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攻敵必救

幹掉了雍軍輕騎,接下來韓淮楚面對的是司馬原率領的五萬大軍。

那司馬原聽說章平遇伏生死未卜,陷入伏擊的先頭部隊全部被漢軍鯨吞,大吃一驚。想到漢軍不是去突襲好畤攻打他的老巢櫟陽,心中多少又有點慶幸。

再往前,便是漢軍的伏擊圈。要是闖進去,那章平受到的待遇自己也會領受。就算漢軍沒有佔到地利,失掉章平的援助,自己的五萬軍馬遇到韓信的精銳漢軍,還不知道打不打得過。既然此路不通,何不退回武關再作論處。

於是那司馬原下令原路返回。

哪知他想不戰而退,韓淮楚還不依。俟他隊列剛剛轉身還未布好之時,突然下令,千軍萬馬直從坡上殺將下來。

只聽鼓聲如雷,喊聲震天。那漢軍靜時如山嶽,動時如雷霆。樊噲,周勃,酈商,夏侯嬰,一個個大將奮勇爭先。士卒們皆像吃了興奮劑,每一個都成了出林的猛虎,下海的蛟龍。

想打時你不知去向,不想打你又冒了出來。那司馬原是格外窩火,只好就地轉身倉促應戰。

那塞軍有五萬之衆,在山徑卻不能盡數展開,擺出的隊形還是那長蛇陣。而漢軍從高處俯衝下來,便如洪流瀉地,轉瞬將塞軍那條長蛇劈斷爲數截。那塞軍前隊人馬與後隊人馬脫節,想要互相援救,被從坡上呼嘯而來的漢軍所阻,首尾不能相顧。相隔不到百步,卻如咫尺天涯,攏不到邊。便陷入了混戰之中。

說是混戰,單說的是塞軍。人家漢軍可一點都不亂。經受過山地實戰演習的漢軍戰士,在各自統兵大將率領下,有條不紊地將一撮撮塞軍分割,包圍,殲滅;再分割,包圍,殲滅。打得是極具章法。

戈矛如林,人仰馬翻。戮血三尺,直透茫茫雪地下那片塵沙。塞軍一批毛都沒長齊的童子軍,鬥得心驚膽寒,頓時成了軟腳蟹,哪裡敵得過漢軍這些生猛海鮮?局部的優勢,便爲漢軍所奪。

而漢軍主帥韓淮楚,就悠閒地站在高坡。小傳令官利豨,聽着韓淮楚吩咐,把令旗搖來搖去。坡上漢軍將士貌似還有很多,只要戰場上哪一處吃緊,韓淮楚便可隨時調出一彪人馬殺將下來。

這攻擊的時機,預備隊的使用,正現出一位古今名將的風采。

司馬原自個也陷入混戰之中。他沒像韓淮楚那般站得高,對整個戰局看不清楚。只見周圍灰綠一片,盡是鬥志旺盛的漢軍將卒。四周是齊聲吶喊:“休放走了司馬原!”

敢情這塞國儲君,在漢軍將士眼中已成了一盤大餐,只看誰有運氣生擒,立下大功。好歹司馬原身邊還有一羣戰將護衛,形勢沒有那麼狼狽。如不是這般,在漢軍千軍萬馬衝突下,早就被擒下作了階下囚。

司馬原越戰越是驚心,越戰越是氣餒。先頭那領軍出征時的萬丈豪情,此刻已化爲烏有。心中只想,“我也曾轉戰關東掃蕩天下反賊身經百戰,爲什麼我一遇到那韓信,好像仗都不會打了?”

一將急叫:“少主,這仗沒法打,趕緊下令撤退吧!”

司馬原聽得冷汗涔涔。此時撤退意味着什麼?那是全盤崩潰。沒有後隊的掩護,大軍胡亂撤退,在漢軍的死纏爛打下,必會像洪水決堤一般一發不可收,遭受一場大敗。

但不撤退又能如何,難道要等到身邊護衛死光,真的被漢軍生擒?

留得青山在纔會有柴燒,司馬原猶豫一下,終於硬下心做出決定——撤退!

