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對應(上)

聽到這話,張攸之不由苦笑。

其實張攸之明白這次戰事的重要性,洛陽一得,基本上就可以鎖住胡人南下的途徑,特別是洛陽是凡朝帝都,政治意義也很大。

一旦奪得洛陽,併吞充州,那青州就可奪下,這樣黃河就全部被控制,胡人再難寸進,可以說,這是真正的立鼎之戰。

只要這戰勝利,北伐成不成,都無關帝業。

張攸之雖不知道地球上宋朝版圖基本上就是這樣,但也明白這道理。

只不過,正因此,所以秦王和胡人,都不會坐視,這一戰就攪動了整個天下。

作爲大臣,到了這時候,豈願自己君主出去冒險?

不過,轉念又一想,陛下是開國君主,年才二十四,而前面幾朝的開國太祖,哪一個不是自己馬上奪的天下?

只要出征時事事想在前面,也不會出變故。

就算是這樣,他還是心下不安。

“陛下,既您打定主意御駕親征,您的侍衛親軍,必須跟隨,而且凡事以陛下安危爲第一要緊纔是,陛下切不可親自上陣。”張攸之伏身叩拜,神色嚴峻。

見張攸之架勢,不答應只怕不起來,王弘毅只得苦笑:“你呀,太過擔心了,朕自幼習過武,上陣殺敵也不是沒有”,。”而且朕雖是御駕親征,也不過是臨陣派將,差遣衆將,哪有朕親上戰場的道理?”

不過張攸之所說,同樣是朝中大臣意見,現在是開國,整個夫成氣運集於王弘毅一身,一旦有失,這些大臣的榮華富貴甚至身家性命都付之東流,不由他們不緊張。

不過王弘毅御駕親征,也不過是爲了能隨時把握戰事情報,做到隨機應變,鼓舞士氣,特別是把握氣運。

話說洛陽在王弘毅判斷,胡人,秦王,還有鄭國公本身,都是要干涉,這樣的大規模氣運決戰點,王弘毅必須親自鎮冇壓,不過僅僅是這樣,具體戰場還真沒有想過要逞能親自指揮干涉,甚至親臨一線。

見張攸之這樣懇求,就如此說。

此番北上,總體規模二十萬大軍,二十萬自不可能全部投入戰場,周圍至少有着三萬親軍隨時環衛,不至於有問題。

張攸之聽了皇帝的話,伏地叩頭:“皇上有這句話,臣就放心了,臣無禮冒犯皇上,還請皇上降罪。”

“卿也是一片忠心,何罪之有?起來吧!”王弘毅擺了擺手,說着:“卿下去準備吧,這需要內閣統一調度。

“是!”張攸之再一伏身,起來。

幾日的時間,過的十分快。

三萬軍向着衷州滾滾而去。

而大成皇帝親率十萬大軍,準備拔營的消息,更在一時火速的傳遍天下。

雖因着路途遠近之故,得到消息的人早有晚,凡是得到這消息,無不暗自心驚,知道這看上去的一場小戰役,怕是要引發天下決戰。

而且,大成皇帝的大軍,去向必是洛陽,原因很簡單,首先就是充州三郡,在充州五郡投降的情況下,單是三萬足夠了,根本用不着大成皇帝起兵十萬跟隨,那唯一的目標,就是洛陽了。

而且洛陽大過特殊,大燕就是以洛陽爲都,南遷後才以金陵爲都。

洛陽古時傳下,據說七朝古都,擁有龍氣,至今未衰盡,就被世人重視。

這時的人,哪怕是再開明,對鬼神和風水之說都將信將疑,風水和鬼神,更是被人應用到了日常生活中。

不說世家貴族豪門大戶,就是尋常百姓人家,婚喪嫁娶,哪一樣離開這些?

