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塞翁之馬

二工用了向話,其其格就讓林二洪無言以※

既然已經成親了,夫妻之間是不是幸福,那是人家兩人之間的事情,也不用外人來操這份閒心。其其格和郭四妹夫妻之間肯定沒有什麼感情基礎,郭四妹顯然沒有想過要改善這種情況,讓林三洪始料未及的是,其其格似乎也沒有這方面的打算。

對於他們父親之間的任何一方而言,婚姻只不過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儀式,是爲了履行父輩的諾言,至於自己是不是幸福,根本就沒有考慮的必要。

林三洪愕然。

仔細想來,世間有許多這樣的家庭。夫妻之間未必就有什麼感情,談不上什麼和睦,但是夫妻關係卻很穩固。大環境下的個人幸福似乎一點也不重要,也不知道這是幸還是不幸。

“那”其其格你也是冰雪聰明的女子,既然已經知道我要說什麼,那我就不多言了,我只希望你與四妹多多珍重,好生珍惜,算了,說這些做什麼,我走了。”

從大帳篷裡出來的時候,被草原上的罡風朔氣一吹,林三洪縮着頸子依舊感覺到透骨之寒。夜色清冽月朗星稀,清淡的月光讓這個夜晚顯得加寒冷,卻不能增加一絲一毫的暖意。

部落聯盟正加緊調兵遣將,許多牽着馬匹的牧民正匆匆忙忙的從林三洪身邊走過,他們的妻子兒女戀戀不捨的叮囑着什麼”,

張義寧的大明王師則顯出多的秩序和嚴整,一隊隊一行行做着出征前的準備。

這是部落聯盟和大明王師合作以來的戰,可以想象得到,這必然是一場異常慘烈的生死搏殺。無論勝負如何。終必然有很多人殞命沙場”,

這個時代就註定了很多人的宿命,”

這是一個寒冷的時代,林三洪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無奈:每一個都有自己的追求,無論這種追求的對還是錯,無論是艱難還是順利,每一個都是奮力掙扎,譬如自己,譬如郭四妹,後的結果究竟如何,恐怕誰也無法預料”,

當天後半夜,先遣部隊就已經開拔,作爲“部落領”之一的林三洪雖然沒有多少直接參加戰鬥的可能,可是因爲身份使然,第二日也率領折損過半的親衛跟隨大隊人馬一起踏上征程”,

對於這種軍事上的事情,有很多行家高手運籌帷幄,這些專門爲戰爭而存的人們作出的決定遠遠不是林三洪這個門外漢可以插上嘴的,所以乾脆不聞不問。

和部落聯盟的作戰方式完全不同,並不追求那種快如閃電的奇襲效果,而是老老實實按部就班的一點一點展開一力求穩妥。按照部落聯盟的作戰方式,肯定是騎兵奔襲,第三天甚至是第二天晚上就打響戰鬥。但是一直到了第六天晚一點的時候,戰鬥才真正打響。

從來也沒有和大明王師真正接觸過的部落聯盟第一次見識到了這種華麗的戰鬥方式。

擁有良好裝備的大明騎兵並不作爲主要的突擊力量使用,而是安排兩翼,以一種蒙古看來根本就是“散步”的度跟隨着大隊的步兵。真正作爲主要戰鬥部的步兵則排着嚴整的隊伍集體衝擊。

蒙古人看來,騎兵就是戰場上的主導力量,如果騎兵不動風馳電掣一般的快衝擊,這個兵種根本就沒有存的必要。其實大明朝的騎兵總兵力當中只佔據相當小的一個比例,很多時候,這種裝具騎兵是作爲騎馬步兵來使用。根本的作用是防備敵人突然起的穿刺切割戰術,起到一個策應和支援的作用,一上來就依靠騎兵猛衝猛打這不是大明朝的戰鬥方式。

十幾門小銅炮一字排開。隆隆的炮聲中把白甲騎兵的衝鋒陣型砸開一個又一個缺口,騰起一團團黑黃色的煙柱。步兵的刀牌手和長槍兵迅支撐起防禦其實是前置的保護陣型,幾乎同一時刻,雙方的箭雨同時傾斜而下!

