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

垂正十六年九月二十九日,江陵水戰蜀艦和吳楚聯軍水戰,殺得江面雲水翻騰,血染江面,殺到中午,天降大雨,蜀軍大都督呂肅海不但不退,親率艦隊出擊。

吳軍都督陳頓被圍攻,死戰不退,被擊斃在船舷上,旗艦沉沒。

楚軍大都督趙景見大勢已去,急忙後退,殺出一條血路,聯軍大敗,遺棄的旗鼓器仗,浮蔽湖面。

數日後,陸地十萬蜀軍,直逼江陵城下。

經此一戰,在整個荊州,王弘毅的真正威震四方,蜀軍的這次勝利,讓荊州幾個沒有歸順蜀軍的郡府慌亂起來。

如不是吳軍還在江陵抵抗,恐怕整個荊南早已內亂,有大批人挑旗投降了。

這情況,早在王弘毅預料內!

事實上鄭平原雖掛着楚侯之名,號稱荊州之主,卻只是一個虛名罷了。

荊州本就分崩離析,鄭平原在荊南的根基,並沒有穩固到沒有反對聲,只不過之前鄭平原與吳王合作,又有大軍在手,無人敢冒犯。

現在一戰,吳楚聯軍大敗,損失慘重,頓時就算是後方的荊南,也暗流涌動,處於暴亂邊緣。

水戰勝利後,王弘毅立刻下令,將吳楚兩軍大敗的消息,以最快速度散播出去。

其中趕往荊南策反的細作,更多達上百人,都是十三司的人,甚至有些荊州大族的子弟參與,這些人紮根在荊州,在荊南也有些門路,讓他們去荊南,王弘毅就不信,吳楚聯盟能繼續保持下去。

不足兩日,蜀軍大敗吳楚聯軍的消息,就傳遍了荊州各處。

荊南局勢,開始朝着不可控的方向行去。

“傳我軍令,各郡立刻戒嚴,大軍隨時出動鎮壓!還有,速速派人趕赴江陵,將荊南的情況,速速報給主公知曉!”

“諾!”

“諾!”

荊南留守,也就是鄭平原的叔父鄭子義,發現情形不對,立刻派兵維持住荊南的局勢,同時派人乘快馬,火速將這消息報告給身在江陵的鄭平原知曉。

此刻,荊南大亂的消息,還沒有傳到鄭平原,戰事剛剛結束,鄭平原也不可能這麼快啓程返回荊南。

鄭平原知道了荊南的情況,就不會繼續留在江陵了。

現在剛剛結束大水戰,吳楚兩軍都傷亡慘重,現在王弘毅的蜀軍又在不遠處虎視眈眈,開始半包圍着江陵。

王弘毅現在就是要用荊南的亂局,將鄭平原生生逼回去。

楚軍一退,吳軍就守不住江陵。

現在走,還可以保着主力不失,不走的話,江陵就包了餃子了。

不過走容易,再回來,恐怕就難上加難了。

王弘毅現在還沒有實力可以將這兩股勢力同時吞掉,逼走他們,鞏固現有領地,再一個接一個的蠶食,方是上策。

王弘毅並不擔心鄭平原不走,有些擔心吳王會狗急跳牆。

但轉念一想,魏越也是一方諸侯,又豈會不明白這情況?魚死網破之事,吳王輕易是不會去做。

此刻,是黃昏時分,幾乎就是鄭平原剛剛回到自己的營帳,躺下準備休息的時,大營外面一人一騎向着楚軍臨時大營這邊飛奔而來。

“來者何人?!”營寨外,負責巡邏的隊正立刻警惕了起來,大聲喝着。

“我是荊南鄭子義鄭大人帳下,奉大人之命,求見侯爺!”來人翻身下馬,面對着對面滿是警惕之色的士兵,大聲的說着。

“可有信物?”巡邏士卒聞聽此言,絲毫沒有放鬆警惕,繼續問着。

“在這裡。”風塵僕僕的青年人,將腰牌和文書遞過去。

檢查過後,發現沒有問題,巡邏隊正說:“你在這裡且先侯着,我去稟報侯爺。”

說着,轉身進了大營。

時間慢慢過去,終於隊正走出來:“隨我進去吧。”

“多謝。”

二人進入大營,在楚侯營帳外,再次通稟,裡面傳來鄭平原聲音:“讓他進來吧。”

鄭平原面色陰沉,周圍親兵和侍衛,大氣也不敢出,垂手站在一邊。

吳楚兩軍的這次戰敗,讓他所持被打擊得粉碎。

雖然實際上,清點後,水師只折損了五千,而吳水師幾乎折了一半,並且蜀水師也損失五千左右。

但是一直所持的精銳楚地水師,聯合了吳水師,居然還被打敗,這情形的出現,讓他幾天內,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他這時,正陰沉着和一人說話:“這火銃能仿製出來嗎?”

