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勢同水火

韓淮楚心道,“汗!這陣子小生成了香饃饃了,先是陳勝,後是魏咎,這會又有武臣,都來請我。這一次武臣竟要將傾國兵力,託國之重交給小生,倒真像是求才若渴了。”

那武臣的結局,韓淮楚自是知道,又豈會答允?

韓淮楚也不正面回答,卻將話題一轉,反問蒯通:“二師兄,你得師傅他老人家相術真傳,可爲趙王看過相?”

蒯通聞言一怔。

他投靠武臣之後,便暗自看過武臣面相。那武臣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相貌堂堂,一望便是大富大貴的王者之相。

蒯通對武臣的面相十分滿意,還慶幸自己找了一位好主子。

今日師弟韓信忽然問起武臣的面相,莫非他想知道武臣的命格,以免跟錯了老闆?

蒯通呵呵一笑,說道:“師弟放心,趙王命中大貴。若非如此,師兄我怎會棲身於他?”

韓淮楚卻嘆息一聲:“看來二師兄之相術,並未學到師傅之精。否則,當日也就不會在陳勝身上,費了恁多猜測了。”

一年前與韓淮楚一同來求拜鬼谷懸策爲師的陳勝,就是由蒯通把關爲他看相。蒯通初看陳勝也是王者之相,再看又不像,一時吃不準便詢問師傅。那鬼谷懸策只看了陳勝一眼,就將他PASS掉了,爲此陳勝一直耿耿於懷。

相術不如師傅時有走眼,那是他自家之事。如今這不懂相術的小師弟也來譏自己相術不精對自己說短道長,蒯通當即眉毛一挑,變色道:“師弟此言何意?”

韓淮楚淡淡道:“二師兄沒有看出,那武臣命中有場血光之災,將死於非命麼?”

蒯通怒道:“師弟你不想棲身趙王便算了,怎能滿口胡說?你又未親眼見過趙王,更不懂相面之術,怎知趙王有血光之災?”

“小生從未來而來,怎會不知?”韓淮楚失笑道:“我有沒有胡說,師兄日後自知。那趙王也算得上是個明主,只是命有不測。我勸師兄休貪戀一時之富貴,速離趙國,以免陷入是非之中。”

未請得動這小師弟,這小師弟反倒來勸自己,蒯通心中那個氣是不打一處出,面紅耳赤道:“師弟太小看我蒯通了。我之投趙王,非爲貪戀富貴,乃是爲實現平生之抱負也。”

韓淮楚見師兄發怒,忙陪不是道:“算我說錯了。我知師兄不是貪戀富貴之人。”

蒯通怒氣稍減,問道:“師弟是不想投效趙王的了。”韓淮楚點頭道:“人各有志,累師兄千里趕來,實在是對不住。”

這韓師弟韓信拒絕入趙,他一番雄圖偉略只有另想辦法。那蒯通是滿臉失望,嘆了口氣,說道:“咱們兄弟之間,談什麼對不對得住。我知師弟你也是爲了我好。咱們去師傅之墓吧。”

※※※

二人便向鬼谷懸策墳墓走去。快到墳前,遠遠望見一人,跪倒在墓碑前,正焚香祭奠。

此人年約四旬,頭帶角巾,儒雅瀟灑,透出一股子名士風流,卻不是韓淮楚那三師兄李左車是誰?

在鬼穀道場,鬼谷懸策大部分時間用來閉關修道,無暇授徒,韓淮楚的兵法均是跟隨李左車學的。李左車對他來言,亦師亦兄,韓淮楚對他是十分的敬重。

多時不見三師兄,此時見李左車回到鬼谷,韓淮楚一見大喜,高喊一聲:“三師兄,你何以回到鬼谷?”

就見衣袂一振,那蒯通一見李左車,面色十分古怪,轉身就走。

韓淮楚拉住蒯通,問道:“二師兄,師傅墳墓就在前面,你爲何要走?”

蒯通將韓淮楚拉在他袖子的手一按,壓低聲音道:“左車在此,我還是迴避的好。”

韓淮楚頓時明白過來。蒯通之所以要走,是因那趙王武臣未迎立趙歇,自個兒稱王,已與趙歇成了敵人。這兩位師兄,各爲其主,雖曾同門學藝,此番見面定會十分尷尬。

韓淮楚將手一縮。蒯通交代一句:“師傅之墓我已知道,過會我自去祭奠。”話一說完,拔足就走。

那李左車已望見蒯通,高聲喊道:“二師兄,請留步!”

師弟既已出聲相喚,蒯通只好停步,回過頭來。

李左車手搖羽扇,不緊不慢走到二人面前,冷冷問道:“二師兄爲何一見我面便要離開,莫非師兄討厭見到左車麼?”

蒯通見他語氣不善,索性將話挑明,冷笑道:“你又何必明知故問?你爲趙歇,我輔武臣,如今你我之間各爲其主,勢同水火,又何必相見?”

