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焚天大陣

陽世之人有三魂七魄。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靈,一名幽精。七魄是: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各主精神、氣及心、胃、腎、腸,膽、肝、肺。三魂七魄性命攸關,去半則性命危險。人死後若魂魄散則不能輪迴超生。

那火魂幡乃是混沌天魔自開天闢地以來便擁有的寶器,能抵禦三界中任何一件法寶。身懷火魂幡者,若遇危險,此幡自能如意變化,幫主人度過危厄。

火魂幡既稱魔界中至高無上的寶器,仙界聞之色變,其玄妙絕不僅僅如此。

自古以來,仙魔兩立,之間的爭奪如人間的戰火,從未止歇。

上古之時,地處洪荒。仙魔兩界曾有一場驚天動地的激烈交鋒。結果仙界獲得了大勝,魔界損失慘重,幾個修煉天魔道法的重量級首腦蚩尤、刑天、東皇太一等均被仙界殺死,元神俱碎落入萬劫不復之地,仙界成了這世界的當然主宰。而魔界無力與衆仙抗爭,只能隱藏在暗處,伺機反撲。

魔界至尊混沌天魔仗着火魂幡之力,逃過了衆仙層層追殺圍剿,是在那交鋒中魔界倖存者之一。

天庭的神職有缺,封誰任誰便由幾個仙界中的巨頭說了算。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位鴻鈞門下弟子一合計,拍拍腦殼內定了一個封神榜,圈中誰誰便可去榜上報到,敕封爲天神,那沒有上榜的只能望着呵氣。便有了封神之戰,其實是玄門幾個師兄弟窩裡鬥。最後通天教主執掌的截教在萬仙陣一敗塗地,吃了虧還被師傅鴻鈞老祖責罰回闕歸隱思過。

這人間的秩序也由這幾位仙人把持。誰是真命天子,哪朝興,哪朝亡早就決定好了,人間的戰火紛爭,朝代更替在他們眼裡只是走走過場。這便是天道。

魔界當然不服,時刻想顛覆這由仙界把持的天道。但攝於仙界的法力,不敢輕舉妄動。

有一個傳說自亙古以來一直在仙魔兩界流傳,始終爲仙界衆仙憂慮忌憚。

那便是混沌天魔擁有的火魂幡中藏有一個毀天滅地的厲害陣法,名爲焚天大陣。若這陣法煉成,即有通天的靈力,任何仙力均無法匹敵。焚天大陣一經發動,可在天庭掀起浩天魔焰。到了那時,一直在仙魔爭鬥中佔據上風的仙界中的一切都將煙消雲散化爲灰燼,那真是世間浩劫到了。

但這陣法一直未有煉成,原因是缺少做陣中靈媒的凡人生魂。

那可不是一般人的生魂。此幡既名火魂幡,顧名思義,用此幡能攝取八字純火之人的生魂。若在一個輪迴(六十甲子)之內,火魂幡能攝滿九十九名八字純火之人生魂,則能煉成焚天大陣。

但這個隱憂從來沒有變爲現實。是什麼緣故呢?原因是人間的人口太少。試算一下,以當時秦國人口二千萬計,乘以概率八十一萬分之一,則能找出滿足八字純火條件的人只二十五人,可謂大海撈針。

所以那混沌天魔從未用生魂煉成這無可撼匹的焚天大陣。

但仙界無時無刻不在擔憂,若今後人口暴漲,這隱憂便會變爲現實。

※※※

李良便是那如大海撈針的八字純火之人。

姬風在來邯鄲之前,一番頓悟,已知李良便是八字純火之人。見李良拒絕奉他爲天子興復周室,便動了煞氣,用火魂幡將李良三魂攝去。

只見他默誦魔訣,口中唸唸有詞,將幡抖起,在空中劃了一道八卦圖形。

“呼”的一聲,一蓬火焰從幡上升起。那火焰不是尋常赤黃色,而是慘綠色,望之詭譎莫名。

而李良被攝去了生魂,形同癡呆,站在地上一動不動。

園中衆兵將也不知發生了什麼事,見李良不出聲,也不敢輕舉妄動。

姬風將那火魂幡不停地抖動,那綠火越燒越旺,空中噼啪作響。偏偏這綠火不能帶來一絲暖意,站在旁邊之人,均感陰風颯颯,殺氣森森,不由自主機伶伶起了一絲寒意。

原來姬風正用那焚天大陣的陰火魔焰,在炙烤李良的生魂。

李良的生魂旁人看不到,這修煉天魔道法的姬風可是瞧得清清楚楚。只見那生魂在魔焰熬煎之下,如受雷擊,痛苦翻騰,不停地叩首求饒。

姬風並不是要用李良的生魂來作焚天大陣的靈媒,離攝滿九十九個生魂還早,他只是想給李良吃點苦頭,讓他臣服於自己。見生魂求饒,便罷了手,將那火魂幡一彈,放出李良的三魂。

李良身軀一振,清醒過來。

姬風冷笑道:“李將軍,剛纔的滋味如何?”