※※※

塞軍倉惶撤退,漢軍趁勢追殺。雪原之上,一羣兇猛的烈豹追逐着柔弱的羔羊。逃得慢的塞軍,若是不放下兵器伏地請降,被追上來的漢軍騎士,提手就是一刀。

雪地上跪下請降的塞軍多得綁都來不及綁。那漢軍先追上來的騎兵也懶得去綁,一味死死咬住潰逃的塞軍不放。這些牲口反正逃不掉,就等着後面的兄弟收擒。

這場面已成了一邊倒:漢軍欲擴大戰果乘勝追擊,塞軍毫無戰心只顧逃出生天。

那司馬原正領着殘兵敗將狼奔豕突,迎頭又撞見同樣是被殺得落花流水潰逃而來的友軍——雍將趙友率領的雍軍主力。

原來那雍軍殿後部隊被從陳倉城殺出的曹參全殲,失去後隊保護的雍軍,同樣成了漢軍追殺的牲口。

司馬原本來還想逃到雍軍面前,讓雍軍抵擋漢軍的追殺好喘一口氣。此時倒好,那雍軍自顧不暇,哪裡管得到他。此時他的心情,簡直是欲哭無淚。

兩頭被人追殺,雍塞兩軍自相踐踏死傷無計,慌不擇路,頓時變成了夾心餅乾,亂成一團。而前後兩路漢軍,絲毫不手軟,對着數萬敵軍窮追猛打。

這戰局已無懸念,漢軍佔據了絕對的上風。雍塞聯軍無路可逃,只有面對全體被殲的命運。

※※※

硝煙散盡,漢軍繼全殲甘索四萬大軍之後,取得了兵進關中以來的第二場大捷。斬殺雍軍一萬五千,斬殺塞軍二萬七千,俘雍軍萬餘,塞軍二萬。八萬雍塞聯軍,除了零星冒死逃入那冰雪覆蓋的岐山生死難料外,就此灰飛煙滅。

塞國儲君戰敗後被俘扣爲人質,成了漢軍主帥韓淮楚手中又一張大牌。

雪崗之上,旌旗搖動,歡呼聲震天動地。漫山遍野的漢軍士氣空前的振奮,都在歡慶這一場大勝。

原曾想會遭遇一場惡戰,哪裡知道所謂的雍塞兩國精銳部隊這麼不經打,只用了四個時辰,就全部米西。

渾身赤炭神駿如龍的戰神寶駒上,端坐着這一場大戰絕對的英雄,漢國大將軍韓淮楚。

那曹參如旋風般策馬馳到,一到韓淮楚面前,滾鞍下馬,恭恭敬敬叩拜於地:“大將軍妙計取得如此大捷,末將曹參由衷欽佩。從此追附大將軍驥尾,爲大將軍牽馬墜鐙,做一個陣前小卒。”

這真應了那句話“軍中的威信是打出來的”,連死硬派曹參也變得如此謙恭,漢軍其他大將對他們主帥的態度可想而知,那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韓淮楚微笑頷首,跳下馬將曹參扶起,笑道:“建功侯快快請起,此戰也靠將軍當機立斷奮勇殺敵,我軍方能取得如此大勝。功勞簿上將軍當記首功。”

那曹參還是十分謙虛,說道:“末將哪敢恬居首功。若不是大將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佯攻好畤攻敵必救,我軍哪能勝得如此輕鬆?”又翹起大拇指讚道:“大將軍用兵如神,這一戰簡直可與那孫臏圍魏救趙,殲龐涓於馬陵道相比。”

韓淮楚呵呵一笑:“我縱橫門先賢,本帥何敢與之相提並論。將軍再誇下去,本帥可要汗顏無地了。”

那孫臏圍魏救趙,用的也是攻敵必救,殲敵於路途輾轉之中。不同的是:孫臏的意圖主要是救援趙國,殲滅魏軍是順手牽羊;而韓淮楚是主動求戰,意在一舉消滅敵軍有生力量。

那滿臉畫得像貓子的樊噲風風火火跑來,大聲說道:“大將軍,我軍士氣正旺,何不就此一鼓作氣,攻下武功,與東路大軍打成一片?”