這個時候,大明王師和蒙古各部的巨大差異完全顯現出來。

數量龐大的步弓手專司遠程攻擊,把其他的一切工作都交給他們人員,刀牌手、折衝手、長槍拒馬兵等等各司其職。弓箭手只需要心無旁鶩的拽動弓弦,一次又一次潑出密集箭雨,

密密麻麻的箭矢就好像烏雲一般震天蔽日,雖然部落聯軍的馳射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但是因爲箭矢的數量,主要因爲射箭只是前期攻勢,弓箭手的主要作用不是射箭而是搏殺,所以箭雨的覆蓋程度和持續性無法和大明王師相提並論,,

部落聯盟的戰兵和準戰兵已經牛了上去,大明王師裝備精良的裝具騎兵才後面“慢慢騰騰”的展開一點,始終不肯距離大隊步兵主力太過…

雙方網一接觸,傷亡數字立刻開始飆升,而後面的大明王師則穩步推進,依靠裝備上的優勢和各個作戰部之間的協調展開戰鬥,“因爲大明王師的裝備實是太好了,作爲朱林臉面使用的先遣軍團大多裝備了鱗甲,這樣的裝備大明軍隊中也不算多,一下子拿出來頂上去,式的神機火器兵推進中依然可以隨時起到殺傷效果至少草原上的交戰雙方看來,大明的神機兵還是很先進的。

和部落領的英勇不同,大明朝的將軍們根本就不直接參加戰鬥,而是指揮各部協調各軍。

當林三洪等人隨着大部隊一點一點越過交戰地帶的時候,到處都是斷槍殘刃,到處都是撲倒的屍體。不想過多描述血肉橫飛的戰鬥場面了,戰鬥場面佔用太多的篇幅感覺有點不好。

林三洪看來,大明王師的戰鬥方式像是象“擠壓”對方,而不是貫穿分割。

當裝具騎兵開始衝鋒的時候,勝負其實已經分出。

帖木兒的白甲大軍匆匆撤離戰場,各部人馬和裝具騎兵正擴大戰果。

這一戰從中午一直打到日落西山,戰場上已是一片狼藉,傷馬悲鳴殘

雖然戰鬥已經進入尾聲,雙方正逐漸脫離戰鬥,其實林三洪已經看出來了。這一戰中,部落聯盟和大明先遣軍團聯合作戰,並沒有能夠全殲敵軍,甚至沒有給對方造成傷筋動骨的傷害,對方雖然吃虧不可元氣尚。

這一戰的意義就於:有了大明先遣軍團的有力支援,一直都撤退潰逃的部落聯盟終於可以直接面對敵人,甚至可以出於主動的攻擊狀態,再也不必象以往那樣勢單力孤的跑路了。

勝利之後,部落聯盟象以往那樣瘋狂追擊,而張義寧也“不得不”服從各個領的命令,象徵性的派遣一小部分人馬參與這種追擊,雖然他本人不認爲這樣做會有什麼重大的戰果。

一直到第二日中午,追擊敵人的部隊才心滿意足的趕回來。

這一戰對於部落聯盟而言意義重大,標誌着從戰略撤退到戰略進行的轉變已經完成,所以每一個都表現的歡欣鼓舞:未來可以預期的時間之內,他們將逐步收復失地,從成爲這一大片草原的真正主人。

就當天傍晚,出現了一件讓林三混膛目結舌的大事。

任的瓦圖王以血腥手段殘酷孽殺了三千多名戰俘。

這些戰俘本身就是帖木兒軍中的奴隸。或者是傷兵。爲了快擺脫聯軍的追擊,很有可能是對方主動拋棄之後才大規模的被聯軍俘虜。對於俘虜,按照部落傳統都是視爲牛羊一樣的財物,可以作爲奴隸使用。雖然也有過殺俘的事情生,可以往的殺俘只是爲了震懾俘虜,讓他們乖乖接受成爲奴隸的命運,起到一個殺雞駭猴的作用也就算了。如現這種大規模的集體屠殺從來也沒有生過,,

也不知道郭四妹用什麼樣的手段說服了其他部落領,居然等不到把俘虜帶回去,就地展開血腥屠戮。如果這種屠殺是擔憂俘虜造反,直接拉出去砍頭也就算了。偏偏郭四妹採用了極其殘忍而又五花八門的手段,或者是五馬分屍或者是活活拖死”,

等林三洪接到消息的時候,屠殺已經過了**,瓦圖部無數的戰馬拖拽着淒厲慘叫的俘虜草原上飛奔,等到跑回來的時候戰馬後頭拖拽的俘虜已成爲一團血肉模糊白骨外露的肉塊,早巳不成*人形了,,

