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能吏(下)

流民的總體情況,可以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這批流民大概有上百戶人,衣衫襤褸,面黃肌瘦。

這些人站在城門前,等候着命運的裁決。

等着王守田出來了,一身青衫,卻被衆人圍着,就紛紛跪了下來,哀求的說着:“小人出來逃荒,聞聽大人仁義,特來投靠,希望大人收留。”

王守田目光掃過這些流民一眼,向着薛遠點了點頭。

薛遠早已經定計,大聲說着:“大人恩典,願意收留你們,不過你們既然要來此地,就要守此地的規矩,不願者立時驅逐!”

“首先,你們會有粥吃,要以工代酬,以後春來了,也要幹活,開墾荒地,第一年免徵稅糧,第二年開始每畝徵一半,其它別無田稅——你們可是願意?”

這些流民事先都打聽過了汲水縣的規矩,知道以後每戶發三十畝地,現在勞作時,有米粥吃,管飽,這就足夠了。

田中收一半,看似極重,實際上如果其它方面不加賦稅,就已經是良政了,當下人人叩頭說着:“我等願意,願大人作主!”

王守田揮了揮手,說着:“讓下面帶他們過去,先洗澡,再給粥,然後登記入冊。”

“是,大人,這些下面的人都很熟悉,不過,現在軍糧也不是很多了。”

“這我知道。”就算內政交給薛遠,唯有一個部門還是直屬王守田,那就是庫房,這庫房的文吏,就是用了荷桂的丈夫老徐。

現在倉庫內,糧已經不滿一千石,銀子只有四百兩了。

這次拜見大帥,又支出了二百兩。

這是由於不斷作工,糧食消耗太大,更由於訓練二營兵,不惜代價購買魚肉的結果。

到明天五月,原本應該足夠,現在增了流民,就未必了。

王守田有些苦惱,這時卻不說。

薛遠又說着:“縣裡已經設了五個施粥棚,大人,過去看看嗎?”

看着流民進入縣裡,王守田搖搖頭,說着:“不用了,我就直接去府城了!”

汲水算得上一條大河,河水洶涌,這時,只有幾條客船迎來送往,做着些生意。

今天一早,一個經過汲水縣客船老闆,就迎來了生意。

出行在外,王守田帶足了一火親兵,個個剽悍。

看一上來,就一個個沉默不語,分佈在船上,警惕的看着,船老闆感覺有些拘束,他一邊和兩個兒子一起擺船,一邊嘗試閒聊,要行幾個時辰,才能到府城,這樣沉默,讓他有些心慌。

“客官,你們這是要去對面的文陽府嗎?”船老闆,向着坐在自己最近的人說着。

這人一身儒袍,面容勉強算得上英俊,看起來實際年紀非常年輕。

被他這一問,正在尋思的王守田笑了,說着:“是,我們就是要去文陽府,看這情況,這裡沒有被戰事影響啊!”

“怎麼沒有影響,以前,這裡靠岸根本沒有啥人,就一百戶人,作點生意也賺不了錢,現在不一樣了。”船老闆一臉唏噓的說着:“現在據說王小官人當了這裡的官,人就多了起來,現在有五六百戶,我們船經過,也有些生意作了。”

“這王小官人,真是好官啊,這裡的人有福氣了,聽讀書人說,這是一個能吏!”船老闆說着。

王守田聽了,不由微笑。

名聲,實際上是王守田故意放出去,所謂三人成虎,所謂謊言說一千遍就是真理。

按照這個世界的評價,一般都是能吏、名士、名臣(名將)、賢臣四級,如果是主公最後還有明主。

這實際上都有很大影響力。

以王守田的情況,如果鼓吹自己是名士,只怕會被人笑掉大牙,但是鼓吹是能吏,這就勉強達標了。

不要小看這點,李家經營十數年,才被贊爲“治民之能吏”“開明(縣)之名士”,但是影響力就足夠影響人心背向,支持着李家上位。

可見這名聲的威望。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當然,這名的含義本來是官爵,但是用於名聲,同樣可以。

王守田凝神而看,就會看見,隨着自己派人暗裡傳言,短短一週時間,自己頂上,金印中,白氣就絲絲增長,原本還欠缺了一點的白氣,頓時充滿了,更多的絲絲白氣,竟然瀰漫在印外。

這名聲之貴,貴過千金!