要守天下之都,必要重視安全、交通、人和三項。

長安位於關中平原,處於渭河之南,秦嶺之北,沃野千里,羣山環抱,自是安全上保證,附近千里良田又可自給。

但隨着人口發展,都城人口往往突破百萬,長安爲代表的自給派就不行了,糧食和物資必須由外地供應,更加不要說關中由於水土流失,已經變成了貧地了。

日後北京,就是鎮冇壓東北,守着國門,又有着漕運纔可維特。

因此洛陽以交通論,勝過許多因素,在政治經濟上有着其卓然的地位,不僅是諸侯,甚至大成朝不少人都有着還都洛陽的聲音。

前面沒有貿然進兵,無非是各自領地尚未平定,又有着別的勢力同樣關注,有着一個平衡之道把持着。

現在先有洛陽的鄭國公向外擴張,北面胡人已吞掉數個諸侯,成爲北方最夫陣營,南方由王弘毅一舉平定建立了大成皇朝,秦地的郭文通雖實力較弱,卻有着一爭的本錢。

在這種情況下,這洛陽就變成了天下的核心,風暴由此展開。

長安,王宮

這是五月初三,秦王派遣大軍,和胡人對峙涼州,一時僵持着。

而秦王卻坐鎮長安,消息不斷傳來。

這日上午,一個將軍,五十歲左右,臉上的皺紋縱橫,不荀言笑,到了書房門口,求見秦王。

“王上在等着你的消息呢,您稍等!“侍衛說着躬身一禮。進了去,周圍頓時鴉雀無聲,都靜靜等待着。

片刻,裡面傳話出來:“請!”

這將軍步行入內,見了郭文通,也不多言,口p拜行禮,說:“成國的消息傳過來了。”

說着,舉手奉上消息文件。

郭文通等候數日,自接到大成特使趕赴洛陽的消息後,他就一直在等這個消息,長安離洛陽很近,鄭國公的消息自是知道。

在鄭國公拒絕投降後,郭文通就第一時間等待着金陵的反應。

“嗯,是金陵的消息。”郭文通接過來掂了掂,笑:“看樣子還是萬言書。”

說罷展開觀看,一面用茶,一面一頁一頁細看。

只見郭文通或皺眉,或陰沉,或沉思,最後啃然嘆息,推開奏章下地踱步,喃喃的說着:“王弘毅果是親自舉兵了!”

踱了凡步,又回去看了看摺子再仔細看一遍情報,知道盧高率三萬,水師動員六萬王弘毅親率十萬大軍,這真真是二十萬軍。

嘆着:“洛陽可戰之兵,真正不過五萬別的都是散軍,爲了對付五萬,一下子水陸出兵二十萬,真是有魄力有決斷一已是大成天子,還能親率大軍出兵洛陽,可嘆!”

搏兔用全力,單從兵戰略上說的確無懈可擊,這樣一來,只怕洛陽會被王弘毅的大軍一舉拿下。

郭文通的臉色越發變得陰沉,沉思着。

論起實力來,遠比不上王弘毅,甚至戰略上都沒有成龍的機會,但總不能等死自己在秦地經營多年,身爲秦王,有着一班文臣武將幫持着自己。

胡人舉兵進中原前,郭文通還不太明白爲什麼王弘毅不取自己秦地,隨着胡人的消息一個個的傳過來,對於王弘毅昔日打算,他已經明瞭。

胡人還未出兵,王弘毅就猜到現在之局,自己秦地成了南方一道屏障。

這讓郭文通凡乎吐血,只是雖陷入絕地,卻不肯甘心,這天下大局不到最後一刻,豈能放棄?

胡人奪取了幽並下一步就是翼青二州,這樣必和王弘毅進行大規模戰爭。

假如能爆發大戰,無暇對付秦川,自己又奪取了洛陽,有着屏障,又將涼州這路胡人擊敗,這樣才能形成三分之勢。

但讓王弘毅再得了洛陽,。”郭文通就徹底絕望了。

那時據洛陽和涵谷關,把握要關,又掃平充州和青州,以黃河爲界,只怕胡人就再難有機會,這樣的話,得了大半天下,中原精華之地,只要經營凡年,只怕胡人都不是對手,更加不要說秦”了。

秦川雖經營多年,但千里殘破,再修養也有限。

除非自己將這趟水攪渾,趁機得些好處,再讓胡人和大成兩敗俱傷,不然斷無機會。

想到這裡,郭文通目中火花一閃,大笑說着:“看來孤不得不介入了!”

已決定,自立刻雷厲風行,立刻說着:“你下去吧!”