李良這才知道,站在眼前的姬風已不是一位常人,而是一個隨時隨地可取自己性命的魔君。哪敢遲疑,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叩頭道:“李良願奉少君爲主人,供少君驅策。”

園中衆人,均驚訝莫名。這李良剛纔還強橫得很,怎會轉眼之間便向姬風叩首下拜,還要奉姬風爲主人?

姬風哈哈大笑,說道:“速去大殿召集羣臣,宣佈改國號爲周,光復我大周的江山社稷。”

※※※

且說韓淮楚看見姬風忽然駕鶴而來,出現在雲頭,大感震驚。

蒯通乍逢主公武臣被害,一時心中怒火難以宣泄,要找師弟李左車拼命。發泄一番後,倒也冷靜下來。他情知李左車武藝高強,自己一介文人,哪是他的對手。若不是師弟韓信阻攔,早已喪命在李左車的劍下。

蒯通便欲去燕代投奔韓廣,說動韓廣興兵爲武臣報仇。遂向韓淮楚告辭,急衝衝上馬走了。

要投效的正主被人害死了,趙國正內亂作一團,韓淮楚一時意興闌珊,對虞芷雅道:“芷雅,咱們走吧。”

虞芷雅也頗爲失望,點點頭,問道:“韓公子,咱們再去何處?”韓淮楚嘆了口氣,懶懶道:“非韓某辜負芷雅期望,實是天地之大,我不知何處容身。我想還是先回雲夢山吧。”

虞芷雅沉吟一陣,忽道:“不如我們去齊國投奔齊王田儋。”韓淮楚疑惑地望了虞芷雅一眼,問道:“芷雅難道忘了田氏兄弟搶奪你門中至寶《霸王神功》秘笈之事?”虞芷雅淡淡道:“那已是過去之事。田氏兄弟的師傅仲孫掌門已投書致歉,雲都是他管教無方之過,已將田氏三兄弟好生責罰了。爲了抗秦大計,芷雅這點個人恩怨又算得什麼。”

韓淮楚忍不住冷笑道:“怕只怕你不計較這點個人恩怨,人家可要念念不忘呢。那田儋現身爲齊王,恐怕他師傅的話也不管用呢。”

李左車在旁聽着,冷不丁哈哈大笑:“我主公即將入主邯鄲爲趙王,虞姑娘何必捨近求遠,要去投奔什麼齊王?”

虞芷雅美眸一亮,展顏道:“對啊,武臣雖死,趙國兵馬尚在。那趙公子歇作了趙王,不一樣可以興師抗秦麼?”

韓淮楚望了李左車一眼,遲疑道:“三師兄不怪我擊傷你之事麼?”李左車笑道:“些許小事,師兄我還沒放在心上。你能擊傷我,我還欣慰你武功大進呢。”他頓了一頓,又苦笑道:“我只是心中不那麼服氣,爲何師傅他老人家把《十四篇》傳了給你,而我入門比你早了二十年,一直代師授業,卻不傳給我。”

虞芷雅聞言,美眸中清輝頻閃,喜道:“韓公子,鬼谷前輩真將《十四篇》傳了給你麼?”

韓淮楚還未開口,李左車已代他回答道:“這還有假,我師弟現在已練成先天真炁,我這當師兄的遠遠不是他的對手。”

虞芷雅心中大喜過望。她從不知韓信還有如此高強的武功。若個郎真是練成先天真炁,武功一道天下已罕逢敵手,又加上他從鬼谷學來的一身文韜武略,成爲蓋世英雄完成自己誅除暴秦的心願也是不難了。到時嫁與此郎,更有何憾?

她心中隨即憶起兩年前在清溪與鬼谷懸策賭棋的歷歷往事。那時弈棋的彩頭一個是師門至寶《霸王神功》秘笈,一個便是這《鬼谷子十四篇》。孰能料到,霸王神功被那渾小子項羽學去,十四篇被韓公子學成?事情演變至斯,虞芷雅直有恍如隔世之感。

韓淮楚卻仍在猶豫,問道:“三師兄,那趙公子歇做了趙王,會不會攝於秦軍威勢,不敢興兵擊秦?”

