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

除了之前在丁高恆辦公室那裡看到的機翼和垂尾外緣形狀的變化,以及機背的一組額外油箱之外,擺在常浩南面前的這個設計方案,還對邊條翼形狀進行了修改,直接從機翼前緣根部延伸到了座艙蓋側面。

由於長度實在過於誇張,甚至會導致飛行員上下機的時候有點卡襠,所以貴航的方案裡面,還在邊條下面塞了個小號的摺疊式登機梯……

“想的還挺周全……”

自帶登機梯這事對於陸基飛機來說其實有沒有都無所謂,但如果未來要上艦的話,那還是挺有必要的。

畢竟航母甲板上面寸土寸金而且地勤人員的數量有限,飛機周圍的零零碎碎能少一樣是一樣,

當然,1997年的華夏飛機設計師肯定不會照着艦載機的標準來進行設計,如此大概只是單純爲了利用起來邊條翼下面的那塊無效空間。

這樣的改進方式,常浩南甚至都不用去算,就知道肯定是爲了專門強化飛機在特定迎角範圍內的操縱性能。

在經過這樣一番修改之後,整架飛機猛地一眼看過去,感覺反倒有點像是一架單垂尾且單發的F18。

“上次從蓉城回去之後,我們按照您的思路,對殲教7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大改,目前第一版的氣動設計這塊已經基本上做完了。”

見常浩南已經打開了工程文件,孫惠中連忙來到旁邊,一邊介紹着最近一段時間的工作成果一邊從口袋裡掏出了一沓照片:

“目前的問題,一個是確實不知道DSI進氣道該怎麼設計,所以先用了一個普通的D型隔板進氣道代替,另一個就是受限於條件因素,沒有辦法做結構計算,所以暫時只搞了個木質模型,把內部設備給填充進去看看。”

常浩南接過照片簡單看了幾眼。

還真有點新鮮感。

上一世在他進入航空工業工作並歷經一路摸爬滾打終於接觸到飛機設計的時候,連京城奧運都已經快開了,自然沒有接觸過這種傳統手藝。

“不是我說,孫工你們這個這個模型造的相當不錯啊,感覺都能當工藝品了。”

“唉……說來慚愧,這些年,我們貴航發展最好的業務,就是木質傢俱,甚至還出口到幾個中東國家。”

提起這件事,作爲飛機設計師的孫惠中總歸是有些不好意思——

飛機制造公司,連飛機都沒出口過,卻出口傢俱。

不過這在從二十多年後回來的常浩南看來倒是沒什麼。

副業嘛,有條件當然可以搞一點。

常浩南並沒有在關於內部結構的問題上糾結太長時間。

就一架簡單的輕型教練機而言,並不要求具備特別誇張的結構強度,優化重點也主要是儘可能減重,完全可以交給貴航方面拿來練手。

“我看你們在邊條翼的設計上做了一些改動,是爲了改善中小迎角下升力曲線線性程度降低的問題麼?”

聽到這個問題,剛剛一直呆在孫惠中身後的林同鑫眼前一亮:

“常主任,您……看出來了?”

其實要論年紀,博士畢業的林同鑫還要比常浩南大上好幾歲,但後者經過這段時間的歷練,身上已經看不出太多作爲一個二十歲出頭本科畢業生的痕跡,再加上眼下所處的位置,不專門瞭解的話,多數人都會覺得他雖然看着年輕,但怎麼也得有個將近三十。

“這個設計還是小林入職之後提出來的,修改之後我們自己簡單地算了一下,確實對改善操縱性有好處。”

孫惠中在旁邊緊接着解釋道。

“當然,小尺寸邊條翼,或者類似邊條翼的結構是飛機在中小迎角下出現升力曲線斜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對於早期的機械或模擬電傳飛控來說,這種強烈且無規則的非線性非常難以控制。”

常浩南把手中的照片放到一邊,重新拿起鼠標,把屏幕上邊條的那部分放大:

“蘇27和F15的早期設計在這方面都吃過虧,而我想你應該是從F18的身上找到了一些靈感。”

“這……全讓您給說中了。”

林同鑫整個人瞬間興奮起來:

“這是之前我讀碩士做一個項目的時候,導師跟我們說過的結論,當時本來還沒太在意,結果今年一入職就遇到了一個差不多的情況……”

對方的反應讓常浩南不由得一笑,回憶起了自己上輩子剛畢業進入航空工業的時候,似乎也是跟他差不多的狀態……

然後很快就被現實給教育了一頓。

實際工作跟學校裡面學的東西多少還是有些區別的。 實際上很多帶邊條翼設計的早期三代機會面臨剛剛提到的那個問題,就是飛機在較大攻角的情況下可以維持一定的操縱性,反而是在中等攻角下容易失控。

