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三章 數學

不論謬誤,還是留待進一步討論,甚至“超越”,科學家們在這一問題上的分歧,都讓方然感到新鮮。

畢竟現在討論的問題,並不是一個由於信息不全,或現有理論、手段之侷限性而引發的爭論,擺在所有人眼前的只是一份“莫名其妙”的數學證明,是對是錯,難道不該頃刻可知嗎。

不知不覺,時間一點點過去,現場討論的氣氛相當熱烈,方然卻意興闌珊。

他現在所想的,與在場專家、學者們所討論的,並不一致,看到他們饒有興致的圍繞“混沌”提交的證明辯論,焦點,集中在高維空間定距,或者命題的證明之邏輯上,不知爲何,他就會有一點坐立不安。

雖然也有一些學者,如萊斯利*蘭伯特,指出辯論的矛盾之處,倘若認爲“混沌”的結論有誤,作爲AI,這本身就極其詭異。

但,問題真的僅此而已嗎,恐怕不。

一邊聆聽現場發言,一邊掃視會場,不知不覺,四十四歲的男人有一點開小差,思緒逐漸脫離具體的證明、維度乃至辯論,而越來越天馬行空,就在這樣的過程中,他逐漸摸索到一點清晰的思路。

對“混沌”提交的這一份證明,科學家們關注的方向,或許並不恰當。

會議之後,沒有急於離開“替身機器”,方然想了想,還是決定呼叫萊斯利*蘭伯特,讓他帶領幾位數學家到休息室。

“抱歉,再佔用諸位一些時間;

對下午的議題,本人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還想請教諮詢一下。”

對待NEP大區的科學家,方然相當禮貌,雖然這些專家、學者和定居點內的一千萬民衆並無本質區別,對管理員的吩咐,只有照辦,但他沒打算濫施威權,給雙方的交流平添一些不必要的隔閡。

“對‘混沌’系統給出的‘費馬大定理之證明’,剛纔諸位已討論過。

我個人的建議,首先,考慮到這份證明的一點背景訊息:

費馬大定理,無疑是正確的,安德魯*懷爾斯教授的傑出工作成果,可以確保這一點,同時注意到,計算機系統與人工智能的特性,是‘不會出錯’,那麼諸位對‘混沌’給出的證明,予以否定,這一事態就很耐人尋味。

‘混沌’的證明,究竟是對,還是錯?

關於這一點,顯然,本人並無資格在諸位面前班門弄斧,而應該相信你們的判斷,那麼這就引出第二個問題:

強AI,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纔會給出一份這樣的證明。

這個問題,諸位在批駁其給出的證明時,有沒有考慮過呢,但說無妨。”

話音落地,休息室裡出現了短暫的寂靜,對在場者的沉默,方然看來看去,他忽然間竟有一點憂心忡忡。

在座的幾位專家,姓名,職務乃至研究領域,ASA已經疊加顯示到視野中,但這些並無關緊要,怎麼說也是人類最聰明、最頂尖的一批頭腦,竟然會在這方面毫無覺察,是這樣嗎,這對自己而言是幸運、抑或是不幸呢。

“那麼,諸位先思考一下,本人端出自己的結論來,權作拋磚引玉。

對‘混沌’系統給出的費馬大定理之證明,本人認爲,其很有可能是正確的;但與此同時,諸位對這一證明的判斷,同樣也應該是正確的。

換句話講,這一證明究竟是對,還是錯,與評判者的立場密切相關。”

“呃……那麼,阿達民先生,”

一開始還在疑惑,越聽,越覺得難以忍受,在場者中終於有人舉手示意,

“您的意思是,‘強AI二號機’給出的所謂‘費馬大定理之證明’,這麼一項數學上的結論,其正確與否,並不是確鑿無疑、或無法判定,而是在不同立場的評判者眼裡,可能正確,也可能不正確?

恕我直言,”

眼見“阿達民”,也就是中年替身點一點頭,發言者覺得這簡直荒謬,

“先生,您是否清楚,但凡有意義的數學命題,只可能有三種狀態,真,僞,不可判定。

不管哪一種狀況,其本身必定是確鑿的,決不會變來變去,僅僅因爲站在不同立場上的人去評判,就有迥然不同的結論!”

言下之意,阿達民,您是一個傻瓜嗎;

數學,數學是什麼,但凡有點起碼的認識,又怎會說出這種荒唐的夢話。

這種潛臺詞,不論從語氣,神態,還是在場其他數學家的表情,方然都不難感受到,但現在這些並無所謂,他只是坐在那盯着發言者看了一會兒,直到後者有點心裡發毛,纔不緊不慢的開口解釋:

“您,和您的同僚,是想暗示本人乃一介麻瓜,是嗎?

數學是客觀的,不會因爲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其實,一切客觀規律莫不如此,在座諸位和本人都清楚這一點。

但必須指出,‘客觀規律’並不直接等同於‘數學’,人類總結、構建出的數學,並不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客觀規律是永恆的,唯一的,人類對其的表述、歸納與演繹,卻未必永恆而又唯一。

強人工智能,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數學理論體系,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

“恕我直言,您的這番話,完全是一種天馬行空的幻想。

數學規律的客觀性,無需贅言,不論用什麼形式去表述,規律本身都不會變,也不可能變;

再強大的計算機、人工智能,終究也只是一臺有限狀態自動機,其自身運行尚且要服從數學規律,何談創造出‘新的數學’?”

各說各話,不知在場的數學家們怎麼看,方然是有這種感覺。

數學是否唯一,這種話題,乍一想來的確沒有任何辯論的必要,所謂1+1=2的原理,放眼整個宇宙恐怕都是如此,不論用什麼計數符號和運算符號表示,表達式背後的基本原理也完全一致。

這種極度的同一性,是數學研究的基本前提,甚至同爲基礎學科的物理都無法具備。

道理如此顯明,方然必定也知道的一清二楚,更不會不自量力、或者頭腦發昏的去挑戰這一普適原則,他的本意根本就不是這樣。

而是說,面對同樣的客觀規律,人類與AI的認知動機、角度與方式,

可能有着巨大的,根本性的區別。

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六二八章必亡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五〇五章 保護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五六五章 擴散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五三二章 牢記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五九五章 籌碼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六四八章 迴音第二十三章 數據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八一〇章 信念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三八〇章 度日第五四六章 農業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十九章 起源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四九七章 調試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九十九章 先後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一〇三章 請教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五三九章 參觀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四八一章 申請
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六二八章必亡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五〇五章 保護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五六五章 擴散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五三二章 牢記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五九五章 籌碼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六四八章 迴音第二十三章 數據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八一〇章 信念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三八〇章 度日第五四六章 農業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十九章 起源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四九七章 調試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九十九章 先後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一〇三章 請教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五三九章 參觀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四八一章 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