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

ads_wz_txt;

李風雲拋出了誘餌,其意思很直白,願意一起幹,那就維持聯盟,不願意一起幹,那就散夥,但散夥的責任就不是我的了,而是你們的。

天氣已經很熱了,很多人擠在帳篷裡,溫度就更高了,偏偏李風雲又拿出了一個令人震撼的發展策略,進行了一番極度煽情的演說,弄得帥帳裡氣氛十分熱烈,結果個個汗流浹背,要不是礙於斯文,早有悍賊出身的將領要脫掉戎服露出一身腱子肉了。

李風雲的策略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思路,不要總是守在家裡發展,不要總是把目光侷限在魯西南,更不要侷限於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緊緊抓住發展壯大的核心所在,直接去尋找人、財和智慧這三大關鍵性資源,只要解決了資源問題,則發展就不再是問題。

自家地盤小,資源十分有限,如果總是守在自家的地盤上,不但發展不起來,還會因爲過度消耗而迅速衰落。魯西南這塊地方還是不夠大,資源還是不夠多,同樣無法滿足各路義軍的發展壯大,所以,義軍必須進入中原,必須乘着衛府軍主力正在遠東作戰,魯西南乃至中原地區鷹揚衛嚴重不足的有利形勢下,竭盡全力擄掠發展資源,不遺餘力地發展自己,壯大自己,以便在東征結束衛府軍歸來形勢急轉直下的惡劣環境下,頑強堅持下去。

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也沒有人質疑這一策略。

反對啥?質疑啥?李風雲站得高,看得遠,高瞻遠矚,當豪帥們還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盤,惦記着那點蠅頭小利的時候,人家已經開始盤算怎麼把大餅做大,怎樣讓大家都能吃得更多了,相比起來,不得不慚愧,這境界、智慧都不在一個層次,差得太遠了。人家是幹大事的,手段光明磊落,用的都是陽謀,不服都不行,反觀自己自不量力,暗底裡還想着算計人家,佔點便宜,實在是貽笑大方了。

由此也得出一個結論,李風雲肯定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賊,大智慧不可能與生俱來,謀略也不是紙上談兵,再聯想到諸多關於其本人身份的傳言,李風雲身上的神秘色彩也就越來越濃。李風雲對自己的身份和來歷向來諱莫如深,從不談論,但這並不能阻止好事者的探究。綜合衆多疑點分析,很多人判斷李風雲出自某個已被政治風暴所吞噬的貴族官僚家庭。正因爲有着生死仇恨的存在,李風雲才義無反顧地舉旗造反,尤其從他剛剛拿出來的這個發展策略來看,此人大有不把楊氏國祚推翻誓不罷休之意。

對李風雲身分的猜疑在衆人腦海中一閃而逝。因爲歷史、文化等衆多原因,現今是個拼爹拼家世的時代,個人能力固然重要,卻已不是舉足輕重,決定你是否有實力,是否值得尊崇和追隨的不是你能力大小,而是你的家世如何,你的老爹如何,你家世好、老爹好,就代表你有實力,前途無可限量。如果李風雲有顯赫家世,有個權勢煊赫的老爹,那麼豪帥們會無條件地追隨,但沒有證據證明李風雲有一個好家世,有一個好老爹,相反,他的東北大盜、刑徒死囚的身份倒是板上釘釘,無可置疑,算是社會底層的底層了,如此身份哪有希望?哪有追隨者?所以身份的問題雖然僅在衆人的腦海中一瞬而逝,但它對豪帥們的影響是決定性的,某種意義上它是豪帥們做出決策的基礎。

在這個以身份貴賤來劃分社會等級、分配權力和財富的年代,所謂的唯才取賢不過是自欺欺人的一句空話。豪帥們無意追隨李風雲,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自然對李風雲保持着高度戒備,那麼豪帥們對李風雲的這個高瞻遠矚的全新發展策略,理所當然要反問一下,李風雲真正目的是什麼?在這個光鮮表層的下面又隱藏着什麼?

