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

“大好機會?”

一聽到李斯的這番話,在場的趙國大臣們不免瞬間就有些蒙了,紛紛向李斯投去了疑惑的目光。

但是趙丹卻並沒有這麼想,恰恰相反的是,趙丹的眼睛反而亮了起來,整個人看上去似乎提起了不小的興致,對着李斯說道:“李卿,汝且說說,究竟是如何一個滅亡魏國的方法?”

李斯有些激動的說道:“大王請想,如今的魏國由於段乾子弒君的緣故,其國中必定是人心浮動極爲不安。大王作爲天下霸主,又乃七國之盟主,理所當然的要對段乾子這般行爲進行糾正並徹底的消滅段乾子這個可恥的叛徒。”

“因此,大王完全可以用誅殺逆賊段乾子這個大義名分出兵,隨後命大軍行吞併魏國之實便是!”

李斯的話音一落,大殿之中的其他趙國大臣們臉上不由的都露出了震驚的神色,看着李斯的眼神頓時都開始有些不對了。

要知道無論是趙勝也好廉頗也罷,他們的計劃要麼就是想要得到名聲,要麼就是想要得到魏國的土地。

李斯倒好,提出來的意見不但想要得到名聲,而且還要將偌大的魏國連根拔起,徹底消滅!

趙勝忍不住開口對着李斯說道:“李卿,汝年紀輕輕沒有經驗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畢竟是在商議軍國要事,汝可不能如此在大王的面前信口開河呀。”

趙勝的這番話,一半的確也是有着好言相勸的意思,另外也不乏敲打和警告,意思就是雖然大王允許你參與到了這個討論之中,但是你畢竟資歷太淺年紀太輕而且能力也不夠,還是乖乖的閉嘴,讓我們這些成熟的、有能力的人來解決這件事情就行了。

但是李斯自從成爲中尉到現在已經當夠了木頭人,等了不知道多久纔等到這樣一個發言的機會。

李斯的心中非常的清楚,自己能否擺脫掉如今身上這個代理中尉的頭銜,並且能夠讓自己真正的獲得和其他六名趙國重臣一樣參與到討論軍機大事之中的權力,完全就在今天的這一次趙丹破天荒賜予的開口機會了。

在這樣的機會面前,不要說是區區的相邦趙勝,就算是李斯的親爹和祖宗們在這裡對李斯厲聲呵斥,那李斯也同樣要把自己心中的這番話說出來,讓所有人都知道我李斯完全有能力成爲這趙國政壇之中的重要一員!

一想到這裡,李斯整個人突然變得沉靜了下來,朝着趙勝微微一笑,不急不忙的反問道:“李斯不才,在此想要請問平原君一句,不知道平原君究竟是如何認爲李斯的意見不合適呢?”

一旁的鄭朱皺了皺眉頭,說道:“李卿,如果大王真的出兵以幫助魏國討伐亂臣賊子的名義來攻伐魏國,並且將一路上所有的魏國土地收入囊中,以如今我國兵力的強盛那的確是可以做到的事情。可是問題在於,汝如何能夠保證其他的國家就會一定會對此袖手旁觀,任憑我國吞併魏國呢?若是不能做到這一點,那麼汝的這個意見便是誤國之談!”

鄭朱的最後一句話對李斯提出了非常嚴厲的指責。

正所謂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同樣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鄭朱之所以跳出來質疑李斯,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李斯作爲趙國中尉,本身的職能就是負責對官員的考覈,憑藉着考覈決定官員們晉升還是降職,通俗的說就是掌控着人事權,相當於後世的吏部尚書。

但由於趙國的人事權一直以來都被歷代君主的親自掌控和過問,所以很多時候中尉只是負責上計考覈並且上報,然後由趙國君王親自作出決定,如此一來自然便沒有了後世那種號稱“天官”,甚至能夠和內閣分庭抗禮的聲勢。

不過好在由於上一任司寇趙豹犯下大錯的緣故,現任國君趙丹將原本屬於司寇的對官員監察的權力移交給了中尉所屬。

所以現在的中尉部門如今不但使負責監督官員的平日裡的施政和不法行爲,同時還負責對官員的年度表現進行考覈。

簡單的說,原先的中尉就是考試時候的監考老師,專門負責監督趙國官員們考試(秋季上計)時的情況,然後將試卷上交給君王,由君王負責給試卷評分。

而現在當司寇所屬的權力被移交過來之後,趙國中尉除了上計考試的時候負責監考之外,平時也同樣承擔了班主任的責任,可以對不合格的官員學生們進行懲罰和監督,可以說權力有了不小的提升。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斯自然是信心滿滿想要放開手腳大幹一番,正好迎來了秋季上計,於是李斯就用無比的熱情投入了其中。

