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東風,發射!

第1184章 東風,發射!

春去夏來。

在解決掉髮汗冷卻這個最大的技術難點之後,整個驗證彈的研發也隨之進入了快車道。

相比於其他國家的同類型研究,華夏的高超音速武器項目呈現出一種相當奇特的狀態——

別人快要抓破了頭的構型和冷卻問題在這邊幾乎是一上來就被順利解決。

真正困擾常浩南他們的,反而是“達到高超音速”這件事情本身。

事實證明,哪怕已經選擇了高空發射加液體動力,但對於現階段的華夏來說,要想全程在大氣層內把雙錐體彈頭推進到預期速度,仍然比預期當中困難得多。

常浩南本人並非火箭動力專家,而且很多關鍵問題都是受到工業能力限制。

比如大部分爲了新一代火箭研發而建設的配套設置和產業都還沒有落地,他一個人就算再怎麼厲害,也最多隻能解決一些技術問題,不可能憑空搬出一座工廠或是一條流水線。

所以,從項目伊始,彈頭部分的測試就被單拎出來,計劃在半年之內優先完成。

至於試驗方式,則選擇了一個比較邪性的路子:

拿一發中導出來,打高彈道。

利用再入大氣層的過程,模擬氣動加熱效果。

雖然還原度肯定不如完整狀態下的驗證彈,但在沒有高總溫風洞的情況下,總好過把彈頭放在地面上乾等……

……

2005年5月初的一個清晨。

連海市郊外的某處密林之內。

幾乎微不可見的淡淡霧氣瀰漫在十幾輛車周圍,在朝陽下折射出稍顯絢麗的光暈。

然而霧氣之下,卻潛藏着一個國家幾乎最核心的秘密……

第二炮兵51基地810旅的指戰員們正穿着厚重的防護服,迅速而又謹慎地給一枚通體綠色的導彈加註燃料。

相比不遠處戰備發射陣位上的同型號產品,這一枚的外形明顯經過修改。

具體表現在整流罩下面的彈頭部分體積極小,在24米高的巨大彈體映襯下,甚至有些怪異的不協調感。

東風3A。

華夏研製的第一種中程彈道導彈。

放在21世紀的眼光看,這個型號即便經過改進,也早已落後時代。

不說射程精度等紙面性能,單就這龐大的後勤車隊和以小時計數的發射前準備時間,就足夠高水平對抗中的假想敵把陣地摧毀數次。

實際上,這支部隊之所以能被原樣保留至今,除了更新型的東風21數量不足以外,更多還是出於外部因素考慮——

二十多年以來,華夏一直在爲當年出口到沙烏地的三十多枚同型號產品提供技術和保障支持。

所以國內必須對應保留一個有能力操作東風3的單位。

結果,就這麼便宜了常浩南。

對於他來說,只要能打出足夠的彈道高度,導彈本身先進與否反而並不重要。

而810旅的這些老東風屬於首長見了都搖頭的尷尬裝備,從中抽出一發進行試射不會對實際戰備水平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此外在其它國家看來,華夏試射一發東風3的唯一理由似乎也只有進行抽檢,以免這些老傢伙年久失效,敏感程度相對較低。

所以,打上去的測試申請一路綠燈,常浩南也就這麼獲得了平生第一次進入導彈基地的機會……

此時他正在距離發射車數百米外的指揮所內,和同行的幾名技術人員一起,進行發射前的最後一次任務情況檢查。

旅長魏士軍一邊摘掉防毒面具一邊推門而入,啪地一聲立正,接着向常浩南等人敬了個禮。

說實話,對於這次任務,他本人心裡也有些沒底。

通過增加射高來減小射程,屬於遠程和洲際導彈的常用試射方式。

畢竟華夏沒有海外領土,本身國土跨度也比較有限,要打幾千上萬公里的全射程測試就只有往太平洋發射,動靜實在太大。

但東風3A的最大射程也纔不到4000公里,直接從51基地打到羅布泊就行,所以根本就沒有打最高彈道的必要。

就連這次任務的發射參數,都是之前專門確定下來的。

而且東風3作爲單級導彈,過去的載荷本身就是整流罩,這次爲了配合測試,還額外進行了一次小幅度改造,讓導彈有了單獨釋放雙錐體彈頭的能力。

總之,這枚歲數幾乎和他一樣大的導彈,卻處處透露了出讓人看不懂的細節……

但無論如何,相比於大部分整個職業生涯都沒有機會真正按下發射按鈕的同行來說,他已經算是相當幸運了。把腦子裡的胡思亂想收到一邊,魏建軍深吸一口氣:

“報告常院士,導彈已經完成發射前所有準備,計劃採用高彈道模式,彈道頂點1450km,預計再入大氣層時的最大速度爲6.5馬赫,預計落點爲渤海區域,具體座標……”

“……”

這些內容其實都寫在常浩南手中的任務簡報上面,但爲了萬無一失,仍然需要指揮員和他進行覈對。

“準備發射!”

