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

>

“如果李風雲奇蹟般的擊敗了你,兵臨東都城下,你如何逃脫戰敗之罪?”

李渾嗤之以鼻,“他能擊敗某?你知道伊闕爲何失陷?不是他實力強悍,而是韓世諤拱手相送。你知道某爲何不奪回伊闕?不是他防守堅固,而是某暫時還不想奪回伊闕,否則他早就抱頭鼠竄,逃之夭夭了。”

李珉搖頭笑笑,不動聲色地說出了李渾在伊闕戰場上的兵力部署。

李渾吃驚了,頜下長髯無風而動,怒不可遏,“衛府有內奸。豈有此理,某若找到他,必定剝皮抽筋,挫骨揚灰

“你身邊有很多僚屬,你帳下有很多軍將,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張看不見網,你如何找?怎麼找?”

“如此說來,今夜李風雲就要發動夜襲了?”李渾質問道。

“所以某說,某是來拯救公,爲公謀一條退路。”李珉從容說道。

李渾稍加沉吟後,緩緩頷首,不得不調整心態,不得不改變策略,沒辦法,自己被人出賣了,而兩京局勢都很惡劣,虎狼環伺,自己稍有閃失,必定被吞噬得一於二淨。

“齊王可曾告訴你,他此番來東都,利用兵變牟利,真正的目的是什麼?”李珉問道。

李渾詫異地看了李珉一眼,心想這事還要齊王告訴某?只要稍知內情的人都知道,齊王的目標是皇統,是要拿回本屬於自己的皇統繼承權,當然了,若能利用此次風暴成功脅迫聖主給予其儲君之位,入主東宮,那就是最理想的結果了。而自己目前在東都的所作所爲,就是配合齊王竭盡全力謀取儲君之位,雖然其中的風險難以估量,但相比入主東宮後所獲得的巨大利益,這點風險還是值得一冒。

李珉看到李渾不屑一顧的表情就知道李風雲果然預測對了,李渾對齊王來東都的真正目的當真是一無所知。

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與李渾的人品有直接關係,齊王、韋福嗣和董純雖然與李渾都是一個利益圈子裡的人,但在目前形勢明顯對齊王不利的情況下,以李渾的個性是否還一如既往的忠誠齊王,那就難說了,所以出於保密考慮,他們當然不會告訴李渾,並且還要約束李善衡,叫李善衡也要守口如瓶。而知道這個秘密的人寥寥無幾,李善衡就算有心告訴自己的叔父,亦是有心無力,他就在齊王身邊,膽子再大也不敢公然背叛齊王。

“在公看來,齊王此次重返東都,目標就是皇儲,那麼某能否問一下公,你認爲齊王贏得皇儲的機會有多大

李渾看到李珉一副果不其然的樣子,當即意識到這裡面出了問題,齊王對自己的信任越來越少,擔心自己出賣他,於是便蓄意隱瞞了很多核心機密,再聽到李珉這麼一問,便肯定了自己的猜測,心裡忍不住就涌出幾分悲哀和失落

人這一輩子總是面臨無數選擇,有錯有對,但在關係到命運的關鍵性選擇上如果錯了,只要錯一次,那就完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自己錯就錯在了皇統選擇上,錯誤的選擇了齊王,當然了,和自己一樣做出了錯誤選擇的還有不少人,但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死了,一部分流放了,生死未卜,李子雄、韋福嗣等人算是幸運的,罷官解職,禁錮在家,唯有自己“毫髮無損”。然而,悲哀就在如此,因爲自己“毫髮無損”,齊王和韋福嗣等人當然有理由懷疑自己的忠誠,懷疑自己背叛了他們,但自己身上又早已打上了齊王的烙印,改換門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撞上了可遇而不可求的大機遇,於是自己在政治上就陷入了尷尬境地,舊東家不信任自己,新東家又毫無着落,懸在半空中,腳不黏地,隨時都有覆滅之危。

此次聖主爲什麼把衛戍東都之重任繼續託付給自己?很簡單,聖主不是信任自己,而是要利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機會摧毀自己,要讓自己自掘墳墓,自取滅亡。

現在軍方有實力有能力有威望,影響力又極大,又在積極阻礙聖主改革的軍方大佬已寥寥無幾。過去楊素是無可爭議的軍方第一大佬,弘農楊氏在軍方的實力非常龐大,但他已死很多年;接着就輪到八姓勳貴的於氏,但於氏的傳承者於仲文已經被聖主成功摧毀;最後就剩下隴西李氏,自己的父親李穆當年在關鍵時刻力挺先帝,幫助先帝贏得了國祚,居功至偉,所以中土一統後,不論兵制怎麼改,都沒有撼動隴西李氏在軍方的既得利益。

然而到了今天,不論自己是不是支持改革,結果都一樣,在聖主集中軍權,絕對控制衛府的大前提下,改革派絕對不允許軍中存在像隴西李氏這樣的“大山頭”,所以自己這個隴西李氏的傳承者,當代家主,本利益集團的“大旗”,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選擇,只能與聖主和改革派抗衡到底,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自第一次東征大敗,以於仲文爲首的衆多持保守立場的軍方將帥被“清理”出衛府之後,自己就勢單力薄了,在與聖主和改革派的抗衡中已落於下風,如果不使出非常手段,不進行殊死一搏,不把第二次東征摧毀掉,不給聖主和改革派以沉重打擊,自己必死無疑,軍方的保守勢力將被連根拔除,豪門世家尤其在軍方擁有深厚根基的豪門世家的既得利益,都將被聖主和改革派掠奪一空。

