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

秋去冬來。

時間很快來到了2008年的最後一天。

蓉城西郊,黃田壩機場。

隨着夜色逐漸籠罩大地,跑道兩側的導航燈在細碎冰晶的折射之下暈染出橘紅色的光暈。

十幾名蓉飛集團的技術人員正聚集在一處機位旁邊,爲首一人緊裹着軍大衣的領口,用有些擔憂的目光望向暮靄沉沉的半空。

正是20號工程的總設計師楊韋。

出於保密考慮,跟新一代戰鬥機研發相關的大件運輸基本都被安排在晚上進行。

但眼下屬實天公不作美。

當氣象部門突然通報會降溫並起霧的時候,負責運輸任務的運輸機已經從盛京方面起飛了。

如果機場的氣象條件實在太差,那就只能選擇備降或者返航。

“楊總,目前氣溫-5℃,地面清霜工作已經完成,邊燈開啓情況下的跑道視程約爲350米,兩架飛機的飛行員都認爲滿足降落條件,無需前往涪城南郊機場備降。”

總師助理王城堯從不遠處小跑過來,一邊彙報情況一邊遞上保溫杯。

聽到“無需備降”的結論之後,楊韋總算放下心來。

但剛擰開杯蓋,就又升起了另一個方向的顧慮:

“你們在溝通過程中沒給飛行員同志施加壓力吧?”

他看着蒸騰的熱氣在杯口上方凝成白霧,向王城堯確認道:

“如果有風險的話也不必勉強……”

看着平日裡穩如泰山的總師如今也表現出一副患得患失的模樣,後者有些想笑,但在周圍一衆大佬的注視之下還是沒敢真笑出來,只是搖了搖頭:

“都是塔臺指揮人員溝通的,我們根本沒出聲……再說空37團的5號機和6號機也不是第一次飛咱們這了,對情況應該很熟悉,不會冒險的……”

民航在蓉城對80-100噸級別雙發飛機降落的能見度要求是跑道視程不小於550米,但這一數字顯然留出了非常充分的冗餘度。

楊韋嘴脣動了動,似乎還想說點什麼,但最後還是沒有開口。

運輸機飛行員的日常訓練本身就包括低能見度盲降,加上黃田壩機場的跑道也沒有其它飛機要用,所以起降條件必定更爲寬鬆。

也恰好在此時,半空中傳來一陣發動機的轟鳴聲。

隨後便是起落架和機翼上的燈光穿破薄霧,在丁達爾效應的影響下形成一道明顯的光柱。

直到觸地之前的最後時刻,運輸機那淺灰色的機身才逐漸顯出全貌,完全打開的減速板和機輪張牙舞爪,如同一隻衝破封印的猛獸。

這種最新的雙發中型運輸機才正式裝備部隊一年左右,尤其還配套裝備了全新的動力,按照過去的節奏,應該還處在換裝階段,對於載重、起降條件和航程等飛行參數會有一定限制。

不過,上半年突如其來的救災需求打亂了一切按部就班的計劃,全軍幾乎所有能動彈的運輸機輪番出動,負責空投物資或者輸送人員和裝備。

最終證明,運9有着比運8乃至伊爾76更高的出動率和更低的每飛行小時直接維修工時,在高強度的飛行作業下,甚至能接近民航客機的水平。

大多數運8當然都是十年以上機齡的老傢伙,沒什麼參考價值,但伊爾76總歸有不少是5年內新生產的。

如此對比之下,新型號相當於直接渡過了適應期,而率先吃螃蟹的兩支部隊也瞬間成爲香餑餑,開始逐漸承擔起中等載荷和距離的主力運輸任務。

……

與此同時,在後面第二架06號機的貨艙裡,劉永全正透過舷窗上凝結的冰花,看見跑道盡頭巨大的機庫輪廓緩緩展開。

在他身後不遠處,一臺進氣口被防靜電迷彩布包裹住的渦扇10G發動機固定在專用運輸托架上,銀灰色的尾噴口殼體在昏暗的艙燈下泛起冷光。

實際以運9的載重能力和容積空間而言,兩臺發動機和不到二十名技術人員,只需要一個架次就能完成運輸。

只是出於風險分攤的考慮,才特地安排了兩架飛機。

這當然不是劉永全第一次來到蓉飛,但卻是第一次帶着由自己主持設計的型號來此進行交接。

跟過去單純交流工作的感受完全不同。

他甚至已經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見新型號安裝到即將試飛的新一代隱身戰機上——

常浩南曾經在一次開會時提起過,四年前二十號工程正式立項時,航空工業的同行已經做好了在第一批量產型號上繼續使用渦扇10A的準備。

但如今,僅僅是在技術驗證階段,就已經完成了新版本動力的適配。

實際上,如果不是爲了獲得充分的對比數據,那麼甚至具備了直接使用新發動機進行首飛的條件。

幾分鐘後,運輸機輪胎觸地的震動打斷了他的思緒。

艙門開啓的瞬間,溼冷的空氣裹挾着航空煤油與金屬加工液混合的氣味涌入機艙,讓剛剛解開安全帶的劉永全感到有些不適。

對於長期在東北工作的人來說,-5℃的氣溫當然算不得什麼,但濃郁到宛若實質的水汽卻帶來了不小的呼吸阻力。

就像平白無故戴了層口罩一樣。

“老劉!”

