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

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

原本,隨着飛機平安降落,塔臺中自然而然地爆發出了一陣歡呼聲。

除了必須留在崗位上的部分指揮崗位以外,多數人已經準備下樓迎接試飛團隊凱旋。

但隨着王曉模這擲地有聲的一句話,原本還有些嘈雜的大廳裡,幾乎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世界最強,沒有之一!

總結出來就是這麼簡簡單單八個字,但卻足夠所有人回味許久……

甚至是回味半生。

最近幾年,華夏確實在多個領域都取得了明顯的提升。

但畢竟起點實在太低,而且把技術落實到項目上還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因此,儘管已經有部分成果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但具體到產品上面,即便是渦扇10,或者殲10、殲11這些最頂尖的型號,也都只能算是“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就是跟別人處在伯仲之間。

誠然,對於十年之前才定型量產殲7E的華夏來說,能跟別人共享“世界領先”這個頭銜,也已經是巨大的飛躍。

但終究還是不如今天這樣簡單直白。

那句“跟別人比沒意思,要超就超美國!”言猶在耳,如今已經在航空系統這邊提前實現了。

不僅如此,常浩南主持開發的數據鏈和空中指揮系統,也將空警2000這個型號原本的一點點缺憾徹底補齊……

如果非要說哪裡還有點可惜,那就只有因爲時間表的限制,沒能用上目前正在如火如荼測試當中的光控相控陣體制……

這個,就只有等下一代預警機再說了。

而在王曉模對面,前來視察首飛情況的喬晨青也是被前者的堅決震住了一瞬間:

“綜合性能最強的預警機……”

他口中輕聲唸叨了一遍,接着重新轉過頭,看向已經完成減速,正在跑道上緩緩駛向滑行道入口的2000-01號機。

喬晨青這一代軍人,可以說人均琢磨了大半輩子要如何以弱勝強。

中間條件最艱苦的一些年,所考慮的甚至是如何用只有機炮的殲6去對抗三代機。

曾幾何時,就連“導彈化”都好像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如今突然拿到一種比所有假想敵都更強的裝備……

一時間甚至讓人感到有點無所適從。

“我記得立項那時候,寫着的有效探測距離是450km?”

以喬晨青的職位,不適合在這種時候表現得過於矯情。

所以只好把話題轉移到技術層面上來。

“那個數字……其實不太重要。”

王曉模一邊往門外走一邊解釋道:

“您知道,實際作戰中,目標的相對高度、方位、RCS、運動趨勢……這些都會影響雷達的探測效果,而我們的空警2000採用相控陣體制,加上C波段和L波段的雙面陣,基本上可以最大限度地應對所有不同種類的目標。”

“就算是隱身飛機,因爲重點的優化方向也是X波段,所以在面對L波段這種相對低頻的雷達時,也會更容易被探測到。”

這一點,可謂是敲在了喬晨青最關心的要害上。

2003年這會,YF22的試飛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

作爲一種冷戰末期開始研發的型號,ATF並未沾染太多90年代以來美國軍工項目的拖沓陋習。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最多再有兩三年,F22就將會正式量產了。

而到那時候,剛剛獲得第三代戰鬥機沒幾年的華夏空軍,又要陷入與對手出現代差的情況。

儘管F22的採購量一砍再砍,已經從最開始的預計四位數到如今的200左右。

但隱形飛機,畢竟還是質的區別。

前些年巴爾幹打下來那架B2,在外人看來可能是象徵着隱形飛機的末日。

但瞭解內情的人才會知道,那個戰果背後有多少極端的巧合以及新技術。

反而證明了隱身飛機的價值。

所以,當聽王曉模說到反隱身的時候,喬晨青幾乎當即就走不動道了:

“那就是說,即便美國人的F22正式服役,我們也有辦法應對咯?”

