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捉狐狸

連入四月,揚州城中就陷入一種莫名的浮躁氣氛當一

四月十五這天是佛祖誕生、成道、涅巢的三期同慶之日,這個本屬於佛家弟子的節日揚州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演變。市井民間對於這個節氣的期待和熱情,超乎大多數人的想象。

從進入四月開始,城裡城外很多的有錢人家就開始準備,鮮豔的牌樓、五彩的燈籠早早就請人扎制。佛爺用的寶蓋、幡旗、寶樹等物也準備的一應俱全。

尋常的百姓人家也忙着做出餅鍵、棗糕等供佛之物。

不管是不是信佛的,都很期待這個節日,憋足了勁頭的準備熱鬧一番。

揚州人看來,這個日子並不是屬於佛家弟子,而是屬於整個揚州。尤其是自大明朝立國以來,人們禮佛敬佛的虔誠之心打了很大折扣,佛事也沒有以前那麼繁盛了。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於四月佛節的熱情,因爲這已經是成爲類似於春節、端午樣式的傳統節日。早沒有了多少宗教意義。

對於普普通通的老百信來說。一年之中能夠多趕上這麼一場熱鬧,自然是值得期待。尤其是那些做小買賣的商販,對於四月佛節的熱情遠超常人。

信不信佛不要緊,關鍵是從進入四月就開始的這大段時間裡,揚州會因爲這個節日而變得格外熱鬧。

全國各地寺廟的當家師傅會早早趕來揚州參加這一次禮佛盛事,家的居士、出家的僧衆也會雲集而來…

如果說單憑這些對佛爺無比虔誠的外地人,還不如讓揚州人興奮。關鍵是四月佛節期間,各地信奉佛爺的善男信女也會蜂擁而至…

“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詩句流傳甚廣,但是真正的好山好水好風景還是要等到四月才能見到。到時候從江南、淮北等地趕來湊熱鬧的文人雅士雲集。詩詞往還歌酒相和,百花齊開之際搶一個百家爭鳴的彩頭,也是文人心中的一大盛事。當然來的也不一定全都是高雅的文人,其中絕大部分還是一些附庸風雅沽名釣譽之輩。這些人或是冒充斯文,或者乾脆就是朝着揚州的花街柳巷而來,這些人一到揚州,立刻就往各個書寓、繡坊裡頭鑽,大把的銀子花出去,一擲千金就爲博取美人一笑”,

四月佛節一旦開始,揚州的外來人口就會暴增,這些人可都是懷揣着白花花的銀子來揚州花銷的。人們怎麼會放過如此大好的賺錢機會?廟會距離正式開始還有些時日。但是各個客棧已是人滿爲患。

可以想象,首先受益的就是客棧酒館和各種飲食服務行業。這些人賺的盆滿鉢滿咧嘴偷笑的同時,也帶動了其他行業。

這件事情的反應上,林三洪明顯慢了半個節拍。

四月佛節早就聽說過,但是從來也沒有想過會有如此的規模,這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廟會和宗教節日而是一個屬於整個揚州的機會。

當府臺夫人杜月娘也派遣人手準備接待和天豐號有業務往來的客商之時,林三洪總算明白過來了:這裡頭的商機無限啊!這種完全靠歷史積澱發展起來的節日,已經超越了宗教和節日的範疇,帶着十分明顯的商業氣息。

機會,絕對是個機會。

這種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事情後世已經被翻版再翻版,一直翻版到氾濫的地步,依舊樂此不疲。就算是沒有文化基礎的地方,掏窟窿挖關係也要找出點文化底蘊來。好藉着文化交流的機會大搞商業活動,招商引資也罷促進本地經濟也好,反正到了後就是一字:錢!

如果揚州這樣的好機會放幾百年後的某城市。肯定不惜投入血本花費巨資,也要搞出一個文化節來上馬幾個項目。這不僅是政績工程,也能給地方上帶來實實的好處,不幹才真是傻子呢。

林三洪的反應雖然是慢了一點,終究還不算晚。很快就明白過來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立刻展開了一連串動作:

“城門上,我是說所有的城門上,都紮上菜色的牌樓,寫上”揚州歡迎您“之類的語句,越親切越好。”

“揚州府的地界之處也紮上同樣的花牌樓,牌樓不妨做的大一些,字一定要寫上。”

又做了一些表面的排場功夫,終於涉及到了實質性的舉措:“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各處的厘金局先停了,”

收取過路厘金,是朝廷的制度,就算林三洪是揚州知府,也沒有權限停了厘金的徵收工作,這明顯是越權。

下邊的小吏好心提醒:“大人,停收厘金似乎與朝廷體制不合,是不是有點不大合適吧?”

