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天降大禮

在聽完常浩南這套環環相扣的計中計之後,丁仲理臉上的表情一時間非常精彩。

如果用後世互聯網時代的方式總結就是……

6。

借刀殺人不說,借的還是別人自己的刀。

關鍵是巧妙地利用了多數人的心理盲區,在最後,也是最致命的輸出打出來之前,幾乎不可能有人提前做好準備。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

因爲這一切的前提都是,真的能拿出來一個足夠有說服力的算法,讓全世界,至少是讓學術界都接受利用光譜結果反演出來的甲烷濃度結果。

否則最後就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然而學術界在氣候和環境問題上的節操……

只能說比輿論界強一些。

但不多。

實際上,就連全世界最著名的兩份綜合類學術期刊,也就是Science和Nature,在很多問題上都有着明確的立場。

投稿過去的研究結果如果和出版社背後的立場不符,那麼除非是強到無可辯駁的那種神級論文,否則大概率會被拒稿。

因此,丁仲理還是顯得有些憂心忡忡:

“常院士,我當然相信你在理論方面的能力……但氣候研究和工程項目還不太一樣,觀測地球演化的週期一般以10年爲基礎,而且又很難通過實驗手段拿出一個足夠有說服力的成果……”

“我擔心的是,對方會直接鼓動學術界出來反對這套反演算法本身,而媒體和公衆顯然是沒有能力判斷算法正確與否的,最後還是會變成誰發出的聲音更大誰就有理……你知道,我們在這方面,一般是不佔什麼優勢的……”

他的這個說法還是過於保守了。

華夏在輿論層面何止是不佔優勢。

簡直是被人殺得丟盔卸甲。

不過,常浩南從一開始也沒指望依靠國內的媒體:

“如果直接提出新的大氣成分反演方法,那這個目的性確實太明顯了……就算對方不能直接提出反對,也會提前有所警惕,讓我們失去進攻的突然性。”

“所以我打算先從跟氣候問題沒有直接關係的理論層面入手,畢竟算是老本行了,我在這方面也還算有些影響力……等到數學界和工程學界基本認可了構成反演算法的理論基石之後,再推出針對性更強、適用於大氣遙感領域的具體算法。”

看着對方這副成竹在胸的樣子,丁仲理也馬上明白過來。

這應該是早就打好了腹稿。

他本來還想再問問具體是什麼理論,但深思熟慮一番之後又覺得這並非自己的專長領域,要是對方解釋一大堆結果自己全都沒聽懂,那就有點尷尬了。

於是乾脆跳過了中間的部分:

“那我這次回去之後,就提前整理一下過去積累的調研結果,準備給常院士你打輔助咯?”

“話可不能這麼說……”

常浩南趕緊擺了擺手:

“丁所長在氣候問題上前後奔走,據理力爭十幾年,要是因爲我中間插了一次手就變成輔助,豈不是顯得我喧賓奪主了?”

在這件事情上,他並不準備直接站到明面上來。

一來,確實雙方分工不同,而且IPCC開會基本都在歐洲,常浩南又不可能隨隨便便出國。

更重要的是,幾年之後的AE1500還需要拿低排放作爲核心賣點之一。

所以他現在必須得唱紅臉,以後纔好把環保問題拿出來說事。

否則別人一查,發現就是你小子前些年從中作梗,把IPCC的評估報告和氣候協議給攪黃了,那回旋鏢可就扎到自己腦袋上了……

總之,二人都對這一番會面非常滿意。

在又進行了一番相互吹捧之後,便各自離開……

……

回到實驗室之後,常浩南馬上打開電腦,在文檔首頁寫下了一串標題——

《一種優化初始猜測和阻尼係數的全局收斂的優化Levenberg-Marquardt迭代算法。》

這正是他整個計劃中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對於衛星遙感而言,正演相當於描述大氣參量到觀測值之間的物理過程,也就是利用輻射傳輸物理過程模擬出傳感器的輻射亮度。

那麼相對應的,反演過程是在最優化理論下建立代價函數,以迭代的形式逐步逼近真值。

具體到大氣成分探測問題上,除去傳感器能夠直接獲得的參量以外,代價函數還包括示觀測輻射的誤差協方差矩陣、未知目標向量的初始值、以及能夠確切描述背景場先驗值的協方差矩陣。

