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

宋聞聰之所以特地提起弓形激波的話題,主要也是擔心這個地方的處理會影響到總體項目進度。

在跟去年常浩南確定下來殲10的後續改進方向之後,十號工程項目組並沒有坐等支援,而是很快就開始依託現有的兩架原型機展開一些預研工作。

因爲僅靠風洞試驗無法完全還原所有實機上出現的現象。

而殲教9雖然飛行時數不小,但那個型號的超音速能力基本只能用來給學員進行飛行體驗,很難發現高速飛行工況下關於DSI進氣道的實際問題。。

況且它還是兩側進氣的設計,本身就不太容易受到來流機頭預壓縮的影響。

就這樣,才發現了這個過去並未關注過的、弓形激波誘導附面層分離增強的問題。

經常做項目的人都會知道,單純複雜棘手的部分並不可怕,最麻煩的是做到一半突然出現一個以前從來沒考慮過的問題。

很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甚至導致整個項目因此而大改甚至直接下馬。

眼前這個麻煩雖然不算大,只要給到足夠的時間(當然還有算力),不管怎麼說都能解決。

但十號工程眼下最缺的就是時間。

所以,宋聞聰甚至已經做好了預案。

如果真不能在短時間內搞定,那就先讓十號工程以目前的架構服役,儘快解決空軍缺少第三代戰鬥機的問題。

至於常浩南提出的那種改進思路,完全可以後面再說。

反正華夏空軍的體量不小,能容得下足夠多的子型號。

不過,現在聽到常浩南幾乎不假思索地就給出瞭解決思路,周圍的一衆人也頓時安心下來。

這至少說明前者對此早就有心理準備。

“原來……浩南同志連這樣的技術細節都已經有所研究了?”

相比於其他人,站在常浩南身側的楊韋語氣中更多了一絲難以置信:

“這個前瞻性和預見性,實在是讓人佩服……”

“呃……其實也談不上什麼預見性,算是個巧合吧……”

前者被這麼一陣吹捧,趕緊擺了擺手。

然後,他就看到了周圍幾道帶着好奇的目光。

稍作停頓之後,只好解釋道:

“我前年發過一篇有關下頜式內轉進氣道的論文,各位應該知道吧?”

其餘幾人自然是一陣點頭。

雖然大家都是從一開始就加入十號工程的元老(除了常浩南),並沒有誰親自參與過殲7F的研發。

但那篇《雙模塊下頜式內轉進氣道/圓錐前體一體化佈局研究》,作爲計算流體力學的經典文獻,再加上盧育英有一段時間在不少會議上都專門提到過其中的內容,肯定都還是看過的。

“其實……當時我就發現,如果把進氣道的位置進一步往後修改,當到達機腹位置的時候,那麼在來流速度超過因素之後,附面層就會非常不穩定,稍加干擾便會分離。”

“原來如此……”

宋聞聰也是恍然大悟:

“怪不得你要把那個圓錐前體加進氣道的組合體設計的那麼……特別,原來關鍵點在這塊……”

所謂特別,自然就是醜的委婉說法。

必須承認,殲7F的設計,在外形上確實是欠考慮了一些。

“這個麼……”

其實常浩南剛剛只是隨便找個理由而已。

實際上,他會知道弓形激波的事情,自然是因爲上輩子看過相關的技術資料。

至於解決辦法,確實是接觸到十號工程之後纔開始想的。 因爲上輩子殲10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是2010年附近了,以那時候的計算機算力,在求解DSI進氣道繭包外形的時候,甚至可以直接多加一個自由度進去做優化。

但是眼下沒有這個條件,就只能用一些取巧的辦法。

誰承想一頓操作下來,連宋聞聰都有點迪化那意思了。

但他也不可能把真話抖落出來,只好把中間的過程略過去,含糊其辭的總結道:

“總之,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在研究這個問題,後來在參與八三工程,對飛機的機翼進行改進的時候,想到了使用渦流發生器延緩附面層分離的思路。”

“而且,除了這個主要功能以外,設計良好的渦流發生器還能,改善進氣道出口流場品質,減小渦扇發動機進口處的總壓畸變。”

這部分內容,可以說是滴水不漏。

一方面,周圍這些蓉飛的技術人員其實不知道八三工程那會到底發生了什麼

另一方面,渦流發生器跟翼刀之間,確實有那麼些許原理上的聯繫……

非要生拉硬拽的話,也說得過去。

“嘶——”

隨着他的話音落下,周圍頓時響起一陣整齊劃一的吸氣聲。

要知道,雖然常浩南,包括跟他關係最近的人,比如丁高恆、杜義山等,對於這些事情已經有點麻木了,但其他人可還沒有。

在旁人看來,剛剛那一番解釋,豈不是說明別人在大三的時候就開始思考這種複雜程度的問題了?

