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

林慶鬆的報告,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從他本人的表現上,都堪稱提氣。

雖然長期以來,陸軍都是解放軍各個軍兵種之中的老大哥,但必須承認,長期以來,地面武器的研發和裝備,反而是脫節和落後最多的。

69式坦克並未裝備,79、80/88式坦克也只裝備了極少的幾個批次。

所以,直到如今的90年代末,華夏陸軍的絕對主力都還是相當於T54A(1953年)技術狀態的59式坦克。

甚至在某些地方還簡配過。

雖說新時期高技術條件下的戰爭中,海空軍的戲份在不斷提高,但華夏作爲一個國土面積廣袤、周遭國際環境複雜的大陸國家,陸軍裝備總歸還是不能棄療。

眼前幕布上投影出的型號,就是面向21世紀研發的第三代主戰坦克。

到眼下的1998年,這個項目已經進行了超過15年。

從一開始幾乎完全是T72復刻版,到後來全面推倒重來轉向西方設計習慣,再後來逐漸迴歸到自己的設計思路,又發現一開始的指標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因此將項目分成兩步走……

大家當然都想一步到位地造出一輛符合軍隊要求的坦克,但現實就是如此。

空軍雖然能夠低空編隊通場,但考慮到安全問題,也不能飛的太低。

原型車和第一階段量產型號,預計只能承載50噸以下的總重,並且越野速度還受到巨大限制。

而且效果也受到天氣影響很大。

而底盤,則一直是整個系統裡面最爲薄弱的一環。

能把坦克底盤搞明白,更輕更小的型號更是不在話下……

因此,裝備方隊中首先亮相的、最重要的當家角色,只能是坦克。

“行走部分目前面臨的問題,主要就剩下一個變速箱的可靠性,不過,最近已經有供應商和我們表示,他們給齒輪組和軸承更換了全新的特種鋼材料,目前正在進行測試……”

然而,三代坦克的研發進度卻並不樂觀。

另外一名副總師微微探過身詢問道。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9910工程的硬性時間節點無法更改。

他作爲副總設計師,主要負責行走機構研發,但相比於林慶鬆這樣的子系統設計人員,還要通盤考慮整個系統的性能。

畢竟,坦克基本上已經是地面裝備重量和衝擊力的上限。

而林慶鬆報告中的這項成果,則意味着,華夏裝甲兵,從此獲得了一雙強力且可靠的“腳底板”。

未來的第二階段型號更是遙遙無期。

在林慶鬆做完最後一部分陳述之後,毛銘副總師坐直身子,又繼續補充了一部分內容:

國慶閱兵,海軍的主戰艦艇無法旱地行舟,自然不可能出現。

“除了壽命更長、速度更快以外,坦克行駛時的垂向振動和俯仰角振動對火炮的高低向瞄準和射擊也有顯著影響,這個新的底盤在行駛過程中,尤其是高速通過崎嶇路面時的穩定性更好,意味着振動激擾更加可控,也有利於我們未來炮控系統的開發。”

甚至於,還可以應用於其他裝備的底盤研製。

這對於以機動性爲第二生命的裝甲單位來說,無異於阿喀琉斯之踵。

爲此他們甚至一度認真考慮過,用原型車甚至驗證車上閱兵的可能性……

“那麼我們下一階段,就測試一批使用舊炮塔配合新底盤的原型車?”

“可以先把給一階段量產型設計的那套楔形裝甲拿出來,這麼好的底盤,裝上一個小炮塔太浪費了,至於炮的問題可以後面再解決。”

直到此時,祝總師總算停下了手中的筆,擡起頭來說道。

作爲抓總研發的項目總負責人,他需要思考和記錄的東西本來就更多,加之在戰爭中失去了右臂,寫字速度多少受到一些影響。

他的表態,自然一錘定音,也算是給這場持續了幾個小時的研討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餘下的話題,就相對比較輕鬆了。

“小林啊。”

祝虞聲合上筆記本,叫住了剛剛下臺,正準備回到座位上的林慶鬆:

“你剛剛講的這部分內容,全都是咱們項目組裡的成員自行完成的麼?” 這個問題的意思,自然是詢問是否受到了模鍛壓機那邊的幫助。

祝總對於常浩南,以及那邊的項目組當然沒有什麼意見。

但他需要評估自己這邊團隊成員的真實水平。

突然被叫住的林慶鬆一愣,旋即實話實說:

