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吹臺

衆人離開後,蔡澤對三人道:“公子、大夫們頂星冒月,定非爲聘問而來,敢是有大事?”

陳留大夫叱道:“休得妄言。”

虎仲先生道:“芒氏竈煙漸息,急待陳留之谷接濟,故遣大子親來,別無他意。”

蔡澤道:“既如此,陳留之谷今日必至,大子可以歸家待之矣。”

芒寅道:“蔡卿尚在此,何人送至家中?”

蔡澤道:“大子不必多問,早則餉間,晚則日晡,谷菜必到,直送家門。”

陳留大夫道:“蔡卿,大子面前還不如實直陳,爲何故弄玄虛!”

蔡澤道:“此事可行而不可說。汝吾均不知,則大事可成。如說破,立時事敗。”

陳留大夫還要逼問,虎仲先生勸止道:“既蔡卿成算在握,芒氏先行謝過。事成之後,必有他酬。”

蔡澤道:“他酬就不必了,汝多帶人車,想是要押吾回城,吾束手就縛就是,何勞如此大作!”言方畢,遠處傳來轆轆車駕聲。

虎仲先生臉色微赤,面上笑道:“大子除催運糧車,尚有公幹,借陳留之人力耳。”

蔡澤道:“如此,在下言退!”又鬆鬆垮垮地施了一禮,轉身要走。虎仲先生連忙叫住道:“蔡卿且待。大子出城,另負家國重任,蔡卿大才,敢請一臂相助!”

蔡澤道:“吾大夫家臣,非芒氏家臣,不敢從命!”

陳留大夫尷尬地喝道:“不得無禮!”

蔡澤道:“大夫乃芒氏家臣,芒氏有事,非大夫非當,卻非臣所敢當也。”

陳留大夫道:“既如此,吾命汝聽於虎仲先生,任其驅使。”

蔡澤道:“先是,大夫命臣運糧入大梁芒氏府,現糧尚未運至,臣使命未達,不敢領命。或大夫免臣運糧之命,自然任憑驅使。”

陳留大夫正要出言,虎仲先生連忙攔住道:“是在下魯莽,先生使命在身,不敢勞動。先生自便!”

正言說間,陳留增援的三乘車駕已到,車上諸人見芒寅等三人在和蔡澤交談,便遠遠地停下車,下車等待,不防卻見蔡澤草草行了個禮,揚長而去,眼中似乎未看見這羣陳留城中最有勢力的人。

陳留大夫欲言又止,只得望向芒寅,而芒寅也是一頭霧水地望向虎仲先生。虎仲先生道:“蔡卿與某不謀而合,正是運糧入城的唯一之道。既有蔡卿出面,吾等正好抽身退步,且做正事要緊。”

芒寅訝道:“正事?正事不就是運糧嗎?還有,先生與蔡卿到底是何籌策,願以教我。”

虎仲先生道:“無他,惟事末而已。”

芒寅仍然不解,問道:“事末?”

虎仲先生道:“將糧糴與城外商賈,再從城內商家賈入,僅此而已!”

芒寅恍然道:“那城外糧車如何入城?”

虎仲先生道:“城外糧車無需入城,可糴給城外任何商賈。”

芒寅道:“原來如此,絕妙!並不需糧車進城,而糧已至。那此後不就方便了。”

虎仲先生道:“大子可知商賈之道?”

芒寅愕道:“不知。”

虎仲先生道:“如此大子將糴與何人,又從何家賈入?”

看見芒寅一臉茫然的樣子,虎仲先生勸解道:“龍有龍道,蛇有蛇道。大子只須顧及廟堂之上,江湖之中自有黎庶打理,就不勞大子費心了!”然後不顧芒寅的迷茫,招呼陳留大夫道:“請大夫尋一僻靜處,容吾衆人議事。”

陳留大夫遂走向遠處三乘車,近前詢問了幾句。然後回來道:“距此不遠,即是吹臺遺址,登高遠望,風景清悠,四下少人跡。距大梁不過裡許,斷無閒雜人等打擾。其上有亭。既堪賞遊,又可議事。”

虎仲先生道:“大子以爲如何?”

芒寅道:“全憑先生裁處。”

虎仲先生道:“就請大夫安排。”

陳留大夫又轉身到其他三乘車前,吩咐了幾句,又商議了些什麼,轉回來道:“就請兩位貴人登車啓程。”

三人上車,依然是虎仲先生駕車,陳留大夫車右,三人均是青衿裝扮。在三人登車的同時,遠處的三乘也呈一字陣緩緩駛來,近前向三人行禮。芒寅略擡了擡手,陳留大夫道:“貴人青衿,不便全禮,但請行!”