“好傢伙,這也敢想!那武功城頭有翟軍五萬外加雍軍兩萬,正枕戈待旦等着漢軍前去送死。”

攻城最易損傷軍馬,這種硬攻城池的事韓淮楚從來都不欲爲,能避之則避之。

韓淮楚望着樊噲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微笑着搖頭道:“不可。那翟軍主將胡東乃一時名將,當年董翳司馬欣二王領二十萬秦軍降卒攻打滎陽,非但未攻下城池,反而在他手中吃了大虧。我軍若強行攻城,定遭敗績。”

周勃訥訥地說道:“那武功不取,任陳武孤軍一旅於杜縣,雖有灌嬰紀信從漢中增援一時無虞,我東路軍馬卻得不到糧秣接濟,這局面依然打不開。大將軍將如何裁決,末將願聆聽高見。”

看來這周勃還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依然對整個戰局看得清清楚楚。

漢軍雖殲滅雍塞聯軍八萬,但三秦軍馬依舊很多。那橫亙在東西兩路漢軍之間的武功,扶風諸縣,仍然是漢軍必須邁過的坎。如拿不下武功,漢軍勢必會斷糧。吃不飽如何叫士兵去奮勇殺敵?這還定三秦的願望只會成爲空談。

韓淮楚略一沉思,計上心來,說道:“取武功何用硬攻。本帥再略施小計,調開那翟國援軍。我軍新得攻城戰械無數,士氣高昂,以武功區區兩萬軍馬,如何守得住?定叫那武功城破,打通那去子午道的道路。”

樊噲愣愣問道:“那胡東是董翳老賊派來增援的,如何能將他調離武功?”

這一邊曹參已笑出聲來:“樊屠子,你怎這麼不開竅?沒見到那司馬原爲何不去攻打陳倉嗎?咱們可以依樣畫葫蘆,再來一個攻敵必救。只要分兵一路去佯攻上郡,做出欲突襲高奴的姿勢,那胡東知道老巢要被人端掉,還能在武功坐得安穩嗎?必然會棄守武功,飛也似回他的翟國救援。”

那樊噲聽得明白,憨憨地笑道:“對啊!這麼簡單的事,大將軍已有例在前,俺怎麼想不出來呢?”

韓淮楚以讚許的眼光看了曹參一眼,心想這半瓢水,瓢子裡的水是越來越滿了。便問:“本帥欲故技重施,分兵兩萬去佯攻上郡,何人願當此重任?”

衆將齊聲踊躍答道:“末將願往!”

韓淮楚眼光在諸將身上一一掠過,最後停在曹參身上,說道:“建功侯,這佯攻上郡勢必會在各路敵軍中穿梭,非同小可,那胡東軍馬定會拼命來戰,弄不好會全軍覆沒,擔綱之將須膽大心細見招扯招,切不可因眼前小利壞了我軍全盤計劃,你可能挑此重任?”

曹參折腰道:“大將軍但請放心,末將作戰多年,自然明白輕重緩急。”

韓淮楚道聲好,說道:“建功侯領兩萬軍馬詐攻雲陽,聽得胡東從武功動出,便就地覓一穩妥之處駐守,不求有功,但求弟兄們能保全。待本帥拿下武功,再來解決那胡東!”

曹參便應喏而去,領兩萬漢軍穿過岐山小道,連夜奔襲雲陽而去。

那雲陽的軍事地位與好畤一樣,是上郡的西面屏障。若雲陽有失,以分佈在翟國的五萬軍馬,實不能擋住兩萬漢軍精銳進取上郡攻克翟都高奴的步伐。

※※※

接下來的故事便是:翟國大將胡東聽聞漢軍突襲雲陽,大驚失色。雖知漢軍或是行調虎離山之計,也顧不了太多,連忙盡起武功翟軍,去追趕那跑得飛快的曹參。

韓淮楚聞胡東動出,率領漢軍五萬突然出現在武功城下。那武功乃是一個小城,城垣並不厚實,在漢軍一陣猛攻之下,城池遂破。城中雍軍敵不過銳氣正盛的漢軍,大敗,退歸廢丘。

韓淮楚又再接再礪,繼續攻打扶風諸縣。那扶風諸縣比武功更小,只是在武功雍軍保護下的衛星城。一聽大股漢軍到來,慌忙棄城而逃。

漢軍的紅旗便從陳倉而東,插到了廢丘城外。而陳武,灌嬰,紀信的五萬漢軍,也從杜縣殺出與西路大軍呼應。兩路漢軍勝利會師,接龍接到了一路。

※※※

廢丘城外,三秦軍大營連營百里,氣勢雖然龐大,士氣卻低落無比。

鎏金王帳內,傳來老章魚那咆哮之聲:“你遭此大敗,有何面目回來見寡人?你手中有劍,爲何不引頸自刎以贖其罪?”

