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

ads_wz_txt;

段達主動撤離永濟渠戰場,給了河北豪帥們一個驚喜,尤其高士達和張金稱,根本就沒有與段達決一死戰的念頭,之所以酎合李風雲步步緊逼,做出三路夾擊之勢,完全是爲形勢所迫,不得不爲之。

當前永濟渠形勢對清河義軍非常不利,先有段達戡亂,把各路義軍壓制得難以喘息,接着李風雲又來趁火打劫,好在李風雲還算仗義,沒有落井下石,而是主動聯手王安攻克了侯城,給了段達致命一擊。段達受創,便給了清河人逆轉戰局的機會,他們只要因勢利導,讓李風雲和段達兩虎相爭,打個兩敗俱傷,便可一箭雙鵰,輕而易舉的解決兩大勁敵。

然而,清河人失算了,段達果斷撤離,根本就不給清河人算計自己的機會,如此一來,清河人非但沒有逆轉戰局,反而惡化了局勢,更加被動了。

侯城一戰,段達沒有損失一兵一卒,他的軍隊完好無損,他到信都郡獲得糧草補充後,馬上就能殺回來,而清河義軍卻在這一戰中把自己的真實實力暴露了,同時也把清河上上下下一致對外的真相也暴露了。段達到清河戡亂本來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現在他有了確切證據,當然要奏報東都求援,以便在接下來的一戰中,以對實力“畢其功於一役”。

清河人有苦難言,鬱憤不已。局勢的惡化都源自李風雲這個“罪魁禍首”,如今永濟渠一線陰霾重重,山雨欲來風滿樓,形勢非常緊張,而李風雲的目的卻已達到,他攻克了侯城,成功擄掠了大量錢糧物資,當然要拍拍屁股趕緊走人了,豈會留下來與清河人“生死與共”?清河人雖然憤怒,但面對實力強悍的李風雲,還有李風雲留在大河一線的數萬大軍,無論如何也不敢與其交惡,以免落入腹背受敵的窘境,所以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不忍也得忍了。

河北豪帥們齊聚侯城,李風雲見到了文質彬彬氣質儒雅的高士達,器宇軒昂卓然不羣的竇建德,還有如出鞘利箭一般鋒芒畢露的張金稱,其他諸如王伏寶、曹旦、張金樹等十幾位義軍首領也是聞名已久。

這些人基本上出自世家豪望,罕見寒門出身的子弟,至於市井等貧賤出身者,在這個時代既沒有號召力,也沒有人力物力財力,即便機緣巧合拉了一幫人舉起了造反的大旗,也因爲“後繼乏力”而難以堅持,運氣糟糕的早早覆滅了,運氣好的也只能依附於貴族出身的豪帥們,在生死線上掙扎求生。

河北豪帥們面對李風雲這位號稱中土第一賊,坐擁數萬大軍的強橫人物,情緒非常複雜,羨慕嫉妒恨,都有,而尤其讓他們倍感難受的是,此等人物不但不能得罪,現在還要極盡拉攏之能事,看看能否把他留下一段時間,以便對抗段達即將發動的新一輪戡亂攻勢。

依照約定,侯城一戰的戰利品,四家均分,李風雲拿一份,高雞泊的高士達和竇建德拿一份,張金稱拿一份,臨清義軍首領王安雖然附翼於張金稱,但此仗居功至偉,單獨拿一份。

張金稱的臉色很難看,對王安的意見很大。在與李風雲合作這件事上,王安擅自作主,算是犯了大忌,然而事急從權,再說王安又不是張金稱的直接下屬,他也是一支義軍的首領,一股勢力的老大,自家的事自家做主,從道理上說得過去,但關鍵問題是,李風雲是什麼人?他的出現,必然會影響到河北局勢,永濟渠局勢,清河局勢,而首當其衝的就是以張金稱爲首的清河南部義軍的生死存亡,如此大事,做爲與張金稱利益攸關、榮辱與共的好兄弟,王安擅自做主不但危及到了張金稱的直接利益,甚至還危及到了高雞泊義軍的利益,所以一大幫豪帥們怨恨王安也就在所難免了。

然而現在除了張金稱,誰都不敢把對王安的不滿擺在臉上。李風雲力挺王安,好似他是王安的老大一般,張金稱當然有理由不高興了,但其他人白拿了一份戰利品,又有求於李風雲,於情於理都要給李風雲面子,再說王安發展壯大了,與張金稱的矛盾大了,那是別人的家事,於己何於?尤其高雞泊諸雄,巴不得王安和張金稱決裂,這樣他們就有機會把勢力延伸到永濟渠南部地區了

高士達是豪帥們中聲望最高的首領,理所當然成爲清河義軍的代言人,他首先對李風雲在危難時刻的支援表達了謝意,接着就講述了侯城一戰後永濟渠形勢可能出現的一系列新變化,言辭之間謹慎而委婉的提出,希望李風雲繼續給予支援。

李風雲在衆人的注視和期待之中,沉思良久,忽然搖了搖頭,“你們是否瞭解現今的東都政局?你們知道某爲何突然出現在永濟渠?”

