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出山(下)

文陽府,城南。

此地是出入城必經之處,常年有士兵在這段路上巡邏。

此時,卻有大羣百姓,於拐角處圍觀。

“平真師兄,你看,那邊圍了一羣人,似乎在看什麼告示。”初入文陽府的隱門二人正好見到此景,通玄心裡一動,轉臉對平真說:“過去看看。”

“恩。”平真點頭,隨後,與通玄一起向那邊走去。

這時候,那羣百姓已是漸漸散去了,邊走邊議論着。

聽着他們口中時不時蹦出詞語,二人相互對視一眼,露出淡淡喜色來。

正思索如何見到王弘毅,便出現這等機會,倒是來的巧了。

二人邁步走過去,只見拐角處那片牆壁上,貼着一大張告示。在告示旁,還站着兩名士兵,在此地看守。

因通玄、平真二人身着道裝,他們一走過來,便讓兩名士兵注意起來。其中一名士兵在他們觀看告示時,便離開,朝着遠處奔去。

“平真師兄,將軍府正在招風水術士,你我二人正好應徵。”待看完通篇,通玄笑的對平真說着。

平真亦是點頭,說着:“那我便揭了這告示吧。”

說話間,通玄已早一步走過去,將告示揭在手中。

“你二人打算應徵?”旁邊那士兵見狀,走過來問着。

“正是,我與師弟二人,正打算應徵此事。”平真性情較隨和,因此,這種與人交際之事,由他來做。

士兵卻只說着:“既是如此,你們在此等候片刻,一會,自會有人來接你們入府。”

正說着,已有一羣人朝這邊而來,帶路的正是之前走掉那名士兵,他走在隊伍前面,手指着通玄二人,說着:“小的所說,便是他們!”

這羣士兵一到通玄平真二人面前,頓時將他們圍在其中,領頭這人上下打量他們一番,忽然目光落在通玄手上。“你們揭了告示?”

見這羣士兵看向自己和師弟目光裡滿是警惕,平真暗想,大概是之前玄洞之事讓這些士卒對道士印象不算好,爲達成目的,只得儘量使自己溫和起來,說:“正是,我與師弟二人是遊方道士,對風水之術有所涉及,見此地設此告示,欲前往一試。”

“既是如此,隨我來。”這人說着,轉身便走。平真向師弟看一眼,隨後緊跟上去,通玄亦跟過去。

一行人很快便來至將軍府,那頭目在門上通稟過後,不一會,有人領他們入內。

步入府邸之後,徑直來至前面一院落,在那裡,一個青年官吏接待了他們,此人自報姓名虞良博。

“不知二位如何稱呼?”虞良博已命人看座,看向二人:“二位,是出家人?不知在何處修行?”

平真微笑說着:“平真與師弟通玄,皆是遊方之人,浮萍無根,四處爲家。”

“不知二位對風水之學,懂得幾分?”虞良博問着。

“說起來,對此學問,我與師弟只懂尋點龍穴之術。”平真亦微微笑的說着:“與陽居風水只得皮毛。”

“若真有這一分學問,已是足矣。只是,你如何證明自己所言不虛?”虞良博眸光看過二人。

平真說着:“試過自然知曉。”

“你二人可知,平常陽居也就罷了,在大帥靈居上若有半點虛假,就是性命相關,之前一人就被斬了。”

虞良博這話顯然並未起到恐嚇效果,平真思索片刻,說着:“虞大人,這吉穴的事,可遇不可求,我們不能肯定,一定能完成將軍大人所步任務,但會盡力而爲,是否用師弟與我,還是交給大人做主吧。”

盯着這二人,片刻過後,虞良博忽然笑了。

“很有,至少有些膽識,這樣你們在此稍坐片刻,我去去便回。”隨後,命僕人上茶伺候,虞良博快步走出去。

通玄平真互相對視一眼,猜到這位虞大人去做什麼了,當下品茶坐等,神態從容。

“主公,虞良博求見。”

“進來。”

推門而入,虞良博目光不敢亂看,只向上看一眼倚窗而坐的男子,便收回目光,垂首而立說着:“主公,已有揭下告示,現下在前面等候,您是否召見?”

“哦?你已見過了?覺得如何?”王弘毅聽聞此事,方將目光落到虞良博身上,問。

“屬下與他們交談了幾句,覺得此二人,似是不同於之前術士,而且……他們是修道之人。”虞良博答的甚是中規中矩。

“道士?”王弘毅不由想起之前被他斬殺的道士,眸子裡泛起一絲興味來:“那該去見上一見,這樣吧,你安排他們在偏廳等候,我一會便過去,看看這二人,是否如你所說。”

“諾。”虞良博恭敬應聲,倒退出去,關上書房之門,腳步聲漸漸遠去。

王弘毅輕笑說着:“這個虞良博,倒是謹慎。”

不知從何時起,此人面對自己之時,便已是一副恭敬模樣,這種恭敬,不似作僞,前世之時,他甚至到死都未曾從此人身上見過,重來一世,竟真的皆已不同。

待他行至偏廳,見到虞良博所說二人,眸子頓時眯起,這見這二人,身上都披着金光,的確和一般江湖術士不同。

王弘毅一入偏廳,通玄和平真亦是對其觀察起來。

最後得出結論,此子,果然氣數大變,絕非之前田紀所測之氣數。

“聽虞良博說,你二人揭下了告示?”這時候,王弘毅已然坐定,目光定定鎖住二人,問着。

這次依舊是平真回話,他與王弘毅對視着,語氣不卑不亢:“正是,不知這位大人,是否是定遠將軍?”

