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青色(下)

?乘典平穩落地。?

一太監小心翼翼稟告的說着:“王上,到了!”,“晤!”,王弘毅慢慢睜開眼出來,看也沒有看行禮的內侍,往書房而去。?

一陣冷風從檐下掠過,王弘毅一時沒出聲,進了書房,就吩付磨墨,等磨好了,王弘毅的眸子閃着幽幽的光,只看着一處屏風。?

這屏風上面有弄荷花含芭欲放,屏風背後,卻寫了不少字。?

話說君主日理萬機,每天要扯奏的奏章數以百計,涉及的人上千數。?

君主除了重臣,還有身邊服侍自己的內侍,別的難以記住,所以許多君主都有類似的措施,寫下名字以防遺漏。?

和別的君主一樣,寫在這屏風上的名字,都是給王弘毅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臣,只是標準和別人不一樣,上面的每個名字,都是金色以上的名字。?

而淡青色以上,更是注意,暗中只填在中堊央。?

許夾才喃喃說着:“加上吧!”,說着,就提筆在屏風上,先在靠近中堊央之處,寫上了陳清的名字,又在邊角上,添上了五個金色人名,寫完,放下筆來,一嘆。?

金黃色的人名現在有三十餘,都可爲一郡之守,或者六部主事,也可以培養,但是淡青色的,只要通過才能和忠誠的考驗,卻可大用,掌一部一省之事。?

現在淡青色,就察箕個位數的名字。?

不過就算有氣運,也不能一步到位,願意進仕的,都從九品或者正九品入仕,特別是這幾人,都有任務加——富貴險中求嘛!?

半月後,成都府此時天色已是鄰近黃昏。?

淡淡的陽光,斜斜的照過來,落到地上,灑成一片。金黃色的光讓走在路上的人,不禁半眯起眼眸方能看清前面的路。?

一匹快馬這時從官道奔來,帶起一溜塵土,向着成都府方向疾馳而去。馬上的人臉上身上,有着淡淡的灰塵和疲依,看起來是連日趕路過來。?

成都府的城門,再過一會就要關上了,進出城池的百姓,這時已漸漸減少。?

“聽說張屏夫裡的待下水便宜的很,一會回去你們不來上二斤回去煮爛了溫酒喝?”城門的士兵有人笑的開懷。?

最近大半年,因荊州局勢日漸穩定,連他們這些在成都府當差的人,也都得了不少賞賜,自是人人歡喜,做起事情來,也越發有幹勁。?

這和以前當差時混日子不同,楚王手下做事,掐銀不單薄,規矩很嚴,要是幹不好丟了這差事,只怕回去無法交代了。?

“最近大半年,進出城門的商隊比以前多了不少,你們發現沒有?”準備收拾一下就關城門的一個士兵說着:“我可是聽說了,前段時日,不少那些貴人,都趕去了荊州,聽說是去襄陽城拜見王上去。嘖嘖,可惜咱只是個小士兵,要是也有他們的家世,我也想去拜見一番王上,進王宮開開眼界哩!”,“就你這慫樣,就算有個有錢老圌子,怕也是塊扶不起來的泥巴!”,聽了他的話,旁邊立刻有人嘲笑說着。?

“我說,你也別自怨自艾,知道城西頭巡邏的王大卞不?”負責這一隊的火長這時走過來,拍了拍先前說話人的肩膀:“他也是咱們這樣的泥腿子出身,上頭也沒啥人照應着,可不照樣升官發財被調去了襄陽當上了禁軍?聽說他就遠遠的見過王上好幾面!”,“現在他已經副隊正級了,他家的人,以前娶不上媳婦的王二卞,現在也有媒婆上門給介紹!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哪!”,“真的?”別人這時也都圍過來,這樣的事,聽得他們個個一臉的羨慕。?

有人驚奇的說着:“我聽說過這事,還以爲是亂說,是真的?”?

話說,軍隊的淘汰和轉業無時不在,一些身體不好,素質不高的士兵,被不斷轉到地方上擔任廂兵。?

一般來說,只有正軍圌轉到廂兵,卻很少有相反。?

“他還是走了運!襄陽城的禁軍,聽說一個人納銀就抵得上我們一隊了!”,“劉大哥,到底他是咋選上的啊?”有人更是追問的說着。?

老劉在他們這裡是個火長,平日裡認識的三教九流卻很多,內幕知曉的也多,有些小道消息不清楚,到他這裡一問,就能知曉個真假來。?