要知道李斯作爲一個法家官員,那可是非常重視這種規章制度的考試,他不但對自己非常狠,對別人更是十分的嚴格。

李斯的前任李伯原本就是一個嚴格而著稱的官員,但是李斯其人的嚴厲甚至還完全在李伯之上,讓趙國官場上下大感吃不消。

比如說在這一次上計之中,鄭朱所負責的大行所屬竟然有整整十六名官員因爲上計不合格而被降職或者辭退,另外有三十七名官員因爲成績處在危險線之內而遭到了警告(兩年被警告則降職,三年被警告直接辭退),這數量是往年的三倍之多。

鄭朱作爲趙國重臣自然是有些渠道的,事先就探知了這樣的結果,於是便秘密上門拜訪李斯,想要讓李斯高擡貴手,放鄭朱屬下的那些官員一馬,好讓鄭朱負責的大行部門在這一次的上計之中成績不會太難看。

然而李斯毫不猶豫的就拒絕了鄭朱的要求,十分堅決的堅持了原先的上計成績,完全沒有絲毫的改動。

上計結果出來之後,鄭朱所在的大行部門毫無疑問的在七大重臣負責的部門之中墊了底,遭到了趙丹的點名批評,鄭朱由此自然是對李斯非常不爽。

要知道秋季上計才十月二十五日才結束,也就是剛剛過去沒有幾天的事情,鄭朱心中的火氣這時候還根本沒有散去,找李斯的麻煩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對於鄭朱的厲聲責問,李斯看上去一點都不擔心,整個人似乎已經開始習慣了在這種場合發表意見的感覺,說話的時候也自如了不少。

“鄭卿此言,雖然聽起來似乎是有些道理,但若是站在全局的角度上來看,卻又未免過於片面了一些。”

這個反駁自然是讓鄭朱氣得滿臉通紅,要知道鄭朱負責趙國外交工作也有二十來年了,也算得上是趙國的老外交官了,自認爲也是如今大陸上鼎鼎大名的縱橫家了。

可現在就是這麼一個年紀比鄭朱年輕了幾乎整整一代的小輩嘴裡口口聲聲的說鄭朱看外交問題過於片面,這如何能讓鄭朱忍受得了?

鄭朱當即就開口對着李斯喝道:“李卿,汝竟敢在大王面前如此狂言!若是汝這次說不出個好歹來,吾便要請大王治一治汝這信口開河之罪!”

坐在王位之上的趙丹皺了皺眉頭,適時的開口道:“好了,都不要吵了,都是寡人和趙國的重臣了,還在這裡吵吵嚷嚷,成何體統!”

看到兩人都閉上了嘴巴之後,趙丹又沉聲對着李斯說道:“李卿汝有話就好好說,不要說其他的東西了。”

看上去似乎是在責怪李斯,但實際上卻有些保護李斯在內,畢竟這話都沒說呢就和趙勝以及鄭朱都吵過了,等到話說完了,豈不是把所有人都得給得罪光了?

說實話,這也是法家官員們的通病,那就是非常非常的容易得罪人。

法家官員們極其重視規章制度和皇帝的法令,通俗的說就是喜歡當皇帝的忠狗,甚至不惜爲了皇帝而和那些同爲官員階層的其他趙國官員們爲敵。

這就導致同僚們往往都會對法家官員的觀感都非常的差,一旦有機會便會對這些法家官員們羣起而攻之,力求搞倒搞臭。

只要翻翻史書就會發現,像什麼李斯晁錯張湯桑弘羊這些法家代表人物基本上都是如此,活着的時候不被同僚待見,只要被君王所放棄就只能是必死無疑了。

雖然說李斯和鄭朱的矛盾現在肯定還沒有到那一步,但是趙丹也並不希望自己的大臣搞得你死我活的那個地步,所以才特地說話警告了李斯,就看他自己能不能夠體會了。

李斯聽到趙丹的話之後應了一聲,也不知道有沒有聽懂,立刻十分恭謹的說道:“大王,臣剛纔之所以那樣說,其實是有原因的。臣的想法其實非常的簡單,的確現在我國雖說是非常強盛,但也並不足以獨立滅亡魏國。可是……若是大王聯合其他國家,趁着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起攻擊魏國呢?”

李斯的這番話一說出來,整個大殿之中頓時就是一片安靜。

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西攻城戰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例行推書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七百二十二章 酒池肉林,謊言的力量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
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西攻城戰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例行推書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七百二十二章 酒池肉林,謊言的力量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