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〇章 自理

按教授的意思,遙遠到無法想象的未來,不必擔憂。

其實,即便整天憂心忡忡,面對堅不可摧的熱力學定律,自己又能做什麼呢。

和莫須有的宇宙熱寂、甚或物質彌散相比,身爲一個追尋永不下車奇蹟的人,要跨越的天塹,又何止是那近乎無限遠的宇宙終結;即便眼前,人類文明即將經歷的天翻地覆劇變,捫心自問,自己,也只能隨波逐流,權且充當一個明哲保身的看客。

但倘若一切順利,或遲或早,他必須得獨自面對這一切。

當今時代的科學成就,看似輝煌,正如少年時在電視機裡所見到的那樣;

然而直到今天,人類執掌的科學之劍,威力又如何,莫說應對蓋亞尺度的大劇變,就連微末到肉眼不可見的坎瑟細胞,都沒辦法將其徹底降服。

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時間,人類文明卻已時日無多。

再往後的事……

要繼續磨礪這科學的利劍,一個人,哪怕掌控蓋亞,就當真能做得到嗎;

要獲得這樣的力量,對抗衰老,掌控全局,應對時間列車上的一切威脅,打磨這利劍,顯然是頭等大事,但眼前,十九歲的少年卻無法回答,科學的邊界,究竟在哪裡,科學的力量,又究竟有沒有一個絕對的極限。

且不論僅憑一己之力,即便調動整個蓋亞,整個恆星系,甚至整個銀河的資源,他,又能否觸摸到那極限;

如果科學有極限,那麼,這極限卻又會在何方。

……

一邊思索,一邊仰望夜空,深邃的黑暗無法給出回答。

只不過在談話之後,每天在互聯網、或者實驗室忙碌之餘,方然都會刻意的,多少關注當下最新的科學進展。

他意識到,很快,當人類文明迎來末日之後,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獨力去完成;

這其中,也包括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無止境的跋涉。

但這樣真的就可以了嗎,

他不知道。

即便每天竭盡全力,儘量平衡工作和休息的時間,投身於浩瀚無垠的科學海洋,能力的限制,還是讓方然惶恐,他越努力,就越清楚的感受到,在推動科學進步的戰場上,一個人的力量,是那樣的微不足道。

那麼以後要怎麼辦呢,當跨越文明的終章,取得“那個人”的身份之後,

一切就只能自理。

最終的結局,是在巨大冰川之下的避難所苟活,耗盡給養後餓斃,抑或目睹小行星撞擊的蘑菇雲,被地殼運動吞噬,甚或千鈞一髮的捱到幾十億年以後,在銀河系與仙女系的碰撞、合併中化爲齏粉,還是在紅巨星爆發的光芒中成爲一縷灰燼呢。

追尋永生的路上,科學,是方然唯一的信賴和依靠。

但是,藉由理查德*費曼的話,他卻難免會擔憂,這件直面死亡時唯一的武器,究竟夠不夠鋒利。

多少年來獨來獨往,一個人在通往永生的崎嶇路上艱難前行,對時間列車中的大千世界,方然的觀察,思考,還算細緻,但他幾乎從未想過,這賴以棲身的巨大車廂,和其中千千萬萬的人所組成的,“人類文明”這一整體,對自己來說會意味着什麼。

難道只是科學技術的來源嗎,也許是,但除此之外,這熙熙攘攘的世界,又有沒有其他的意義了呢。

浩劫註定降臨,地覆天翻的劇變之後,倘若真的只有他一個人倖存下來,待在空蕩蕩的時間列車上;剷除了所有競爭者,消弭了任何的威脅,這固然是完全而徹底的勝利,但放眼看去,承載着列車的,那完全看不到盡頭的時間線,一個人面對這近似永恆,或許就是永恆的浩蕩長河,所謂活着,所謂永不下車……

到那時,這所有的一切,意義又將會是什麼呢。

死亡,與永生;

好似一枚硬幣的兩面,人,選擇了其中之一,便意味着與另一面永不相見。

因爲畏懼着死亡,而篤定了堅定到不可思議的信念,永不下車的執念,始終主宰着方然的一舉一動,多少年來,所想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接近這至高無上的目標,但是現在,視線隨費曼教授的指引而投向那浩瀚無際的宇宙,時間與空間都延伸至無法想象的遙不可及,不知不覺間,年輕人的思維,有了微妙的轉變。

在近乎永恆的宇宙面前,方然頭一次意識到,對時間,對生命,對事關永生不死的一切,他的思考,他的認識,迄今爲止恐怕還遠遠不夠。

出於對死亡的恐懼,而憧憬着永不下車,這,無可指摘;

然則對活着,對沉浸在時間長河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這究竟意味着什麼,周遭的世界,蓋亞,乃至無垠的宇宙,又將在未來發揮怎樣的作用,他仍未能理解透徹。

一旦被意識到,無知,就等同於痛苦。

被危機感所困擾,即便理智一直在告訴自己別多想,方然仍難免採取行動。

西曆1472年,大概是從春假開始,在校園裡行色匆匆的年輕人,就在每天去實驗室報到後,抽身前往圖書館,在很少有人打擾的閱覽室裡沉下心來,翻閱那些艱深而晦澀的理論物理書籍。

畏懼物理,理由,一直不言自明,現在,他卻再度萌發了對物理世界的興趣。

即便這種興趣,多少總有些被迫使的成分在。

回顧十多年的求學路,從小到大,除一開始的兩三年,方然的學習成績始終位居同齡人前列,即便在伯克利大學,他也能挺輕鬆的獲得研究生入學資格,按理說,有如此堅實的學習基礎做鋪墊,不管什麼學科,應付起來不說遊刃有餘,起碼也應該遵循幾分耕耘,幾分收穫的規律。

然而,在圖書館消磨了幾星期的時間,面對厚厚的大部頭書本,他還是搖頭嘆息。

攤開在桌面上的,是尋常的宏觀物理學書籍,按圖書信息系統裡的建議,是爲物理相關專業本科生準備的參考書,或者也可以作爲教材;不僅如此,旁邊還摞着幾本厚薄不一的書,內容各不相同,相同點是,這些書籍都不是多艱深的東西,介紹的,都是人類幾十年前就研究透徹的領域。

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二六五章 金融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六十六章 終點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六一一章 忍耐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四十九章 錢財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七二一章 故人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二七六章 建議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八三一章 共享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三一三章 龐大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二五九章 軸心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五九五章 籌碼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七二八章 故人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四十章 機會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十七章 嬗變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五章 希望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七五一章 智能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七一五章 神怪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一章 列車第五五八章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八〇一章 工業
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二六五章 金融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六十六章 終點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六一一章 忍耐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四十九章 錢財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七二一章 故人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二七六章 建議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八三一章 共享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三一三章 龐大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二五九章 軸心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五九五章 籌碼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七二八章 故人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四十章 機會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十七章 嬗變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五章 希望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七五一章 智能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七一五章 神怪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一章 列車第五五八章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八〇一章 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