寬廣的草原上,孽殺行爲還繼續,此起彼伏的慘叫之聲不絕於耳,一片片草地上殷紅的鮮血和四處散落的碎肉隨處可見。就連很多見慣了廝殺的老軍伍都不忍目睹,偏偏郭四妹卻看的饒有興致,十分高興的騎馬上來回奔馳,象個得到夢寐以求的玩具的孩子一樣,一遍又一遍的查看着自己的“玩物,

自老郭離去之後,郭四妹從來就沒有展露過笑模樣,但是今天卻小小的很開心。血淋淋的殺戮場面,此起彼伏的慘叫聲中,郭四妹臉上的笑容總讓林三洪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隨着大明王師增援隊伍的陸續到達,聯軍的數量很快就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數字,接連不斷的戰鬥當中,明軍完全就是倚仗雄厚的實力和巨大的裝備優勢,一步一步把戰線往西推進。

對於任何一部落的牧民而言,這是好事,因爲曾經屬於他們的牧場還將屬於他們,進犯的強敵必然會被蒙古人和蒙古人的兄弟聯手擊敗。但是林三洪卻愈的忐忑起來。

“張將軍,皇上那邊沒有我的信兒?。

張義寧兩手一攤:“我也奇怪呢,按說皇上的行駕已經出了甘州,咱們的大隊人馬很快就要到了。老弟臺你聯絡蒙古各部,功勞不小小處,這個時候朝廷應該有所表示了,怎麼一直不見動靜?。

一手促成蒙古各部的大明王朝之間的聯合,生生打造出了今日的大好局面,就算暫時沒有封賞,朱沫那邊也應該有個嘉勉的言辭。可是直到現,朱林本人第二次御駕親征的大隊已經出來了,還是沒有隻言片語。

局勢好像不大妙啊。

林三洪很敏銳的感覺到了這一點。

隨着聯軍的步步推進,帖木兒顯然也這個方向上加強了兵力,雙方之間的戰鬥逐漸趨於白熱化,動輒數萬人馬的兵力投入讓戰爭愈慘烈。雙方似乎已經意識到這個方向上的戰鬥將起來決定意義。所以都極力的把精銳的戰鬥力量投入過來。

而大明王師一直都不斷加強這個方向的兵力投入,每過幾日,就有各部人馬彙集過來。戰場上沒損失一個戰兵,至少會有三倍的戰鬥力量補充進來。而對方的戰陣也明顯變得加密集厚實,真正慘烈的戰鬥逐漸拉開。

因爲戰爭正以不可逆轉的態勢快擴大,雙方使用的兵力急劇增加。動輒就是幾百裡的作戰範圍讓林三洪這咋小“十三部落通商領。加沒有言權。戰爭的主導權明顯落大明王師手中戰爭進展到了這個地步,任何一咋小部落領的作用都已經很小了。

一個多月以後。朱林本人和他的大軍終於和聯軍匯合。

這是大明朝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影響的一刻,大明皇帝次以盟友加兄弟的身份踏足草原,而且是這麼遙遠的大漠西疆。

爲了迎接皇帝的到來,大明王師動了一次遠征史上規模大的會戰,雖然自身也承受了相當的損失,可是戰果也同樣輝煌。幾乎全殲了帖木兒帝國的前置先鋒部隊,俘獲人口、牛馬、物資無數,而張義寧特意讓人把這些戰果堆積起來。好朱林面前顯示大明王朝的蓋世武丁。

除非帖木兒立刻調動主力和大明決一死戰,否則他已經無法再從軍事層面上對聯軍的成任何威脅。

三軍健卒迎出去兩百多裡,拱衛着大明的高統治者駕臨西疆。

連綿百里的龐大軍隊無邊無際,一隊又一隊精銳人馬處處顯示着大明國力的強盛。衆多親軍的護衛之下,珠冠玉帶的大明永樂皇

無論是作戰的武官還是各部落的領。對於大明皇帝的到來都排出了大的場面,讓毒古人想象不到的是這個大明皇帝居然一身戎裝騎馬而來。

十三部落領並非大明子民。也不是朱林的臣子,用不着想那些大明的文武官員那樣跪拜,而是以手撫胸彎腰行禮。

這個時候,林三洪就顯得很尷尬了。

明明和各部領站一起,卻還的專門找漢家衣裳換好,和旁邊的大明官員已於趴地上磕頭山呼萬歲。

朱林根本就沒有理會衆臣子,而是很利落的跳下馬來面帶春風的走上前來,…扶住各個部落領:“諸位蒙古王乃聯之腦骨,親如兄弟密如一家,此大敵當前,聯恐各部受其不測,專一趕來馳援”

