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韓信葬母

韓淮楚匆匆吃過晚飯,拜別韓夫人,向淮陰城東家中走去。他實不知家中具體位置,幸好那去了未來的韓信說過,他家在城中最大的藥鋪寶善堂附近。韓淮楚沿途打聽,得知那寶善堂就在河邊,便沿了淮河,向東邊徑直走去。

忽聽到身後有人叫喚:“信哥,這麼晚了,還不回去?你娘被你氣病了。”

韓淮楚轉過頭去,只見一貨郎挑着一籃子雜貨,朝着他直叫嚷。

韓淮楚也不知他是誰,支吾道:“我娘怎會病倒了?”

那貨郎說道:“還不是因爲你這兔崽子,居然肯從牛大賴的褲襠下鑽過,丟盡了你們韓家的臉面。現在大家都知道你受了胯下之辱。你娘身體本來就不好,一聽氣急攻心,就病倒了。”

韓淮楚此時是哭笑不得,“那韓信受了胯下之辱,拍拍屁股跑到未來享受花花世界去了,卻留下這個黑鍋讓小生來背!他奶奶的,那韓信幹什麼不好,偏要去鑽人家褲襠!既然後來有勇氣去自殺,爲什麼當時不找那潑皮拼命?”

他既然冒了韓信之名,這口黑鍋就是背定了。韓淮楚也不說什麼,扭頭就走。

韓淮楚一路走來,免不了遇上不少“熟人”,不時地被人奚落一番。

※※※

走了大半個時辰,暮色降臨,前方陡現一座山。韓淮楚放眼望去,頓感一股磅礴的氣勢撲面而來。

只見那山雖不大,卻綿延起伏,透過薄暮望去,宛如一條長龍蟄伏於此。山上鬱鬱蔥蔥,有喬木聳立其間。山下便是那千里淮河,湍流到山崗腳下,瀠繞盤旋,如縷如帶。此時空中祥雲籠罩,霞光流溢。那蟄伏於地的長龍,龍首清晰可見,山石嵯峨,彷彿龍睛圓睜;深壑幽然,好似龍嘴怒張;兩塊巨石似神斧劈開,對稱聳立,宛如龍角一對。韓淮楚不由暗贊,“好個去處!”

心中念頭方起,遠方突現兩道人影。韓淮楚定睛一看,來者原來是兩位道人,均年約四十,一高一矮。

那高道人身披一套紫色道袍,顴骨高聳,身形如鶴,眼中精光湛然。那矮道人身着一套玄色道袍,臉上橫肉突兀,身形如虎,眼中寒光閃爍。

只見二人疾步如飛,輕飄飄落在一塊巨石上,四周蟬鳴瞬時消失無蹤,似被二人身上氣勢所駭,剎時周圍一片靜謐。

一隻蝙蝠倏然飛過,朝二人襲衝而來。那矮道人看也不看,屈指一彈,一粒飛丸,擊中蝙蝠腦門。那蝙蝠哀鳴一聲,頓時墜落在地,血流三尺,兀自發出一聲哀鳴。

韓淮楚吸了一口涼氣,心道,“這便是所謂的武林高手了。也不知來人是善是惡。可別遇上了歹徒。”忙屏住呼吸,藏於草叢之中。

只聽那高道人輕笑一聲,說道:“盧師弟,你這飛丸的功夫,是越練越精湛了。”矮道人故作謙虛:“哪裡哪裡,這雕蟲小技,讓徐師兄見笑了。”

姓徐的道人話鋒一轉,問道:“客星犯境,落處可是這裡?”姓盧的道人答道:“那客星停留的位置,應在這楚地東南方位,推算起來應在淮河附近。”

徐道人頷首道:“昨夜亥時時分,星空中忽有一客星發出豪光,從遠方疾馳而來,落於東南牧野,也不知是兇是吉。”

盧道人說:“這等異象,鄒衍師傅留下的書中也不曾提過。”

徐道人仰望蒼穹,喟然嘆道:“我看那客星光芒四射,帝星卻瞬時黯淡了下去。難道天象將變,秦室有危?”

盧道人點點頭道:“這正是上天的預示。始皇帝現在一心渴求長生不老之藥,前日我觀他氣色,似日漸衰敗。恐他沒有幾年陽壽了。”

徐道人嘆了口氣,說道:“你我煉的那長生不老仙丹,總是功虧一簣,也不知是什麼原因。真叫人氣餒啊。”

盧道人也垂下了頭,說道:“是啊,上月那爐丹又被煉廢,不知砸進多少天才地寶,耗盡多少心血。”

徐道人愁眉苦臉道:“眼看限定之期已近,始皇帝一天催得緊似一天,咱們師兄弟若是煉不出丹來,只恐性命堪憂。”

※※※

草叢中這番對話傳來,直叫韓淮楚心中念頭飛轉,“替秦始皇求取仙藥——長生不老——徐道人——盧道人,難道?”他憶起看過一部名爲《秦埇》的電影,講的是秦始皇求取仙藥的故事。心想難道這二位便是史上著名的方士徐福與盧生?