”合適的很,又不是永久停收,只四月停止徵收過往厘金。”

“那這個月的銀錢

林三洪把手一揮:“按照以的數字先把賬目掛起來,過了四月的佛節,本府會從其他衙門把錢給你們撥過去!”

只要你知府大人答應能從別的地方挖出錢來,只要你答應可以把應收的厘金數目給補上,別說停收一個月。就是停收一輩子都沒有問題。

想到幾百年後,各級各地的官員爲了招商引資,什麼樣的招數都想得出來,大規模的稅收優惠這是起碼的,其他種種優惠政策多的都數不過來。爲的是什麼?經濟!

只要能把本地的經濟盤活,讓銀子流轉起來,優惠出去的那點稅收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何況府臺林大人只不過是暫時停一陣子的過路厘金,又不是什麼稅收優惠!

一年只有十二個月,若是能夠通過佛節讓四月份的經濟小小的爆發一下。對於整年的財政收入都有莫大好處,那點厘金不十幾二十倍的賺回來都不好意思見人。

四月佛節,不光是淮揚,江南也小有名氣,輻射面這個時代算是很大了。只不過一直都是以自生自滅的方式發展,算是民間積累下來的一點元氣。要是官府可以這種事情上大

若不是因爲體制的問題,林三洪都想拿出揚州兩個月甚至是一個季度的財政收入來做一下這個事情。不過官上任不會弄的太過“駭人聽聞”尤其是這個時代的人們對於“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這種事情沒有什麼概念,要想大幹的恐怕會遇到很大阻力。而且四月佛節很快就要開始了。就是真的想幹也有點太晚。

同樣一件事情,若是放後世,如果有這樣的機會,當官的還不想瘋了?若是政府不出面組織這種事情,民間資本都能搞起來。別說是知府大人這個級別的官員,就是一個小小的縣級官員也敢透支財政的大幹一票。這可是官員實打實的政績,給地方上帶來穩定的經濟收入和龐大的就業機會,還可以打出地方的招牌。帶來鉅額資金的同時還能盤活地方經濟,就算這些目標都達不到,上幾個像模像樣的旅遊項目絕對沒有問題,和如此巨大的收益比較起來,損失一點小小的過路費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瘦西湖、二十四橋、魁星閣,還有瓊花址那邊,對了,瓜州渡也算上,只要是揚州有名氣的地方,都給我好好的打掃乾淨。大規模修聳肯定是來不及了,可以把該粉刷的地方粉刷一下,別弄的破破爛爛,這些地方可是咱們揚州的臉面。黃臉婆還要臉上敷三層粉呢。揚州這麼好的地方怎麼也的收拾的象個樣子。要是人家來了一看之後發現名不副實。誰還願意來…”

這個時候還沒有城市名片的說法,不過林三洪已經準備這麼做了。這種舉動本來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但是很多官員心目中,完全就是沒有必要的多此一舉。那些景緻雖好,歷史中也有很多典故,可並不能變成真金白銀。如此費心費力的整治,似乎很沒有必要。不過這種事情花不了幾個小錢,府臺大人喜歡這麼幹,反正也和吏治、錢糧等真正的大事無關,就由他去吧。

”從即日起,由府臺衙門和桌屬衙門抽出人手,各個景緻附近設立訴問處,專司欺行霸市敲詐勒等事宜,保證外地遊人不受欺負”

你林三洪是揚州府臺,是揚州地面上父母官,是親還向三分呢,怎麼胳膊肘往外扭幫着外鄉人了?

衆小吏面面相覷,什麼也沒有說,依舊應了。

“好了,暫時就想到這麼多。這個事情一定要辦好,以後要形成定製!”林三洪忽然又想到了什麼:“我有個想法,你們幫我想想,看是不是妥帖。”

知府大人做的這些事情雖然有點不着調,終究不是什麼壞事,也花不了多少人力物力,做做也無可無不可,幾個小吏說道:“府臺大人管吩咐。”

“花魁大賽!你們說弄一個花魁大賽怎麼樣?”

“花魁?什麼花魁?”