這個船老闆說起來,話很多,看的出,對於汲水縣,出了一個能吏,他們還是相信的,畢竟半年來,汲水縣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到了近中午的時候,就到了府城,下了船,僱了一輛馬車,直奔文陽府大帥府。

王守田坐在馬車上,透過車窗望着外面。

文陽府的規模,當然要大一些,街道整潔,兩旁的店鋪雖然不是太興旺,可比起汲水縣來,就要強太多了。

文陽府知府李剛,並非是李承業的一族,不然大帥也不會用他當知府,不過這人才能還是有些,治理的雖然不算太繁華,卻也井井有條。

就在轉念之間,就到了大帥府門口。

“下官果毅校尉,汲水縣典農都尉,求見大帥!”到了門口,王守田按照規矩求見。

守門的,看樣子是一個火長,看了王守田等人一眼,有些懶洋洋,果毅校尉這官位並不算大,當然也不是能怠慢的,他說着:“我這就去通報一下,大帥很忙的,未必能見你們啊!”

進去之後,等了片刻,這火長就回來,他這時轉換了神情,語音親熱,說着:“王校尉,大帥讓你立刻去見他!”

王守田拱了拱手,讓親兵在外等候,自己跟着進去。

經過大廳的右側,穿過數重門堂,來到大帥的書房。

“大帥,果毅校尉王守田求見。”

“進來!”

王守田推門而入,和上次一樣,就見得窗口下面辦公的節度使,其書桌上,有着層疊的文件,將這個八尺長,四尺寬的公案佔滿。

書桌上,節度使王遵之,穿着普通的衣袍,髮髻上只插了根木簪。

王守田上前給王遵之磕頭行禮,王遵之卻示意王守田不必多禮。

王守田遞上禮單,言表這是一些心意,王遵之隨手一看,見禮單相對於王守田現在這個級別,還算得上豐厚,點了點頭,沉吟了半晌,緩緩說着:“聽說你派人給赫義送了些禮?”

“是,大帥。”王守田毫不隱瞞,應着,心中一驚,這只是這幾天才確定的事,今天大帥就知道了?

頓了一頓,又解釋的說着:“有些流民自興山縣而出,投奔汲水縣,下官這樣想着,如果下官不收,只怕會去別郡,這是資敵。”

“下官也憐憫流民衣食無着,再加上汲水縣也需要戶口,故收留之,爲免得赫將軍不快,生出齷齪來,才特此派人送禮解釋。”

王遵之眯縫着眼,望着窗外秋色,久久沒有說話,片刻,眼皮一顫,緩緩說着:“你作事老成,我就放心多了……聽說你縣裡已經有五百戶了,並且開墾出三千畝田?”

“是,正要向大帥稟告,已經編戶五百四十三戶,不過這次流民一來,只怕新年後,要有七百戶……都已經有了住房。”

“三千畝屯田實際上少了些,不夠每戶分着,下官預備每戶分得三十畝……這七百戶就要二萬畝。”

“不過今年既要建房,又要修牆,還要開井修廟,事情多了些,明年就可大舉開墾,下官還準備疏通水渠,弄些水田種稻子。”

“……你的想法不錯,辦事也不錯,能吏嘛!”說到這裡,微微一頓,倒使王守田背後,不由滲出一絲冷汗。

嚴格的說,私下派人傳播名聲,是大忌,不過,大帥終是隻有自己一個兒子,再說身體一直不好,這應該可以容忍。

果然,聽着王遵之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問着:“那糧米可足夠?對面的川中都,你又準備如何是好?”

