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四章 遏制

自從擁有強人工智能,作爲管理員,方然越來越習慣於將一切交給“盤古”打理,自己之專注於戰略意圖的構建。

強AI的能力,毋庸置疑,如果說眼前的蓋亞,發生一些“盤古”意料之外的事,

那應該就是當事者不夠明智,或者另有隱情。

眼下,西大陸勢力對天竺的進攻,在方然看來就是如此,他無法想象,在遍地達利特的天竺,會有多少立即可以動用的資源,即便在對手眼中,這確乎是一個可行的戰略方向,那過去多年中,爲何卻又全無動靜。

行爲反常,一切,隱藏在厚重迷霧之後。

隔着寬闊的輻射污染帶,方然並看不清楚、想不明白對手爲何要這樣做。

多少年來,一個人走在永生之路上,曾經以爲所有“同類”的想法,都一模一樣,自從成爲大區管理員、一步步締造出GPL的今天,方然不得不承認,從濱海邊疆大區,到AMA,再到尤洛浦,所見所聞充分證明,

人類並無法互相理解,並且,也猜不到對方下一步的動向。

就譬如說現在,於邊境線屯駐重兵,陸地與空中作戰單位的數量以每天120,000的幅度增長,“紅軍”卻鞭長莫及,只能眼睜睜看着西大陸勢力的南進。

南下天竺,奪取這片土地上的一切,對GPL大區而言,也曾一度是可選項。

之所以沒采取行動,原因,可能有很多,阿達民只知道“盤古”沒推薦這一選擇,其他的也不怎麼在乎,反正從自身立場出發,天竺的“物產:午餐肉之材料”,對蓋亞淨土大區而言也沒什麼用。

至於眼前,第四次蓋亞大戰亟需的油氣資源,天竺也少有出產。

但,對GPL大區缺乏價值,並不意味着,天然的也一定會對西大陸勢力缺乏價值。

對手猝然發難,機器大軍直撲天竺,在五月間,來勢洶洶的“列強軍”迅速擊潰了“紅軍”在天竺的孱弱武裝力量。

這一過程中,前線發來大量資訊,阿達民在視頻中的所見所聞,相當暴力,不禁讓他心頭一緊,同時,卻也對西大陸勢力的情形,更加感到懷疑。

南進天竺,一邊推進、一邊掠奪,正如“盤古”與自己的推測,“列強軍”此舉意在蒐集資源,不僅如此,大量隨行的工程機器人,說明其確有打算,要長期佔據、徹底吞併這片氣候酷熱的大地。

但是很顯然,今天,蓋亞表面的割據勢力,已沒有一個還仍然需要人口。

機器大軍涌入天竺,主要的任務,顯然不是戰鬥,駐紮此地的“紅軍”武裝力量十分稀少,且按照“盤古”的指示退卻到天竺西北邊陲。

面對根本無割據勢力的天竺,裝備先進且規模龐大的“列強軍”,如入無人之境,工程機器人跟在武裝單位之後,摧毀建築,蕩平一處處聚居地,到處製造並蒐集屍體,所過之處幾乎變爲白地。

這種行徑,看起來,與當年AMA大區、與尤洛浦大區的做派,近乎一致。

行爲上並無甚新意,眼見武裝機器人屠戮達利特,這,對阿達民而言,多少仍是一種揪心的體驗。

但要吩咐“紅軍”南下,阻止這一切,現在卻分明又做不到。

天竺,與蓋亞淨土大區之間,橫亙着輻射污染帶,與氣候惡劣的戈壁荒漠,從GPL大區南部邊境出發,要走幾千公里,才能到達天竺,並不適合足以正面對抗“列強軍”的龐大武力長途跋涉。

而若要“圍魏救趙”,直接攻打西大陸,

則更是一場戰略層面的豪賭,兩線作戰,徒增風險。

面對神秘莫測的西大陸割據勢力,被動放手,等待“紅軍”取得足夠大的優勢,這是相對穩妥的方案。

相反,若現在貿然出擊,編制四千多萬的“紅軍”同時應付AMA與西大陸勢力,就有些捉襟見肘,倘若兩邊都陷入消耗戰,一攻一守,事態發展就會對蓋亞淨土大區不利,甚至可能陰溝翻船。

眼下不宜擴大戰火,但,放任西大陸勢力吞併天竺,也不是辦法。

看一眼世界地圖便知,天竺,位於西大陸西南邊陲,西大陸勢力一旦將其佔據,繼續向西,便可以進佔傳統意義上的“中東”地帶。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向西,就可以染指南方大陸。

西大陸勢力向西擴張,不僅能掠奪到一些資源,更重要的,會阻隔GPL大區南進的路徑,事態這樣發展下去,雙方的實力對比也有可能逆轉,站在蓋亞淨土大區的立場上,這更是無法接受的。

比阿達民早一步意識到這點,“盤古”的決策,是先集中力量對抗西大陸勢力。

只有穩住中大陸,解決後顧之憂,才能專心一致的對付AMA大區,反正西大陸的神秘力量,遲早也是要打。

決策已定,盤點“紅軍”的實力,截至1507年5月31日的總兵力約48,700,000,其中三分之一被部署在北大陸,對抗“伊甸軍”,另有幾百萬作戰單位駐紮在廣袤的GPL大區各地,機動兵力約爲25,000,000。

兩千五百萬作戰單位,對付西大陸勢力,是否足夠,方然對這一點並無把握。

在交戰過程中,觀察對手,強人工智能判斷西大陸勢力的科技水平“與蓋亞淨土大區相仿”,武器裝備的水準也互有勝負。

但,“列強軍”的規模、指揮水平究竟怎樣,相關資料太少,一切就只能靠倉促實施的戰術、戰略偵查,加上自己的推斷,在這方面,“盤古”只能給出概略的估計,GPL一方的勝率在60%以上。

近似一半對一半,這種風險,阿達民並不願承受。

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擁有龐大“全產機”體系的GPL優勢還會一點點加大。

而污染帶以南的西大陸勢力,即便佔據天竺,甚至繼續向西去吞併南方大陸,一時半刻也無助於提升軍工產能。

綜合上述條件,自1507年6月開始,蓋亞淨土大區就逐漸在南線增兵,暫時按兵不動,讓時間的流逝來緩慢提升自己一方的勝率,除非對手大舉發難,“紅軍”始終只對南方之敵實施偵察、襲擾……

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四一二章 滑坡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八七五章 加速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一九九章 領域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五二八章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五一六章 划算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八四四章 深遠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六六〇章 時限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八三一章 共享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四七一章 因素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八一六章 貨櫃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七三八章 規劃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三九九章 帕克第二十三章 數據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四六〇章 理由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二一三章 離去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九十章 對策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九章 保障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七二六章 變遷
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四一二章 滑坡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八七五章 加速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一九九章 領域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五二八章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五一六章 划算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八四四章 深遠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六六〇章 時限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八三一章 共享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四七一章 因素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八一六章 貨櫃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七三八章 規劃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三九九章 帕克第二十三章 數據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四六〇章 理由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二一三章 離去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九十章 對策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九章 保障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七二六章 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