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近在咫尺

韓淮楚身埋池塘,依舊運起胎息大法,呼吸綿綿,層生不窮。

他此時要破土而出也不是難事。只須伸掌一劃,便可將壓在他身上的土石推開。只是這麼一來動作太大。韓淮楚不知周身情況,不敢輕舉妄動。

他便凝注心神,聽那宮中動靜。

只聽宮中一隊隊腳步之聲,想是侍衛正在巡邏。左面一處約十丈外聲音最是吵雜,有人攻喧謾罵,聲音尖厲。那人斥道:“邵騷,你這個見風使舵的無恥之徒,怎能答允立那姬風爲帝?”

一年邁聲音想是那右丞相邵騷辯解道:“司馬將軍何出此言?我趙國子民均是周室臣子,今有東周公後裔在此,立他爲帝也是名正言順。”

隨即一人“呸”了一聲,斥道:“丞相莫非是老糊塗了。我趙國自武靈王以來,自雄天下,有哪代君王把那羸弱不堪一擊的周室放在眼中。那周朝已成過去,丞相怎能同意這嚼古蠢事?”又一人應聲附言:“樹大招風。如今放眼天下,哪路諸侯敢自言稱帝?若立天子,豈不是將我邯鄲數十萬軍民陷入天下豪傑圍攻之地?”

那邵騷想必是被駁斥得無話說,期期艾艾道:“程大夫說得未免危言聳聽了吧。”

那司馬將軍喝道:“丞相可知我邯鄲城有多少兵馬?想對抗天下諸侯,莫非白日做夢?”

那程大夫接着說出更尖酸的話:“我早知你這老匹夫是個牆頭草,變節最快。昔日陳王派你來做護軍,你卻與武王一路,背叛陳王有負陳王所託。如今武王屍骨未寒,你不思報仇,卻倒向那叛臣李良一邊,真是一個無恥小人。”

※※※

原來那呵斥邵騷的三人,均是趙國顯臣。一位是衛戍長司馬卬,掌管都城邯鄲的防衛;一位是太史馮簡;另一位是中大夫程及。

那叛將李良奉姬風之令,陳兵朝堂,召集擒來的羣臣於大殿議事。而姬風卻未露面,只等李良議事成功,被趙國大臣推坐上帝位,光復他姬周的江山社稷。

這幫大臣聚在一起,見了李良,劈面便問他爲何弒君叛亂捕殺衆臣。李良原想擁立趙歇,本理直氣壯。卻被姬風所控要扶立周室。這理由連他自己也覺得荒唐。

李良話一出口,殿上立刻炸了鍋,羣臣罵聲一片,無一人附和。

李良嘗過火魂幡的滋味,是鐵了心要立姬風爲天子。被羣臣一陣謾罵,惱羞成怒,當下令人將那罵聲最兇的司徒鄧夕推出斬首。那鄧夕也不待李良手下動手,大罵一通,自個撞柱而死。

這事鬧到血濺朝堂,羣臣領教了李良的兇殘一面,無不噤若寒蟬!

這時,那老奸巨猾的右丞相邵騷忽然大出衆人意外,竟出聲附議,贊同擁立姬風爲帝。還厚着臉皮阿諛奉承,稱頌李良興復姬周宗廟社稷,功績直可與興周滅紂的太公望呂尚相比。

李良聞言大喜,當下說道:“既邵相國也同意興復周室,這事就這麼定了。明日便是黃道吉日,待登壇祭過天地便舉行登基大典。”也不待羣臣多說,興沖沖自個離去給主子姬風報喜,也不放衆人回府,只把一干大臣留在殿上。

而殿上的兵士也未撤下,一個個虎視眈眈,防止衆人有所異動。於是羣臣個個乾瞪眼,便這麼呆着,與軟禁無異。

到了晚間,那李良也不管飯,只把這幫大臣諒了三個時辰,餓得前胸貼着後背。看那架勢,似乎這一夜便要耗在這裡了。便有人席地而坐,也不管這是不是朝堂了。

還是那厚臉皮的邵騷向看守的兵丁詢問,可否讓大家用膳。便有人向李良請示。李良這才記起這幫國中棟樑還沒有進食。若明日周天子登基大典上羣臣一個個餓得有氣沒力,那才大煞光景。於是傳話,引衆人到偏殿用膳。

羣臣到了偏殿,便有宴飲準備在那。而那些兵士也未跟進來,只在殿外守護。

沒有了李良手下看守,羣臣對邵騷的激憤一時爆發,便有了韓淮楚聽到的那場鬧劇。

※※※

韓淮楚身在土中,只聽羣臣越罵越兇,越罵越難聽,連邵騷的祖宗八百代也罵了出來。

忽聽那司馬卬罵到興起,大喝一聲:“老匹夫,且吃我一拳!”