“你所猜不假,我便是王弘毅。你之前說,你與你這師弟,四處漂泊,是遊方之人,不知,可有其他師兄弟?”王弘毅盯着平真,沉聲問着。

平真倒回答甚是坦誠,道:“將軍大人,平真確有師兄弟多人,不過大半雲遊四方,想必不會在此看見。”

“哦?”王弘毅思索片刻,道:“既是如此,你便先說說,對於這龍穴,你有何見解。”

平真明白,不露些本事,卻不好打動此人,只得說着:“依地母卦納甲之法,判定土色之吉凶,是古法。而土色以紅黃爲上吉。青白色次之,青黑色又次之,大吉之土則是多特具五色摻雜。”

“世人以黑色土最差,依先賢考究土意全爲黑色者不葬爲佳。但正常情況下講,土色只爲是否獲得正穴的一個特徵,卻並不能決定龍穴之優劣,也就說,這也只能做個參考而已!至於富貴之大小,又完全決定於龍之等級。”

“不可計較於土色的任何一種顏色。但是這並不就擺明不能計較龍色!雖然土色不能決定龍穴的優劣,龍色卻是相當關鍵!和土色一樣,龍色爲黃紅者之龍,則爲上吉龍穴!”

“龍穴可遇不可求,吾等也不能保證能尋到上等龍穴,最大把握就是能尋到一些吉穴,能使死者安康,能增些根基而已!”

事實上,蜀地要尋一個和原本李家差不多甚至更好的龍穴,基本上不太可能了。

說到這裡,平真稍頓片刻,見王弘毅聽的甚是認真,並沒有生出怒氣,繼續說着:“將軍大人,若是肯信我們師兄弟,我二人定將尋一個吉穴,助將軍大人安葬老帥。”

王弘毅聽了,也不失望,這地穴對他來說,能有當然最好,若是沒有,集衆也可成事,主要是不妨礙活人,使死者安康就可,聽了這話,不由沉思片刻。

雖對這二人仍有顧忌,卻覺得,試上一試亦無壞處,於是,點點頭,說着:“既然如此,明日你二人便隨隊伍出發,在文陽府和長定府,探查一下吉穴情況,至於這龍穴,能找到當然最好,找不到也就罷了,我不會因此而怪罪於你等!”

隨即,喚來管家,令其安排這二人在府中住下,這樣一來,既方便,又能起到監視作用,一舉兩得。

王弘毅對這二人肯幫自己,雖有些半信半疑,在吃穿用度上,卻並未苛刻。

話說,在前世所研究的神秘學,大地固有涵養的一部分,也有着吸取的一部分,在屍體與大地的角力中,有棺材就是屍體吸收地氣,化作冥界住宅,滋養亡者魂魄,沒有棺材,就被速速分解了。

棺材真是人類對死者的大發明,說穿了,埋入地裡是場角力,有棺材,防禦力大增,可穩固魂魄。

至於這吉穴,也是其中關鍵因素。

“父親,請您放心,我定會爲您擇一處好地方。”在停放棺材處,王弘毅久站於此,默默禱告着。

這個已故男人,是文陽府中,給予他最多幫助的人,是能在暗中支持他、關心他的人,哪怕不爲自己,只爲這個已故之人,王弘毅亦不會馬虎行事。

至於這恩濟陽世的事,卻不必有此僥倖之心。

人道之事,還在於人,想靠着死者帶來的地氣庇護,這人的心思,就已經偏離了正道,君不見天下龍脈多多,理論上總有人入葬龍脈,而王朝鼎立三百年中,除了最後的十幾二十年,又有幾人能靠這個來逆天?

王弘毅深刻明白這點。

第220章 金陵(上)第259章 痛哭(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92章 產子(二)第195章 餘烈(上)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289章 對應(上)第280章 盧高降(下)第91章 神道(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77章 衝鋒(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1章 奪舍(下)第83章 道德衰(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14章 狐疑(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44章 來由(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76章 急返(上)第263章 尋思(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188章 登基第139章 選擇(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279章 就戮(上)第133章 兩郡(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序章第319章 長安(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237章 壓迫(下)第225章 新年(下)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171章 壓制(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158章 出使(下)第92章 產子(一)第289章 對應(下)第55章 請旨(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269章 推恩令(下)第25章 素兒(上)第153章 大戰(一)第246章 船運(上)第246章 船運(下)第2章 望氣(上)第79章 改變(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116章 水師(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50章 造鼎(上)第115章 緘默(下)第163章 洗城(上)第239章 將星(上)第60章 出山(上)第50章 造鼎(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176章 天譴(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78章 就仕(上)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33章 就義(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32章 破局(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92章 產子(二)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209章 海關(下)第107章 明悟(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155章 大戰(七)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47章 吐血(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60章 出山(下)第247章 流民(上)
第220章 金陵(上)第259章 痛哭(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92章 產子(二)第195章 餘烈(上)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289章 對應(上)第280章 盧高降(下)第91章 神道(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77章 衝鋒(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1章 奪舍(下)第83章 道德衰(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14章 狐疑(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44章 來由(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76章 急返(上)第263章 尋思(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188章 登基第139章 選擇(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279章 就戮(上)第133章 兩郡(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序章第319章 長安(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237章 壓迫(下)第225章 新年(下)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171章 壓制(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158章 出使(下)第92章 產子(一)第289章 對應(下)第55章 請旨(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269章 推恩令(下)第25章 素兒(上)第153章 大戰(一)第246章 船運(上)第246章 船運(下)第2章 望氣(上)第79章 改變(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116章 水師(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50章 造鼎(上)第115章 緘默(下)第163章 洗城(上)第239章 將星(上)第60章 出山(上)第50章 造鼎(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176章 天譴(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78章 就仕(上)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33章 就義(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32章 破局(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92章 產子(二)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209章 海關(下)第107章 明悟(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155章 大戰(七)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47章 吐血(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60章 出山(下)第247章 流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