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不僅要做題,還要出題

面對這般突如其來的轉折,剛纔還非常自信的美國代表當場就驚了。

實際上在大概十分鐘前,他也曾經懷疑過,華夏人是不是還留着什麼後手。

畢竟,排放10億噸甲烷這種說法實在是過於離譜,哪怕信口胡謅,也應該說一個相對貼合實際的數字纔對。

但畢竟事前毫無準備,只能先針對華夏人留出的唯一一個明顯漏洞發起反擊。

結果萬萬沒想到,這看上去的漏洞,反而纔是死局。

現在他要麼承認自己剛剛第一次反駁的點有問題,要麼承認自家發佈的二氧化碳排放數據有問題……

進退兩難了屬於是。

“狡猾的華夏人!”

他的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燒,但偏偏還得在表面上維持一副客客氣氣的姿態——

撕逼這種事情最基本的邏輯是,誰先破防,誰就輸了。

而看着面前臉色陰晴不定的美方代表,鄭國剛整個人的感覺就是一個通暢!

圍師必闕,這可是真·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

學吧,孩子!

他端起杯子,優哉遊哉地喝了口水,接着又低頭稍微整理了一下手中的發言稿。

後面還有大概三成左右的內容,其中一半是應對各種情況的預案,不過還不急着繼續開炮。

今天這個會議只是代表第四次評估正式啓動而已,本來也不會有一個什麼結果,所以就算是吵翻天也只是口腔體操而已。

真正重要的,是最後15%。

那是華夏有關應對氣候問題的全新倡議。

終於,在鄭國剛刻意拖延了大約一分鐘時間之後,美國方面總算想到了新的說辭:

“華夏方面所使用的,藉助紅外光譜的信號強度,以二氧化碳爲參照物反演甲烷濃度的算法,本身還沒有得到充分驗證,更不是得到IPCC和我國環境保護署承認的甲烷濃度測量方式,因此我們無法認同任何與之有關的數據和結論的可靠性……”

“……”

這番話還沒說完,整個會議廳裡就已經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這一次,是無情的嘲笑——

儘管絕大多數人還沒有詳細看過華夏方面公開的報告,更不太可能知道這個“改進Levenberg-Marquardt方法”具體是怎麼回事。

但華夏人既然敢正大光明地把整個計算和分析過程都放出來,說明大概率是沒有致命錯誤的。

不然你美國怎麼不敢把涉及到二氧化碳遙感的衛星原始數據給大家看看呢?

至於美國人口中的“不認同數據和結論的可靠性”……

在會場內的老油條們看來,除非你能給出不認同的理由,否則相比於辯駁,這個說法更接近於打滾。

性質類似小學生吵架失敗之後的“反彈反彈”或者“我去告訴老師”之類。

無能狂怒了屬於是。

美國代表團當然也知道這樣的反擊實在蒼白無力,但一時間又想不到什麼更好的辦法,只能強撐住面子當做無事發生。

反正算算時間,華夏那邊也快到時候了。

再說他們這邊已經高掛免戰牌,對方總不可能說單口相聲吧?

你別說,還真能。

鄭國剛這會兒還沒爽夠,可不管你這個。

繼續開火:

“實際上,正如美方代表所說,10億噸甲烷的年排放量確實超出常理,因此,我們又嘗試了把整個反演過程逆轉過來,也就是以以美方公佈的大氣中甲烷含量爲參照物,來計算其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那麼就會得到一個更加符合現實因素的數字。”

爲了表示強調,在說到這裡的時候,他刻意放慢了語速:

“而根據我們的計算,美國在整個2003年總共排放了大約95億噸二氧化碳,而不是他們所公佈的69.4億噸,佔到去年全世界排放總量的35%以上……”

這下子,笑不出來的可就不止美國代表團自己了。

剛纔那個10億噸甲烷的數字,任何有理智的人只要稍加分析,就會知道是假的。

可是這95億噸的二氧化碳,聽上去則一點都不離譜。

另一方面,其實大家本來也有美國人瞞報數字的心理預期。

只是沒人想到這幫老B能瞞報這麼多……

要知道,雖然大家在減排這方面都有自己心裡的小九九,但對於多數國家,尤其是歐洲和美洲國家來說,氣候變暖帶來的後果仍然是實打實的。

這多出來的每年30億噸,如果按照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裡面的說法,可是要計算到全人類的碳負債裡面的。