韓淮楚萬萬想不到這兩位師兄一見面語氣便這麼冷冰冰的,同門之誼已蕩然無存。

李左車長笑一聲:“好個各爲其主!二師兄,你既已明白這個道理,今日死在我的劍下,休要怨我!”

話一說完,“倉啷”一聲,李左車寒劍出鞘,直指蒯通咽喉。

他本是趙國名將李牧之後,家學淵源,那一劍施展如失蛟神龍,稱得上如火純青。

而蒯通只是一介文人,又哪裡能躲得過李左車這一劍。一時之間,面色如土。

陡見韓淮楚右手虛空一引,那李左車施出的必殺一劍忽然走偏,貼着蒯通臉頰疾劃而過。人影一幌,韓淮楚欺身上前,伸出手電光石火抓住李左車劍身,問道:“三師兄,爲何一見面便要取二師兄性命?”

李左車剛纔是必殺的一劍,卻不知怎地被這小師弟就那麼伸手一引,劍勢就走了偏。李左車剛纔還想不明白,只當那是自己失手。待韓淮楚簡簡單單將他劍身抓住,這就不是用僥倖二字說得通了,李左車差點要跌破眼鏡。

要知道空手入白刃,不是武功高出對手不止一籌,絕不敢徒手去拿對方鋒銳的兵刃。

“這韓師弟武功平平,平日裡也不見他怎地,怎一時武功大進?”

“韓信,這不關你事,閃到一邊去!”平日對衆師弟彬彬如君子的李左車,盛怒之下,也對韓淮楚呼喝起來。

韓淮楚笑道:“怎不關我事?二師兄陪我同來,既被我撞到,怎能讓他喪命?”

李左車用力一抽,只想將劍抽回。哪知那劍握在韓信手中,如同生根一般,半分也奪不回去。

能空手入白刃或許只是招數高明,奪不回這劍只能是這小師弟內力深厚。李左車是又驚又怒,詫問:“韓信,你何時變得如此高強?”

韓淮楚笑臉勸道:“還望三師兄看在往日同門的情分,罷手饒過二師兄。”

李左車怒斥一聲:“韓信,你懂個什麼?此乃軍國大事,豈能念同門情分,效小兒女之態?今日不殺蒯通,師兄我誓不罷休。”

韓淮楚惑然問道:“二師兄只是文人一個,何以令你如此嫉恨?”

李左車左手羽扇一指蒯通:“這個就要問你的二師兄了。”

※※※

師出同門一起在鬼谷學藝,那李左車爲何如此嫉恨蒯通?原來事出有因。

蒯通臨行前,武臣召來蒯通,密謀道:“寡人接獲密報,國中不少人與趙歇暗送秋波,圖謀不軌。那趙歇乃趙國後裔,有他在,寡人寢食難安。寡人慾出兵將之翦滅,愛卿以爲如何?”

蒯通沉吟一陣,說出一條毒計:“趙歇盤踞河東,有名將李左車輔佐,又國中之人心向趙歇,恐難以撼動。何況趙歇無罪與我,出兵討伐名不正言不順。不如遣派殺手暗中狙殺,畢其功於一役。趙歇一死,其黨羽無所恃,則河東唾手可得矣。”

武臣遂從其計,派刺客往河東暗殺趙歇。

於一次郊獵之中,那刺客埋伏在草叢中,等趙歇走近,猝然發難,一箭將趙歇射下馬來。

衆護衛一擁而上,將那刺客擒住。一番嚴刑拷打,那刺客供出乃是武臣所派,主謀便是蒯通。

那箭射中趙歇左肋,未傷及要害,又有鎧甲護身,趙歇得而幸保不死。饒是如此,趙歇這一箭也傷得不輕,直到現在還躺在牀上。

主公被刺,李左車急從軍營趕來探傷。得知是蒯通的主謀,不由怒火萬丈。

那李左車乃是趙國名將李牧之孫,離開鬼谷後,便跟隨了趙公子歇,入了三晉盟。

對於復興趙國,一幫亡國君臣自然是念念不忘。陳勝起事後,他們原想有所作爲,但時運不濟,被同爲義軍的武臣著了先鞭,攻克上黨擋住了去路,趙歇與李左車只好在河東發展,不久又陷入與吳廣大軍對峙的尷尬境地。

終於吳廣大軍撤離。剛鬆了一口氣,章邯大軍又攻克了滎陽,令趙歇一黨大爲緊張。

不久前有消息傳來,三晉盟總盟主張耳力主迎立趙歇爲王,這些人欣喜若狂,深爲期待。孰料被那蒯通攪局,武臣自立趙王,這些亡國君臣一番美夢變成了泡影。

不能入主趙國也就罷了,畢竟趙地是人家打下來的。不料武臣卻容不下趙歇,那攪局的蒯通竟再出毒計,欲置趙歇於死地!