“揚州煙花之盛甲於天下,書寓、繡坊甚至是青樓這樣的風月之地繁多,貌美的風塵女子也多如恆河沙數。我琢磨着可以有官府出面,讓各煙花之所挑出幾個像樣的美女,大家湊一起比一比賽一賽,決出個頭名花魁來,然後由府臺衙門給予認可和一定獎勵

“不可!”

“萬萬不可!”

這個問題上,揚州府臺衙門的幾個小吏口風空前一致:不行,絕對不行!府臺大人剛剛說的那幾項舉措雖然有點另類,終究是無傷大雅之舉。做與不做的關係都不大。可弄個花魁大賽出來,性質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各地的青樓煙花之地,也有過這樣的花魁大賽,不過那都是風月之中的秦樓楚館自己搞出來的勾當,參與其中的也是一些個流連於美色之間的紈絝子弟。幹這種事情,名聲本來就不好,府臺衙門是幹什麼的?是府治所,一地父母,正經的不能再正經的地方。講究的是治民理政,代表着朝廷牧民,怎麼能和這種事情牽扯到一起?

古往今來,何曾見過府臺衙門弄花魁大賽的?這還成個什麼樣子?

官府和那些倚門賣笑的女子攪和一起。而且大加宣揚,主動搞這種上不了檯面見不得光的什麼花魁大賽,這事情要是傳揚出去,揚州府大大小小的衙門豈不成了全天下的笑柄?各位官員老爺的臉還要不要了?

從史書有記載以來,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官府弄這個的。真要是搞出來,朝廷裡的那些言官立刻就能把金鑑殿給翻過來。光是從京城噴出來的吐沫星子就能讓運河水平地起三尺,天下的官員和百姓還不笑破肚皮?到時候朝廷下旨申飭那都是輕的。只怕揚州府地面上的這一任官員誰也跑了,立刻就會被載入史冊當然是罵名!花魁大賽還沒有開始弄。這些小吏就已經想到了御史言官們可能用到的說辭了:嬉戲荒淫無以復加。雖商紂夏桀亦不過如此,於酒池肉林之荒何異?商紂隋焰之鑑”

這種事情就是主動招罵的。對於官老爺的名聲具有毀滅性的影響,絕對不行!“此舉大大不妥…”

“我不是問你們妥不妥,我是想讓你們說出一點建設悄的意見,算了,看你們的這個樣子就主動不行。”林三洪無所謂的說道:“我也是御史出身,知道這事情肯定會被言官們大家鞭撻,口誅筆伐之類的肯定少不了。不過朝廷既然把我放到了揚州任上,本府就得做出點實實的事情來,雖萬千罵名,該擔下來的也得擔。只要能對百姓有好處,讓貧寒之間多收入幾個銅錢,咱們做地方官的就是擔點罵名也沒有什麼…”實實的事情?府臺大人沒有搞錯吧?和那些賣笑的婊子攪和一起什麼時候也成了實實的事情了?這和百姓有什麼關係?去堂子裡喝花酒玩粉頭的那一個的老老實實的百姓?

你這個做知府的,要是真想對老百姓好。把河堤修一修,組織民夫墾出點田地來,那是你真正應該做的惠民之舉!二屁的花魁大塞簡克就是不務正業的瞎胡…一

“大人。官聲有礙呀。望大人三思

林三洪不乎這些,也明白這些人的眼光有限。並不多做解釋:“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本府心中有數,這個事情你們就不要阻了本府心意已決,花魁大賽一定要辦,而且要大辦特辦”

“大人,卑職等是府臺衙門的屬官,有責任提醒大人”

“別提醒了,這事情一定要做。”

看林三洪好像是吃了秤駝一樣鐵了心,衆屬官也阻攔不住,畢竟大明的律法也沒有規定知府不能做這種事情。可這種事情一旦弄出來,丟的可不光是他林三洪一個人的臉面,整個衙門都得被寫進史書,成爲千古笑柄。大家可不想跟着這個胡鬧的府臺大人一起胡鬧:“大人既然一定要做,下官等也阻攔不住。只是這種事情”能不能”不用府臺的名義?大人既然要做,還是用大人個人的名頭辦理了。

“也行,我知道你們顧忌名聲,哈哈,就這麼着吧,用我個人的名義發個通文張貼出去,讓民間選拔花魁。就不用衙門的官印了,用上我的小印,這樣就不會牽連到諸位了。”

幾個小吏大眼瞪小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真不知道府臺大人這是發的哪門子瘋。從書窩裡弄來了一個粉頭,後院就已經起火了。府臺夫人的河東獅吼神功已經成了揚州官場上的一個笑話,府臺大人懼內的“美名”也傳的街知巷聞。再弄這麼一個花魁大賽,府臺夫人要是知道了,還不把整個衙門都給拆了?

