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出船(上)

看着火銃一批批殺人,圍觀的數萬人一片沉默!

在這樣的殺人場面上,來參觀的上官弘父子三人,突覺得那些世家商人這些時日所作所爲是如此可笑。

在掌握最高武裝力量的人面前,都是螻蟻。

殺完了人,濃厚的血腥味瀰漫着,所有人都不敢動彈,連嘔吐都硬壓着。

一個文官,這時上來,直接從懷中掏出一紙文書宣告:“奉楚王旨意,自十月到十二月內,一切糧價都以官府定價,一併實行,爾等要以朝廷社稷爲重,通力合作,若敢阻擾,以通胡論之!”

在嚴厲的喝令聲中,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不過幾乎同時,抄滅的六十一戶的糧食,就源源不斷運入郡縣指定的商店,上面滿載糧米,還有油鹽醬醋。

衆人蜂擁買糧買物,局面迅速平定了下來。

十一月七日魏王修的王宮,的確很簡單,有着花園,就離着勤政殿並不遠。

此時太陽初出,陽光明媚灑落下來,宮中一片霞光。

殿中有着二十個左右臣子在殿中等候,不敢交談說話,片刻,聽見一陣腳步聲,片刻,王弘毅靴子踩在地面上,發出了橐橐聲。

在場的官員,都叩拜:“臣恭候吾王千歲!”

王弘毅坐了上去,說:“免禮,賜座!”

雖是賜座,實際上就賜張攸之一人,因爲他是宰相,按制,宰相纔有座位,羣臣只得站着。

“王上,您吩咐的水車衝壓機,已經由少府研製完成。”有着工部的人報告着。

“哦?”聽了這話,王弘毅大喜。

中國玩了二千年的水力,就是沒有捅破窗戶紙,就是沒有想到把機械和水力連接起來,實際上水力衝壓機非常簡單,就是把提水的水車改造一下,提水,變成提升鐵塊。

水力使鐵塊重槌上去又落下,可造鐵甲,可衝壓出錢。

“用水力加工,效率如何?”

“王上,以鑄造銅錢爲例,人工只要以前十分之一,省去燒融鉛銅,不但節省損耗,時間只需要以前的二十分之一。”

“前朝銅錢,銅四鉛六,成色差,字跡模糊,前些日子工部曾上的新鑄樣錢,字跡清晰,銅六鉛四,明亮金黃,遠在其上,只恐以後民間多有收集此錢,熔化再鑄銅器,伏惟聖裁。”

王弘毅沉默片刻,說着:“有着火藥炸礦,本朝開採礦山,會節省一半以上的人力和耗費,工部要多探測新礦,建開採司。只要防着各礦作亂聚衆不規就是了。”

王弘毅又說着:“開採便宜,鑄造便宜,自然就不怕民間收集熔化再鑄銅器,這就不合算了。”

“歷朝鼎盛,都有着錢荒,不得已以絹代錢,以交子代錢,都不是善策,現在有火藥,有水力衝壓,就可解決這事。”

“歷朝制錢,大凡治化盛世,制錢都厚重,而民生凋蔽烽煙四起,制錢就輕薄,孤現已得益、荊、楊、交,現在又得了豫州,而徐州指日可得,這樣的話,中原腹地就歸孤所得,這銀錢的事,是絕大的民生政事,與本朝氣運相連,不可不慎重,不可不未雨綢繆。”

殿中二十個大臣,都立刻明白了。

現在王弘毅得了四大州,已經得了南方,特別是幾百年來經濟和人口向南方轉移,可以說得了天下四成。

再加上胡人入侵,王號已不堪使用,稱帝已迫在眉睫。

而稱帝就要建元,使百姓能知道改元的事,就是銅錢上的年號了,這就是王弘毅高屋建領思深慮遠。

頓時,羣臣都叩頭說着:“王上聖明高遠,臣等佩服。”