見這將高開,又命:“給孤召見大臣,都來此處議事。”

這自然是招來心腹,分兵布將,作出準備。

幷州,長白郡

自王弘毅登基,幽州平定後,夫汗雖沒有改漢人的帝號,卻按照漢人的制度,建立郡縣制,以漢人文官擔任太守。

忽爾博所率大軍連連取勝,連幽州戰事都立刻支援,對這位英武不遜於當年的愛子,天汗是越看越滿意,就令忽爾博爲幷州總管,全權管轄幷州軍政。

忽爾博回來後,此處就變成了大兵營,三萬騎兵在此駐紮,而文官由漢人擔任。

幷州各郡都有千夫長守衛,監督着漢將,而縣級全部由漢人擔任。

傅允信作爲漢將之首,領三萬人,總兵力也達到了十萬。

長白郡太守的府,已經改造成了王宮,現在就是忽爾博的居住所。

這時,忽爾博得到消息。

忽爾博身披王服,相貌英挺,隨着年齡漸長,久掌大軍,威嚴已自然,這時正在讀着一份文件,沉吟不語。

這份情報正是大成的兩個消息,說是二個,實際上是一個。

“三萬陸軍,六萬水師,大成皇帝親率十萬逼向洛陽?”念着情報上的內容,忽爾博的眼前,似乎能看見一今年輕人。

胡人佔領幽並,實力不容置疑,但現在卻並沒有佔有大勢,對這位比自己年輕卻已經佔領整個南方的人,忽爾博一直是十分關注。

在蜀地被迫逃亡,卻還沒有見過面,因此特地派了密探,從各種渠道蒐集王弘毅的畫像。因見過王弘毅的人很多,送到忽爾博手中的畫像讓忽爾博知曉了相貌。

“給本王備馬,本王要去面見父汗。”忽爾博突然之間說着,百人規模的騎兵來往,還來得及,這事必須由整個胡廷來對應!

第35章 轟動(下)第21章 入門(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156章 撤軍(上)第48章 天意(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287章 決意(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113章 定心(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166章 影響(下)第106章 繼位(下)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53章 大喪(上)第39章 觀禮(下)第309章 挽回(上)第175章 新生(上)第273章 甦醒(上)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173章 絕境(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168章 火器(上)第319章 長安(上)第97章 合圍(下)第89章 落定(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264章 尋思(下)第95章 出兵(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236章 領軍(下)第259章 痛哭(下)第37章 暗流(下)第96章 決意(下)第127章 放糧(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51章 仙方(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319章 長安(上)第15章 賴同玉(下)第89章 落定(上)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319章 長安(上)第300章 動作(上)第60章 出山(下)第308章 夜襲(三)第334章 隕落(上)第50章 造鼎(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19章 破寨(上)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5章 賴同玉(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257章 月思(上)第69章 隕落(下)第168章 火器(下)第48章 天意(上)第307章 夜襲(二)第296章 東郡(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80章 茶思(上)第331章 逃亡(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168章 火器(上)第177章 敕封(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138章 對比(上)第331章 逃亡(下)第209章 海關(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49章 病變(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158章 出使(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58章 引戮(上)第37章 暗流(上)第12章 能吏(下)第207章 滿月宴(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255章 出船(上)第174章 氣運(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95章 出兵(上)第277章 旨意(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71章 喜事(下)
第35章 轟動(下)第21章 入門(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156章 撤軍(上)第48章 天意(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287章 決意(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113章 定心(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166章 影響(下)第106章 繼位(下)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53章 大喪(上)第39章 觀禮(下)第309章 挽回(上)第175章 新生(上)第273章 甦醒(上)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173章 絕境(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168章 火器(上)第319章 長安(上)第97章 合圍(下)第89章 落定(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264章 尋思(下)第95章 出兵(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236章 領軍(下)第259章 痛哭(下)第37章 暗流(下)第96章 決意(下)第127章 放糧(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51章 仙方(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319章 長安(上)第15章 賴同玉(下)第89章 落定(上)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319章 長安(上)第300章 動作(上)第60章 出山(下)第308章 夜襲(三)第334章 隕落(上)第50章 造鼎(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19章 破寨(上)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5章 賴同玉(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257章 月思(上)第69章 隕落(下)第168章 火器(下)第48章 天意(上)第307章 夜襲(二)第296章 東郡(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80章 茶思(上)第331章 逃亡(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168章 火器(上)第177章 敕封(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138章 對比(上)第331章 逃亡(下)第209章 海關(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49章 病變(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158章 出使(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58章 引戮(上)第37章 暗流(上)第12章 能吏(下)第207章 滿月宴(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255章 出船(上)第174章 氣運(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95章 出兵(上)第277章 旨意(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71章 喜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