這個問題,就不太好回答了。

以至於前者都遲疑了一下:

“嗯……只靠單一手段的話,面對隱身飛機還是會有隱患,至少L波段的探測精度不夠,而且由於天線物理尺寸的限制,也很難裝在戰鬥機上面,最好還是能實現多平臺、多探測源的複合偵察,正好也是數據鏈能夠發揮作用的領域……”

這個時候,走在旁邊但一直沒說過話的常浩南也接着補充道:

“而且退一步講,就算我們能靠現有的技術發現隱身飛機,但隱身也只是第四代戰鬥機諸多優點當中的一個而已……您應該見識過,第三代戰鬥機在面對第二代戰鬥機時的全方位優勢,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反隱身技術只能縮小優勢,但要想真正對抗第四代戰鬥機,那只有讓我們自己也裝備四代機才行。”

“我們也裝備四代機啊……”

喬晨青背過手去,雙眼目光深邃地望向天邊,彷彿正幻想着那裡有一架塗着八一軍徽的第四代戰鬥機在飛行。

政工出身的他之所以能夠代理空軍司令員,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前任劉堯順的身體情況突然惡化。

考慮到年齡因素,很可能過不了幾年就會退居二線。

因此,喬晨青心裡覺得,自己大概率是無法在任上看見華夏四代機服役的那一天了……

……

首飛成功,只是漫長測試階段的開始。

正所謂,首飛難,定型更難。

由於空警2000與空警200在氣動結構和機載設備層面的差距太大,因此很難參考後者研發過程中的相關經驗。

很多東西都需要重新開始。

其中最特殊的,自然就是常浩南負責研發的那套指揮系統。

這也是空警200和空警2000之間最本質的區別——

前者只是把一部雷達搬到了天上,具體的作戰指揮和決策下達,還是需要由地面指揮所或者一線戰鬥機來完成。

後者則是集合了偵察、指揮、控制、通信等多種功能的、真正的空軍作戰中心。

二者的級別也存在巨大不同。

實際作戰當中,空警200上面只需要一名少校或中校級別的軍官負責對信息的上傳下達。

但空警2000上面則可能需要一名師級指揮員,以保證在整片空域內都擁有最高權限。

因此,在鎬飛集團對飛機本身開展高密度試飛的同時,常浩南所帶領的團隊,也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機載指揮系統的軟件設計。

在步驟上,軟件項目和硬件項目沒有太大區別。

也要分成原理驗證、技術驗證、工程驗證……等等過程。

唯一不一樣的可能只是,由於代碼可複製的特性,所以不需要額外搞一個生產定型而已。

而目前的指揮系統,就是處在原理驗證向技術驗證過渡的過程當中。

爲了儘快實現這一過程,常浩南在不改變軟件底層邏輯的情況下,把系統內可用節點數量從成品軟件計劃當中的最多200個縮減到了20個,以加快開發進度——

反正本輪只是技術驗證,並不要求完全還原實際使用當中的情況。

20個目標怎麼也足夠了。

得益於這次簡化,在首飛僅僅二十天後,空警2000的指揮系統就以Alpha測試版的形態被安裝到了原型機上面。

這也意味着,該型號在功能上真正達到了完全狀態。

那麼下一步,自然就是和作戰飛機一起,進行機載設備層面的測試……

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1461章 蔣幹盜書第1596章 先贏了再說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574章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1580章 水下力量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529章 獲獎懸念揭曉!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1445章 閱兵彩排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1470章 爲了熱核武器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93章 塞翁失馬第1562章 專利聯盟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1481章 返航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1557章 瘋狂的股市第935章 挪威人的助攻第1239章 反衛星?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第1049章 新戰法試點部隊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風水輪流轉!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458章 良性循環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1213章 一張紙解決的大問題第1611章 秘密會議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898章 常教授又發論文了?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第1578章 冒一次險!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1187章 全新的對抗模式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984章 初賽,我們優勢很大
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1461章 蔣幹盜書第1596章 先贏了再說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574章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1580章 水下力量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529章 獲獎懸念揭曉!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1445章 閱兵彩排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1470章 爲了熱核武器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93章 塞翁失馬第1562章 專利聯盟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1481章 返航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1557章 瘋狂的股市第935章 挪威人的助攻第1239章 反衛星?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第1049章 新戰法試點部隊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風水輪流轉!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458章 良性循環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1213章 一張紙解決的大問題第1611章 秘密會議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898章 常教授又發論文了?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第1578章 冒一次險!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1187章 全新的對抗模式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984章 初賽,我們優勢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