只聽“咔”的一聲,似乎那邵騷受了一記重擊。韓淮楚心道,“罵得還不夠,開打了。”

隨即聽見那邵騷“啊”的一聲慘叫,貌似經不起司馬卬那武夫的鐵拳。便有人驚呼:“不好,丞相被司馬將軍打死了!”那司馬卬道聲:“打死了活該。”

“打死了活該。”韓淮楚心中跟着說道。

一陣急促的腳步響過,一人喝道:“發生了什麼事?”那司馬卬也不懼怕,從容道:“去報告那叛臣李良,就說邵騷那老匹夫被我司馬卬打死了。”

那些看守的兵士似乎也不知如何處置,急忙退出,去向李良稟告這場突來變故。

於是偏殿內安靜下來,韓淮楚只聽衆人咀嚼之聲。

※※※

過不了多久,韓淮楚的右面傳來一陣腳步之聲。那步伐沉重,虎虎生風。到了離池塘三丈之處,停了下來。

接着傳來叩門之聲。一個聲音傳到韓淮楚耳中:“是誰?”

那聲音韓淮楚再熟悉不過,正是在芒碭山與自己一同斬蛇的魔君姬風!

“原來這魔君便近在三丈!”韓淮楚直出了一身冷汗。

三丈距離對於姬風這等高手,不啻近在咫尺。以姬風的耳力之聰,只要韓淮楚一個細微的鼻息,他便可聽得清清楚楚。

韓淮楚心想幸虧自己是用了胎息大法,又埋身土中不能動彈,否則行藏早已被這魔君識破了去。

於是他專心致志聽那邊的對話。

※※※

來人正是李良。他接到了邵騷被司馬卬打死的消息,趕忙來向姬風請示如何處置。而姬風下榻的寢宮,便在此間。

只聽那李良稟報道:“主人,是我。”姬風“哦”了一聲,說道:“李將軍,以後你會爲我大周丞相,請記住咱們在人前要以君臣相待,可別再稱我爲主人。”

李良大喜,又說了一句:“多謝主人。”姬風惱道:“你怎這般沒有記性?”李良嘿嘿笑道:“我一時高興,忘了改口。今後我就稱主人爲陛下吧。”

“這李良真沒記性,說着說着又說了一個主人。”韓淮楚聽得好笑。

姬風便問:“李將軍有何事啓奏?”李良便將邵騷被打死一事稟告姬風,問道:“陛下,是否該將那肇事的司馬卬拿下治罪?”

姬風淡淡道:“不必了。”李良惑問:“那司馬卬分明是對立陛下爲帝之事不滿,這纔打死邵騷。對這等逆臣,爲何陛下不處以極刑以儆效尤?”

姬風微微一笑:“這個你就不懂了。朕還未即帝位,正欲收攏人心。那邵騷乃是一個貪生怕死,見風使舵的無恥小人,死不足惜。而司馬卬乃耿直之人,朕的大周江山今後正缺此等忠勇之士。若能放他一馬,他必感恩戴德,從此爲我所用。”

李良恍然道:“陛下英明,微臣受教了。”

姬風又道:“朕忽想起一事,你可派人去辦理。”李良便問何事。姬風道:“你去將這邯鄲境內臣民的生辰八字統統錄來,送入宮中,不可疏漏一個。”李良又不解道:“陛下要這生辰八字作甚?”姬風不耐道:“朕自有用場,休要多問。”

韓淮楚聽着也是不解,不知這魔君要生辰八字派什麼用場。

李良堆笑道聲是,又獻媚道:“陛下孤身一人獨守寢宮,是否太過冷清?微臣今日得獲那武臣嬪妃十餘人,陛下可有興致招之一二臨幸。”

姬風眉頭一皺,說道:“便是今日在園中見過的那幾位嗎?”李良點頭道:“正是。”姬風不耐道:“就那等庸脂俗粉,怎堪侍奉於朕。還是留給你自用吧。”

李良聞言咋舌不迭。那些後宮嬪妃,個個是萬里挑一的絕色佳麗,只把李良一介武夫看得慾火高熾。他早存了佔爲己有之念,只是沒得姬風許可,不敢自享這些尤物。那姬風居然稱這些美人爲庸脂俗粉!這眼界也太高了吧。