各個部落領雖然也粗通一點漢話,但是朱林這麼文縐縐的說話卻聽不大明白了,好朱豬身邊有精湛的通澤,用唱歌一樣的強調翻澤成蒙古話,衆領才明白了朱豬的意思。

部落領的示意之下,部落裡的少女獻上潔白的“哈達葛”

自元朝統治開始,藏傳風俗中的獻哈達已經流傳到草原上。朱林也深知這其中表達的友好含義,微笑着微微彎腰讓蒙古少女給自己戴上哈達,,

林三洪暗自佩服朱林的手段,爲了拉攏蒙古各部,朱林真是降下了身段。雖然和這樣小小的蒙古部落“稱兄道弟”僅僅是一種外交辭令,可大明朝內部,就算是各地的宗親藩王,朱林也不可能衆目睽睽之下彎腰受禮。

朱豬不住的微笑,讓人給各部部落領送上精美的禮物,同時命人把攜帶來的布帛、絲綢等物分給各個部落,這算是大明天朝的饋贈,還說不上是什麼賞賜。

至於眼前的戰爭,根本就不是朱豬關心的事項,現朱豬熱切的就是要確定大明王朝個各個部落之間的關係。

雖然這十三個部落架起來也不過大明朝一個繁華一點的縣治人口多,但是意義重大”所以朱豬也處理的很小心。

用武力征服蒙古部落,和讓蒙古部落真心真意的內附,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產生的影響也有天壤之別。

尤其是這種極西之地,根本就和大明不接壤,如果朱豬能夠讓這些“彈丸部落”內附,大明王朝將成爲這一大片區域的事實存。而且是名正言順的存。

蒙古人習慣於晚上圍攏着篝火舉行歡宴和種種慶祝活動,不遠萬里而來的朱林也很“自然”的入鄉隨俗,和十三部領錯落而作。

十三部領自然知道大明皇帝的地位,不是他們這種自封的氈帳王可比,所以也自覺不自覺之中體現了對朱豬的尊重。

“尊敬的明國皇帝陛下

朱豬笑着擺擺斷了庫爾科曼領的話語:“今日之蒙古,爲我大明之兄弟,皇帝陛下是大明內臣的稱呼。按照你們草原上的說法。還是稱呼聯爲可汗比較合適。”

皇帝和可汗雖然都是高統治者,可這個時候使用,裡頭的差距可就大了。

庫爾庫曼領沒有那麼多的心眼兒,他們關心的不是這些細節問題,所以很直接的問出了其中的關鍵:“尊敬的大明汗,對於大明出兵幫助我們擊敗帖木兒,我們各個部落都很感激,感謝長生天讓我們成爲朋友。看到大明汗所擁有的龐大軍隊,我們認爲帖木兒不過是一隻老的走不動的野狼,這隻野狼必然倒大明汗的弓箭之下。所以我們想知道大明可汗戰爭結束之後是不是會把這些大明國的勇士留草原上”

庫爾庫曼領看來,他問的已經足夠婉轉了,其實任何一個大明官員看來,還是太過直接,這種事情怎麼好問的如此直白?庫爾庫曼領問的是:戰後大明朝是不是要草原上駐軍,是不是準備實際控制這一片土地?旁邊的通澤小聲的告知了朱豬幾句什麼,朱豬哈哈笑道:“大明朝的軍隊”勇士會不會長久的留這裡,聯說了也不算。如果諸位蒙古王”

朱豬又一次故意把“蒙古部落之王”說成了“蒙古王”:“如果諸位蒙古王認爲大明的勇士有必要留守,那麼,聯將留下軍隊幫助大明的蒙古兄弟保衛部落的安全。如果諸個認爲沒有這個必要,聯認爲就不必勞師動衆的留下駐軍了。”

這些部落領怕的就是戰後朱豬賴着不走,事實上控制了這一大片土地。

既然駐軍與否取決於各部落的需要,那就簡單多了。

“戰爭結束之後,我們各個部落不想再讓大明可汗的勇士草原上承受風霜之苦,”