不過這些都是府臺大人的私事,他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去吧,哪怕是被朝廷申飭責罰也於大家無關了。

“哎,差距呀,這就是差距!”林三洪不得不承認領先幾百年的優勢是如此明顯。所謂的花魁大賽完全就是一個噱頭,有了這樣的一個噱頭,天底下的登徒子還不把揚州視爲風月聖地?名聲一傳出去,肯定都巴巴的帶着銀子過來,讓天底下那些有錢人可能的把銀子帶過來,並且揚州的地面上消費出去,這纔是本意。

就算不弄花魁大賽這樣的噱頭。花街柳巷之中的風月之事就少了?只要把揚州風月行業整頓一下。花魁大賽就會爲民間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至於那些青樓女子,她們的收入多一些不好麼?至於如何問這些女子提供起碼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的人格保障,林三洪已經把這個事情作爲治理揚州的突破口。解決起來也僅僅剩下時間問題。

所謂的花魁大賽和選美大賽沒有很大的區別。

林三洪的本意就是藉着打擊風月行業的黑惡勢力和花魁大賽的舉措做出改變,改變這個行業的經營模式,進而爲大改革找到突破口。

至於名聲,林三洪並不是很乎。

這個事情一旦做了,京城裡的言官們肯定會一跳三尺的大罵林三洪是荒淫嬉鬧的昏官廉官,不過只要拿出實實的成績,就能狠狠的反抽回去,讓這些站着說話不腰疼的傢伙見識見識何謂能者!

修河堤墾荒地,確實能帶來好名聲,可對老百姓而言,尤其是對揚州的本地百姓而言。就是勞民傷財。前幾任修的河堤都被漸漸北移的長江衝的沒有了影子。開出的幾千畝荒田已經成了爛沼澤,又是鹽又是鹼根本無法耕種,勞民傷財罷了。

興辦工商鼓勵農桑那一套前幾任早已經做到了極致,揚州的繁榮不這個上面。

縱觀歷史,真正繁榮的城市哪一個是靠種地種出來的?指望耕田種地男耕女織,老百姓做多也就是個溫飽,稍微碰到一點災荒,連溫飽都保不住。

只有讓有錢人把錢拿出來,通過各種方式把積斂的財富擴散到大部分手中。這纔是真正的惠民之舉。

林三洪這個知府,若是放到雲貴甘陝之類地廣人稀的苦寒地方,絕對沒有二話,早一腦門子紮下去,踏踏實實的開荒墾田鼓勵農桑去了。那些邊緣地域的百姓連起碼的溫飽都無法解決,再奢談其他就是紙上談兵不切實際。可這是揚州,一等一的繁華形勝之地,只要把貧富差距縮小了,老百姓吃飽飯絕對沒有問題。

就業機會的增多,財富散播加速,惠及面很大,而官府的稅收也會增多”晚飯的時候小香很機靈的遞過來一個消息:“老爺,英子姑娘他們後門等着,我怕衙門裡眼雜。沒有敢讓他們進來,老爺要不耍去見他們?”

”很好,就應

英子他們肯定是帶來了劉黑三的消息,要不然不會主動找過來。對於自己這點微薄的嫡系親衛力量,林三洪極是看中,立刻就換了衣裳從後門出來。

英子還是一身青色的粗布衣裳,外罩了一條顏色稍淺一點的家染粗布短裙,用巴掌寬的布帶子把腰身殺的細細,背後揹着她那張須彌也不離身的巨大獵弓,颯颯英姿鋪面而來。

“大人,您要找的這個劉黑三已經查到了,現正翰香書寓當中。此人行事極爲謹慎,有數出居所經常換,平日裡住的多的就是隋帝陵附近的一處別院。而且身邊有衆多護衛,伸手似乎不錯,

再狡猾的老狐狸也逃不過獵人的眼睛。

英子和武家營的這些山民擅長的就是跟蹤刺探,就是鑽進深山的虎豹豺狼也能追出來,何況揚州本地的名人?從一開始林三洪就沒有懷疑英子等人能夠把劉黑三這個老狐狸給揪出來。

“現就翰香書窩?”