果然被他猜中,二人便是陰陽五行學說的第二代傳人——徐福和師弟盧生。二人學自陰陽五行學說的祖師鄒衍,是天下知名的道人,被秦始皇傳招到咸陽,替他煉製仙丹,但一直未有成功。

而今日二人來此,只因天空中星相異變,有不知名客星犯境,二人特地來看個究竟。

當然這個客星便是書中的男豬腳韓淮楚了。

※※※

那坡上盧生忽然“咦”了一聲,說道:“徐師兄,你來看此處地勢。”

徐福聽言,仔細觀察了一下週圍景緻,也道:“不錯,不錯,真乃風水寶地也!”

盧生環顧四周,說道:“我看這裡北對清口,千里長淮婉轉瀠回,聚天地之靈氣,實在是一處龍脈。身後若能葬身此處,子孫必有將帥之福,王侯之尊。”

徐福一雙鷹眼四處打量,沉吟半晌,突道:“盧師弟,你講得不錯。只可惜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一處敗筆,你看出來沒有?”

盧生疑道:“哪裡有敗筆?”徐福說道:“你看那龍角正衝河口,必見血光,異常兇險,恐會遭來殺身之禍。”

盧生觀察了一下,頷首道:“雖說如此,但白璧微瑕,此處仍不失爲一塊難得的寶地。葬身此處,子孫縱不是五爪真龍,也會是三爪蛟龍。”

徐福點頭道:“師弟說得不錯。看來這楚地淮陰,必出一個大人物。那客星與這龍脈,說不定大有關聯。”

盧生又道:“這龍脈未有葬人,除了你我師兄弟,還有誰能看出這是一塊龍脈?不知哪家子孫,有幸先人葬於此處。”徐福說道:“未來之事,你我師兄弟就不要妄自揣測。既查不出什麼端倪,還是回去吧。”盧生道:“也罷。”

徐福拉起盧生,喚聲:“去休!去休!”施展出輕功之術,在草地上忽地飛起,如蜻蜓點水,倏忽不見。

待兩人走遠,韓淮楚方從長草中鑽出,心中暗贊,“好俊的輕功!”

※※※

韓信家的門庭雖是不小,但從外看上去殘破不堪。韓信祖上本是貴族,只因家道敗落,無以爲繼,房屋也無力整飾。

韓淮楚剛走到家門口,背上就被一婦人甩過一雞毛撣子,抽在身上火辣辣好生疼痛。那婦人罵道:“小兔崽子,你可回來了。天殺的!鑽人家褲襠,你娘被你氣死了。”

韓淮楚不識這婦人是誰,想是鄰居。又不能解釋鑽褲襠的不是自己而另是有其人。只好說:“大嬸教訓得是,不知我娘怎麼樣了?”

“吱”的一聲,韓淮楚輕輕推開了院門,裡屋傳來一老婦的聲音:“是信兒麼?”

韓淮楚邊答應着,邊朝屋裡走去。只見暗淡燭光搖曳,一老婦斜坐牀上,臉色枯縞,眼神渙散,唯有一雙枯手伸向韓淮楚,沙啞着聲音喚道:“快過來,我兒。”

韓淮楚心道這便是韓信的娘了,現在應該是小生的娘。急步上前,拉住韓母的手,跪道:“孩兒不孝,在外丟盡我韓家臉面,累得母親氣病,實在是孩兒之錯。”

韓母聽說兒子鑽人褲襠,本怒火攻心。但見兒子肯認錯,心中早已軟了。

“咯”的一聲,韓母突然吐出一口鮮血,一時咳喘不止,嘆道:“我們韓家的臉,被你丟盡了。”

韓淮楚挨着韓母的罵,揹着那韓信給他留下的一口黑鍋,是哭笑不得。一時之間,也不知如何措辭。

忽想起後世談起胯下之辱這句成語,均含褒義。靈機一動,昂首作出一副大義狀道:“孩兒肯忍胯下之辱,只是不屑與那幫無賴逞匹夫之勇。孩兒還要用這有用之身,去創出一番事業來。”

這話如石破天驚,聽得韓母兩眼只是放光。

那韓母每日見韓信遊手好閒,她何嘗聽過兒子說出如此豪言壯語?哪似平日懦弱之態?此時聽了兒子之言,如聆仙樂一般。

她本想說:“我兒出息了。”卻因高興過度,一口氣接上不來,就這麼翹了,死時臉上猶露出欣慰的笑容。

※※※

雖然韓淮楚模樣與韓信一模一樣,但世間的孃親如何會認不出自己的孩兒。只要待在這韓家,日子一久,韓母必然識破。

只見到韓母一面,韓母就撒手而去,叫韓淮楚覺得十分詭異。

那死去的不是韓淮楚的親孃,但他既然做了韓信的替身,這韓母便等同於自己的娘,不由還是十分傷感。

少不得要料理韓母后事。

辦喪禮要錢,而韓家已揭不開鍋。韓淮楚要去學習武功兵法,也不會在這韓家久待,就將屋子一賣,換得錢爲韓母辦喪。

當時的喪禮韓淮楚絲毫不懂。幸而有鄰居幫忙,買棺材,辦喪席,請鼓樂,設靈堂,一干瑣事不提。

韓淮楚守靈三天,下面的難題便是墓地的挑選。

韓淮楚突然想起了那夜遇到的兩位道人,他們曾提起此處有一龍脈,心想,“不如把韓母葬在那裡,也替那去了未來的韓信儘儘孝道。”