“還不是因他前段時候應徵了去打交州,得了戰果,讓上面知道了他這個人!你們幾個要想混出個人樣來,也可以仿效他去疆場上廝殺個一番,只要有命回來,定是能出入頭地!”,火長笑看着他們說着:“你們敢不敢聆着腦袋去拖一場富貴?”?

話一出口,立刻引得這羣人一陣裂嘴:“別,我們可不是這塊料,還是安安穩穩守這城門吧!一月一千文,能吃飽肚子了,還有些油水呢!”,“就是,沒了性命,還技何富貴?”一羣人正說笑着,一騎從遠及近,向大門而來。?

這時,城門已關上一半,吊橋也馬上就要拉起來了,這人忙在馬上遠遠喊着:“等一等!”,怕是個有急事,將門留上一會,讓他過去算了。問着夫長是否等等,火長猶豫了下,吩咐城門先留一會,等一下。?

城門這一關就是一夜,萬一有着急事,被困在了外面,豈不是耽桐了事??

而且這城門關合的時間,是以“刻”來請,多一會少一會並無什麼不可,並不違背上面的規矩。?

很快這騎就趕到了城門,在城門口,被攔下來。?

雖走到了這時,例行檢查還是要有着,不然被發覺了就立刻是三十大板,並且錄了衣服回家了。?

檢查後,這騎道了謝,丟了一塊碎銀,大概半兩重,上馬進了城。?

“哈哈,一會去喝上幾杯,這人識趣,知道給個辛苦錢!”,火長掂了掂手裡的碎銀,半兩重,笑眯眯說着。?

銀子雖然不多,十凍去吃喝一頓卻是夠了,還很豐盛。?

“此人我認識,城東老百子衚衕新盤下老宅的陳家,就是他的主家,都是陳家人,並且是商會的主事,以前說去襄陽就有陳家商—……”,“難怪出手大方,到底是大戶人家出身,哪怕是分支……”?

這面議論着暫且不說,且說陳家的主事,騎馬進城後,連歇息都不曾歇息一會,催馬直向着老百子衚衕而去。?

老百子衚衕前,車輛往來,和往日比,竟熱鬧了許多。?

這人下馬後,牽馬走過來,剛到陳府的大門口,站在府門口的一個府裡的主事就看見了他,忙小跑幾步過來,壓低聲音問:“你怎麼回來了?大老爺呢?”?

“大老爺被楚王投了官職,一時半刻怕是不能回來了派我先回來報個喜信!”,趕回來的這人低聲回着。?

“這裡不是講話之所,你隨我進來。”?

因門前正有一些人在說話,熱鬧的很,沒人注意到動靜。?

進了門,向後面走去,一路上,趕來的這人就問:“府中這幾日,怎這樣熱鬧?”?

“哎,還不是襄陽的事,十幾家去,一些人回來了,一些人還沒有回來,二爺和三爺心裡有些發急了,正想探聽探聽消息。”?

“正巧你趕回來了,二爺和三爺定會很歡喜,你在這裡候着,我去花廳稟報一聲。兩位正在會客,你這馬我也先牽走了,你就在這裡等一會吧。”?

說話間,二人到了書房,讓趕回來的人在等一下,裡面的主事牽着馬離開了。?

大概一盞茶的工夫,有腳步聲,從花廳傳來。?

“陳三業,你回來了?”走過來的,是聽到消息就脫身過來的陳家老圌二陳正,見到隨大哥趕赴襄陽的遠房侄子陳三業回來了,陳正立刻大喜,招呼隨自己進了書房:“進來吧。”?

“是,二叔!”,陳三業忙跟在其身後,進了書房,反手將門關上。?

“大老爺現在如何了?爲何只你一人回來?可是襄陽有事耽桐了?”陳正一入座,就忍不住開口問着,“二叔,這是喜事,大老爺得了官身,此時留下熟悉情況,怕一時半刻都歸不得家了。”陳三業連忙賀喜的說着。?

就算是同族,但是對家主,還是以大老爺稱呼。?

“官身?這話從何說起?你何時學的說起話來留一半了?還不快快說來。”?

“是,二叔,大老爺見了王上,得了正九品官身。”?

陳三業把十幾戶世家的主事人進了王宮參加宴會,大老爺意外得了九品官身,留下來單獨得到楚王召見,自己又被派回來送信安撫家裡,都原原本本的講了。?