朱林自然明白這些部落領的心思:不希望大明帝國草原上留下強大的軍事存。

朱豬當然不會愚蠢的這種程度,以直接駐軍的方式形成事實佔領這是愚笨的方法,只要和各個部落確定了關係,有的是手段達到這介。目的,比如說通商互市!爲了保護商路的暢通,可以派遣少量軍隊沿途駐守,既不侵犯部落的利益也不會讓各個部落感受到什麼威脅,還可以達到事實存的目的。至於大規模駐軍一這麼遙遠的地方駐紮大量軍隊,絕對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朱豬還微笑着和這些“微不足道”的部落領商談通商事宜,並且拿出很大的手筆,正式冊封這些氈王爲蒙古王。

這種得到官方認可的封號可比自封的部落之王要正式的多,福利待遇也優厚的很。當然,如果部落再遇到大規模的外地入侵,等於的侵犯了大明朝本體,大明朝有絕對的理由使用軍豐手段”

大明朝染指極西大漠之地,已經成了板上釘釘的鐵局。冊封蒙古王,讓這一大片草原法理上成爲大明朝的藩屬之地,這是朱林大的收穫。

至於封出去的那些王號和許多賞賜,朱林乎這

部落聯盟主體是十三個部落,但是這個十三部落中卻有十四個領,就是因爲多餘出來了林三洪這個“十三部落聯盟通商領”

坐一起的十三個部落領都直接封王了,排尾的林三洪如坐鍼氈。

封個王號對於朱林來說不算了,可林三洪心中明白的很,朱豬對自己的處置可能不大妙。若是“一視同仁”的也賞個什麼王號下來,林三洪是萬萬不敢接受的。

大明朝的異姓王哪一個有好下場?除了那些歸附過來的蒙古王之外,大明朝的異姓王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朱豬看了看林三洪,臉上的笑容微微一頓,旋即又起,笑呵呵的說道:“林三洪”“臣!”

林三洪趕緊上前半步,垂手而立。

“這一次聯能與蒙古諸王同席而慶,你的功勞不”

“皇上洪福齊天,臣實的尺寸之功!”

這個時候可不能居功,能求個平平安安就是萬福了,因爲林三洪早就覺察出朱豬對自己的成見了。

“有功也罷,有過也罷小終究是辛苦一場,聯重的就是功必賞過必罰”

林三洪聽出了朱豬的話外之意,知道這一關不是那麼好過的。功必賞過必罰是什麼意思?這已經說的足夠明白了。

“功勞大小現如今還不大好論,不過聯念你塞外三年總算還做了一點事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賞你個二等安北侯的爵個,量來也沒有人會說聯宏薄寡恩了!”

二等安北侯,雖然沒有一星半點的實權,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爵位,可也不算低了。燕王嫡系當中,當年靖也不過的這樣的爵個。一個文官,能夠熬到侯爵的待遇,實是相當難得了。

聽到安北侯這三個字,林三洪心裡“咯噔”就是一下。

永樂朝纔不過幾年的光景,很多爵個還是封,以後怎麼樣不大好說。可是有據可考的洪武一朝,朱元樟封的四十二個侯爵,沒有一個活到後的,唯…個落下囫圇屍的已經是好的下場。

若是朱林安排個實實的官職,不論當哪個位置上,只要有差事做,哪怕是官職低一點也無所謂,至少表面朱林對林三洪沒有太大的成見。可這個極高的爵位一封下來,林三洪就已經清楚的很了:前程不妙,而且是大大的不妙!力辭,絕對是要力辭的。

“臣焉敢貪天功受爵?懇請萬歲收回成命!”

朱豬面色一緊,盯着林三洪,明顯心中已是不快。

秋後算賬的心思肯定是有,林三洪力辭爵位的時候,朱豬心中已經十分惱怒了。

這種惱怒並非是因爲林三洪不接受賞賜,而是因爲朱豬很明顯的察覺到林三洪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心意。林三洪已經領會到未來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了,所以力辭不受。這種先安頓下來以後再慢慢對付的手法,是朱元璋的拿手好戲。忽然就被林三洪看破了這種十分陰暗的帝王心術,朱豬自然會惱羞成怒。

林三洪如此力辭,其實已經等於是和朱豬攤牌了。

朱豬努力讓臉上的笑容加自然,聲調已經明顯變得低沉了:“林愛卿可是嫌功高賞薄?”

