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

雖說此時的運9已經跟任何其它型號都沒有血緣上的關係,但軍用運輸機這種東西,在總體設計上其實搞不出太多花樣。

尤其是,現在上級單位和用戶層面已經給定了非常清晰的技術指標要求。

不說別的,光是“貨艙橫截面積不小於伊爾76的85%”加上“渦扇動力”這兩條,就沒給設計層面留出太多操作空間。

渦槳動力的運輸機由於飛行速度較慢,所以還能夠容許一些稀奇古怪的設計。

但對於巡航速度普遍在600km/h以上的噴氣式運輸機來說,其總體氣動特徵已經高度同質化了。

全金屬半硬殼結構、帶後掠角的懸臂式上單翼和T型尾翼、吊掛式發動機……

理論和實驗,永遠是相輔相成的。

“但現在我們發現,在10皮秒以下,還能進一步分爲三個更加細緻的作用過程。”

他正在爲了儘快完善超短激光加工技術而頭大……

像是激進的吹氣增升技術,對於一架戰術用途的雙發飛機來說風險過大,屬於得不償失的設計。

щшш ⊕тt kán ⊕c ○ “根據燒蝕閾值模型,當激光照射在金屬材料表面時,由於金屬內電子的比熱容較小和劇烈的逆韌致輻射,電子在極短的時間內吸收了大量激光能量,電子活躍性瞬間升高,並且通過電子之間相互碰撞,出現費米-狄拉克分佈。”

或者說是全方位縮小的C17。

之前丁高恆說的已經非常明白了。

主要是這個設備,實在是太彆扭了。

肯定要集中力量搞攻關的。

短暫的茶歇之後,負責控制信號傳輸和負責光源控制的兩個技術團隊就掐了起來。

基本就是拼硬功夫。

西安光機所在90年代中期就研發出過飛秒(千分之一皮秒)級激光器,只不過峰值功率不能達到工業化生產的需求,因此沒有被常浩南選爲光源。

之所以說“又”,是因爲自打上個月項目正式立項開始,幾乎每隔幾天就要在這裡上演類似的劇情。

除了侯院士會經常進行主動交流以外,就只是偶爾會有一兩個人舉手提問。

又一場氣氛熱烈的項目研討會正在進行。

更麻煩的是,爲了對獲取端和控制端進行信號延時補償,還需要引入一種叫做“真實時間延遲線”的技術,而這東西的補償能力和物理長度有關,動輒就是幾十上百米,又會對傳輸延遲和損耗帶來不利影響……

一番話的大體意思就是一個:

這套加工方式的控制需求極其精細,信號傳輸過程必須滿足低延遲、低噪聲、高帶寬和高穩定性,另外由於設備本身高度複雜,因此還要把向外輻射的電磁信號控制在極低的水平。

還是航空動力集團的那間會議室裡。

二來,也是更重要的……

因此,下了飛機之後,樑紹修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集中秦飛集團的主要研發力量,開始部署預研工作……

總之,幾乎是在從京城返回南鄭的路上,樑紹修就已經粗略構思出了這個方案的整體樣貌。

不過,那都是正式立項以後的事情。

而信號傳輸團隊的負責霍鵬華則表示你怕不是在做夢,單是光信號和電信號之間的兩次低損耗轉化就已經夠讓人頭疼的了,哪有那麼好的事情能滿足你這麼多要求,尤其是那個低電磁輻射的要求,本身就和高帶寬衝突,除非增加一層厚度和重量極其離譜的屏蔽層,否則根本不可能實現。

而如果沒有這臺激光器進行試驗,那燒蝕閾值模型的完善速度也會大大減慢。

不過,接下來的部分,就沒有這麼和諧了……

“得益於這項發現,我再次對燒蝕閾值模型進行了修正,添加了兩個與非熱熔過程相關的變量參數,通過隱式方法求解後的差分表達形式是……”

首先發言的照例仍然是常浩南:

“上一週,侯院士的團隊已經利用飛秒級脈衝激光器驗證了我之前提出的燒蝕閾值模型。”