他哪知道,姬風得那亙古便存在於天地之間的混沌天魔感召,將成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魔帝,眼高過頂,這些趙宮美人,他還沒有一個瞧得上眼的。

是不是姬風不會動情?並非如此。姬風原從赤松子修練仙道,清淨無慾,本不會動情色之念。只是他的神識與劍魔管中邪合而爲一,又入了魔道,腦中各種慾念便應運而生,這情色便是其中之一。

在雲夢山中,姬風見到了風華絕代的大才女紀嫣然,那時他心內只想找項少龍報仇,用的是劍魔管中邪的神識,故此起了淫慾之念。

以姬風的高傲,想讓這魔君動情,以那韶華逝去,青春不再的紀嫣然是絕不可能的。

既然姬風不納,李良樂得將今日得獲的美人收入私房。他心中大樂,只想今夜要好好享受一下那些趙宮美姬。

李良不禁問了一句:“陛下既將貴爲天子,這後宮可不能空置,否則哪會有後嗣傳人承繼陛下的江山社稷。不知何種美人,方堪爲陛下所幸?”

姬風仰頭眺望窗外天際,幽幽道出一句:“普天壤其無儷,曠千載而特生。恐怕只有月中嫦娥,方慰朕心。”

在姬風的心中,只有仙子般的姿容,才能配得上他這個魔君。

李良心中一動,說道:“原來陛下是想要天上的仙子。可微臣聽說,這世間有一人,容貌可比天仙。”姬風“嗯”了一聲:“世間還有如此美色麼?”

韓淮楚一聽,心跳驟然加快,那李良將要說出的人在胸中呼之欲出。

果然,李良說道:“微臣聽聞,墨家女弟子虞芷雅有曠世容姿,貌比天仙。那秦軍猛將英布便攝於她的美色,戰場上忘了廝殺,被她一劍刺傷。”

姬風一聽此話,來了興致,說道:“世間真有如此美色?朕一定要瞧上一瞧,若真如傳言一般,朕要將她收入後宮,立她爲妃。”

姬風在萬載谷曾見過虞芷雅一面。那時虞芷雅正騎在喜鵲鷹上,飛臨在蒙毅的大營上空。只是那時姬風還是少年,又心無雜欲,便沒有留意。

今番聽了李良之言,便動了一睹這美人芳姿之念。

而在土中的韓淮楚,一聽姬風竟想要立自己心中佳人爲妃,再難屏心靜氣運那胎息大法。他這胎息大法一停,不由自主吸了一口粗氣。一股泥腥之味直傳鼻翼,卻哪有氣能吸進?韓淮楚只覺憋氣,便用手在土中拔了一下。

他旋即意識到不妥,趕忙重運胎息大法,卻爲時已晚。

姬風瑩白如玉的面孔一沉,一個箭步,跨出寢宮,銳利的目光直向園中池塘逼來。

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十三章 苦行頭陀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十九章 呂四小姐第十九章 激戰龍武第四十六章 失魂落魄第二十四章 斷尾求生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三十八章 軍馬雲集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二十八章 力拼英布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五十六章 決勝千里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五章 待字呂雉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二十章 大蛇逞威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六章 非分之想第十三章 波羅花香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二十七章 心魔驟起第二十五章 九天玄女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變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三十四章 蕭何弄計第十章 師弟作說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三十七章 假詔合謀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六十二章 徹夜難眠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十四章 井陘古道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時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七章 刎頸之交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二十三章 黎山老母第五十三章 天子之選第二十四章 夜探侯府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三十七章 魔劍易主第四十七章 將軍站穩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九章 血洗閼與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十章 師弟作說第二十一章 山巔鬥法
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十三章 苦行頭陀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十九章 呂四小姐第十九章 激戰龍武第四十六章 失魂落魄第二十四章 斷尾求生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三十八章 軍馬雲集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二十八章 力拼英布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五十六章 決勝千里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五章 待字呂雉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二十章 大蛇逞威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六章 非分之想第十三章 波羅花香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二十七章 心魔驟起第二十五章 九天玄女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變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三十四章 蕭何弄計第十章 師弟作說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三十七章 假詔合謀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六十二章 徹夜難眠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十四章 井陘古道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時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七章 刎頸之交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二十三章 黎山老母第五十三章 天子之選第二十四章 夜探侯府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三十七章 魔劍易主第四十七章 將軍站穩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九章 血洗閼與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十章 師弟作說第二十一章 山巔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