“臣無功,焉敢嫌賞之厚薄?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按照朱林說一不二的脾氣,早就應該暴怒了,只不過當着這些蒙古領的面前不好作,臉色卻也漲的通紅,騰的站起身來,

“萬歲。”瓦圖王郭四妹知道林三洪的顧慮,看形勢要糟,趕緊站了出來,按照蒙古禮節躬身說道:“寬如四海的大明可汗陛下。林叔經常唸叨,說才疏學淺不堪大用。恐誤了可汗陛下的殷切之期”

朱豬自然知道郭四妹是給林三洪說情,他早就有這方面的情報,郭四妹和林三洪之間關係匪淺。

郭四妹的話中之意朱林明白的很,剎那間心中念頭幾度涌起,雖然真的有了拿掉林三洪的心思,可畢竟蒙古王的面子還要給一點的於是很快做了決定,臉上帶着笑容看也不看林三洪一眼對郭四妹說道:“聯貴爲天子,言出法隨,豈有收回之理?既然有蒙古王說情,聯且容你這一次。頂着安北侯的爵位聯也算對天下人有了交代,任誰也不能說聯慢待了功臣。

你自認才疏學淺,難當大用,聯也就不用你了,冉家去吧。”

這話說的雖然輕描淡寫,其實就是永不錄用的意思,徹底封死了林三洪爲官的希望。

郭四妹自然明白這層含義,趕緊幫助林叔找藉口:“大明可汗陛下,林叔與諸部落熟練的很,通商一事…”

郭四妹是想借着通商的名義把林三洪留草原上。

旁邊的林三洪卻依舊趴地上口頭謝恩了:“臣安北侯林三洪謝恩。”

既然朱林說出了永不錄用,其實這已經算是懲罰了。只要保住闔家平安,永不錄用就永不錄用,也沒有什麼大不了。

朱豬揮揮手,笑對郭四妹:“蒙古王此言不錯,林三洪對通商一事確有貢獻,不過聯之大明人才濟濟,會再委派行事爲妥帖之人接手”

“回家去吧”這四咋。字也算是聖旨,不等歡宴結束,林三洪就找了由頭提前退場,回到自己的帳篷裡收拾行毒,準備離開草原。

“什麼?這”畢竟是大明的子民。武奉孝說不住什麼難聽的話來形容永樂皇帝,可怨言還是有大堆:“林大人,這也未免太”這偏遠荒僻之地辛苦三年,到後不僅沒有加官進爵,反而把所有的功勞都丟了。回家爲民,,這也太”

林三洪卻比武奉孝要輕鬆的多,一面收拾行裝一面說道:“這已經不錯了,於其戰戰炮兢的爲官,還不如回家耕田種地來的踏實。再者說了,皇上終究給賞了安北侯的爵個嘛,以爲官而進爵者有幾?屈指可數吧?”

所謂的爵個其實就;兒午沒有官職沒有實權。宗宗倉倉就是個名義上的爾四,要不是因爲朱豬先說出了安北侯這個賞賜,恐怕會讓林三洪什麼都落不下,雖然落下這個爵位也未必就是什麼好事了!

如今的草原,大規模的戰爭即將展開,大明朝已經處於明顯的優勢,立下汗馬功勞的林三洪卻要關鍵的時候兩手空空的離開,這實讓人窩火作者也窩火,可這已經是比較合理的安排了。認爲虐主的者,請再看一下本書的書名。。

朱豬這個皇帝做的太過分了,所有的功勞都一伸手攬了過去”

林三洪只是很輕鬆的笑着:“官場上起起落落的事情我經歷的還少嗎?”

“可是,,這一次和以前不同。”

確實不同,以前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都是正常現象,這一次卻是朱豬親口說出的“永不錄用”等於是徹底斷送了林三洪的仕途。再想當官已是沒有可能。

“形勢比人強。”林三洪僅僅說了這麼一句。

也不曉得他說的是現的形勢還是別的什麼。

幾個山民紛紛勸慰:“林大人有本事,有心思,放到哪裡都是人才。什麼時候朝廷裡又有解決不了的大事了,肯定還是要請咱們大人出山的。到時候大人一定要拿捏朝廷一把,”

林三洪只是微笑,卻什麼也沒有說。這個時候離開官場,雖然有點惋惜,可也不算是不可接受,很多事情也需要時間去做,要是沒有支撐的中堅力量,這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朱豬手下當官,也不是什麼好事。

“哼,丟官就丟官了唄,等漢王登基之後,咱們林大人就是”

“禁言!”這些口無遮攔的山民已經越說越離譜了,林三洪趕緊打斷。

第二丹。

林三洪起咋。絕早,網好撞上趕過來送行的郭四妹和其其格夫婦二人。

郭四妹說的很直接:“林叔,我看你回去不一定是什麼好事。不如留這裡,以林叔你的眼光,咱們未必就不能做出一番大事來。”