一來,這些亞皮秒級的研究更多是考慮到戰未來的需求,對眼下這個皮秒級項目的影響並不是很大。

80-90噸體量的飛機說起來不大,但對於華夏航空工業來說,卻還算是個空白。

而另外一邊,常浩南此時還不知道丁高恆已經把運9的研發工作給安排下去了。

“而且,得益於飛秒激光器可以使用更小步長的脈寬進行試驗,我們還注意到了一些此前單靠計算沒有得到的結論。”

“再繼續延長,到1皮秒,則會開始電子晶格熱平衡過程,此時的熱效應已經逐步開始顯現,只是受影響的分子數量遠低於直接轉化爲等離子狀態的分子數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其實這也正常。

靠巧思來投機取巧的空間很小。

光源控制團隊的負責人韓志高首先表態:

“常總,上次會議結束之後,我們搭了一個簡易的原理樣機進行測試,到目前爲止已經發現了至少8項對激光加工存在影響的主要因素。”

在常浩南提出燒蝕閾值模型之前,這臺飛秒激光器在誕生的最初幾年裡並未表現出特別可觀的科研價值。

而翼梢小翼,華夏在過去的型號中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所以值得一試。

“此時,由於自由電子所具有的溫度遠高於晶格所具有的溫度,通過和熱電子碰撞獲取熱量的方式晶格的溫度逐漸上升,最終達到熱平衡狀態。達到熱平衡狀態所需要的具體碰撞時間主要由電子-聲子碰撞馳豫時間決定,但對於絕大多數金屬材料,都是在10皮秒量級附近。”

“以秦飛集團牽頭”。

另外就是,戰術運輸機有在非鋪裝跑道上起降的需求,所以需要在發動機防異物和起落架結構的設計上進行特別關照,好在連更大的伊爾76都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倒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當務之急,還是把運9從一個需求變成一個正式的項目。

型號成敗的關鍵在於結構層面的設計,以及一些細節的補充完善。

而今天的情況…… 也差不多。

稍微停頓了一下之後,常浩南切換了一頁PPT,然後繼續道:

不過只是進行材料學研究的話,還是足夠了。

……

就是說還能得到航空工業系統內其它兄弟單位的支援。

在常浩南介紹新進展的時候,會議室裡的氣氛總體上還是平靜的。

先是常浩南例行展示一下理論層面的進展,然後就是幾名負責硬件研發的帶頭人開始爭論。

“除了光束質量、脈衝寬度這些我們之前就想到的以外,還有光通量密度、偏振狀態和離焦量,這裡是指離焦量本身,也就是說,即便最終作用在材料表面的能量相同,不同的離焦量也會產生不同的加工效果……”

“在高能激光照射到金屬材料表面上之後10飛秒,就會引發電子受激電離,而繼續延長照射時間到100飛秒,纔會開始發生電子-聲子耦合,不過這個時候還不會表現出可見的熱效應。”

大體上就是一架在高度降低、長度縮短,但寬度大體保持不變的伊爾76。

能完全聽懂的人確實是不太多。

常浩南看向侯院士,後者則表示二人說的問題都客觀存在,確實很難同時滿足。

於是,局面就這麼僵持了下來。

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第36章 作繭自縛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696章 擊落B2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863章 先搞專利!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第911章 針“風”相對第716章 挖牆腳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第1093章 網絡接通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993章 局勢不是小好,是大好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1296章 脫離美元結算(求一波雙倍月票)第1271章 夢安眠於九霄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1375章 那是什麼?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第43章 新改型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931章 以不變應萬變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1273章 我,華夏,打錢!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97章 柳暗花明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327章 比美國人自己更清楚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36章 作繭自縛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55章 三倍音速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175章 重熔層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35章 保研名額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
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第36章 作繭自縛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696章 擊落B2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863章 先搞專利!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第911章 針“風”相對第716章 挖牆腳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第1093章 網絡接通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993章 局勢不是小好,是大好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1296章 脫離美元結算(求一波雙倍月票)第1271章 夢安眠於九霄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1375章 那是什麼?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第43章 新改型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931章 以不變應萬變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1273章 我,華夏,打錢!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97章 柳暗花明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327章 比美國人自己更清楚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36章 作繭自縛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55章 三倍音速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175章 重熔層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35章 保研名額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