那還不是鬥宗強者恐怖如斯?

這個關節,常浩南自己其實是不太容易想通的。

不過,他也覺得自己應該轉移一下話題了。

好在,旁邊的楊韋這時候給了個助攻。

畢竟他的進化歷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相當離譜。

同類看同類,自然更容易接受。

因此,在其他人還處在對常浩南不做人的震驚中時,他就已經開始跟着常浩南的思路考慮技術問題了:

“從定性的角度來看,渦流發生器一方面增強了近壁面低能流體與主流的動量交換以達到抑制分離的效果,但另一方面也會增大進氣道阻力損失,算是一種設計上的取捨?”

眼見總算聊回技術話題的常浩南在心中暗歎一聲不愧是真正的大佬,這個思維的敏捷程度,接近於肉身開掛,當即點了點頭:

“確實是這樣,在超聲速高來流馬赫數時,激波附面層干擾嚴重,導致較大的流動分離,此時渦流發生器抑制分離帶來的收益較爲明顯,表現在總壓恢復係數上就是損失較小。”

“相對應地,低來流馬赫數時,分離相對較小,渦流發生器阻力損失較爲明顯,表現在總壓恢復係數上就是損失較大。”

“所以,這個渦流發生器的設計,以及參數指標的選取就很重要,好在DSI進氣道在低速下的總壓恢復係數幾乎處在過剩的水平,並不在乎稍微損失一些,所以優化窗口不算非常嚴格。”

“還有就是,在一些特定的電磁波入射角度下,渦流發生器會增大雷達反射面積,破壞隱身性能。”

“隱身的問題倒是不大……”

旁邊另外一名副總設計師捋了捋自己灰白的頭髮:

“DSI進氣道雖然能降低一定的RCS,但是在總體設計沒有系統性考慮低可探測性的前提下,光靠幾個細節修正所帶來的收益並不大,所以倒也不在乎這百分之幾的變化。”

“只是……我剛剛還在考慮,能不能把類似的思路用在其它型號上面,看來還是想簡單了啊……”

這番感慨頓時引來一陣認同。

不過楊韋關注的點卻明顯比其他人更高一個層級:

“等等……如果換一個角度想的話……”

“按照我們目前的慣用方法,綜合畸變指數只包括周向畸變和紊流度分量,但是在包含了渦流發生器的DSI進氣道設計問題中,還需要系統性考慮徑向畸變及旋流畸變的情況。”

“或許,我們應該就這個機會,改變一下設計習慣了……”

第1296章 脫離美元結算(求一波雙倍月票)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1165章 化被動爲主動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49章 殲7F第1212章 彈艙改進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36章 作繭自縛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1603章 分辨率測試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1596章 先贏了再說第42章 破格,直博!第36章 作繭自縛第1613章 如果上帝爲我關上一扇窗,那就直接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1071章 軍民兩用渦扇20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1544章 你敢跟他作對?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250章 休斯頓,我們有大麻煩了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917章 “小修小補”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761章 閱兵前夕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1647章 用電力破局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603章 分辨率測試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283.第283章 溜了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1319章 也輪到我們自由航行了!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第1096章 對華夏搞空中偵察?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1653章 亂了,全亂了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502章 抱緊常浩南同志的大腿!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
第1296章 脫離美元結算(求一波雙倍月票)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1165章 化被動爲主動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49章 殲7F第1212章 彈艙改進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36章 作繭自縛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1603章 分辨率測試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1596章 先贏了再說第42章 破格,直博!第36章 作繭自縛第1613章 如果上帝爲我關上一扇窗,那就直接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1071章 軍民兩用渦扇20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1544章 你敢跟他作對?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250章 休斯頓,我們有大麻煩了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917章 “小修小補”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761章 閱兵前夕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1647章 用電力破局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603章 分辨率測試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283.第283章 溜了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1319章 也輪到我們自由航行了!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第1096章 對華夏搞空中偵察?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1653章 亂了,全亂了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502章 抱緊常浩南同志的大腿!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