案上,就有着數個火銃。

話說大軍作戰,彼此廝殺,各有勝負,不可能武器沒有流失,這就是爲什麼王弘毅不造大炮的原因。

這人恭謹的回答:“主公,這火器細緻,但是隻要給臣點時間,也可以仿製出來。”

“加快時間。”鄭平原說着。

不但是自己,吳軍肯定也弄到火銃,必須加緊仿製。

聽着這人應着,鄭平原揮手讓他退下,心裡才安定點,就聽到荊南派人過來求見自己,鄭平原就心裡格了一下,突然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片刻,在一個親兵的引領下,一個青年人,出現在了鄭平原面前。

“標下拜見侯爺,侯爺,鄭大人派標下過來,給您送來一封書信。現在荊南局勢危急,各郡縣大族頻繁聯繫,大有禍亂之流,還請侯爺儘快帶軍返回,以安亂局!”這青年人到了鄭平原跟前,立刻拜倒在地,飛快說着,高舉信件。

心下不安,鄭平原示意旁邊的人,將信取過來。

立刻有人過去,接過這人手中的信,轉交到鄭平原的手中,鄭平原打開一看,是叔父的手跡,說的也是這事,頓時臉色大變。

“回去告訴叔父大人,讓他這段時間穩住,本侯很快就會帶着大軍回去。好了,把他帶下去吧!”

鄭平原說着,擺了擺手,吩咐營中的軍士,將這人帶下去。

此刻,營帳內一片寂靜,大家都是沉默不語。

大軍來到江陵,就敗了一仗,雖說勝敗是兵家常事,可也影響巨大,現在就是基本盤不穩了。

當年可交出江陵,現在再失了荊南,卻是真正是無路可走了。

一連兩日,江陵城一直沉浸在戰後低迷中,根本沒有再發動一次進攻。

整個江陵城內,除了楚軍大營裡一片愁氣,吳王魏越的帳下,也是難得安寧。

江陵,吳王營寨內。

魏越揹着手,在大廳內來回的走動着。

雙眼望着廳外的方向,眼睛裡帶着血絲之色。

“士氣低迷麼?”魏越皺着眉頭,心裡雖堵的慌,可卻一點想要認輸的想法也沒有。

魏越自然知道,勝敗無常的道理,這一次雖敗了,可吸取教訓,未必不能將局勢再次扳回來!

“傳本王命令下去,犒勞三軍,準備接下來的大戰……”魏越吩咐着,頓了一頓,又令:“令工匠快速仿製,迅拿出成果,不然,孤必抽殺之。”

江陵郡城外,河道上。

旗幟招展,大船已在河道上,準備就緒。

無數的楚軍水師,此刻正在向船上搬運着東西,鄭平原望着這些正在忙碌的士卒,臉色很是凝重。

鄭平原的身後,站着幾員將領,都是這次隨他到江陵這邊的水師大將。

其中身形高大,面目威武,正是荊州水軍大都督趙景。

此時趙景臉色,也是凝重鐵青。

“趙卿!”

“唔?”趙景渾身一顫,從沉思中清醒過來:“主公有何吩咐?”

鄭平原臉色陰沉語氣沉重,問着:“我軍撤退後,吳軍必不能守,可現在情況,我軍不得不後退,不然後方就要着火——你說,撤退後,你能守住江面嗎?”

