格,直博!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983章 馬赫數0985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945章 把秘密武器拿出來用一用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389章 天降大禮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1360章 來自外太空的攻防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風水輪流轉!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726章 41的大勝第1036章 來自華夏的警告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016章 SeA650發動機,完成總裝!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1380章 同位素生產反應堆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97章 柳暗花明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