原來是章邯正衝着吃了敗仗狼狽逃回的雍國上將軍章平大發雷霆。三萬雍軍精銳,五萬塞國援軍在一日之內全部完蛋,武功被奪,便任章平是他親兄弟,章邯也不能忍受。

那章平早有對詞,辯道:“臣弟也知道罪不可恕,可臣弟也是無奈。那翟塞兩軍,知道漢軍要突襲他們都城,都不聽臣弟的阻攔,偏要去追趕,卻中了韓信那廝的奸計。如若不然,如今我軍大旗已插在陳倉城頭。”

敢情這章平還自視甚高,並不認爲吃了敗仗完全是自己的過錯。

這麼一說,章邯那黑着的臉緩和下來,嘆道:“韓信就是那麼一招攻敵必救,爲何司馬原胡東看不出是計?若是寡人親自督軍,焉能讓這小子得逞!”

那章平趁機說道:“王兄當發一國書責問翟塞二王,難道國中無人,爲何要派如此庸人督軍,誤了我三秦的軍國大事。”

章邯沉默一陣,說道:“二王皆寡人結義兄弟,如今同仇敵愾更須他們援手共抗漢敵。若發書嚴詞責備,恐兄弟不合。且塞王愛子淪陷漢營,司馬欣正在難過,這國書還是不發爲好。”

便道:“你遭此敗績,實無統帥之能。你那上將軍印信且交給寡人,從今日起,寡人親兼帥位,再整軍馬與漢軍決一死戰。寡人倒要看看,到底寡人雄風還在不在,鬥不鬥得過那韓信。”

吃了敗戰,章平也無話可說,只好訕訕交出印信納與章邯。

忽有探子來報,雲漢軍大將曹參被胡東大軍追擊,被圍乾陵。

原來擔負了調虎離山重任的曹參領軍突襲上郡,遭到三秦各路軍馬的前堵後追,兵陷險境。他便按韓淮楚吩咐,引兩萬漢軍轉赴乾陵,欲據乾陵之險,與敵軍周旋。

那章邯一聽,突然精神一振,哈哈笑道:“這可是個絕好機會。那韓信攻敵必救,卻陷部將於絕境。我軍只須抓住曹參這誘餌,設下埋伏等漢軍來救,便可殲滅漢軍援軍一雪前恥。”

章平趕緊笑着奉承道:“王兄這叫將計就計,着實高明。可笑那韓信自以爲得計,今日卻陷於兩難。若不救曹參,那曹參乃沛縣老將劉邦心腹,必遭漢軍衆將唾罵。若救曹參,便是自投羅網。”

聽了章平誇讚,章邯捋了捋花白的長鬚,陶然道:“平弟,寡人就再給你一個立功贖罪的機會。你領三萬軍馬星夜趕赴乾陵,與胡東合兵一道在陵外必經道路設下埋伏。只要韓信發來援兵,就殺他個片甲不留。”

章平一挺胸膛,昂首道:“臣弟此番,再不會讓王兄失望!”

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二十一章 山巔鬥法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十一章 徐福東渡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四十五章 寄人籬下第十章 隱隱生痛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十四章 韓信掛帥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三章 青青子衿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十三章 問路殺樵第五章 一場鬧劇第二章 相遇韓信第一章 論戰大會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一章 狸貓批奏第二十二章 白狐奪舍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八章 流水無情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十九章 激戰龍武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十八章 烏大娘子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七章 滅天見證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十六章 王子冒頓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十四章 河堤殲敵第十六章 須彌幻鏡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二十三章 老實交代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十七章 大法無邊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八章 初夜纏綿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四十六章 失魂落魄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九章 圍城打援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九章 最後一式
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二十一章 山巔鬥法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十一章 徐福東渡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四十五章 寄人籬下第十章 隱隱生痛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十四章 韓信掛帥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三章 青青子衿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十三章 問路殺樵第五章 一場鬧劇第二章 相遇韓信第一章 論戰大會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一章 狸貓批奏第二十二章 白狐奪舍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八章 流水無情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十九章 激戰龍武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十八章 烏大娘子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七章 滅天見證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十六章 王子冒頓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十四章 河堤殲敵第十六章 須彌幻鏡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二十三章 老實交代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十七章 大法無邊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八章 初夜纏綿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四十六章 失魂落魄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九章 圍城打援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九章 最後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