彼既然不仁,我也不義。趙歇一黨,便商量着對付武臣,謀他的江山。

衆人商議,均說有蒯通這老賊爲武臣謀劃,想安枕於河東是不可能的。此番行刺失敗,他定會唆使武臣再施毒手。要想光復大趙入主邯鄲,只有先除掉武臣身邊這位智囊人物。

正好得到消息,那老賊已去了魏國。於是李左車將軍營之事交託給他人,自個單身匹馬,南下千里追殺蒯通。

終於在清溪鬼谷師傅的墳前,遇到了自己這位師兄,李左車便按計劃出劍指向蒯通,施出致命的一劍。

不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這素來不起眼的韓師弟竟變得武功大進,要硬護着那蒯通!

韓淮楚聽了李左車之言,目光轉向蒯通,問道:“二師兄,你可做了什麼對不起三師兄的事情?”

蒯通嘿嘿一笑,問李左車道:“師弟,那趙公子歇現下可安好?”

李左車冷笑道:“恐怕要讓師弟失望了。託老天的福,我主公現在還沒死。”

蒯通臉上隱隱現出一絲失望。

※※※

韓淮楚算是聽明白了。對那趙歇,蒯通策劃了行刺。

他心中平生一陣悲哀。想不到昔日朝夕相處,親密無間的師兄弟,只爲了這句“各爲其主”,就如隔世寇仇,一見面便要拔刃相向!

想到自己今後也要在沙場與這幫師兄弟碰面,不知將來自己是否也如眼前兩位師兄一樣,爲了那未來老闆劉邦而不念同門情誼,與師兄弟們鬥個你死我活。

“罷了!這就是宿命。既然冒了那韓信之名要開創漢室,這一切終究要直面,想躲也躲不了。到那時候,戰場上當然不能相讓。戰而勝之後,能網開一面饒了師兄弟們的性命,也算對得起師傅在天之靈了。”韓淮楚心中嘆道。

他這麼胡思亂想,一個愣神,握劍的手鬆了一鬆。李左車覓得機會,猛一用勁,將劍奪了回去。

他長劍在手,立刻仗劍向蒯通逼來。蒯通嚇得面色發白,一個閃身,躲到韓淮楚身後,失聲喚道:“師弟救我!”

韓淮楚驀地清醒過來,眼見李左車劍勢兇猛已臨身前,不及多想,“呼”地拍出一掌。第七重先天真炁,如排山倒海狂涌而出。

李左車哪裡經得起?“砰”的一聲,飛出一丈開外。

只見他“哇”地吐出一口鮮血,面如金紙,似乎受傷不輕。

李左車眼中突然生出恨意,厲聲道:“先天真炁!原來師弟你已得我門至寶《十四篇》!師傅他老人家好生偏心,我跟隨他二十年,所有的師弟兵法都是我代爲傳授,卻未將《十四篇》傳與我。師弟你入門才一年,卻將這秘笈傳了給你。師傅待我,何其不公!”

話一說完,李左車從地上爬起,揚手擲給韓淮楚一個包裹,轉過身,頭也不回,向山下跌跌撞撞走去。

韓淮楚望着李左車踉踉蹌蹌的背影,想到自己跟他學習兵法時他諄諄善誘的幕幕往事,自己此番卻失手打傷了他,不由心中生起一陣愧疚。

蒯通拾起地上包裹,打開一看,卻滿是沉甸甸的金子,足足有二百金之多。

第六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異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十二章 舌戰八方第三章 周室少君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十五章 自請爲王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五章 韓信葬母第三十九章 刑馬立約第三十三章 師兄出馬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一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二十四章 同門論智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九章 帶你上天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四十八章 九陣破敵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二十章 易儲風波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五章 一場鬧劇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第六十七章 唯我獨醒第六十四章 大點鴛鴦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第十四章 井陘古道第四十五章 宇宙之謎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二十五章 軍師瘋了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六十二章 將軍煲湯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六十五章 鴻門開宴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二十六章 霸王遇姬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四章 法學大家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一章 狸貓批奏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二十二章 白狐奪舍第三十八章 軍馬雲集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九章 夙根未盡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一章 相提並論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十三章 崤山三義第六章 張耳逃生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四十九章 望塵莫及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四十章 背信棄義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
第六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異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十二章 舌戰八方第三章 周室少君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十五章 自請爲王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五章 韓信葬母第三十九章 刑馬立約第三十三章 師兄出馬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一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二十四章 同門論智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九章 帶你上天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四十八章 九陣破敵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二十章 易儲風波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五章 一場鬧劇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第六十七章 唯我獨醒第六十四章 大點鴛鴦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第十四章 井陘古道第四十五章 宇宙之謎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二十五章 軍師瘋了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六十二章 將軍煲湯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六十五章 鴻門開宴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二十六章 霸王遇姬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四章 法學大家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一章 狸貓批奏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二十二章 白狐奪舍第三十八章 軍馬雲集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九章 夙根未盡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一章 相提並論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十三章 崤山三義第六章 張耳逃生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四十九章 望塵莫及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四十章 背信棄義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