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劃時代的產品

實際上,一直以來困擾常浩南的,主要是國產飛機的譜系過於不完整了。

除去C909和運8以外,還能勉強作爲空中平臺的,就只剩下新舟60和C808

前者乍一看好像和E2C的平臺差不多,但其實體積比E2C大了一圈,根本沒辦法上艦。

要是作爲純陸基平臺……

本來就只有2000沾邊的航程,再背個大天線,還沒有正經客機那樣可以改爲油箱的超大行李艙……

那性能可實在是太抽象了

而後者和運8一樣,本質上更適合作爲一機通吃的中型平臺,而不是高低搭配當中的低。

比如目前在研的反潛巡邏機和電子偵察/電子干擾機,從一開始就選上了C808。

然而就在剛剛,他發現自己似乎走入了一個誤區。

因爲最開始規劃預警機平臺的時候還是1998年,所以當時自然而然地只想到了這幾個已經或者即將國產的型號。

後來常浩南雖然也和預警機項目產生過幾次聯繫,但要麼是想到了新的雷達技術,要麼乾脆就是測試軟件或者算法。

總之都和飛機本身無關。

所以也就沒系統性地重新考慮過這件事情。

但今天,常浩南趁着郭林引出的話題仔細一想,突然意識到情況相比5年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種變化除了體現在技術上以外,還體現在外部環境上——

過去,咱們是缺少核心技術,所以害怕被單方面斷供。

但現在……

想想NH90直升機

想想M88-3發動機。

再想想遄達900……

你重新說一遍,誰怕誰斷供?

華夏在世界產業鏈當中的競爭力,早已經不再是,至少不只是巨大的市場潛力和低廉的供貨成本。

而是實實在在地有了無法被替代的核心技術。

在這種情況下,自用型號暫且不論,至少外貿產品,完全可以把思路放得更開一些……

不說別的。

法國人難道不想要自己的預警機嘛?

海軍因爲要考慮艦載所以確實沒辦法,只能採購E2C。

但空軍當年選擇E3F,爭議還是不少的。

這個型號除了載機平臺更換了性能更好的發動機以外,跟二十年前的E3A並沒有本質差別。

而報價則是結結實實的來到了近5億美元。

進入新世紀後,覺得E3F性能有些過時的法國空軍開始尋求技術升級。

結果又要被訛一筆大的。

此外從需求上講,以法國空軍的規模和任務,也根本不需要E3A這種體量的型號。

不光是常浩南這麼想,就連法國人自己都這麼想。

一直以來,關於把E3F退掉,換成愛立眼的聲音就沒斷過。

並且到常浩南重生之前那會,他們也確實這麼幹了。

那既然連瑞典貨都能買,獵鷹Z如果拿來作爲載機,至少和NH90一樣,名義上可以算作法國自行生產……

至於指揮系統和數據鏈,本來也是選裝部分。

回去用自己的就完事了。

反正就算是E3F,也是法國空軍單獨運營,並沒有接入到北約的通用指揮系統當中……

不僅如此,在銷往第三國的時候也能佔到一些便宜。

至少不會因爲華夏戰機的用戶較少而吃虧。

想到這裡,剛纔還有點昏昏欲睡的常浩南瞬間就不困了。

眼下這會,劉永全正好在法國跟蹤SeA650發動機的測試情況。

正好可以讓他試探一下對方的態度。

畢竟,獵鷹Z的總體設計還是屬於達索的。

而要在其基礎上改裝特種機,沒有原始設計方案顯然是個大麻煩……

……

幾天後,法國。

瀰漫在中東上空的戰爭陰雲,幾乎完全沒有對歐洲產生影響。

至少現在還沒有。

甚至於,因爲並未出兵參與到震懾行動當中,因此法國的吃瓜羣衆總體上是以看熱鬧爲主。

正常的生產生活也並未受到影響。

當然,老歐洲嘛。

所謂“正常”的生產生活,其實也未必很正常……

比如原計劃在2003年1月首飛的獵鷹Z原型機,儘管看上去一切正常,但還是在不知不覺間就拖延了將近一個月時間。

好在地面上的準備比較充足,加之SeA650本身就是相對成熟的設計,且法國人在客機試飛這塊算是經驗豐富,所以真正進入到試飛階段以後,倒是沒再出什麼其它幺蛾子。

到3月下旬這會,基礎科目就已經全部完成,開始逐步過渡到下一階段。

也就是涉及到獵鷹Z商業賣點的性能。

主要是三部分。

速度、航程,以及客艙安靜性。

也是除了安全性以外,作爲公務機最重要的幾項性能。

安靜性可以分散到整個試飛過程中進行測試,不需要作爲單獨的科目進行。

而出於保證測試效率的考慮,航程肯定要安排在相對靠後的階段。

畢竟12000km以上,足夠從倫敦直飛京城。

甚至可以放到試運行過程中,作爲宣傳噱頭的一部分。

就像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航空界熱衷於以各種花樣橫跨大西洋一樣。

所以,當前階段的核心科目,還是最大飛行速度。

尤其是華夏方面設計的新型機翼,在此前進行的地面顫振測試當中,極限容許速度竟然達到了驚人的0.990馬赫。

比一開始拿出來的設計指標還要高。

當然,這個數字已經是飛機結構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意思是再快就直接拉斷了,並不是說飛機真的能以0.99馬赫平飛。