到時候無疑是給本就繁重的減排任務進一步增加負擔。

而在這種情況下,鄭國剛則接着火上澆油:

“這個數字相當於平均每個美國人排放30.8噸二氧化碳,甚至超過了目前在公開列表中排名第一的沙烏地阿拉伯,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6.3倍……”

“實際上,僅僅今年夏天,發生在阿拉斯加的泰勒森林大火一處排放源,就總計釋放出了大概5000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這片森林過去半個世紀當中淨吸收二氧化碳的總和……”

“……”

看着臉色越來越黑的美國以及歐洲代表,鄭國剛知道,火候已經差不多了。

歸根結底,歐洲也好,美國也罷,大家至少在眼下還是合作多過鬥爭。

不可能真的把局面給徹底搞死了。

因此,他恰到好處地話鋒一轉,語氣也變得緩和起來:

“我們之所以要說這些,並非真的要指責誰,只是爲了反駁此前美國方面做出的無端指責。”

“我國之所以坐在IPCC的會場上,也是爲了解決氣候問題,而不是爲了拆臺……”

在連續幾輪火力全開的輸出把對方給打得熄了火之後,鄭國剛順勢用兩句話搶佔了道德制高點,然後繼續道:

“因此,我在這裡做出一個倡議。”

“人類活動對於地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是從工業革命之後纔開始明顯產生的,所以,當我們討論各個國家的減排責任時,不能只考慮現在或者過去十年二十年的情況,而應該從十八世紀中期開始計算。”

“一部分國家提前享受到了充足的發展紅利,並且已經對環境造成了破壞,出於公平,這部分責任應當由這些國家自身來承擔,只有在詳細計算過這些歷史問題之後,剩餘的減排責任,才應該再由全世界各國進行分配。”

“同時,出於人道主義原則,以及最基本的人權考慮,各國民衆不分人種、膚色、性別,應當獲得同等的排放權利,也就是按照人口規模來決定各國所應獲得的碳排放上限……在此基礎上,華夏作爲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自願在此基礎上額外減排10%,以向世界各國做出表率……”

“……”

這一系列建議,纔是華夏代表團本次的核心策略。

過去,一直是別人出題,我們做題。

而現在,則輪到我們出題給別人去做了……

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452章 進口替代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282章 火箭動力有問題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第1473章 臨門一腳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1248章 生意,都是生意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976章 突如其來的見家長第1496章 超高速無人偵察機,無偵8?第17章 院士的青睞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1646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1164章 不僅要做題,還要出題第984章 初賽,我們優勢很大第1440章 關鍵抉擇第906章 產能太高,也有煩惱第886章 常佳瑤的工作分配第1516章 全無尾佈局第704章 意外收穫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1225章 英國人的疑惑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969章 震驚法雞一整年!第992章 我們A了上去!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第1558章 有人在擋你們的財路(加一更)第202章 回家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7章 方案敲定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第1619章 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有點想笑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932章 不是吧,真偷啊?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198章 女王的艦隊第1554章 能源革命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376章 願者上鉤第1618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1507章 歸港與重任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93章 塞翁失馬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82章 發動機故障
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452章 進口替代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282章 火箭動力有問題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第1473章 臨門一腳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1248章 生意,都是生意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976章 突如其來的見家長第1496章 超高速無人偵察機,無偵8?第17章 院士的青睞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1646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1164章 不僅要做題,還要出題第984章 初賽,我們優勢很大第1440章 關鍵抉擇第906章 產能太高,也有煩惱第886章 常佳瑤的工作分配第1516章 全無尾佈局第704章 意外收穫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1225章 英國人的疑惑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969章 震驚法雞一整年!第992章 我們A了上去!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第1558章 有人在擋你們的財路(加一更)第202章 回家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7章 方案敲定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第1619章 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有點想笑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932章 不是吧,真偷啊?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198章 女王的艦隊第1554章 能源革命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376章 願者上鉤第1618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1507章 歸港與重任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93章 塞翁失馬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82章 發動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