也就是力矩特性很差。

很多看上去頗爲奇怪的設計都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誕生的。

只不過空氣動力學水平的發展遠遠超出了最開始的預期,到90年代中後期這會,已經有很多精巧的設計來改善力矩的線性程度,再結合飛控技術的巨大進步,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基本不存在了。

想到這裡,他還是決定多說幾句:

“知識學的確實很紮實,只不過在活學活用方面還需要下點功夫才行。”

剛纔還以爲自己的思路被完全猜中是受到認同的林同鑫頓時面色一僵:

“啊這……”

“伱讀碩士的時候應該還是90年代初,情況跟現在還有些區別,實際上以如今電傳飛控的響應速度和操縱能力而言,只要設計水平得當,並不會出現這方面的問題。”

說到這裡,常浩南又指着電腦屏幕上面飛機垂尾的部分說道:

“反而你這樣設計的邊條有可能在機尾部分誘發一個發散振盪,對於垂尾根部的強度是一個考驗,如果你仔細觀察過的話,會發現F18的垂尾根部設計了三組加強筋,就是爲了應對這個問題。”

“這個……”

林同鑫剛剛還自我感覺比較良好,被這麼一說頓時覺得有點掛不住面子,只好尷尬地撓了撓頭。

當然,常浩南也知道,這種時候不能一味打擊別人的自信心,因此話鋒一轉:

“不過麼,你能有這方面的想法,而不只是機械地執行領導的指令,就已經超過不少人了。”

之所以這麼說,絕不是常浩南在凡爾賽。

那種能以一己之力改變世界的絕世天才終究是極少數。

就拿他自己來說,如果沒有系統的幫助,靠着前世的經驗和技術當然也能夠取得一些令人矚目的成績,但絕無可能走到現在這種地步。

絕大多數人的生涯發展路線都是循序漸進的。

關鍵在於要有進行嘗試的機會、資源和勇氣。

因此這個林同鑫雖然在靈性上未必很強,但絕對算是個可塑之才。

別的不說,有幾個人在博士畢業之後,還能想起來碩士階段做項目過程中導師隨口說過的一句話?

但他就記住了。

“如果你感興趣的話,我這裡剛好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案,可以在原來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可用迎角。”

常浩南說着從旁邊扯過一張座標紙,在上面隨手畫了一個圖:

“在機頭側面設計一個可收放的小尺寸邊條,可以減弱大迎角機頭非對稱渦產生的非穩態的側向力和偏航力矩,同時還能利用了邊條渦產生的側向力,生成阻礙偏航的力矩,另外由於機頭邊條的尺寸與機翼和平尾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也不會影響你們已經做好的縱向氣動平衡。”

“不過伸縮結構要佔用相當一部分機頭空間,所以對於追求雷達天線尺寸的戰鬥機來說實在有些雞肋,我也就沒有把這個設計應用到某個具體型號上面。”

他把畫好的示意圖交給旁邊的林同鑫:

“你如果願意,可以趁着這段時間在京城的功夫,在這個新型教練機上面嘗試一下,看能不能搞一個專門的大迎角高機動技術驗證機出來。”

“一方面,教練機對於超大迎角的可控性有一定要求,這個方案相比於其它手段來說成本又很低,可以用得上,另一方面麼,也可以當做是你們貴航露臉的一次機會,賣飛機這種事情,有時候跟賣別的東西是差不多的,你得搞出來點噱頭纔會有人關注……”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後者怎麼可能有拒絕的道理,當即雙手接過那張座標紙:

“當然願意,感謝常主任給的思路和機會!”

第109章 抉擇第1139章 相互騎臉?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1360章 來自外太空的攻防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1288章 大力出奇跡第1181章 縮比風洞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40章 好好聽講!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58章 項目進展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1397章 得加錢!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17章 院士的青睞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32章 出結果了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第969章 震驚法雞一整年!第1397章 得加錢!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060章 遄達900,出大事了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1212章 彈艙改進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51章第1273章 我,華夏,打錢!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1303章 飛行品質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1090章 20分鐘的“準直播”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991章 QC300,四月立項!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082章 一字型天線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
第109章 抉擇第1139章 相互騎臉?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1360章 來自外太空的攻防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1288章 大力出奇跡第1181章 縮比風洞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40章 好好聽講!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58章 項目進展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1397章 得加錢!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17章 院士的青睞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32章 出結果了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第969章 震驚法雞一整年!第1397章 得加錢!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060章 遄達900,出大事了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1212章 彈艙改進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51章第1273章 我,華夏,打錢!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1303章 飛行品質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1090章 20分鐘的“準直播”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991章 QC300,四月立項!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082章 一字型天線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