他知道的事情也並不詳細,可說清事情來龍去脈足夠了。?

“九品官身……大老爺並未推辭,就直接接受了?”雖知道大哥對楚王很推崇,可當初魏越許給大哥的是五品官身,大哥都直接託病辭了,現在只是一個九品官身,大哥直接就接受了??

“二叔,大老爺很爽快的就接受了!”陳三業回答的說着。?

“看來大老爺已是做了決定。”陳正笑了一聲,似有所悟,隨後說着:“既消息送了回來,家裡人也安心了,你也趕了幾天的路,辛苦了,下去歇息吧,去賬房領二十兩紋銀,算是你這一趟的辛苦錢。”?

“謝二叔的賞!”,陳三業很是歡喜的下去,路上就得了五十兩盤纏,還剩了十兩,這次又賞了二十兩,一來一去就得了三十兩,雖然辛苦點,卻還值得。?

陳正見他遠去,站起了身,在書房裡來回走動,若有所思。?

此時,陳清收拾了行囊,只帶了四個隨從就上了路。?

“大老爺,我們是回成都府?”一個隨從見方向不對,忍不住問着。?

都是親信,陳清也沒有什麼可隱瞞,笑着:“回吳越!”,“吳越?”聽到這話,隨行四人都是一臉的不解。?

一路上,先上馬車,行到了碼頭,一行人又坐上了船,順着大江而下,直向金陵行去。!~!?

第139章 選擇(下)第78章 就仕(上)第109章 預備(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50章 造鼎(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99章 懸首(上)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102章 聽聞(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11章 練兵(上)第196章 女婿(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52章 金子(下)第7章 鞭打(下)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173章 絕境(下)第3章 山民(下)第103章 蜀龍(上)第129章 赤蛟(下)第115章 計定(上)第322章 回都(上)第44章 來由(下)第91章 神道(下)第35章 轟動(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243章 破關(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243章 破關(上)第81章 大變(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1章 練兵(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108章 獻城(下)第116章 水師(下)第11章 練兵(上)第107章 明悟(下)第105章 論鎖(下)第83章 道德衰(上)第95章 出兵(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224章 稱賀(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119章 通途(下)第329章 來使(上)第31章 嗣子(上)第67章 選擇(下)第266章 法會(四)第20章 婚事(上)第184章 禪讓(下)第56章 疑心(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1章 奪舍(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78章 就仕(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123章 破關(上)第165章 送行(上)第116章 紅染一片(上)第263章 尋思(上)第129章 赤蛟(上)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30章 再得(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298章 天兆(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52章 金子(上)第274章 晉見(下)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257章 月思(下)第318章 惡報(上)第60章 出山(下)第92章 產子(二)第229章 內閣(下)第326章 消息(下)第163章 洗城(上)第288章 起兵(上)第107章 明悟(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76章 急返(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285章 預兆(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232章 關稅(下)第82章 憤憂(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
第139章 選擇(下)第78章 就仕(上)第109章 預備(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50章 造鼎(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99章 懸首(上)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102章 聽聞(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11章 練兵(上)第196章 女婿(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52章 金子(下)第7章 鞭打(下)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173章 絕境(下)第3章 山民(下)第103章 蜀龍(上)第129章 赤蛟(下)第115章 計定(上)第322章 回都(上)第44章 來由(下)第91章 神道(下)第35章 轟動(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243章 破關(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243章 破關(上)第81章 大變(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1章 練兵(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108章 獻城(下)第116章 水師(下)第11章 練兵(上)第107章 明悟(下)第105章 論鎖(下)第83章 道德衰(上)第95章 出兵(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224章 稱賀(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119章 通途(下)第329章 來使(上)第31章 嗣子(上)第67章 選擇(下)第266章 法會(四)第20章 婚事(上)第184章 禪讓(下)第56章 疑心(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1章 奪舍(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78章 就仕(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123章 破關(上)第165章 送行(上)第116章 紅染一片(上)第263章 尋思(上)第129章 赤蛟(上)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30章 再得(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298章 天兆(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52章 金子(上)第274章 晉見(下)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257章 月思(下)第318章 惡報(上)第60章 出山(下)第92章 產子(二)第229章 內閣(下)第326章 消息(下)第163章 洗城(上)第288章 起兵(上)第107章 明悟(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76章 急返(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285章 預兆(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232章 關稅(下)第82章 憤憂(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