“是的,大人,按照這幾日我們的觀察,此人應該會回到隋帝陵附近的住所過夜,去翰香書寓不會呆很長時間。”

“他手下有多少人?”

林三洪這麼問的意思就準備下手了。

下手之前必須考慮對方…戲,自只吊然是知府,可那和劉黑蘭辦不是什麼善男丁”旦動起手來,至少先要保證自己不吃虧,這是前提。這些山民和都是鐵桿嫡系,忠誠度高的沒邊,損失一點林三洪也會心疼的很。而現也指望不上桌屬衙門的差役和直屬的府兵,這些傢伙只會添亂根本就指望不上。

林三洪想的是:若是能把劉黑三吃下去,就一定要吃,若是暫時吃不下去,就先要保證自己的力量不受損傷。不就是一個劉黑三麼,可以慢慢抓,有的是時間。

“據我們的觀察,劉黑手的手下不少,很有幾個不賴的,大人說是拿他,憑鄉親們的幾十張弓和幾十杆梭槍,問題不大。”

“是問題不大還是沒有問題?”

這一點林三洪必須弄清楚了,就這麼點人手,一旦出現損傷就不值得了。

英子想也沒有想就說道:“沒有問題。”

“那就好。”林三洪咬牙切齒的說道:“上一次我就栽他的手中,這一次一定要找回來。咱們就這麼點人,要是硬圍翰香張弓是省力的法子。”

這纔是實用的狩獵技巧,聽起來不過短短的幾句話,卻是無數江民付出無數血的代價才總結出的經驗。

“好,我有計較了。合圍翰香書寓咱們的力量不夠,還是隋帝陵附近比較容易動手,咱們先隋帝陵的路口上埋伏好了,我再攆老狐狸出來。”

英子等人看來。林三洪林大人就是戰場上排兵佈陣的大將軍,格殺山賊和對陣湖廣大軍的時候,都做的有條不紊,對付一個小的刁民,應該不話下,很自然的說道:“一切聽從大人吩咐。”

翰香書寓那邊肯定有山民盯着,一旦劉黑三出來就回過來報告。林三洪知道時間緊迫,立刻讓英子召集來了人一個伏擊戰。

一行人暮色之中穿街過巷,迅速來到隋帝陵附近。撿個劉黑三必經的路口設伏。

“你們幾個”那邊的街角等着,這邊事起立刻過來。”

“你們幾個,準備後面包抄。千萬莫讓劉黑三走掉。”

林三洪擺開四面合圍的架勢,卻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說道:“東家,這麼佈局浪費兵力呀。

咱們的人手本就不多,擺不開四面合圍十面埋伏的陣勢,處處佈防也就是處處不際…”林三洪這才注意到說話的居然是郭姊烈,他身邊站立着的那個弱不禁風的少年正是他的兒子郭四妹。

這個郭四妹想來沒有經過這種陣仗,如女子一般精緻的臉蛋一片煞白,或許是因爲太過緊張的緣故,全身都很明顯的顫抖着。

“郭老哥,你怎麼也來了?這可是要廝殺的陣勢!”

“就是因爲廝殺我纔來的,我老郭別的本事沒有,兩軍廝殺的功夫還沒有落下。若是這裡沒有廝殺我也就不過來了,爲的就是讓我這個不成器的兒子見見市面,免得真的成了男兒身女兒心,這一輩子可就全廢了!”

老郭對於兒子的歷練之心林三洪深有體會,但是這種場面實不適合郭四妹這種不象男人的男人。

如女兒一般嬌弱的郭四妹站英姿颯颯的英子身後,這種反差

“郭老哥你是老兵,有經驗,你說該怎麼布這個口袋?”

這種事情是要真功夫的。經驗比靈機一動要可靠的多。

郭姊烈也不客套,用手一指旁邊的酒樓:“只要有兩張弓佈置上頭,比街上埋伏十個人都管用。等到對手回頭的時候必已慌亂,趁着天時放幾箭,沒有人敢敵情不明的情形下硬衝。再街角上布兩張弓,只遠射而不近衝,足以威懾對手了。這樣可以騰出多人手佈置正面,不管是打架還是打仗。都是一樣的道理,正面永遠是解決戰鬥的關鍵,其他都是爲正面張目而已!”

