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意願

經年累月的學習,方然的見識,足以讓他看清科學研究的困局。

但和一般的科研工作者不同,他的觀察和思考,不僅僅深入到自然科學層面,對科技發展的悲觀預測,也並非完全出於人類世界的力有不逮。

最起碼的,倘若拋開一切顧慮,全世界幾十億人同心協力,耗費上百年時間,建造橫貫蓋亞赤道的“行星加速器”,也並非完全的不可想象;甚至,如果到那時還沒有新發現,人類尚可以把目光投向太空,造更大的加速器,經過漫長歲月的砥礪前行,一點點積攢資源和思想,遲早也會有所突破。

但所有這一切的前提,有能力,只是必要條件;

此外還要有意願。

今天的人類文明,真的有探索客觀世界、爲此不惜任何代價的意願嗎,他很懷疑。

燒錢研究科學,單憑一腔探尋真理的熱情是不夠的,持有這種想法的人,太幼稚,往往就蹲在實驗室,研究所,被資本利用來榨取價值,一邊被飼餵些殘羹冷飯,一邊接到些“您爲全人類做了貢獻”的口頭表揚。

那麼要憑藉什麼呢,一句話:

有利可圖。

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轉化爲生產力,就能擁有更先進的生產工具、製造出更優良的產品,得到更豐厚的利潤,這纔是科學技術研究的不竭動力。

但這種動力,在人類社會的規則下,並不見得會一直持續下去。

考察人類的科學發展史,從古到今,研究的規模基本上一直在擴大,知識的海洋在拓展,未知的邊界隨之越來越寬廣,繼續前進的代價,也隨之而變得越來越昂貴。

尤洛浦的“大型強子加速器”,八十億馬克,還可以用國家意志來承擔,但新一代加速器的五千億馬克,就絕不是“探索自然”的興趣所能保障。

回顧過去,歷史上,聯邦這樣的強大國家,也曾執行過沒有直接收益的龐大科研計劃。

早在五、六十年前,理想聯盟還在與聯邦對峙的年代,聯邦的“阿波羅計劃”就耗費了超過二百億馬克的鉅款,破天荒頭一次將人類送上蓋亞之外的天體,用這種劃時代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肌肉和力量。

登陸的蓋亞行星,遠在三十八萬公里之外,科技的驚人成就,令人不得不讚嘆。

當然,二百億的代價,也是如同夢幻一般的昂貴。

之所以投入天量的經費,而不計回報,敢於這樣決策的聯邦政府是獲得了多數民衆的支持,理想聯盟威脅論唱的夠響,國會老爺們纔好順勢而爲,紛紛慷國家之慨。

至於“阿波羅計劃”中的研發成果,投入民用市場後創造的價值有多大,就是衆說紛紜。

有人稱一本萬利,也有人稱入不敷出,似乎就是一筆糊塗賬。

但究竟合不合算,方然心知肚明。

自理想聯盟解體以來,三十年過去,聯邦再沒有進行過一項戰略級別的,不計代價的重大科技項目。

如果“阿波羅計劃”的收益,遠超投入,又怎可能後無來者,後繼無人呢。

回顧冷戰時代,大概,是人類文明有史以來最熱衷於科學研究,最不考慮投入與直接產出的科研黃金時代,但,隨着理想聯盟的解體,超級大國爭霸的時代宣告結束,列強,乃至整個世界,就日益沉迷於吃屍體的輕鬆愜意,對耗資巨大,前景還不確定的基礎科學研究,越來越興致全無。

這種遭遇,一般的科研工作者,往往感慨人心不古,甚至對社會的浮躁與短視頗有微詞。

然而換一個角度,從人類文明的種間競爭考量,選擇支持應用研究、利用已有的基礎科學成果來獲得短期回報,卻又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

即便在冷戰時代,聯邦與理想聯盟的宏大科技規劃,也僅僅是出於一種“萬世長存”的自信才維持着基礎科學研究,爲莫須有的未來積累些力所能及的鋪墊工作。

相比之下,真正不計代價的科研重點,不論核計劃,計算機技術,還是登衛星,完全建立在應用的導向上。

能用得上的短期成果,只爭朝夕,纔是雙方的主要訴求。

這種訴求,與科學研究的規律背道而馳,顯然是由於種間競爭的壓力而不得不爲之。

聯邦、理想聯盟也好,蓋亞的其他國家也罷,如果將其想象成一個個原始的人類種羣,爲抵禦威脅,進而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倖存,必然會將絕大部分資源分配給看得見,摸得着,容易轉化出實打實成果的科學研究,如此才能儘快拿到成果,改進武器裝備,繼而,在人類的競爭形式——戰爭中獲得勝利。

在這種競爭態勢下,前瞻性的研究,即便不是毫無用處的屠龍之技,至少也是絕對領先的一方纔能享有的奢侈。

當所有族羣都在使用冷兵器時,火槍的研究,只是絕對領先者的專利。

但倘若沒有絕對領先者呢,競爭,蓋亞的自然選擇,開局沒有任何公平或規則,現實中往往並沒有什麼絕對的領先者,於是所有種羣都只能專注於冷兵器,改進材料,琢磨設計,爲的就是一夜間拿出稍微更加趁手的刀劍,纔好自保,纔好殺敵。

這種環境下,任何腦洞大開、甚或眼光長遠的種羣,倘若投入相當比例的資源用於研發火槍,會怎樣呢。

且不說在無法未卜先知的前提下,這樣高風險的決策,是否理智;

即便提前知道火槍將一統未來的蓋亞,這看似高瞻遠矚的決策,往往也不過是在自尋死路。

火槍,但凡發展成熟,後天就能橫掃一切對手,這固然是事實。

然而考慮到研發需要的時間,這樣決策的種羣,在明天的戰鬥中就將一敗塗地,亡羣滅種,這纔是人類歷史上經常發生的事。

在種間競爭的沉重壓力下,基礎科學研究,只是絕對領先者的專利,然而這樣的領先者,並不常有,人類的科技發展因此而磕磕絆絆,時有反覆,也不知耽誤了多少歲月。

倘若一切都盡在掌握,能讓所有人同心協力,自然科學的發展,又何止今天這樣的程度呢。

然而從博弈的角度,“攜手前進”,卻又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一九三章 開銷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四八四章 朵拉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二九八章 醜行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三二四章 國際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四八四章 朵拉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七一五章 神怪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六十六章 終點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七十章 遷徙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四〇六章 互毆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五〇五章 保護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六二八章必亡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一七〇章 告別第四九七章 調試第二六一章 需求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五六四章 讀出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八九四章 海島
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一九三章 開銷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四八四章 朵拉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二九八章 醜行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三二四章 國際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四八四章 朵拉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七一五章 神怪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六十六章 終點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七十章 遷徙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四〇六章 互毆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五〇五章 保護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六二八章必亡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一七〇章 告別第四九七章 調試第二六一章 需求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五六四章 讀出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八九四章 海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