大策略出來了,又有操作性,具體如何操作便成爲豪帥們最爲關注之事,而從具體操作中也能看出李風雲的真正目的所在。

李風雲很快開始講述他實施這一策略的具體方案。

從蒙山到東都,大約有一千五百餘里,義軍一口氣打到京畿,打到東都,太不現實,爲此,李風雲把目標放在了滎陽郡。

滎陽郡是通濟渠與大河這兩條黃金水道的交匯之處,京畿外圍重鎮,中原腹地,其經濟、文化、人口在中土諸郡中皆爲上上之數。

由蒙山到滎陽郡,需經魯郡、濟陰郡和白馬郡,兩地直線距離大約爲一千餘里。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在這個“漏斗”狀的地形中,這四個郡正好處在中間位置,而貫通這四個郡的正好有三條河流組成的一道東西流向的水系,即魯郡的泗水河連接濟陰郡的荷水,荷水與從滎陽、白馬兩郡流來的濟水相連,濟水進入鉅野澤後,與大河並行,東流入海。

李風雲的設想是,聯盟各路義軍就沿着這道由泗水、荷水和濟水組成的,貫通中原東部地區和魯西南地區的水系,向西推進,向中原拓展,進行一次聲勢浩大的千里西征,力爭以最快速度在最短時間內發展壯大義軍。

按照李風雲的建議,帥仁泰和霍小漢兩位豪帥因爲出自鉅野澤,其麾下將士也大都來自鉅野澤一帶,所以由他們兩人的軍隊,再加上韓進洛的一部濟北軍,共同組成西征的北路軍,從魯郡出發,經鉅野澤進入東平郡,向濟陰郡的北部及白馬郡展開攻擊。

孟海公出自濟陰周橋,其地盤就在濟陰東南部的荷水兩岸,所以此次西征的南路軍,就由孟海公、徐師仁和甄寶車的一部濟北軍組成,也是從魯郡出發,進入濟陰郡的荷水南岸,然後向樑郡的東北部及滎陽郡展開攻擊。

西征的中路軍,則由李風雲親自指揮,帶着蒼頭軍主力,從魯郡出發,沿着荷水、濟水一線,向濟陰、白馬、滎陽諸郡展開攻擊。

三路大軍齊頭並進,中路軍正面攻擊,在攻城拔寨的同時,承擔吸引和牽制官軍主力的重任,給南北兩路軍隊創造更好的攻擊條件。

南北兩路軍隊一邊攻城拔寨,一邊掩護和策應中路軍的攻擊,確保中路軍不會受到來自齊魯和徐汝兩地官軍的攻擊。

韓曜率軍堅守魯郡,在保護蒙山的同時,竭盡全力與段文操周旋,確保蒙山與西征三路大軍始終保持密切聯繫,確保西征軍的傷病人員和戰利品能夠安全抵達蒙山。

陳瑞堅守蒙山,在確保蒙山穩定的同時,利用現有力量加固蒙山防禦,爲未來抵禦官軍的圍剿打好基礎。

至此,李風雲的目的出來了,他就是要利用各路義軍結盟的力量,迅速發展壯大自己。如果僅靠他蒼頭軍的力量去西征中原,的確是狂妄自大,好高騖遠,紙上談兵,根本不現實,但五路義軍如果合爲一體齊心協力,不可能的事就變爲可能了。

韓進洛和甄寶車四目相視,彼此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一絲興奮和喜悅。

他們並沒有返回濟北的堅定念頭,一則濟北緊鄰齊郡,張須陀力量太強悍,而他們經過這番苦戰後,損失很大,一旦張須陀再次圍剿他們,便有覆滅之禍,所以他們很想留在魯郡。但魯郡的義軍太多了,五路義軍都在這裡,即便壓制住了張須陀,即便緩解了糧食危機,也依舊存在很大的生存壓力,更不要談什麼發展了。餅子就這麼大,五個人吃,肯定要餓肚子,搞得不好還要兄弟鬩牆手足相殘,發展純粹就是奢望。

