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

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

看着面前的數據報告,和旁邊似乎仍然雲淡風輕的常浩南,閻忠誠下意識地轉過身,裝作若無其事地離開了控制室。

他不想讓自己的眼淚被太多人看到。

十二年。

崑崙發動機從1984年正式立項,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十二年。

對於此前從未有過從頭開始成功研製一型航空發動機的華夏航空工業來說,要學的東西、要補的課實在太多了。

這個項目從一開始,就可謂命途多舛。

就連閻忠誠自己都已經記不清楚,這十二年裡他到底面對過多少個難題。

最開始,渦噴13發動機的3級低壓壓氣機和縮小的“斯貝”發動機的前7級高壓壓氣機組合在一起並不匹配,發動機只要一啓動幾乎立即就會進入喘振。

他們只好重新設計了壓氣機第四級,終於讓發動機能夠正常開始工作。

後來,因爲渦噴14的渦輪前溫度相較於渦噴13更高,已經遠遠超出了渦輪葉片本身的承受能力,他們又不得不在高壓渦輪上第一次使用了主動氣膜冷卻技術。

由於沒有工程應用經驗,410廠在幾年的時間裡都無法造出帶有氣膜孔的合格產品,高壓渦輪葉片根部斷裂幾乎是那段時間裡閻忠誠噩夢的主要內容。

緊接着又是管路滲漏油、滑油中斷、加力點火成功率低……

如果把這十二年的故事寫成一本書,那麼最合適的標題應該是《從零開始學習發動機設計和製造》。

可以說,整個渦噴14的研發歷程,就是從一個挫折到另一個挫折的循環往復。

起初,閻忠誠還會因爲自己帶隊攻克了某個技術難題而感到振奮。

但很快,他就不再會有類似的情緒了。

因爲一個問題的解決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問題。

就好像在沒有月光和黑夜裡面摸索着前進一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想到這裡,閻忠誠嘆了口氣,靠在門口走廊的牆上,右手伸進襯衫的領口,摸了摸左側肩膀上的一道傷疤。

那是一次失敗的試車留下的。

在爆炸中飛舞的風扇葉片幾乎切掉了他的半個左臂,以至於直到今天,他的左手都沒辦法長時間擡起。

很多人在中途離開了。

說實話,閻忠誠是理解的。

這些人害怕的並不是吃苦受累乃至流血犧牲,而是看不到希望,找不到方向。

這也是爲什麼之前他一定要讓常浩南想清楚了再決定是否加入動力聯合攻關組。

因爲一頭扎進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必須要有非凡的勇氣。

不過很明顯,他終究還是低估了這個年輕人。

對方絲毫不懼怕漫漫長夜,因爲他自己就是照亮前路的火把。

現在,光,有了。

路,看清楚了。

……

控制室裡面,常浩南當然知道閻忠誠爲什麼在這個大家都在慶祝的時候選擇獨自離開。

後者在渦噴14研發過程中的經歷,作爲重生者的他都知道。

從01號原型機發生事故,到拿出這個性能堪比F404發動機的新設計,只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這裡面當然有系統的幫助,以及作爲重生者先知先覺的原因。

但是,沒有閻忠誠他們十二年的堅持,就不會有常浩南一個月的奇蹟。

相比於感懷的閻忠誠和平靜的常浩南,控制室裡面大多數人的情緒則要簡單多了。

興奮,還有開心。 一片歡騰。

對於606所的絕大多數工程師而言,這甚至是他們職業生涯中第一次體會到成功的感覺。

在此之前,華夏能夠生產的最好的航空發動機是渦噴13。

技術水平與60年代初期的J79大致相當,綜合性能還要更弱一些。

而他們眼前的這臺渦噴14,已經把J79遠遠地甩開了幾個身位。

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標80年代中期的F404。

一躍十五年!