道理簡單,但是沒有經過血的教也總結不出來,這種完全軍事意義上排兵佈陣遠遠不是林三洪和這些山民能夠瞬間學習到的。

仔仔細細的想過之後,林三洪道:“好。就這麼幹,郭老哥經驗足,見過的場面也多,能不能做到不放走對手?”

彷彿又回到血肉翻滾的廝殺戰陣,郭姊烈極是豪邁的哈哈大笑:“以六十餘圍不足半數之敵只要敵人不着鐵甲沒有可以快速衝起來的騎兵,小人敢給東家立下軍令狀,如不全殲。取我這個五斤四兩的腦袋。”

“軍令狀就不必了,要是對手衝的猛,也不求什麼全殲,捉住爲首之人足夠了。”

”絕對沒有問題。”

“那就好,郭老哥你看着佈置,就這裡引弓張網的等着劉黑三鑽進來,我這就是攆他過來。”林三洪再一次囑咐道:“不可硬拼,捉得到後,若是捉不到,還有下次機會,咱們這邊千萬別有了折損。”

火急火燎的回到府臺解門,林三洪立刻就開始調兵。把幾個府兵頭目都喚了過來:“本府已經發現賊人劉黑三的蹤跡,時間緊迫。桌屬衙門就不必去了,諸位趕緊召集府兵弟兄,隨本府那賊!”

幾個頭目半真半假的應着,各自去喚自己的手下,磨磨蹭蹭的過了不少時辰,匆匆忙忙的府兵陸續趕到。

林三洪站立階前,做後的動員:“諸位弟兄,這一次要去拿劉黑三了。上一會沒有拿到,其中的種種我也不多說了。諸位都要養家餬口,手伸的長一點我也能理解得到,以前的過去也就過去了。可這一次我已經對諸位言過了,再不允許有人三心二意。若是讓我發現再有誰吃裡扒外,休怪本府不講情面揣了他的飯碗,若是做的太過。大明的律法也不是擺來看的。”

”劉黑三是什麼人?他是幹什麼的?他禍言:廣人,讓多人家庭痛失兒女想來諸位比我清楚。一希望諸位能於我同心協力。把事情辦下來,以後我也不會忘記諸位的辛苦。若是,嘿嘿…”林三洪指着衙門甭道旁的“誡石銘”說道:“這東西可不是擺設兒,若是諸位有不認識字的,本府就被你們念一餘,

各地各級的衙門都矗立着這樣的一塊石碑,叫做“誡石銘”

這個東西是宋太宗趙匡義的首創。陽面上鐫刻着“公生明”三個大字,陰面則是“爾俸爾祿,民脂民膏。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十六個刮誡之言。這塊“誡石銘”從宋太宗開始就矗立衙門口,其用意十分明顯,就是要告誡各級官吏千萬不要忘了本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要想想清楚。要時常看看這塊無言的石碑。到了宋高宗的時候,又書法鼎盛的黃庭堅把這個十六個字重書寫一遍,以政令的形式明發各級衙門。就是要那些當官的知道他們吃的用的就是來自何處。

到了大明朝,太祖朱元樟對於吏治下了苦功夫,不僅以嚴酷的刑罰和狠辣的手段整治貪官污吏。是注重平時對官員的廉潔教育。朱元璋煞費苦心的把這個勸慰官吏的“誠石銘”從衙門口搬到衙門內的甭道上,就是爲了讓官府中時時刻刻都可以看見…”

該做的都做了。該說的也都說完了。林三洪自認已經對這些府兵做到了仁至義。這些傢伙若再是吃裡扒外,就真應該下狠手整治一下了。

雖然是如此的用心良苦。可林三洪也不指望僅僅憑着這些就能讓府兵們幡然悔悟,所以才特意把英子他們那些嫡系調過來。

這些府兵肯定拿過劉黑三的許多好處,官賊勾結的事情不稀罕。林三洪只希望府兵明白自己的苦心,別一錯再錯。若是這些傢伙再錯下去”

檢驗這些府兵的時刻到了。

這一次抓捕劉黑三的命令下的很突然,目前爲止只有林三洪本人和這些府兵知道,若是到了翰香書寓,劉黑三再一次“恰到好處”的逃之天夭,足以說明一切。到時候找個由頭綁幾個頭目,夾棍板子的招呼之下。有多少吃裡扒外的傢伙也的統統招供出來。