楊玄感、元弘嗣、李子雄等人爲何密謀兵變?關隴本土貴族之前爲何有參與這場軍事政變的意願和動力?都是給聖主和改革派逼得,逼得走投無路了,再不“反擊”,再不殊死一搏,就只有束手待斃,就只有任其宰割了。老天有眼,上蒼眷顧,大機遇不期而至,第一次東征大敗突然而徹底地改變了朝堂上的政治格局,之前擋者披靡、無堅不摧的改革派,一頭栽在了東征戰場上,給了節節敗退、危如累卵的保守派一個反擊良機,於是形勢逆轉了,但改革派依舊佔據優勢,且氣勢如虹,信心滿滿,這就逼得保守派不得不以暴力手段給對手以致命一擊,只有把改革派徹底打倒,打得沒有還手之力,打得只有束手待斃了,才能真正摧毀改革,維持自身的利益。

在這種政治背景下,自己不可能阻止兵變的爆發,也沒有能力阻止這場兵變,只能順勢而爲,但如此一來便是自掘墳墓,自取滅亡,便上了聖主的當中了改革派的奸計,所以自己最終的選擇便是在兵變初期暗中支持,想方設法增加兵變的勝算,一旦形勢不好,兵變成功的希望越來越小,則利用這場兵變最大程度的爲齊王牟取政治利益,竭盡全力奪取儲君之位。實際上現在齊王也罷,自己也罷,都沒有選擇,贏了不但能解決生存問題,還能爭取到一個可以期待的未來,反之,就等着灰飛煙滅吧。

然而,正如李珉所質問,齊王的機會到底有多大?這取決於兵變的走勢,若兵變成功了,齊王肯定沒有機會,未來的皇位肯定輪不到他來坐,若兵變失敗了,齊王不但沒有機會,還有可能給兵變者陪葬,而從目前保守勢力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和殘酷無情的廝殺來看,這場兵變必敗無疑。這是一個悲哀的現實,上蒼好不容易賜給保守勢力一個摧毀改革的機會,但保守勢力卻不珍惜,尚未抓住機會,就開始爲“分贓”而大打出手,自相殘殺,一盤散沙,結局可想而知。

兵變敗了,齊王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數了,聖主和改革派肯定要乘機剷除這個事實存在的嚴重危及到改革的“禍害”。齊王覆滅了,自己焉能獨善其身?

李渾的情緒在一霎間有些失控,但迅隨即又穩定下來。他稍加權衡後,決定實話實說,畢竟李珉既然來了,既然說要拯救自己,那肯定有他的對策。自己可以不相信李珉,但一定要相信李珉的父親李子雄,畢竟自己和李子雄“同病相憐”,命運亦是相同,如果李子雄覆滅了,自己還能活多久?

李渾舉起右手,伸出了食指。

“只有一分機會?”李珉問道。

李渾點頭。

“既然你認爲齊王只有一分機會,那麼齊王就算再有自信,也不敢說自己有五成機會,所以他還敢來東都送死?

李渾有些不耐煩了,直接問道,“齊王意圖何在?”

李珉還是不緊不慢,徐徐問道,“去年東征大敗之後,衛府對南北關係的走向有何判斷?”

李渾的眉頭皺了起來,頓時便有了些許猜測。李珉轉換話題的速度太快,思路跳躍的速度也太快,李渾感覺自己都有些跟不上了。

“南北關係必然緊張,乃至破裂。”李渾說道,“衛府在去年底就曾向聖主和中樞發出警告,如果中外局勢繼續惡化下去,南北大戰將不可避免,所以衛府並不同意發動第二次東征,但當時衛府已被聖主所控制,無人敢直言相諫

“在目前局勢下,如果南北戰爭爆發,衛府可有勝算?”李珉追問。

“國力已被東征所耗盡,衛府只能堅守長城,別無他策。”

“如果長城失守呢?”

“絕無可能。”

“某是說如果……如果長城失守了,衛府能否阻御北虜於代北?”

李渾神情凝重,沉默不語,良久,他發出了一聲長嘆,“這就是齊王的真實目的?”

李珉撫須而笑,“公以爲如何?”

“這需要山東人的支持。”李渾嘆道,“若無山東人傾力相助,齊王北上代恆,無疑於自尋死路。”

“反正都是死,爲何不北上代恆,與北虜殊死一搏,以求絕處逢生?”

李渾垂首撫髯,陷入沉思之中。

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三十九章 謀劃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764章 局面對我有利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龍堡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烏雲壓頂第一百七十三章 韋使君的困境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810章 洞若觀火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三章 白髮刑徒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四百零一章 迷霧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五百六十八章 有利就有弊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質疑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801章 錯亂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背道而馳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三百九十九章 又上當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僅存的目標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
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三十九章 謀劃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764章 局面對我有利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龍堡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烏雲壓頂第一百七十三章 韋使君的困境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810章 洞若觀火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三章 白髮刑徒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四百零一章 迷霧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五百六十八章 有利就有弊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質疑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801章 錯亂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背道而馳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三百九十九章 又上當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僅存的目標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