“好了,都起來吧,以後制錢,不但要制銅錢,還要制銀元,一元一兩,以制錢的規格下放到工部,這事關乎民命營生,不可怠慢,工部下去把銅元銀元的利弊擬個條陳,呈進來給孤。”王弘毅說着,表示這事就到此:“下面說說幽州的事。”

掛着名,總攬幽州的是張攸之,自是第一個出聲。

“王上,豫州各地眼下平穩,草原蠻夷在幽州攻伐不斷,王上雖令水師運送貨物,又令水師用船隻接了流民過來,不過最近傳來消息,幽並二州,情況都不是很少,都岌岌可危。”

“王上又要準備攻伐徐州,動員水師,這就使兩方面不能兼顧,現在雖有一些民船響應運輸流民,但遠遠不夠……”張攸之臉上神情凝重,向王弘毅拱手,口中緩緩說着。

“民船過少?”這事,王弘毅也感覺有些棘手。

楚地水師船隻不少,戰鬥力強悍,可到底不能兼顧,民船數量有限,又能運來多少流民?

遠遠不夠,的確是遠遠不夠!

南方,特別是交州,有大部分地域依舊土地荒蕪人口稀少,即將幽州一郡的流民全搬運過來,也不嫌多。

要知道,除了牛羊、土地、糧食,這人口也是財產啊!

如果並非前世所知,這胡人是鼎盛,只怕難以一時驅逐,王弘毅也不勞師動衆接受流民,可要長期對抗的話,幽並二州,少一個漢人人口,就是消減胡人一分氣運——預料胡人改變屠殺政策的時間不遠了,前世也二三年後,就開始轉殺爲撫。

這時人口不多,即便太平,沒有十年時間,絕對緩不過來,這白白可得的大量人口,王弘毅是絕對捨不得丟棄不要,也斷無不要的道理!

可水路再快,一來回也有着七八天,而幽州戰事,一天一個樣,一天就會有大量百姓遭難,但是攻打徐州又不可能緩慢,怎麼樣才能更快些解決問題?

王弘毅皺着眉,思索着。

“船隻之事,孤會考慮,不過現在新舊兵員調遣已經完成,豫州已平定下來,卻不能只滿足於此,徐州地處南北方過渡地帶,爲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向來爲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和商賈雲集中心,此地十分重要,絕不可落於外族之手……樊大將軍,孤命你領兵三萬,以陸路攻打徐州,不得有誤!”

“臣遵旨!”樊流海聽到命令,立刻出列,恭敬應着,實際上就是當日的方略,但是到了這時,才正式起兵。

王弘毅的目光,又落到幾位水師將領身上。

呂肅海、鄭平原、古長林都在其中。

呂肅海是水師第一艦隊大都督,正三品的官職,在武官中,年紀輕而品級高,可以說是風光一時無兩。

鄭平原,雖降將出身,但還是受到重用,居正三品,是楚軍水師第二艦隊大都督。

古長林原本是吳朝水師都督,關鍵時倒戈,棄暗投明,因此有功,任水師第三艦隊代理大都督。

這三人都掌握二萬水師,總計六萬。

王弘毅的目光從他們二人身上略過,心下已有了主意。

“三位大都督,這攻打徐州之事,你們可願爲孤分憂?”

這話說的客氣,其實,不過是一問而已。

三人連忙出列,同時叩拜,向上說着:“臣願爲王上分憂!”

王弘毅早就想好了,這時吩咐下去。

命水師三支艦隊,直接從沿海三點攻向徐州。

三支艦隊各有任務,但總體上還受到樊流海節制。

簡單的說,就是四路兵,各個開花,徐州根本不可能進行有效的抵抗。

對此,呂肅海、鄭平原、古長林都無意見。

鄭平原和古長林,是降將出身,雖正三品水師大都督,可底氣不足,平日言行低調,只有受命的可能。

呂肅海過了最初時期,現在的他,已穩當的掌握了第一艦隊。

但從將校爬上來的他,還比較謹慎,雖立的功勞甚多,官職甚高,越是這樣,越是謹慎小心。

呂肅海有才華,可昔日在水師中,受到很長時間排擠,多年來,雖年輕,但已經明白了許多道理。

升的太高太快,要是把持不住,極可能落下的速度更快。

眼見昔日同僚,有些資歷,言行無度,受了責罰,心中更是凜然。

再說,樊流海資歷的確在自己之上,從龍比自己早多了,自然應命並無二話。

“那就這樣吧!”

