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

十一月十四,上谷郡,易水城。

深夜,左武衛將軍、檢校上谷太守崔弘升,乘傳車,日夜兼程,由古北口返回上谷郡首府,尚未來得及喘口氣,便被一連串的消息震驚了。

第一個消息就是奉旨趕赴河北剿賊的右驍衛將軍馮孝慈,於本月初九日,被河北賊張金稱擊殺。

乍聽此訊,崔弘升有窒息之感。

一個關隴籍的衛府統帥,一個聖主所信任的軍方高級將領,一個“擊敗”弘化留守元弘嗣,關鍵時刻控制西北軍,穩定隴右十三郡軍事,確保了關中和西京安全,在平定楊玄感叛亂中立下汗馬功勞的西北軍副帥,竟然“馬失前蹄”,剛剛進入河北剿賊,就被賊殺了,成爲自開國以來陣亡在國內剿賊戰場上級別最高的將領,這是公開打聖主和中央的臉,打得鼻青臉腫,嚴重損害了聖主、中央和衛府的威權,是奇恥大辱。

這件事的影響太惡劣了,其惡劣程度僅次於江南賊劉元進割據稱帝,聖主、中央、衛府和關隴政治集團肯定要報復,山東政治集團首當其衝,尤其是河北豪門世家和河北地方勢力,將成爲重點“報復”對象,一批相關的貴族官僚不得不以自己的生命爲馮孝慈陪葬。

這一仗是怎麼打的,馮孝慈是如何敗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死在河北賊手上,而河北賊張金稱竟有如此實力?張金稱的實力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難道僅僅用張金稱今夏利用楊玄感叛亂機會,攻破了黎陽倉,劫掠了大量錢糧,壯大了實力,就能向聖主、中央和衛府做出合理解釋?

一旦出現不可接受之惡果,受害者總會用最大惡意去揣測惡果背後之緣由,並將其歸罪於已知的和潛在的敵人,然後用盡一切手段去報復,去泄憤,不計後果。聖主、中央和衛府亦是如此,憤怒之下,陰謀論甚囂塵上,即便有真相,亦會被滿腔怒火所焚燬。

無妄之災從天而降,崔弘升同樣要爲馮孝慈之死付出代價。

調任上谷太守之前,他做爲河北討捕大使,負責戡亂剿賊,雖然有一定戰果,比如把郝孝德、劉黑闥、劉霸道、孫宣雅等河北賊打得抱頭鼠竄,狼奔豕突而逃,保障了永濟渠安全,但未竟全功,賊帥張金稱、王德仁、高士達、竇建德、格謙、高開道等依舊在永濟渠兩岸燒殺擄掠,而禍亂河南、齊魯的白髮賊更是北渡大河,轉戰千里,穿過整個河北,殺進了燕北,給他的後任留下了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所以崔弘升即便有平定楊玄感叛亂之功勞,也無法抵償因馮孝慈戰死和飛狐叛軍爲禍所帶來的巨大過失。

崔弘升陷入嚴重危機,而自我救贖的唯一辦法,就是在最短時間內,解決飛狐叛軍這個禍患。

第二個消息則讓崔弘升恐懼。

從行宮傳來謠言,白髮賊就是秘兵刀,而秘兵刀是何許人也?

當年被深藏的秘密,很快就在某些有心人的蓄意“推動”下大白於天下,於是宇文氏兄弟裡通外國引發榆林風暴,高熲、賀若弼等一大批功勳元老因莫須有罪名慘死於這場風暴,而聖主和宇文述等一大批新貴爲了掌控朝政而大肆屠戮異己之舉,則在聖主和中央威權急劇下降,已經無力壓制改革和保守、山東和關隴等核心矛盾的不利局面下,被政敵們肆意誇大渲染成了惡行,並在中央高層迅速傳播開來。

形勢驟然惡化,急轉直下,當年往事轟然爆發,諸如前太子楊勇、秦王楊俊、漢王楊諒等等所有倒在皇統之爭這條血腥道路上的人,均被拿出來應證聖主的斑斑劣跡和累累惡行。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相信要不了多久,兩京權貴就人所皆知,而新年將至,各地朝集使、諸藩朝貢使雲集而來,一旦傳開,便會迅速蔓延到地方郡縣和四海諸藩,由此謠言所導致的惡劣影響將迅速放大,後果之嚴重可想而知。

天黑了,地動了,一場巨大風暴正從黑暗深處呼嘯而來,如果不及時阻止,後果不堪設想。

第三個消息總算讓崔弘升鬆了口氣。

這是來自高陽宮的聖主詔令,雖然詔令的最後部分還是敦促他儘快解決飛狐叛軍這個禍患,但主要內容還是中樞針對日益惡化的國內外危機所拿出的相應對策,其中最重要的對策就是建立安東都尉府,任命李平原爲第一任安東都尉,全權負責經略東北。

李平原何許人也?李平原就是秘兵刀,安平公李德林之子,渤海公高熲之門生,聞喜公裴世矩之弟子,齊國公長孫晟之部下,少時從軍,征戰大漠,並在保護啓民可汗南下入朝的過程中血戰千里,一戰成名,其後出任西域都尉府參軍事,追隨裴世矩經略西域,屢建奇功。

