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〇章 制海

一個人,哪怕身爲管理員,也有普度衆生的樸素願望,也無法拯救所有人。

儘管如此,在西伯利亞的地下掩體中,遙望遠方,想到東尤洛浦平原上發生過的一切,方然仍心生傷感。

求生,畏死,跋涉在通向無限長生命的路上,自己可以說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死亡,主觀上一切的終結,面對死神獰笑而無退路,只能眼睜睜看着鐮刀劃過喉嚨,是一種多麼絕望而恐怖的體驗。

然而再想一想,這種事,但凡生而爲人,多少總會有些思想準備的罷。

一千億先行者鋪墊在前,將死之人,不論自己是否要負責、又是否心懷莫大的不甘,最終安慰他們的念頭,大概也將會是“人皆如此,總得上路”。

然而又再想一想,倘若永生遲早會來,人,總有一天將無須再經歷這莫大的恐怖,這,對墜入死亡深淵的一千億,又會意味着什麼,他們,倘若泉下有知,會不會從內心最深處,迸發出亙古未有的痛苦嘶鳴。

葬身在永生降臨的前夜,這,是最大的恐怖。

逝去者,形神俱滅,不會再有任何一絲感覺,永生的或然降臨,着實並不會影響這些人一絲一毫,但,倘若還活着的時候,便見到“永不下車”,自己卻又註定無法分享這劃時代的奇蹟,這樣的境遇,哪怕稍想一想都簡直要發瘋。

這種念頭,突然浮現與腦海,令方然無比清晰的意識到:

身在這樣一個空前絕後的時代,或追尋永生,或早早赴死,皆爲解脫。

反而是芸芸衆生,夾在追尋永生的阿達民,與一早身死的同類之間,上下不能,備受煎熬。

自從萌生出這樣的想法,方然的心態,便發生了一種微妙的變化,實在並非自尋藉口,而是他確乎覺得,那些死於“十字軍”槍口下的民衆,與北大陸、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死難者,他們的一生,還算不得是最悲慘。

畢竟,不論死前遭受怎樣的折磨,他們的所見、所感,也還沒有超出認知的極限。

可是眼前的民衆,定居點內,一天天艱難存活的男女老幼,他們,倘若足夠幸運、抑或不幸,因自己從競爭中勝出而一直活到那天,

面對“無限長之生命”的奇蹟,和“與你無關”的現實,又會如何。

你們死後,我還活着。

同樣生而爲人,“那個人”或得以永生,其他一切同類,卻註定墮入死亡的無底深淵。

筆尖滑動,記錄內心所想,這念頭反覆侵襲方然的心靈,令他不自覺的渾身發顫,恍若置身刺骨的寒風之中。

死亡,曾幾何時,是此生最大的恐怖,自己對這一點始終深信不疑。

但現在,他卻不禁覺得,以註定將死之人的身份,目睹同類的永生,纔是這世上最大、最無法忍受的驚怖。

對一個將死之人而言,這種絕望至極的經歷,

比死亡更可怕。

但自己究竟要不要那樣做呢。

物質守恆,能量守恆,世間萬物皆有一種平衡,這是樸素的客觀規律。

要追逐什麼,得到什麼,就必得付出什麼,捨棄什麼。

代價,早在決定走哪一條路之前,便清楚明白的擺在眼前,曾經,自己確乎是這樣想,但沒想到的是,路,越走越長,追逐的目標一變再變,就連代價,自己是否能支付得起,現在都有一點說不清楚,看不明白。

但無論如何,目標,必須實現,這卻是顛撲不變、確鑿無疑。

然而代價,並不會因這顛撲不變,確鑿無疑,而一下子煙消雲散。

西曆1502年,兩線作戰的蓋亞淨土大區,穿透戰火與硝煙,四十九歲的男人經常會花一些時間,坐在控制室裡,注視那些定居點內蝸居的同類。

這些,便是代價,高牆內外的一切皆然,他這樣告訴自己。

時光流轉,歲月匆匆而過,現如今的想法與彼時一無二致,但,動機卻不盡相同,方然也因此而沒有了曾經的負罪感,只靜坐在哪裡,黯然神傷。

代價並非因自己而起,這一點,他並問心無愧。

永生,無限長的生命,曾經被認爲是一種你死我活之囚徒困境的淋漓盡致,無須任何邊界條件,也無任何轉圜餘地,但凡追尋永生,遲早會意識到“同類”的風險,趨向於無窮大,繼而必然自相殘殺,直至孑遺。

這推測,多少年來,一直主宰着方然的思維。

至於其是否正確,現如今,已委實沒必要去深究,也根本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按“匿名者”、李鐵兵在廢棄礦井中所言,從舊時代,到新時代,從一個文明的初級階段,到更高級的共生階段,滅絕是必然的代價。

非此,則無法盪滌一切塵埃,杜絕一切風險;

無法做好萬全的準備,讓人類文明自矇昧時代,破繭而出,追尋更加光明的未來。

因爲一個人的追尋永生,而戕害同類,直至世界僅存自己一人,這種做法,固然是身爲永生追尋者的無奈,同時卻也是莫大的惡。

但,倘若並非爲一個人,而是爲千千萬萬人,爲自久遠過去綿延至今的人類文明,而必須得做這樣的事,哪怕顛覆所有人間法則,哪怕對同類舉起雪亮屠刀,這樣做,又是否值得,是否會在做完這一切後,仍內心坦然如初。

內心深處,還是那一個聲音,在發出遲疑般的淺淺低吟,

如果有一天,手握永生之奧秘的你,爲他們選擇了死亡,而非無限長的生命,

這究竟算不算是在謀殺。

是,或者不是,歷史皆浩蕩前行,並不會爲人之一念而停留。

西曆1502年夏天,北大陸的阻擊戰趨於白熱化,“紅軍”與“伊甸軍”兩支勁旅,在數千公里的漫長邊境上大打出手,戰鬥持續數月之久,卻始終不分勝負。

消耗戰,對任何一方皆是如此,鋼鐵與芯片在火線上四分五裂,資源如風般飛逝。

東線堅決死守,西線大舉出擊,蓋亞淨土大區百分之七十的武裝力量,都投入到烏拉爾山脈以西的主戰場上,“十字軍”與“紅軍”的較量,場面,遠比東線更加慘烈……

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八一六章 貨櫃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七四七章 記憶第五〇四章 生態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八六八章 天頂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二七六章 建議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六四四章 鐵壁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七三〇章 興衰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六四四章 鐵壁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八四三章 技術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一三六章 進展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五〇六章 復原第五七一章 睡夢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一七八章 差距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十二章 壽限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九十章 對策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二一八章 郊外
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八一六章 貨櫃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七四七章 記憶第五〇四章 生態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八六八章 天頂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二七六章 建議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六四四章 鐵壁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七三〇章 興衰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六四四章 鐵壁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八四三章 技術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一三六章 進展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五〇六章 復原第五七一章 睡夢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一七八章 差距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十二章 壽限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九十章 對策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二一八章 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