當然,這種計算方法肯定是不夠準確的。

F404只不過是美國航空工業整體性發展過程中的一個不那麼耀眼的產物,遠不是那個年代的極限。

而渦噴14則是華夏這片航空工業仍然貧瘠的土壤中長出的唯一獨苗。

非要說華夏在航空動力領域跟美國的差距已經被拉近到十年以內,恐怕還是有些過於樂觀。

但,那又如何?

技術層面的巨大突破是實打實的。

華夏第一次有了完全屬於自己的航空動力。

而且要知道,崑崙發動機這樣的項目,絕不僅僅只代表一個型號。

如果所有測試項目都能夠順利完成,那完全可以依託渦噴14的成熟核心機去開發一系列新的產品。

整個華夏航空動力產業的發展都會因此而受益。

項目研發也是講究一個正向反饋的。

過去幾十年間,航髮型號一直作爲飛機型號的配套存在,再加上投入又不足,讓底子本就薄弱的航空動力領域愈發雪上加霜,很多時候就算拿到蘇聯方面的全套技術資料,仿製出來的成品性能都跟原版有一定差距。

而反觀飛機工業領域,1956年總裝出第一架殲5,兩年之後的1958年,完全由自主設計的殲教1就成功首飛。

儘管殲教1只製造了3架原型機,並沒有實現批量生產,但那主要是因爲飛行訓練體制的變化,以及……

410廠無法提供合格的噴發1A發動機。

雖然其中存在着各種客觀因素的限制,但如此鮮明的兩相對比,就更顯得航空動力部門有點“不夠爭氣”了。

在隨後的將近40年中,這種發動機“拖後腿”的情況幾乎一直伴隨着整個華夏的航空工業發展。

以至於搞航發的人自己都覺得有點擡不起頭來。

但是這一次,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八三工程的原始設計就是個正常二代機的水平,哪怕經過了常浩南的一番改進,最多能算是“準三代”。

而咱們航空動力部門提供的渦噴14,也是個性能直逼F404的“準三代”發動機。

不僅沒拖後腿,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講還走在了飛機型號的前面。

總算揚眉吐氣了一回!

不過這個時候,正在那邊互相慶祝的人羣中突然有人意識到了一件事。

“這次主持修改壓氣機設計的也叫常浩南,之前主持修改飛機設計的人好像也叫常浩南,怎麼感覺……”

那人撓了撓頭,看向了正在人羣外面低頭查看試驗報告的常浩南。

作爲606所的一個普通工程師,他當然沒參與過601所負責的機翼設計修改工作,只是在和同事的交流中有所耳聞。

“嘶……”

“這TM不會是同一個人吧……”

(本章完)

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575章 量身定製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55章 另請高明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696章 擊落B2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1140章 形勢逆轉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1580章 水下力量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1449章 消失的坦克方隊第1454章 事已至此,先找個替罪羊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第1623章 超分辨率光刻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1530章 今日長纓在手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1613章 如果上帝爲我關上一扇窗,那就直接第875章 設備就緒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911章 針“風”相對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1096章 對華夏搞空中偵察?第890章 給院士上一課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514章 電磁攔阻(1514章在審覈,應該很快第603章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須得出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1468章 價值10萬科研點數的靈光一閃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694章 幽靈出擊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1652章 國產封裝的證據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1540章 領先一個身位的可能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1415章 高端的服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提供方式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
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575章 量身定製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55章 另請高明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696章 擊落B2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1140章 形勢逆轉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1580章 水下力量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1449章 消失的坦克方隊第1454章 事已至此,先找個替罪羊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第1623章 超分辨率光刻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1530章 今日長纓在手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1613章 如果上帝爲我關上一扇窗,那就直接第875章 設備就緒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911章 針“風”相對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1096章 對華夏搞空中偵察?第890章 給院士上一課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514章 電磁攔阻(1514章在審覈,應該很快第603章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須得出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1468章 價值10萬科研點數的靈光一閃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694章 幽靈出擊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1652章 國產封裝的證據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1540章 領先一個身位的可能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1415章 高端的服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提供方式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