還沒等他完全適應過來,一個聲音就穿透了發動機怠速狀態下的低沉轟鳴。

劉永全順着正在開啓過程中的液壓尾門往外看去,發現套着件老式軍棉襖的楊韋正在朝這邊揮手,身後另外七八個技術員正跟着一輛專用的運輸平臺牽引車快步趕來。

“你們來的正是時候,2003號機就等着這兩顆心臟了……”

他一邊打着招呼,一邊指揮技術小組開始卸裝發動機。

劉永全習慣性跺了跺雙腳想要取暖,但西南方的寒冷屬於一種錯覺而非真的低溫,所以這兩下子反而讓本來沒事的腿有點發麻。

他突然感覺此情此景有點類似某一部經典的春晚小品。

你跺你也麻.jpg

於是有些尷尬的轉移話題:

“通過改進製造工藝,比最開始的設計指標輕了27公斤。”

他目光掃過正在作業的升降平臺。工人們正在用激光定位儀校準發動機吊架:

“另外說實話,我們這幾年也從英國人那邊學到不少……第四代單晶材料結合過去更新一代的主動冷卻技術,能承受最高2050K的燃氣溫度,再加上經過調整之後的滿狀態壓氣機,終於讓海平面理想狀態下的推重比達到了實實在在的兩位數……老楊,這次咱們總算不用在推力上面做減法了。”

楊韋聞言停下正準備簽字的動作,擡頭時眼底掠過複雜的神色。

二十年前論證十號工程的時候,他們甚至考慮過用渦噴發動機暫且湊合上去,後來找到符合條件的俄製動力,卻又聽對方工程師用蹩腳的俄式英語說“至少要等五年”。

那種刺痛至今仍在記憶裡發燙。

而現在,眼前這兩臺凝聚着國產最新技術的發動機正在被小心翼翼地轉運到特製平板車上,再結合幾乎至臻化境的氣動設計……

楊韋心中閃過一瞬間的自得,但旋即就被警惕所取代。

做工程,最忌諱的就是盲目樂觀。

“這麼一想,美國人能在10年前就拿出來一樣的數據,真不知道是怎麼鼓搗出來的技術……”

這句話一半是跟對方閒聊,一半也是在提醒自己。

還遠遠沒到可以放鬆的程度。

劉永全倒也被激發出了不少共鳴,不由得回憶起這幾年裡面一個個挑燈夜戰的晚上。

“羅羅那邊的工程師有一次跟我說過,他們已經分享了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材料技術。”

他突然說起了一件看似沒什麼關係的事情:

“整體上講,我認爲這句話裡面就算有水分,大概也不會太多……”

楊韋把已經簽好字的運輸文件交給身後的助理,然後用帶着疑惑的眼神看向劉永全,似乎是不明白爲什麼突然提起這些。

後者撮了撮牙花子,進一步解釋道:

“所以渦扇10G的性能,幾乎已經摸到這個時代的物理極限了……但就像你剛纔說的那樣,也纔跟F119處在伯仲之間。”

接着深吸一口氣,語不驚人死不休:

“你說那51區裡面……不會真有外星人吧?”

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1498章 扭曲的SAR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1520章 自告奮勇的日向號第1377章 洛德專員的人工湖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653章 亂了,全亂了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稍微改了點前面的內容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1238章 最堅之盾第1278章 《太空救援》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222.第222章 轟6AIT第1571章 C919第21章 技術報國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649章 7nm時代,我們來了!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1189章 提前部署F22(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1497章 超音速偵察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1501章 程俊紅不語,只是一味地點頭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50章 搶人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1642章 必須得上了第21章 技術報國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486章 在軌加註第1297章 100億,我出100億!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38章 學年結束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1037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1154章 市場爆炸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1262章 空客與華夏的秘密交易?第1555章 讓美國媒體給華夏做宣傳?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1308章 磁流體力學第910章 新的潛在客戶第1464章 國運即我運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53章 直道超車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第1533章 反正計劃第1515章 更新一代?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
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1498章 扭曲的SAR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1520章 自告奮勇的日向號第1377章 洛德專員的人工湖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653章 亂了,全亂了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稍微改了點前面的內容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1238章 最堅之盾第1278章 《太空救援》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222.第222章 轟6AIT第1571章 C919第21章 技術報國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649章 7nm時代,我們來了!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1189章 提前部署F22(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1497章 超音速偵察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1501章 程俊紅不語,只是一味地點頭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50章 搶人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1642章 必須得上了第21章 技術報國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486章 在軌加註第1297章 100億,我出100億!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38章 學年結束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1037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1154章 市場爆炸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1262章 空客與華夏的秘密交易?第1555章 讓美國媒體給華夏做宣傳?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1308章 磁流體力學第910章 新的潛在客戶第1464章 國運即我運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53章 直道超車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第1533章 反正計劃第1515章 更新一代?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