李左車聞言一怔。

原來他與趙歇相處多日,已知趙歇性情懦弱,在河東起事前便畏首畏尾,擔心秦軍勢大自己事敗身亡。若不是自己決斷,那趙歇怎有今日割據一方之局面。

他心中奇怪,“韓師弟又沒見過趙歇,怎知我主公性情?”

他哪裡知道,韓淮楚是從兩千多年後的未來而來。別的姑不論,這鉅鹿之戰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韓淮楚心知那趙歇真正與章邯對抗,是在人家打上門來,要滅了他趙國之時。那時章邯大軍將鉅鹿城圍得如鐵桶也似,只差一口氣便可攻破城池。若不是項羽大展神威,一舉擊潰章邯,趙歇已成秦軍階下之囚。

他那史書上卻從未寫過趙歇會去主動挑戰秦軍。韓淮楚心想,“這找老闆把自己賣了的事可不能馬虎,小生要問個清楚,那趙歇到底是怎麼一個人物?”

李左車沉吟一陣,答道:“想來不會吧。那秦軍雖遠,早晚會來攻打趙國。若不抗秦,便如昔日六國滅亡之故事,只有死路一條。”

韓淮楚眼現嘉許,心想師兄果然有前瞻,能看出未來之勢。遂道:“就依師兄之言,我們願爲公子歇效力。”

李左車大喜道:“有師弟在,我們師兄弟並肩作戰,何懼他章邯?”

虞芷雅忽問:“李將軍,你既與李良相約,李良已經拿下邯鄲,殺了武臣,怎不派人與你聯絡?”

李左車也正自奇怪。原來他與李良約定,只等大事一成,控制住城中局勢,便會派親信來接自己進城。

他看了看日頭,心想算時辰李良的親信該當到了,怎還不見人影?

他心中雖急,臉上卻裝作若無其事,嘿嘿笑道:“別急,馬上會有人來接我。”

於是三人按捺住心情,在道旁靜靜等待。

孰知這一等便是兩個時辰,一直到太陽下山,還未有人來接李左車。

此時李左車已不能控制住心情,在樹下不停地走來走去,嘴裡不住嘟嚷:“會不會有什麼變故?”

虞芷雅道:“何不去邯鄲城中打探一下?”李左車搖頭道:“不妥。這趙國識得李某者太多,我貿然進城,身份一旦暴露,恐怕想出城都不能了。”

“趙歇還未入主趙國,三師兄現在還是敵軍元帥,這身份是進城不得。”韓淮楚微微一笑,說道:“就讓師弟我走上一遭,打探一下城中虛實。”

李左車點頭道:“師弟小心,打聽到消息後速速回來。”

韓淮楚一躍上馬,拱手道:“吾去也。”一揚馬鞭,直向邯鄲城而去。

第六十八章 伐謀伐交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三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四十八章 九陣破敵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二十五章 擋之披靡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六十五章 送頓大餃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十一章 披肝瀝膽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四十四章 羣星隕落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二十三章 黎山老母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二十三章 北極戰神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八章 僞遊夢澤第三十四章 蕭何弄計第二十四章 斷尾求生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十章 油盡燈枯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二十三章 冷槍戰法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二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十五章 風箏之祖第二十章 易儲風波第二十一章 勢同水火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三十五章 見醢而反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二十五章 擋之披靡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三十八章 對牛彈琴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三十章 佳人請君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三十章 佳人請君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六十五章 送頓大餃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十六章 須彌幻鏡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六十五章 送頓大餃第四十九章 大將軍印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八章 流水無情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六章 近在咫尺
第六十八章 伐謀伐交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三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四十八章 九陣破敵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二十五章 擋之披靡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六十五章 送頓大餃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十一章 披肝瀝膽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四十四章 羣星隕落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二十三章 黎山老母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二十三章 北極戰神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八章 僞遊夢澤第三十四章 蕭何弄計第二十四章 斷尾求生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十章 油盡燈枯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二十三章 冷槍戰法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二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十五章 風箏之祖第二十章 易儲風波第二十一章 勢同水火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三十五章 見醢而反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二十五章 擋之披靡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三十八章 對牛彈琴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三十章 佳人請君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三十章 佳人請君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六十五章 送頓大餃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十六章 須彌幻鏡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六十五章 送頓大餃第四十九章 大將軍印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八章 流水無情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六章 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