西征勝利結束後,秘兵刀遂奉旨轉赴遠東蠻荒,執行經略東北之重任,而今東北局勢大變,這一任務進入關鍵期,一旦成功,則東北盡入囊中。中樞爲給其以全力支持,決定設安東都督府,掌東北軍政事務,允許其便宜行事,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東北,完成開疆拓土之武功。

“好計!”崔弘升仔細看完之後,忍不住拍案讚歎,“此計甚妙,可謂神來之筆。”

突厥人突然拋出的這個離間計,讓聖主和中樞非常被動,無奈之下,乾脆將計就計,公開秘兵刀的真實身份,承認他的戰績,並委以重任,授予其安東都尉一職,全權負責經略東北,如此可一舉多得,不但輕而易舉破壞了突厥人的離間計,還向秘兵刀背後的諸多勢力傳達了妥協訊號,同時********了裴世矩,有力團結了改革派,緩解了改革派內部以及與政治盟友之間的矛盾;另外籍此事件,中土在南北關係上表達了強硬立場,並以建立安東都尉府來公開告訴突厥人,中土對東北勢在必得;而內部的團結和外部的強硬,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遏制聖主和中央威權的下降,有助於延緩兩京政治危機和國內局勢的惡化速度,這就給聖主和改革派贏得了寶貴的緩衝時間。若聖主和中樞能在這個緩衝時間內實現預期目標,拿下開疆東北的武功,贏得東征的最後勝利,必能逆轉危局,化解因前期政治軍事上的失敗而帶來的惡劣影響,恢復、鞏固和加強聖主和中央的威權。

“大人,禍福相依,誰能想到,這次突厥人竟然幫了我們的忙。”崔家十二娘子崔鈺站在崔弘升的背後,一邊乖巧地給父親捶背按摩,一邊笑着說道,“若無突厥人的離間計,此次大人難逃連累之禍,僥倖僥倖!”

崔弘升苦笑搖頭。坐在下首的崔九、崔孝仁也是相視苦笑,憂心忡忡。事實上崔弘升只是暫時擺脫了危機,如果他在年底前未能徹底解決飛狐叛軍這個禍患,那麻煩就大了,兩罪並罰,懲罰更嚴重,相比起來倒不如現在受馮孝慈之死的連累,最多也就是罷職而已,不會有性命之憂。

博陵崔氏、趙郡李氏做爲秘兵刀背後的相關勢力之一,雖然因爲聖主及其身邊的宇文述等親信迫不得已之下重新起用了刀,向他們做出了妥協讓步的姿態,短期內不至於藉助各種機會遏制和打擊他們,但這種“和諧”局面能延續多久,不是取決於雙方的妥協程度,而完全取決於安州的選擇。如果安州拒絕接受聖主和中樞的這種“變相”招撫,拒絕飛狐叛軍撤進安州,********稱霸東北,與中土公開“叫板”,形勢的發展就與預期背道而馳了,而聖主和中樞“利誘”不成,目的落空,當然也就開始“威逼”了,極盡打擊之手段。

那時刀復出一事已廣爲告知,天下皆知,人人都知道聖主有氣魄,宇文述有肚量,不計前嫌,任人唯賢,聖主和中樞已經成功破壞了突厥人的離間計,刀復出的使命已經完成,那麼聖主與刀背後的相關勢力之間的“和諧”局面就不復存在了,該打擊的還是要打擊,所以未來局勢一旦惡化,崔弘升就危險了。

對於崔家來說,當前危機就是飛狐叛軍,只要把飛狐叛軍送出關,則萬事大吉。

“明公,此趟古北口之行,可達預期?”崔孝仁雖然知道崔弘升疲憊不堪,需要休息,但心情焦慮,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

崔鈺、崔九也是極其關注,兩眼緊緊盯着崔弘升,非常期待。

李風雲從一開始就以各種理由拒絕飛狐叛軍出關,但崔鈺等人認爲,只要李風雲沒有在安州站住腳,還需要長城內的大力支援,飛狐叛軍出關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然而最近接到消息說,李風雲擊敗了磧東南的突厥大軍,突厥人短期內已無法對安州形成威脅,李風雲算是徹底拿下了安州,接下來要鞏固戰果,以應對明年開春後突厥人的反攻,所以不出意外的話,飛狐叛軍出關的阻礙已經消失。

另外更重要的是,崔家與李風雲有合作關係。在坐崔家四個重要人物,都知道白髮賊就是刀,就是李平原,也知道當初李風雲出塞作戰的真實意圖,而崔鈺、崔九更是大膽給予支持,以期未來牟取利益。現在李風雲再創奇蹟,理所當然要回報崔家,而不是背信棄義,陷崔家於險境,因此崔家對此事還是持一定的樂觀態度。

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七十七章 魯郡太守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一百章 但是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八百八十五章 離間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兩百六十六章 留得青山在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的刀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七百二十二章 王之憤懣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六百一十章 內史舍人封德彝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兩百五十八章 唱白臉的宇文述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九百六十八章 螳臂當車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兩百四十三章 心緒亂了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面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七百三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三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兩百六十八章 唯有權威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婪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厲一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800章 奇兵突出
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七十七章 魯郡太守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一百章 但是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八百八十五章 離間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兩百六十六章 留得青山在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的刀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七百二十二章 王之憤懣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六百一十章 內史舍人封德彝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兩百五十八章 唱白臉的宇文述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九百六十八章 螳臂當車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兩百四十三章 心緒亂了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面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七百三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三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兩百六十八章 唯有權威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婪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厲一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800章 奇兵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