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留言

“匿名者”的情形,身爲旁觀者、而非當事者,方然的感觸仍十分強烈。

這不奇怪,同樣作爲永生的追尋者,他很清楚罹患不治之症,對極度畏懼死亡、渴望永生的“同類”而言,會是多麼絕望之極的打擊。

不僅如此,看“匿名者”的行事風格,他也一點不像是在說謊。

到處留存訊息,廣泛聯絡潛在的競爭者,對網絡中的行蹤幾乎不加掩飾,站在永生追尋者的立場,這絕不正常,除非“匿名者”的確已時日無多,根本不在乎自身的安危;

但這種推理,也隱藏着一個不大不小的漏洞:

對此人而言,即便知道死亡很快就會來,也沒必要徒增風險、甚至引來殺身之禍,不是麼。

所以,他到底想對同類們說些什麼呢。

“……

對我本人的狀況,雖然一開始極度抗拒、甚至情緒崩潰,現在也只有接受。

或者,按追尋永生者的思維模式,這也談不上接受、或者不接受:死亡面前,人是根本沒有選擇的,我原本一直在竭盡全力想打破死亡的魔咒,但是現在,只能承認這世上有些事,並非人的主觀願望所能改變。

陳述這一點,與各位並無關聯,在此謹爲說明自己的狀況。

我真正想告訴各位的,是在意識到自己的努力註定將失敗後,衍生出的一些感想。

雖然看到這篇文字的人,想必和我一樣,都是志在永生不死的探索者,但是,在真正明白自己已沒可能抵達這條路的終點之後,我本人的立場,想法,就不再會與各位完全一致。

這種立場上的差別,所想、所得,或許會對你們有幫助。

所以,就算是拜託也好,全憑各位的興趣也罷,希望你能夠在刪除本數據之前,繼續看下去。

……”

方然清楚的記得,看到這裡,他已經對匿名者接下來要講的,有了某種隱約的預感。

不僅如此,“匿名者”的字裡行間,語氣,分明透着一種擔心與不安,彷彿生怕看到這篇文字的人失去了耐心,而選擇直接將其刪除;

這種心情,當時他並不理解,但隨後就漸漸的感同身受。

“……

畏懼死亡,追尋永生,是各位、和曾經的我之唯一目標,這是很顯然的。

否則,想必正在看這篇文字的你,也不會發現我所留存的聯繫方式,更不太可能費盡心思來調查這些數據碎片;

但恕我直言,至少我本人的反省,並不認爲各位和我自己,對生命,對死亡的認識,足以支持我們追尋‘永生不死’這一至高無上的目標。

生命是什麼,死亡是什麼,拋開哲學意義上的誇誇其談,各位真能說得清楚嗎。

我所指的,並非糾結於定義的教條,而是站在一個原本註定會死的生命體立場上,怎樣看待自己目前所處的狀態,又怎樣看待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根本問題;如果不弄清楚這一點,僅僅執着於身體意義上的永生不滅,那麼,我想我可以很有把握的講,即便歷盡艱辛而做到了這一點,你仍必定會發現,這根本就不是我們最初追尋的目標。

說的更直白一點,‘人’的永生,絕不僅僅是身體的不朽,而是思維意義上的‘永遠活着’;

後者的實現難度,毫不誇張的講,遠超前者,事實上,直到明確了自己的必死之宿命,對後一種狀態如何實現,我本人仍未找到任何確切可行的策略。

……”

“匿名者”的想法,居然與自己近來所得大致彷彿,這讓方然十分驚訝。

進而,他一下子想到,自己最近糾結的永生困局,恐怕會是任何執念於永生不死的同類,遲早都會陷進去的必經之劫。

人的永生,絕不僅僅是身體的不朽;

他默默牢記了這句話。

“……

直到目前,確切的講,直到西曆1472年7月19日,已有很充分的證據,證明對人而言,漫長演化塑造的這具血肉之軀,終將會有被改造,被完善,進而實現永存不朽的那一天;

對這一劃時代的科學成就,即便我已悲哀的意識到,這與自己無關,卻仍然很欣慰。

但是要實現永生,人的永生,僅有不朽的身體還遠遠不夠。

站在具有自我意識的‘人’之立場上,蓋亞的萬千生命,即便永生,也無非是身體的永存不滅;

一棵樹,一匹馬,只要有這樣的特性,就可以認爲,它們已實現了永生,這說法並沒有任何邏輯上、或實踐上的錯誤。

但是對人而言,只要想一想醫院裡甦醒無望的植物人,就可以明確斷言,身體的永存不滅,僅僅只是意識持續存在的一種手段;雖然以今天的科技水平,維持身體的不朽,仍然是維持意識長存的唯一手段,但展望未來,倘若科學技術仍有極大的提升空間,完全可以想象其他更可靠、更方便的手段會出現。

‘永生不死,是意識的永存’,各位或許就是這樣想的。

而我的想法又如何?

意識的永存,並不是一個人‘活着’的充分條件,而僅僅是必要條件;

要想真正意義上的永生,活着,並不是一個人持續的存活下去就能辦得到,此外還需要外界,需要環境。

說白了,脫離周遭環境,脫離整個人類世界的永生,沒有意義。

人,人類,人類文明;

不知各位追尋着永生的同類們,在艱難跋涉時,是否有閒暇稍稍思考一下,這些概念彼此之間的聯繫究竟如何。

對我個人而言,永生的念頭,並無法確切指出是在生命中的哪一天,哪一秒時產生,但總歸來講,是早已有之的最終目標;正在閱讀的各位同類,想必也是如此,但我們又是否想過,所謂‘永生’,究竟是什麼給了人以信心,認爲這種此前從未在蓋亞表面發生過的事,能夠被今天的‘人類’所實現?

用不着我在這裡複述,各位早就清楚,不要說四十億年來的無數生命,即便人類誕生以來的上千億過客,其中,也並沒有任何一個能超越死亡。

但爲什麼,我們仍如此執着於永生,而幾乎不考慮‘也許這根本無法實現’的風險?

這種神秘的自信,是來源於什麼呢。

……”

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十三章 沾染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六章 渺茫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一五〇章 無價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二三四章 無用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十四章 適者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六八二章 東南第六四八章 迴音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一章 列車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八三五章 轉變第二五九章 軸心
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十三章 沾染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六章 渺茫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一五〇章 無價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二三四章 無用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十四章 適者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六八二章 東南第六四八章 迴音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一章 列車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八三五章 轉變第二五九章 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