李風雲對這一困局看得很清楚,他既不能吞併友軍,又不能倚仗武力趕走友軍,自己又不能不發展,所以只能另闢蹊徑解決危機,而解決危機的基礎便是,力氣活的大頭還是蒼頭軍幹,所獲利益還是儘可能滿足友軍,齊心協力共同發展。只要自己能快速發展,其他的條件都可以談。

現在李風雲的策略拿出了,基本上也滿足了豪帥們的利益訴求,接下來就要看豪帥們有沒有膽識和魄力了,有沒有與天地一爭長短的勇氣了。

韓進洛和甄寶車僅僅用眼神交流了一下,便決定接受李風雲的策略,維持聯盟共同發展。

帥仁泰和霍小漢坐在一起,兩人低着腦袋,竊竊私語,商量了一陣子。

實際上他們選擇的餘地很小,他們的地盤主要就是鉅野澤,而鉅野澤的資源十分有限,無法幫助他們發展,最終他們還是要走出去,這一走出去就必然與周邊義軍發生利益上的衝突。李風雲的策略正好幫助他們解決了發展問題,他們也是怦然心動,但讓他們擔心的是,李風雲有實力衝在最前面,他們卻沒有實力阻御齊魯官軍,一旦張須陀和段文操再次聯手攻擊,他們就危在旦夕了,而那時李風雲卻未必會拯救他們。也就是說,他們擔心李風雲拿出這個策略的真正目的是發展自己、消耗友軍。不過現實是殘酷的,瞻前顧後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考慮到此策弊大於利,他們還是願意捨命一搏。

孟海公很躊躇,很彷徨,甚至有那麼一些鬱憤。他的地盤就在濟陰,而依照李風雲的這個策略,義軍第一步就是攻打濟陰。本來濟陰的財富都是他的,當然,前提是他發展起來了,有實力佔據濟陰,但希望是存在的,如今李風雲卻一拳把他的希望打碎了,濟陰的財富變成大家的了。雖然孟海公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荒誕,顯得氣量胸襟魄力都不夠,但事關切身利益,的確很鬱悶,不過他不敢表現出來,以免被一衆兄弟看輕了。

從這個策略本身來說,除了他心裡的那點小九九外,他應該舉雙手贊成,因爲義軍聯合打濟陰,大家都發展了,他也發展了,再加上他佔有天時地利人和,他在濟陰的發展應該是最快的,這個策略對他是非常有利的。

徐師仁沒有選擇。這兩天他回到任城後,只做了一件事,把家眷送往蒙山,把自己的黑白兩道力量全部集中起來,扯起義旗,造反了。他剛剛造反,除了幾百號人,要啥沒啥,急需發展壯大,正好就搭上了義軍西征中原這趟“順風車”,他豈能錯失這樣的機會?

李風雲把自己西征中原的計策講完之後,帳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五百四十三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七章 自曝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如法炮製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七百八十一章 你可以走了第十八章 瓦亭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804章 交易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兩百四十四章 獻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七十四章 樑德重罵人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調轉方向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命何在?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選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憤怒的張須陀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七十四章 樑德重罵人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762章 上當了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九百一十章 不需要理由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四百八十八章 咄咄逼人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一千三十四章 答應他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
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五百四十三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七章 自曝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如法炮製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七百八十一章 你可以走了第十八章 瓦亭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804章 交易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兩百四十四章 獻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七十四章 樑德重罵人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調轉方向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命何在?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選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憤怒的張須陀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七十四章 樑德重罵人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762章 上當了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九百一十章 不需要理由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四百八十八章 咄咄逼人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一千三十四章 答應他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