“研究方法和數值計算理論層面,肯定是得到了兄弟單位,尤其是常總本人的很多指導。”

“不過,落實到車輛底盤開發的具體工作,全都是由所裡同志自行完成的。”

“常總他們也表示過要提供一些直接的幫助,但是我做主拒絕了。”

“畢竟是我們加入別人的項目,總不好爲此耽誤太多事,再說,也總得親自做上一遍,纔算是自己學到的東西……”

聽到這樣的回答,祝虞聲方纔滿意地點了點頭:

“好啊,好,這樣,等到咱們三代坦克定型之後,你也好去其他型號上展現一下能力……”

這話的意思,顯然是準備下一步讓林慶鬆“外放”,去擔任一些次要型號的總師或者副總師了。

“祝總……”

林慶鬆猶豫了一下,但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不用等到三代坦克定型,只要等模鍛壓機那個項目結束,我應該就能騰出手來。”

這個回答把祝虞聲搞得一愣:

“模鍛壓機不是去年才立項麼?而且名義上還是個預研。”

“等那邊完事,應該還得幾年吧?”

然而林慶松果斷搖頭:

“根據常總定的時間表,設備應該在1999年9月之前投入試生產。”

聲音不大的一句話,直接讓周遭正在交談的其它人頓時噤了聲,紛紛看向林慶鬆這邊。

祝虞聲沉默了好一會之後,方纔重新開口:

“你覺得這個時間表……沒有誇張?”

林慶鬆先是點頭,然後又搖頭。

最後乾脆直接回答道:

“以他們現在的效率估計,我感覺到不了99年9月……”

“嘶……”

一陣吸氣聲從四面八方響起。

不得不說,有點誇張。

但絕對是個好消息。

模鍛壓機項目早一天完成,就能早一天解放出兵器工業系統大批技術力量。

如果都能像林慶鬆這樣,把所學所想應用到自己手頭的項目裡面……

那基本可以預見,華夏陸軍的主戰裝備,很快就會得到一個質的飛躍。

低頭思索片刻之後,祝虞聲重新看向面前的林慶鬆:

“這樣的話,後面應該還有一個履帶式傘兵戰車的項目,現在正在預研,你到時候可以去負責一整塊工作。”

“另外,過兩天,你跟我一起去趟科工委,把目前三代坦克的研發進度跟上級領導做一下彙報。”

後者眼前頓時一亮。

“是!我回去一定好好準備!”

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62章 我要上天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51章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1574章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第1457章 棱鏡計劃第911章 針“風”相對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1446章 軍力提升計劃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第1648章 瞄準未來的錨點第1570章 民用航空產業大會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第890章 給院士上一課第946章 常氏湍流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識!第1602章 平面鏡聚焦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565章 不是,這都帶不動啊?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582章 皇家海軍又覺得自己行了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1081章 幾乎現成的方案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81章 渦噴14(爲舵主飛舞的魔術 luppp002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1318章 華夏人的軍艦開過來啦!第1621章 現在和未來,都是我們的第1551章 雙線推進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1164章 不僅要做題,還要出題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1611章 秘密會議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1511章 幕間準備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240章 X51A,大幹快上!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74章 保研面試第42章 破格,直博!第1590章 新材料合成法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082章 一字型天線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1559章 Checkmate(將死)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
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62章 我要上天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51章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1574章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第1457章 棱鏡計劃第911章 針“風”相對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1446章 軍力提升計劃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第1648章 瞄準未來的錨點第1570章 民用航空產業大會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第890章 給院士上一課第946章 常氏湍流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識!第1602章 平面鏡聚焦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565章 不是,這都帶不動啊?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582章 皇家海軍又覺得自己行了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1081章 幾乎現成的方案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81章 渦噴14(爲舵主飛舞的魔術 luppp002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1318章 華夏人的軍艦開過來啦!第1621章 現在和未來,都是我們的第1551章 雙線推進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1164章 不僅要做題,還要出題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1611章 秘密會議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1511章 幕間準備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240章 X51A,大幹快上!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74章 保研面試第42章 破格,直博!第1590章 新材料合成法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082章 一字型天線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1559章 Checkmate(將死)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