“好,諸位兄弟,隨本府到翰香書寓拿人。”

領着浩浩蕩蕩的府兵隊伍,直奔翰香書窩而去。

翰香書窩還是老樣子,只是門口多了幾串很花俏的燈籠和一個不小的紙紮牌樓。或許是因爲已經進了四月的緣故,雖已是傍晚,街面上卻比往日裡加熱鬧。

翰香書窩門口偶有幾個進出的紈絝子弟。很吃驚的看着袍服煌煌的府臺大人率領一干府兵氣勢洶洶的過來,似乎也意識到要有大事發生,趕緊狼狽逃離。

一個山民給出林三洪信號。示意目標還沒有走,林三洪微微點頭,猛武大喊一聲:“把這個賊窩子給本府團團圍住,一個也不許走了。餘者隨本府進去拿人!”

這一次帶的人多,鬧出的動靜比上一次大的多,一衆府兵也擺出賣命的樣子,抽刀手大聲吆喝着就往裡闖。

翰香書窩當中幾個正於姑娘調笑的尋歡客見勢頭不好,扭頭就要逃走。府兵們呼啦啦的衝了上去,三拳兩腳就將這些人打翻地,一繩子捆個結實:“奉府臺大人之命辦差,有胡亂走動者就地擒拿,有以力拒捕者。與賊同罪…”

姑娘們的尖聲叫喊聲中,一個個房門被大腳踹開,一對對衣裳不整甚至不着寸縷的男女被趕了出來,極是狼狽的尋找躲藏之處,看這個架勢,還真有幾分用命辦事的樣子。

“希望劉黑三沒有逃跑。”

聽到動靜的玉蘭很有幾分冷眼靜觀泰山之崩的淡定從容,神色之間雖有怒意卻依舊應對得體,過來先見了禮:“府臺大人安好小女子這翰香書寓也是正經經營的所,衙門裡也是有備錄的。一應稅賦從來也不曾拖欠。爲何府臺大人屢屢於小女子爲難?也不知道小女子經營一小小書寓到底是犯了哪條王法?還望府臺大人好好的說道說道,”

林三洪可不想這個口口聲聲小女子”如何如何的玉蘭逞什麼口舌,很直接的說道:“本府接到密報。你這翰香書寓窩藏賊衆”

“大人這麼說豈不是要冤殺小女子了?想我這書寓當中除了幾個前來照顧生意的恩客之外,俱是女流之輩,哪裡來的什麼賊衆?”

“嘿嘿,說這個就沒有意思了,劉黑三是不是這裡?”

“劉大善人的名頭小女子也曾聽聞過。只是一直無緣得見“”

“好,好一口伶牙。好一張利口林三洪冷笑着大聲命令:“來人,去內間尋劉黑三,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拐帶人口逼良爲娼的劉黑三找出來!”

”我翰香書窩是清淨所。沒有什麼劉黑三劉黑四的,大人欺我弱女。小汝子也不是什麼人就可以拿捏的

“我知道你有背景也有手段,弱女不弱女的就不必對我說了。你也看過你的賣身契書備錄,你原本也是幾經轉手賣到了這裡,也算是受害人,可如今卻與劉黑三狼狽爲奸。若你只是爲劉黑三打理翰香書窩也還好說,若讓我查出你也是個禍害別人的,玉蘭姑娘,需知律法無情!”

林三洪根本就不看玉蘭,撿張椅子坐下等候後結果出來。

“大人,找不到。”

“大人,沒有劉黑三,只有幾個吃花酒的,要不要提到衙門裡仔細問問?”

一個府兵頭目湊到林三洪耳邊,小聲說道:“大人,您是不是搞錯了,這裡根本就沒有什麼劉黑三呀!要不先讓弟兄們撤了吧,這裡有很多人看着呢,這麼大張旗鼓的事情,若是傳出去可就不好聽了…”。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多,支持作