“糧米的確不太夠了,川中都經過半年,也應該恢復一些元氣……不過大帥,這實際上是一個問題。”

“下官想在春來後,就對山中用兵!”

“山中用兵?”

“是,山中有着不少寨子,有的是久住數代,可稱山民,有的就是強盜,這些人總有些糧食和錢財,我想圍剿之,一是練兵,二者也可遷移他們從良,充實汲水縣的人口。”王守田將心中的想法,說了:“若是能這樣,我想川中都也不敢用兵了。”

王遵之心中一驚,又是一喜,再沉吟了片刻,說着:“你既然有此志,本官也不攔你,若是你能作到,本官就給你七品縣令,以及七品宣武校尉,又如何?”

王守田跪在地上,伏身磕頭說着:“必不辜負大帥之望。”

再說了些話,覲見就結束了,過了片刻,李顯進來,王遵之就把他剛纔的話說了,問着:“你看此子如何?”

李顯思量着斟酌字句,開口說着:“王校尉所作所爲,能吏這二個字,就算差了點火候,也不遠了,若是能辦到所說的話,一個能文能武評價,卻是少不了。”

“你說的沒有錯,想不到還真有點本事和志向,本官本想提拔他爲主薄,現在看來,還不如任他爲縣令,假如他真的能辦到的話。”說到這裡,王遵之連連咳嗽,又緩緩住了口,不再繼續說了。

第54章 大喪(下)第287章 決意(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92章 產子(二)第132章 雙喜(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265章 法會(一)第30章 再得(上)第50章 造鼎(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118章 收房(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82章 憤憂(上)第109章 預備(下)第115章 計定(上)第68章 滅亡(上)第43章 青蓮池(上)第298章 天兆(下)第138章 對比(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206章 二王(下)第73章 豐收(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5章 易命(上)第119章 側室(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196章 女婿(上)第265章 法會(一)第277章 旨意(上)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162章 從軍(上)第236章 領軍(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319章 長安(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13章 婚禮(下)第245章 決意(上)第319章 長安(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1章 奪舍(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114章 水賊(下)第54章 大喪(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286章 使節(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328章 出發(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179章 遷移(上)第197章 失意(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92章 產子(一)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116章 水師(下)第165章 送行(上)第13章 婚禮(下)第39章 觀禮(下)第4章 出擊(下)第32章 破局(上)第89章 落定(下)第26章 突破(上)第150章 喻令(上)第76章 急返(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55章 請旨(上)第107章 明悟(下)第42章 迎娶(下)第279章 就戮(下)第309章 挽回(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171章 壓制(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278章 焚燒(上)第321章 長安(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51章 仙方(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328章 出發(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236章 領軍(上)
第54章 大喪(下)第287章 決意(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92章 產子(二)第132章 雙喜(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265章 法會(一)第30章 再得(上)第50章 造鼎(下)第215章 緘默(上)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118章 收房(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82章 憤憂(上)第109章 預備(下)第115章 計定(上)第68章 滅亡(上)第43章 青蓮池(上)第298章 天兆(下)第138章 對比(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206章 二王(下)第73章 豐收(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5章 易命(上)第119章 側室(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196章 女婿(上)第265章 法會(一)第277章 旨意(上)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162章 從軍(上)第236章 領軍(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319章 長安(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13章 婚禮(下)第245章 決意(上)第319章 長安(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1章 奪舍(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114章 水賊(下)第54章 大喪(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286章 使節(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328章 出發(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179章 遷移(上)第197章 失意(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92章 產子(一)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116章 水師(下)第165章 送行(上)第13章 婚禮(下)第39章 觀禮(下)第4章 出擊(下)第32章 破局(上)第89章 落定(下)第26章 突破(上)第150章 喻令(上)第76章 急返(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55章 請旨(上)第107章 明悟(下)第42章 迎娶(下)第279章 就戮(下)第309章 挽回(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171章 壓制(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278章 焚燒(上)第321章 長安(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51章 仙方(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328章 出發(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236章 領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