甚至在試飛當中都不會觸及這個速度。

達索又不是波音,不能真把試飛員當消耗品用。

但作爲一型以高速作爲賣點的機型來說,多留一些安全冗餘,總歸不會有壞處……

“查爾斯,我們檢查了飛行參數記錄設備,確定本次試飛中,飛機在平飛狀態下達到,並維持了0.92馬赫的空速。”

梅里格納克機場的一座機庫當中,試飛負責人羅柏·布丹從獵鷹8Z的機艙中鑽了出來,對正在不遠處查看客艙噪音記錄數據的查爾斯·艾德斯坦納大聲彙報道。

說着大步流星地來到測試工作臺前,把手中的記錄設備放到桌面上,擦了下額頭上的汗之後繼續道:

“我得說,這架飛機最妙的設計既不是航速也不是噪音,而是客艙截面積……我終於可以在一架公務機裡面站直身子,不用彎着腰像鑽狗洞那樣走路了……”

“感謝斯奈克瑪……呃……總之,感謝那兩臺推力夠大的新型發動機,獵鷹Z的客艙截面高度比同級別型號的平均值大了8釐米。”

“別看這個數字不太起眼,但對於平均身高的乘客來說,剛好是能否直起身子的臨界點……”

艾德斯坦納一邊說着一邊擡起頭,眼神複雜地看了看羅柏手中的記錄器——

0.92馬赫,實際上是獵鷹Z在前期宣傳過程中畫出來的餅。

也因爲是個餅,所以最開始就特地沒標出到底是空速還是地速。

他原本的想法是,找個順風的天氣,讓飛機的GPS速度(也就是地速)突破當時所在高度的0.93馬赫即可。

再不行還可以淺淺俯衝一下。

總之就是春秋筆法拉滿,只要能避免虛假宣傳指控就完事。

這也是業內某種公開的秘密了。

有錢人通常自認爲時間很值錢,所以很吃這類宣傳。

但實際上,沒人會真的在乎那10或15分鐘時間。

然而。

誰承想。

他本意是壞的,但是給執行好了。

在換用阻力更低的機翼之後,這架飛機竟然真的在平飛中達到了0.92馬赫的空速……

這下可好。

獵鷹8Z總共三個主要賣點。

高航速。

靠的是別人設計的低阻力機翼。

大航程。

靠的是別人設計的低油耗發動機。

安靜性。

靠的是別人設計的隔音短艙和主動降噪系統。……

雖說飛機總體設計還是由達索牽頭完成的。

但艾德斯坦納怎麼想怎麼覺着不對味。

獵鷹8Z作爲一款公務機領域的劃時代產品,結果仔細一看,發現時代都是由別人劃的?

第26章 發個專利吧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1571章 C919第914章 韓國人要偷技術?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1553章 是時候利用一些人脈了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080章 還是隻能回去找華夏人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1459章 突破熱力壅塞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917章 “小修小補”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991章 QC300,四月立項!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第113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558章 有人在擋你們的財路(加一更)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1213章 一張紙解決的大問題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1217章 我們可不是說着玩的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634章 騶虞,起飛(鬧麻了,前兩章全都被第1570章 民用航空產業大會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1400章 提前進行的地面測試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57章 思路轉變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98章 緊急起飛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36章 作繭自縛第1300章 減阻增推第457章 汽車行業,要洗牌了第608章 透支,與償還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第1328章 來自海軍的反饋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1639章 開盤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978章 被針對的哈羅德教授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第1395章 這下觸發法國基因了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第1543章 專利圍獵第704章 意外收穫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1563章 還有底牌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1596章 先贏了再說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1406章 準備送一份大禮
第26章 發個專利吧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1571章 C919第914章 韓國人要偷技術?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1553章 是時候利用一些人脈了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080章 還是隻能回去找華夏人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1459章 突破熱力壅塞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917章 “小修小補”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991章 QC300,四月立項!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第113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558章 有人在擋你們的財路(加一更)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1213章 一張紙解決的大問題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1217章 我們可不是說着玩的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634章 騶虞,起飛(鬧麻了,前兩章全都被第1570章 民用航空產業大會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1400章 提前進行的地面測試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57章 思路轉變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98章 緊急起飛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36章 作繭自縛第1300章 減阻增推第457章 汽車行業,要洗牌了第608章 透支,與償還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第1328章 來自海軍的反饋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1639章 開盤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978章 被針對的哈羅德教授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第1395章 這下觸發法國基因了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第1543章 專利圍獵第704章 意外收穫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1563章 還有底牌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1596章 先贏了再說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1406章 準備送一份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