於是衆人紛紛跪辭趨出,一陣腳步聲後,殿中恢復了寧靜。

只留下了幾個秘文閣的人,這時見王弘毅笑着起身下來,說:“外面天氣不錯,隨孤到花園裡走走,如何?”

шωш ¸тt kan ¸C〇

這自然是不敢違抗的事,幾人都是應是!

花園造的不大,園中樹木和花草才初見規模,遠不能和金陵相比,王弘毅一面走一面沉吟,在思量着,幾個人亦步亦趨跟着。

王弘毅一直不言語,繞花園走了半周,突轉臉問着陳清:“方纔會議,你有一陣子想說話,是不是有話要說?”

陳清先是一驚,怔了一下,然後說着:“王上,臣是有話說。”

“豫州初平,那些私通胡人的大戶,自然該死,不過卻還有不少大戶官紳有着青蠅之志,想附於王上治政聖德之中。”

“既然這樣,王上不如給個機會,這大戶官紳,有着船隻不少,能出船運回流民,就給予認可和獎勵……臣惶恐,還請聖裁。”

“給個機會嘛?”王弘毅回味着這句話,凝看着陽光,突然之間一笑,說着:“陳清,你說的不錯,孤就給他們機會!”

“傳旨,誰能用心這事,孤不吝官爵之賞!”

第97章 合圍(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205章 封賞(上)第184章 禪讓(下)第171章 壓制(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269章 推恩令(下)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162章 從軍(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92章 產子(二)第75章 想先誅(下)第165章 送行(上)第38章 叮囑(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76章 急返(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190章 新生(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318章 惡報(上)第335章 分割(上)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12章 能吏(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6章 封賞(上)第83章 道德衰(上)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69章 隕落(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56章 疑心(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12章 能吏(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285章 預兆(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113章 內應(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296章 東郡(上)第187章 王業(上)第295章 陷縣(上)第167章 降表(下)第192章 急報(上)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43章 青蓮池(上)第14章 狐疑(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175章 新生(上)第331章 逃亡(下)第159章 楚侯(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22章 龍擡頭(上)第4章 出擊(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262章 金陵(上)第55章 請旨(上)第47章 吐血(上)第51章 仙方(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30章 再得(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329章 來使(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119章 側室(下)第322章 回都(上)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113章 內應(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92章 產子(二)第259章 痛哭(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77章 衝鋒(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11章 練兵(上)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32章 破局(上)第56章 疑心(上)第58章 引戮(上)
第97章 合圍(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205章 封賞(上)第184章 禪讓(下)第171章 壓制(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269章 推恩令(下)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162章 從軍(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92章 產子(二)第75章 想先誅(下)第165章 送行(上)第38章 叮囑(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76章 急返(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190章 新生(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318章 惡報(上)第335章 分割(上)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12章 能吏(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6章 封賞(上)第83章 道德衰(上)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69章 隕落(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56章 疑心(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12章 能吏(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285章 預兆(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113章 內應(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296章 東郡(上)第187章 王業(上)第295章 陷縣(上)第167章 降表(下)第192章 急報(上)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43章 青蓮池(上)第14章 狐疑(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175章 新生(上)第331章 逃亡(下)第159章 楚侯(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22章 龍擡頭(上)第4章 出擊(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262章 金陵(上)第55章 請旨(上)第47章 吐血(上)第51章 仙方(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30章 再得(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329章 來使(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119章 側室(下)第322章 回都(上)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113章 內應(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92章 產子(二)第259章 痛哭(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77章 衝鋒(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11章 練兵(上)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32章 破局(上)第56章 疑心(上)第58章 引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