第28章 回來了第113章 暴風中心第87章 有王名楚第96章 退走第99章 道友,現原形吧第177章 結束就是開始第75章 妻不如妾第49章 貪官第124章 歪理第74章 背後的背後第172章 老郭的遺產第38章 官場瘟神第10章 原來如此第116章 卸磨殺驢第12章 除夕夜(1)第1章 終於找到鴨子了第42章 意圖整人第100章 我說你寫第61章 熱鬧第100章 我說你寫第36章 打的熱鬧第145章 進退不得第19章 龍擡頭第126章 買個美女回家去第24章 保全第70章 等人第34章 官老爺巴結我第114章 觸怒第172章 老郭的遺產第159章 禍根深埋第97章 到底是誰第137章 喜憂參半第43章 摘桃子第13章 除夕夜(2)第88章 殃及無辜第70章 等人第69章 剛剛開始第14章 鬧新春(1)第151章 四妹呀四妹第49章 貪官第171章 桃子熟了第160章 瘋狂蠱惑第72章 說重點第146章 發配軍前第80章 廟小妖風大第29章 再聚首第153章 牧野之局第161章 拋磚引玉第135章 萬事俱備第2章 這就是天意第50章 膽大包天第141章 一波又起第107章 特殊愛好第26章 有彩禮嗎第21章 美人的期待第133章 不到揚州不知道錢少第119章 國之大第6章 屠戶的眼光第123章 都是爲了能生娃娃第77章 站住,別動第174章 最後叮囑第77章 站住,別動第32章 不論出身第138章 御駕親征第142章 青萍之末第148章 汝爲螳螂我爲蟬第34章 官老爺巴結我第82章 極品啊極品第84章 好處第97章 到底是誰第143章 百年之計第112章 欽差也瘋狂第161章 拋磚引玉第97章 到底是誰第159章 禍根深埋第62章 根基之地第116章 卸磨殺驢第80章 廟小妖風大第36章 打的熱鬧第79章 夾住了第165章 合流第7章 解除了第27章 肥美親事第139章 皇帝也缺錢第62章 根基之地第126章 買個美女回家去第85章 賄賂之事第64章 送禮第26章 有彩禮嗎第11章 未卜先知第36章 打的熱鬧第67章 埋下伏兵待驚雷第115章 富貴害人第128章 真假不自知第53章 一絲牽萬縷第24章 保全第151章 四妹呀四妹第22章 籌謀第152章 小小聰明第92章 指揮若定?
第28章 回來了第113章 暴風中心第87章 有王名楚第96章 退走第99章 道友,現原形吧第177章 結束就是開始第75章 妻不如妾第49章 貪官第124章 歪理第74章 背後的背後第172章 老郭的遺產第38章 官場瘟神第10章 原來如此第116章 卸磨殺驢第12章 除夕夜(1)第1章 終於找到鴨子了第42章 意圖整人第100章 我說你寫第61章 熱鬧第100章 我說你寫第36章 打的熱鬧第145章 進退不得第19章 龍擡頭第126章 買個美女回家去第24章 保全第70章 等人第34章 官老爺巴結我第114章 觸怒第172章 老郭的遺產第159章 禍根深埋第97章 到底是誰第137章 喜憂參半第43章 摘桃子第13章 除夕夜(2)第88章 殃及無辜第70章 等人第69章 剛剛開始第14章 鬧新春(1)第151章 四妹呀四妹第49章 貪官第171章 桃子熟了第160章 瘋狂蠱惑第72章 說重點第146章 發配軍前第80章 廟小妖風大第29章 再聚首第153章 牧野之局第161章 拋磚引玉第135章 萬事俱備第2章 這就是天意第50章 膽大包天第141章 一波又起第107章 特殊愛好第26章 有彩禮嗎第21章 美人的期待第133章 不到揚州不知道錢少第119章 國之大第6章 屠戶的眼光第123章 都是爲了能生娃娃第77章 站住,別動第174章 最後叮囑第77章 站住,別動第32章 不論出身第138章 御駕親征第142章 青萍之末第148章 汝爲螳螂我爲蟬第34章 官老爺巴結我第82章 極品啊極品第84章 好處第97章 到底是誰第143章 百年之計第112章 欽差也瘋狂第161章 拋磚引玉第97章 到底是誰第159章 禍根深埋第62章 根基之地第116章 卸磨殺驢第80章 廟小妖風大第36章 打的熱鬧第79章 夾住了第165章 合流第7章 解除了第27章 肥美親事第139章 皇帝也缺錢第62章 根基之地第126章 買個美女回家去第85章 賄賂之事第64章 送禮第26章 有彩禮嗎第11章 未卜先知第36章 打的熱鬧第67章 埋下伏兵待驚雷第115章 富貴害人第128章 真假不自知第53章 一絲牽萬縷第24章 保全第151章 四妹呀四妹第22章 籌謀第152章 小小聰明第92章 指揮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