隨着話聲,中間那乘車率先駛出,向北而去,虎仲先生隨後輕抖絲繮,在前車後約十丈跟隨,其餘兩乘分居左右,將芒寅等人的車圍在中央。四乘車列好陣形,向西北而行。

吹臺距此不過二十里,伏在大梁城角樓下,是一座低矮的土丘。此時天邊漸漸大亮,寂靜的空氣中,車聲傳得特別遠。城牆上的武卒早就發現了在新裡外的這幾乘車,併發出警報,什長上來看了,不敢自專,又把卒伯叫上來。等卒伯上城時,四乘車已經駛近城邊五里,連人影都看得清楚了。卒伯觀察了一會兒,道:“止有四乘,並無大礙,但觀其往何處耳。或爲商旅,或爲使者,必非爲敵者。不必上報。”車又近前些,卒伯道:“身着青衿,敢是商旅。……嗯,在吹臺前停下了……下了車。敢莫是奸細?……弓弩預備。……他們上了臺,在窺探……太遠了,射不及。”卒伯口裡絮絮叨叨的,一會兒自言自語,一會兒下命令,百名武卒張弩搭箭,聚在他身邊。有一個人道:“或許是真是商旅,上吹臺觀風景。”

“觀爾母!現在是甚關口,敢觀風景。”卒伯粗魯地罵道。

“看,看,他們坐下了,彷彿在議事!”又一名武卒道。

“射支響箭,驅走他們。”卒伯終於下了決定,如果這羣人在臺上議事,他永遠也不得安寧,要一直觀察他們的動靜。把他們趕走,一了百了。

一名武卒過來,張弓搭箭,射出一支響箭。所謂響箭,不過是在箭桿上縛一支由竹筒製成的哨,能在飛行中發出尖銳的聲響。這種箭既射不遠,也射不準,只起警示的作用。

隨着一箭射出,尖利的哨聲劃破晨曦,可以明顯地看到吹臺上的人轉身回頭觀望,但城牆上也響起奔跑的聲音——其他城門的人聽到響箭示警,都跑過來打聽消息。

卒伯顯然沒想到隨便射出的一支響箭竟引出這麼大動靜,他臉色微窘,但卻粗魯地道:“沒啥破事,幾個奸細,都趕走了!”一邊說,一邊指向吹臺。

吹臺上的幾人似乎也理會到了響箭的意思,都站起身,不緊不慢地沿着吹臺走到另一邊,下了臺。

不多久,在衆目睽睽之下,四乘車以整齊的陣形向東而去。

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17章 奸細第65章 梁氏賈米第164章 失散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57章 管祭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52章 私議第84章 侯嬴第71章 吹臺第365章 執帚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190章 須賈訪計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71章 信用第84章 侯嬴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17章 奸細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348章 管仲明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137章 軍市第365章 執帚第138章 席次第364章 戒備第130章 烤肉第193章 將相和第22章 俠客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238章 議兵第98章 敵乎友乎第27章 降服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33章 出城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63章 商賈第282章 疑雲第168章 夜襲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157章 交糧第190章 須賈訪計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92章 整軍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363章 韓警第202章 倉城第二章 戰警第94章 再入小城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91章 美酒美姬第63章 商賈第263章 密議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243章 伐兵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19章 夜襲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93章 故地重遊第170章 遠迎第121章 豪強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202章 倉城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93章 將相和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37章 點兵第282章 疑雲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45章 入韓第60章 餱糧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74章 將相和第215 歃血爲誓第124章 華陽城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75章 陳留司士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40章 勵士第334章 訪友
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17章 奸細第65章 梁氏賈米第164章 失散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57章 管祭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52章 私議第84章 侯嬴第71章 吹臺第365章 執帚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190章 須賈訪計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71章 信用第84章 侯嬴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17章 奸細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348章 管仲明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137章 軍市第365章 執帚第138章 席次第364章 戒備第130章 烤肉第193章 將相和第22章 俠客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238章 議兵第98章 敵乎友乎第27章 降服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33章 出城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63章 商賈第282章 疑雲第168章 夜襲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157章 交糧第190章 須賈訪計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92章 整軍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363章 韓警第202章 倉城第二章 戰警第94章 再入小城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91章 美酒美姬第63章 商賈第263章 密議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243章 伐兵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19章 夜襲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93章 故地重遊第170章 遠迎第121章 豪強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202章 倉城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93章 將相和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37章 點兵第282章 疑雲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45章 入韓第60章 餱糧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74章 將相和第215 歃血爲誓第124章 華陽城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75章 陳留司士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40章 勵士第334章 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