林三洪笑着搖頭,婉拒了郭四妹的好意:“我的家江南,必然是要回去的。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不能留這裡和你一起了。四妹呀

象當年那樣親切的拍着瓦圖王的肩膀,林三洪意味深長的說道:“什麼宏圖霸業真的很重要?你爹爹大氣坦然,乃是我見過之人當中一等一的好漢子。爲父報仇天經地義,卻也不可爲仇恨矇蔽了雙吧,

林三洪有意無意的看了還掛着面紗的其其格:“以後你會現,很多比報仇重要的東西就你身邊。我這一去,你我二人不知何年何月纔可再晤,很多道理現你還不明白。不過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你總應該懂吧?你爹爹世的時候,就一直念念不忘郭家的香菸血脈,若你們夫妻能快誕下一男半女,想必郭老哥九泉之下也會含笑”

也許一個孩子可以讓郭四妹和其其格夫妻之間的現狀改變很多吧。

這也僅僅是林三洪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至於現實如何,誰也無法預料。

林三洪這麼一提醒,郭四妹登時如遭當頭棒喝,心中頓時清明瞭許多:“林叔說的不錯,子嗣傳承香菸血脈只管重要,我只記的報仇之事,險些忘記了這些”

“現記起也不算晚嘛”林三洪哈哈大笑着上馬:“你也是蒙古王爺了,貴人事雜,就不必遠送了,”

郭四妹從貼身處摸出一條雜色腰帶,很小心的遞到林三洪手中:“這是我父親的遺物,我專一的保管下來,請林叔帶着回到江南,也讓父親的魂靈可以回家去看看。父親征戰一生,離家多而聚家少,我希望他死之後能夠家,而不是這個茫茫草原。”

林三洪結果老郭用過的腰帶小心的珍藏好了,看看遠處各個部落的蒙古領正走過來,似乎的前來送行的樣子,一夾胯下馬腹,已經跑出老遠,回道:“就不勞諸位遠送了,就此別過,山高路遠後會有期!”

一鞭子下去,林三洪和他的十幾個親衛已經去的遠了。

各個部落領趕過來的時候,僅僅只來得及看到林三洪遠去的背影酬

“大人,東家,咱們回去之後能做什麼?”

“做什麼?吃放過光景唄。”林三洪輕鬆愜意的縱馬疾奔,讓草原上清冽的晨風吹拂自己的臉面,心中從來沒有過的堅定和安然:“吃飯,過日子乃是天下的根本。萬古不亙,這纔是真正的大事。”

武家營的山民自然聽不大懂林三洪話中的含義,不過看到林三洪如此輕鬆,也就放心不少。只要身上有本事,總會有施展的地方,男子漢大丈夫,總會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沿途兵甲相連行伍相接,到處都是陸續趕上來的大明軍隊。

這些軍隊無一例外的行色匆匆,如同萬消入海一般往西北方向彙集。大量的物資車馬的拖拽下,緩緩前行。

無論是米糧、馬料、兵戈、器械還是前線將士的營帳被服,無一不是從後方調集,朱林前線打仗,後方有數倍的人力提供支援。大明朝完全就是國力消耗敵人,任何戰爭歸根到底都的雙方綜合國力的比拼。若不是因爲國力強盛,朱豬敢於這麼短的時間內接連兩次大規模用兵?

輝煌的御駕親征背後,內部肯定已經很空虛了。

也許這就是一個機會,重開始的機會。撒下的種子能不能生根芽,能不能成長爲支撐天下的棟樑,這纔是重要的。

是時候爲自己考慮了,以後皇帝做皇帝是事情,我林三洪做要單幹了”