常浩南沉聲下令道。

“是!”

魏士軍再次敬了個禮,然後轉過身去,開始向前線陣位下達人員撤離的命令。

通過望遠鏡,常浩南能夠清晰地看到,用於起豎的支撐架緩緩放下,導彈也隨之進入了發射前的最後階段。

“聽我口令,倒計時……”

原本熱火朝天的陣地已經完全歸於沉寂,只有承載着魏建軍指揮口令的電波,迴盪在東北的羣山疊嶂之間。

“3……2……1……”

“發射!”

隨着發射車中的導彈營長按下發射按鈕,彈體內部的硝酸和偏二甲肼沿渦輪泵翻騰着進入燃燒室,共價鍵在相互接觸後的千分之一秒內完成斷裂重組,爆發出驚人的巨大能量,將高溫反應產物送入引擎噴口……

“轟——”

下一個瞬間,彷彿沉寂的生命突然甦醒一般,耀眼的紅色火光從發射車尾部點亮,在幾乎掩蓋住整個陣地的白色和淡棕色煙霧和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推動着導彈開始緩緩爬升。

最古老的彈體託舉着最先進的載荷,將足以改變遊戲規則的威懾力送入太空。

即便是此前已經親眼看過火箭發射的常浩南,也難免被這壯觀的景象所震撼。

“高超音速時代的序幕,開始了……”

刑牧春來了一句有些文藝的感嘆。

而另外一些人的反應則簡單粗暴得多:

“我*,真是壯觀……”

“……”

很快,火光消失,塵埃散去。

發射陣地重新歸於平靜,而導彈也從衆人的視線當中消失。

只有旁邊的幾臺電腦屏幕上,還顯示着雷達和彈載傳感器發回的信號。

100km……200km……300km……

儘管屬於魏士軍的任務已經結束,但或許是受到現場氣氛的影響,他完全顧不上跟部下慶祝,而是大氣不敢出地和常浩南等人一起盯着眼前不斷躍動的曲線和數字。

很快,導彈抵達了1750km的彈道最高點。

“報告,頭體分離!”

雷達屏幕上的信號先是一分爲二,接着很快只留下相對較小的那個位於屏幕中央。

指揮所裡響起了稀稀拉拉的掌聲,但大多數人仍然屏息凝神,等待着即將到來的最關鍵時刻……

中程導彈的全射程時間並不漫長。

僅僅幾分鐘後,彈頭便重新回到了約150km的再入大氣層高度。

屏幕上顯示的速度,停留在了2160m/s的位置上。

指揮所裡面的空氣都幾乎凝固起來。

沒有人知道彈頭表面正在發生什麼,只能看到一條不斷下墜的曲線在座標系當中生成。

直到度秒如年的差不多半分鐘之後……

一句簡短的彙報劃破了宛如實質的空氣:

“報告,導引頭開機!”

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1492章 反擊,必須反擊!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1594章 你管這叫導彈?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790章 殲11B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1158章 出人意料的療效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53章 直道超車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1016章 SeA650發動機,完成總裝!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第1485章 月球還是火星(祝各位國際勞動節快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1537章 神秘的數據第1616章 我給你交個底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1210章 高空測試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1490章 世界的迴響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356章 在點燃太陽之前第1636章 系統等級,LV5!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1484章 太空基地的起點第1265章 替NASA宣佈計劃失敗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1064章 三個人,能掀起什麼浪花?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第1494章 磁流體發電的真正意義第1586章 小露一手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75章 重熔層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1562章 專利聯盟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1520章 自告奮勇的日向號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當牛馬去了請一天假第1240章 X51A,大幹快上!第1199章 驅離F22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1341章 你這導彈怎麼像是架飛機啊?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456章 中道崩殂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1492章 反擊,必須反擊!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1594章 你管這叫導彈?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790章 殲11B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1158章 出人意料的療效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53章 直道超車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1016章 SeA650發動機,完成總裝!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第1485章 月球還是火星(祝各位國際勞動節快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1537章 神秘的數據第1616章 我給你交個底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1210章 高空測試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1490章 世界的迴響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356章 在點燃太陽之前第1636章 系統等級,LV5!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1484章 太空基地的起點第1265章 替NASA宣佈計劃失敗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1064章 三個人,能掀起什麼浪花?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第1494章 磁流體發電的真正意義第1586章 小露一手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75章 重熔層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1562章 專利聯盟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1520章 自告奮勇的日向號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當牛馬去了請一天假第1240章 X51A,大幹快上!第1199章 驅離F22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1341章 你這導彈怎麼像是架飛機啊?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456章 中道崩殂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