於是韓淮楚便在那風水寶地安葬好韓信的母親。

那韓信除了他娘,也無其他親人。喪禮料理完,韓淮楚記起與韓夫人還有習武約定,早已過了時日,便與衆鄰居辭別,自個打點包袱,舉步朝韓夫人家的方向走去。

※※※

淮河邊那間茅屋旁,韓夫人一見到韓淮楚,不禁面有慍色,問道:“年輕人,你爲何爽約?”

韓淮楚長揖道:“非我有意爽約,只因那韓信母親突然故去,只好在家耽擱時日料理後事,還請夫人原諒。”

韓夫人面色和緩下來,說道:“原來你娘死了,難怪。現在你已了無牽掛,就在我這好好習練武功。待有小成,我修書一封,引你去見那世外高人。”

韓淮楚好奇地問道:“那世外高人是誰?”

“乃雲夢山鬼谷,清溪隱叟鬼谷懸策是也。”韓夫人緩緩說道。

韓淮楚聽了,將韓夫人的話暗記於心。遂專心隨韓夫人學練武藝。

韓夫人出生大家,精通琴藝,閒暇時常教韓淮楚彈琴。韓淮楚在大學就是系樂隊的主力成員,彈得一手好吉他,音樂本有造詣,學琴不久便學得頗有神韻。

要在這秦朝混下去,少不得要學那咬文嚼字的文言文。韓夫人夫君乃是法學大家,自己自然也是有幾分文采,通曉各家著作。韓淮楚就跟着韓夫人學習古文。

閒來就去,韓淮楚就到河邊釣魚山中打獵,也沒虧了自己這張嘴。釣來的魚,打來的獵物,吃不完的就挑到市上去賣。賣得的錢交給韓夫人,改善一下生活。韓夫人卻說:“老身一個人孤苦慣了,也沒什麼好買的。這些錢我先替你存着,待去清溪拜師學藝,路上好作盤纏。”

光陰茬冉,轉眼半年過去了。韓淮楚武功大有長進,韓夫人已隱隱不是他敵手。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這一日,韓夫人拿出兩封書信,對韓淮楚說道:“這裡有兩封書信。一爲薦書,你拿去找鬼谷懸策拜師。另有一封煩你路過下邳時,替我轉交給一友人。”

韓淮楚恭聲道:“晚輩一定辦到,不知那友人是誰?”

韓夫人緩緩道:“她是韓國故相國張平的夫人,現隱居在下邳語鄢山莊。”

※※※

那被徐福盧生識出的風水寶地葬了韓母,韓淮楚因而會有何等造化,是否如他們所說有將帥之福,王侯之尊?且看下文。

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六章 揭竿而起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三十一章 亡命而逃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十五章 偃月大陣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二十六章 霸王遇姬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十章 三劫連環第十章 連下三郡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一章 狸貓批奏第四十四章 羣星隕落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二十五章 狙殺劉邦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五章 一場鬧劇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十三章 崤山三義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一章 論戰大會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十三章 韓信點兵第十章 勞燕分飛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十六章 萬千波瀾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十五章 天下結盟第二十七章 好生震驚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十八章 推陳出新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二十三章 北極戰神第六章 揭竿而起第六十一章 一口回絕第二十五章 九天玄女第二十四章 斷尾求生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十一章 南線烽火第二十章 大蛇逞威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二十三章 老實交代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二十三章 黎山老母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八章 流水無情第二十一章 倒在槍口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三章 叛徒雍齒
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六章 揭竿而起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三十一章 亡命而逃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十五章 偃月大陣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二十六章 霸王遇姬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十章 三劫連環第十章 連下三郡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一章 狸貓批奏第四十四章 羣星隕落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二十五章 狙殺劉邦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五章 一場鬧劇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十三章 崤山三義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一章 論戰大會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十三章 韓信點兵第十章 勞燕分飛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十六章 萬千波瀾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十五章 天下結盟第二十七章 好生震驚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十八章 推陳出新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二十三章 北極戰神第六章 揭竿而起第六十一章 一口回絕第二十五章 九天玄女第二十四章 斷尾求生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十一章 南線烽火第二十章 大蛇逞威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二十三章 老實交代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二十三章 黎山老母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八章 流水無情第二十一章 倒在槍口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三章 叛徒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