其中第二項因爲可以用“已知”的二氧化碳濃度作爲參照,所以並不完全需要靠經驗猜測,因此反演問題的本質就成爲了尋求代價函數的最小值。

而常浩南在短時間內能想到的最有效,但又不至於引起特別高警惕的辦法,就是在理論層面上對Levenberg-Marquardt迭代算法進行改進。

畢竟這個算法在很多迭代求解的最優化問題上都能夠發揮作用。

其中也包括機械加工和流體力學計算。

他一個在外界看來是計算科學出身的數學家,研究這種課題屬於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實際上,如果能有更充分的準備時間,常浩南倒是願意去考慮一些基於神經網絡的快速算法。

只可惜神經網絡對光譜分辨率的要求相對較高,且需要大量統計數據進行模型訓練。

考慮到IPCC的第四次評估最晚從年末就要開始,所以還是選擇了求穩。

其實一般情況下,寫論文的正常順序是先正文、再結論、再摘要、最後標題。

不過常浩南心裡已經對文章的全部內容大致有數,所以在確定了標題之後,就直接按照順序往下寫摘要。

但只寫了寥寥幾句話,便停下了敲擊鍵盤的動作——

這篇文章的作者如果只有他一個人,即便掛着菲獎得主的頭銜,未免也顯得有些單薄。

而且,到時候被丁仲理拿出來作爲理論依據的時候,別人也可以狡辯說“這全都是華夏人的陰謀”等等。

但如果能把一些外國機構也拉下水……

想到這裡,他當即拿起桌角處的電話聽筒,給正在鎬京的樑紹修打了個電話……

……

“所以……你的意思是說,可以對飛機裝配過程中的系統點(ERS)熱變形誤差進行優化?”

幾天之後,迪迪埃·卡索雷看着眼前用兩種語言寫好的一份研究報告,露出有些驚訝的眼神。

華夏方面在飛機預裝配方面的理論功底,他早就已經體驗過了。

但即便是在當時的生產方案當中,ERS點作爲用於標定的增強參考系統點,還是需要由工人進行手動校準的。

這才過了大半年功夫,就連這一步都可以脫離人工,實在是顯得有些離譜了。

不過,他的驚訝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現在當然還不行。”

樑紹修搖了搖頭:

“但是在理論層面上,確實具備這種可能性……”

卡索雷果然上鉤,露出有些掙扎的表情——

在年初那次預生產成功之後,公司裡的人就日常詢問,能不能把類似的技術用在獵鷹8Z或者陣風上面。

甚至連隔壁的空中客車集團,都有人來進行旁敲側擊。

這種享受衆星捧月的感覺還是非常不錯的。

可惜他每次都只能給出否定的回答,最終讓對方帶着失望的眼神離場。

但現在,卻有一個從頭開始跟進研究的機會擺在面前……

屬於是喜從天降。

讓人很難不心動。

不過,卡索雷畢竟還是有些自知之明,並沒有直接給出迴應,而是擺出一副苦惱的表情:

“可我是工程師,不是數學家……”

“我也不是啊!”

樑紹修故作激動地打斷了對方:

“所以我建議,以我們兩家企業的名義,聯合出資贊助一個由華夏和法國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讓他們來解決理論問題……這樣我們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後面生產測試的部分,能省下不少資源和時間……”

第1451章 把最大的震撼留到最後第927章 幕後臺前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1081章 幾乎現成的方案第1590章 新材料合成法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294章 少俠,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1557章 瘋狂的股市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1492章 反擊,必須反擊!第1614章 一束光的方向第1567章 “團結精神”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687章 歐元,崩了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947章 準備接機!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第1447章 CG(X)還是DDG1000?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1117章 大佬雲集!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1514章 電磁攔阻(1514章在審覈,應該很快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1485章 月球還是火星(祝各位國際勞動節快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893章 不,更先進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第1331章 問題不大jpg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435章 十倍壽命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1488章 成爲世界的中央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466章 硬核狠人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第83章 趕赴閻良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94章 焉知非福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第1184章 東風,發射!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
第1451章 把最大的震撼留到最後第927章 幕後臺前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1081章 幾乎現成的方案第1590章 新材料合成法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294章 少俠,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1557章 瘋狂的股市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1492章 反擊,必須反擊!第1614章 一束光的方向第1567章 “團結精神”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687章 歐元,崩了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947章 準備接機!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第1447章 CG(X)還是DDG1000?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1117章 大佬雲集!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1514章 電磁攔阻(1514章在審覈,應該很快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1485章 月球還是火星(祝各位國際勞動節快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893章 不,更先進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第1331章 問題不大jpg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435章 十倍壽命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1488章 成爲世界的中央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466章 硬核狠人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第83章 趕赴閻良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94章 焉知非福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第1184章 東風,發射!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