p:不算字數,這一章是兩章合併而成,刪除了一個情節,顯得生硬了點兒,抱歉一下。另:本卷結束。

第157章 膨脹的心第101章 清官第167章 假象和真相第76章 小別勝新婚第70章 等人第108章 發動第5章 叫花子進宅第49章 貪官第19章 龍擡頭第132章 男兒身第80章 廟小妖風大第82章 極品啊極品第98章 回答我吧第125章 溫柔鄉第113章 暴風中心第19章 龍擡頭第23章 籌謀(2)第34章 官老爺巴結我第171章 桃子熟了第127章 小女子第117章 牢獄之災第108章 發動第126章 買個美女回家去第94章 真的打不過第38章 官場瘟神第31章 我不升官誰升官第4章 爲了媳婦忍着吧第84章 好處第131章 放與縱之間第95章 麻桿打狼第152章 小小聰明第125章 溫柔鄉第41章 我是在唱戲第9章 高聲叫好第81章 法相第152章 小小聰明第146章 發配軍前第90章 折騰小丫鬟第80章 廟小妖風大第98章 回答我吧第102章 隔牆有耳第105章 獨角戲第99章 道友,現原形吧第163章 老兵不死(2)第161章 拋磚引玉第18章 收在身邊第28章 回來了第6章 屠戶的眼光第93章 夜襲第147章 兵無常勢第34章 官老爺巴結我第112章 欽差也瘋狂第78章 水淺王八多第117章 牢獄之災第40章 深意無人知第158章 合縱連橫第10章 原來如此第145章 進退不得第163章 老兵不死(2)第120章 豪霸雄主第82章 極品啊極品第72章 說重點第161章 拋磚引玉第163章 老兵不死(2)第130章 捉狐狸第43章 摘桃子第120章 豪霸雄主第105章 獨角戲第30章 錢你出第117章 牢獄之災第54章 誰不想賺錢?第123章 都是爲了能生娃娃第124章 歪理第146章 發配軍前第140章 各有心思三兩片第32章 不論出身第64章 送禮第99章 道友,現原形吧第140章 各有心思三兩片第131章 放與縱之間第21章 美人的期待第52章 劉備摔孩子第109章 上了賊船下不來第171章 桃子熟了第143章 百年之計第76章 小別勝新婚第1章 終於找到鴨子了第32章 不論出身第151章 四妹呀四妹第46章 爲了烏紗第123章 都是爲了能生娃娃第72章 說重點第153章 牧野之局第40章 深意無人知第88章 殃及無辜第161章 拋磚引玉第106章 揪住尾巴了第54章 誰不想賺錢?第54章 誰不想賺錢?第43章 摘桃子
第157章 膨脹的心第101章 清官第167章 假象和真相第76章 小別勝新婚第70章 等人第108章 發動第5章 叫花子進宅第49章 貪官第19章 龍擡頭第132章 男兒身第80章 廟小妖風大第82章 極品啊極品第98章 回答我吧第125章 溫柔鄉第113章 暴風中心第19章 龍擡頭第23章 籌謀(2)第34章 官老爺巴結我第171章 桃子熟了第127章 小女子第117章 牢獄之災第108章 發動第126章 買個美女回家去第94章 真的打不過第38章 官場瘟神第31章 我不升官誰升官第4章 爲了媳婦忍着吧第84章 好處第131章 放與縱之間第95章 麻桿打狼第152章 小小聰明第125章 溫柔鄉第41章 我是在唱戲第9章 高聲叫好第81章 法相第152章 小小聰明第146章 發配軍前第90章 折騰小丫鬟第80章 廟小妖風大第98章 回答我吧第102章 隔牆有耳第105章 獨角戲第99章 道友,現原形吧第163章 老兵不死(2)第161章 拋磚引玉第18章 收在身邊第28章 回來了第6章 屠戶的眼光第93章 夜襲第147章 兵無常勢第34章 官老爺巴結我第112章 欽差也瘋狂第78章 水淺王八多第117章 牢獄之災第40章 深意無人知第158章 合縱連橫第10章 原來如此第145章 進退不得第163章 老兵不死(2)第120章 豪霸雄主第82章 極品啊極品第72章 說重點第161章 拋磚引玉第163章 老兵不死(2)第130章 捉狐狸第43章 摘桃子第120章 豪霸雄主第105章 獨角戲第30章 錢你出第117章 牢獄之災第54章 誰不想賺錢?第123章 都是爲了能生娃娃第124章 歪理第146章 發配軍前第140章 各有心思三兩片第32章 不論出身第64章 送禮第99章 道友,現原形吧第140章 各有心思三兩片第131章 放與縱之間第21章 美人的期待第52章 劉備摔孩子第109章 上了賊船下不來第171章 桃子熟了第143章 百年之計第76章 小別勝新婚第1章 終於找到鴨子了第32章 不論出身第151章 四妹呀四妹第46章 爲了烏紗第123章 都是爲了能生娃娃第72章 說重點第153章 牧野之局第40章 深意無人知第88章 殃及無辜第161章 拋磚引玉第106章 揪住尾巴了第54章 誰不想賺錢?第54章 誰不想賺錢?第43章 摘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