鄭平原在離開荊南前,做過一些部署,留在荊南的軍隊也不少,可即便如此,在遇到這些大變後,還是顯得留守的士卒太少了。

眼前的這些,纔是荊南的精銳之師,鄭平原爲了這次能擊退王弘毅,可謂是將精銳之師全部帶了出來,結果造成了後方空虛。

荊南的各大世家也是個大問題,當初鄭平原退守到荊南,就是因爲自己是荊州大族子弟,又有着名正言順管轄之名,而即便他後來當上了楚侯,荊南地方的世家,還是難以掌控。

自收到荊南的消息,鄭平原緊急召集了衆將,在商量過後,大家一致決定,離開江陵,返回荊南!

雖已經打算離開江陵,但這次出來,不僅什麼都沒有得到,還損兵折將狼狽而歸,此刻的鄭平原,不禁有些無奈。

相比起自己來,吳王魏越顯處境更加不妙。

這一次失敗撤回吳越,只怕剛剛平定下來還未穩定的吳越,就要再起波瀾了。

而且自己撤退,吳王魏越會不會懷恨在心呢?

事到臨頭,心中自然還有忐忑。

“主公,蜀軍之勝,在於火器,這次大戰,蜀軍水師也折損不小,我軍回去後,只要也裝備上火器,自然就可抗衡。”

“而且,就算我軍撤退,吳王自然憤怒,不過憤怒之餘,還是會和我軍聯合——不聯合,我軍和吳軍都無法相抗。”

“因此主公不必過於擔憂。”聽着這話,鄭平原點了點頭,緊皺眉頭,來回度步沉思。

過了片刻“主公,一切都已準備妥當,是否立刻起拔?”耳邊傳來都督的詢問,鄭平原收起思緒,望向河道,發現果然都已經準備妥當了。

“即刻起拔!”鄭平原平靜的說着,雖然這時,內心翻滾着,卻只有這鐵青的平靜,才能應對此時的心情。

隨着鄭平原的一聲命令,楚軍水師所乘的大船,慢慢離岸……

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7章 鞭打(下)第95章 出兵(上)第48章 天意(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25章 素兒(下)第69章 隕落(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55章 請旨(上)第209章 海關(上)第94章 瑞雪(上)第139章 選擇(下)第96章 決意(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129章 赤蛟(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16章 紅染一片(上)第138章 對比(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70章 天譴(上)第50章 造鼎(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90章 賞賜(下)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274章 晉見(上)第2章 望氣(上)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190章 新生(下)第161章 巨石(上)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312章 轉運(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105章 論鎖(下)第17章 藉口(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257章 月思(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300章 動作(上)第299章 旨意(上)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235章 腐化(下)第167章 降表(下)第288章 起兵(下)第116章 水師(下)第51章 仙方(上)第176章 天譴(下)第11章 練兵(上)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153章 大戰(一)第236章 領軍(下)第127章 放糧(下)第318章 惡報(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118章 度江(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210章 思量(上)第296章 東郡(上)第107章 明悟(上)第33章 就義(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250章 器量(上)第18章 大怒(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67章 選擇(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196章 女婿(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58章 引戮(上)第250章 器量(上)第21章 入門(上)第12章 能吏(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7章 鞭打(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235章 腐化(下)第124章 氣短(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51章 仙方(下)
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7章 鞭打(下)第95章 出兵(上)第48章 天意(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25章 素兒(下)第69章 隕落(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179章 遷移(下)第55章 請旨(上)第209章 海關(上)第94章 瑞雪(上)第139章 選擇(下)第96章 決意(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129章 赤蛟(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16章 紅染一片(上)第138章 對比(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70章 天譴(上)第50章 造鼎(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90章 賞賜(下)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274章 晉見(上)第2章 望氣(上)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190章 新生(下)第161章 巨石(上)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312章 轉運(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105章 論鎖(下)第17章 藉口(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257章 月思(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300章 動作(上)第299章 旨意(上)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235章 腐化(下)第167章 降表(下)第288章 起兵(下)第116章 水師(下)第51章 仙方(上)第176章 天譴(下)第11章 練兵(上)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153章 大戰(一)第236章 領軍(下)第127章 放糧(下)第318章 惡報(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118章 度江(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210章 思量(上)第296章 東郡(上)第107章 明悟(上)第33章 就義(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250章 器量(上)第18章 大怒(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67章 選擇(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196章 女婿(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58章 引戮(上)第250章 器量(上)第21章 入門(上)第12章 能吏(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7章 鞭打(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235章 腐化(下)第124章 氣短(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51章 仙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