高士達與竇建德、張金稱等人交換了一下眼色,感覺到李風雲這句話的背後藏有很深的玄機,遂拱手爲禮,“願聞其詳。”

“某之所以出現在永濟渠,是爲了山東人在東都政局中牟利。”

李風雲直言不諱,直奔主題,然後圍繞着這個主題,剝繭抽絲,層層演進,非常透徹地分析和推演了在過去一段時間、現在和未來幾年,東都政局紛繁複雜變化中所蘊藏的核心矛盾和潛在危機,而義軍若想生存發展,山東人若想東山再起,就必須善加利用這些矛盾和危機。

就目前東都政局而言,核心矛盾是改革和保守,潛在危機是二次東征再次失敗,而二次東征假如再次失敗,必將加劇核心矛盾以更快速度爆發,爲此,以聖主爲首的改革勢力,正在想方設法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以確保二次東征的勝利,而山東人正是聖主要拉攏的重要政治力量,但聖主不可能爲此讓度太多的政治利益,關隴人更會爲此設置重重障礙,所以山東人若想借機牟利,難度遠比想像得大。

隨着李風雲滔滔不絕的述說,他在河北豪帥心目中的形象愈發神秘,尤其那一頭飄散白髮所帶來的視覺衝擊,更給人一種詭異之感,當李風雲通過一系列的事實構建出東都政局的“前世今生”以及較爲悲觀的未來之後,他在豪帥們心目中就不僅是神秘和詭異了,還有沉甸甸的份量,還有無數的疑惑,其中最大的疑惑便是,以李風雲所表現出來的才智,以及他對中外大勢和東都政局的瞭解,他的來歷肯定非同尋常,那麼他到底是什麼人?他在大河南北所作所爲的背後有什麼內幕?他舉旗造反的真正目的又是什麼?

但現在不是探究這些秘密的時候,永濟渠危機正在擴大,清河義軍正處在生死存亡關頭,河北豪帥們迫切需要的不是對東都政局的瞭解,不是對永濟渠危機本質的解讀,而是如何度過危機,如何從官軍的圍剿中突圍而出,如何說服李風雲留下來幫助自己。

“將軍能否告訴某,侯城一戰,河北人將從中牟取何種利益?”

張金稱聽了半天,雖然有所收穫,卻發現李風雲避重就輕,根本沒有回答其突然出現在永濟渠的真正原因,遂毫不客氣的直指要害。

李風雲稍加沉吟後,不動聲色地說道,“拯救黃臺公(崔弘升)。”

博陵崔氏天下知名,而崔弘升是博陵崔氏當代子弟中名聲最爲顯赫者之一,河北貴族富豪們當然知之甚詳了。今年東征大敗,崔弘升受敗績所累下了大獄,危在旦夕,此事早已在山東豪門世家中傳開,而與豪門世家保持密切聯繫的河北豪帥們,又焉能不知?

一幫豪帥們無不動容,震驚者有之,豁然頓悟者有之,若有所思者有之,更有人目瞪口呆地望着李風雲,屋內一片死寂,連呼吸聲都聽不到,大大小小的豪帥都被這普普通通的五個字“打懵”了。但博陵崔氏和崔弘升距離他們太遙遠了,遙不可及,所以李風雲這個匪夷所思的答案,就如天雷一般從他們的心中轟隆隆的呼嘯而過,然後迴盪在他們心間的則是一個讓他們自己都感覺難以置信的念頭,此子莫非出自山東超級大豪門?但一個超級大豪門的子弟,即便是支房旁系的子弟,身份也非常尊貴,豈會自甘墮落,與賊爲伍?就不怕羞辱了先祖,連累了家族?只是李風雲活生生的坐在眼前,他們卻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李風雲和他們一樣都是普普通通的貴族子弟,相反,李風雲知道的東西,他們不知道,這足以證明他們心中的猜測了。

“侯城一戰,當真能拯救黃臺公?”王安忍不住質問道。他想不通,爲什麼段達敗走了,永濟渠危機嚴重了,河北局勢嚴峻了,東都震怒了,卻能拯救黃臺公。

李風雲不厭其煩,再次做出詳細解釋。

“侯城一戰的事實證明,若想解決永濟渠危機,武力不行,必須在政治上向山東人做出妥協和讓步。黃臺公(崔弘升)復出,讓河北人去解決永濟渠危機,則正好符合雙方利益所在,各取所需,各取其利,皆大歡喜。”

竇建德敏銳地發現到了這句話中的破綻,當即問道,“依將軍之推測,當段達再次殺到永濟渠,我們豈不要大敗而逃,才能讓河北豪門滿足東都之需要

李風雲鄭重點頭,“所以,某馬上渡河返回齊魯,而諸位則要做好敗退清河的準備。某要告誡諸位,這一次務必不要心存僥倖,關鍵時刻,利益至上,河北豪門爲了自身利益,會毫不猶豫地犧牲諸位。”

屋內再次沉寂,氣氛突然變得十分壓抑。

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761章 驚天巨箭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婪第兩百七十九章 不謀而合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四百二十四章 如你所願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八百九十八章 倍感重壓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兩百九十章 拯救崔弘升第六百一十六章 避重就輕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餑餑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黑闥的質疑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兩百七十五章 《天命論》背後的秘密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五百七十二章 唯一選擇第九百零一章 問計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下攻擊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條路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密重返聯盟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六十九章 事在人爲第一百六十一章 蠅頭小利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九百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五百三十六章 險惡之局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七百二十三章 臨時抱佛腳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慘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煙起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807章 遙無歸期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五百六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渾的反擊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風雲要去哪?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六百零九章 聖主的任性
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761章 驚天巨箭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婪第兩百七十九章 不謀而合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四百二十四章 如你所願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八百九十八章 倍感重壓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兩百九十章 拯救崔弘升第六百一十六章 避重就輕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餑餑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黑闥的質疑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兩百七十五章 《天命論》背後的秘密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五百七十二章 唯一選擇第九百零一章 問計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下攻擊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條路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密重返聯盟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六十九章 事在人爲第一百六十一章 蠅頭小利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九百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五百三十六章 險惡之局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七百二十三章 臨時抱佛腳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慘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煙起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807章 遙無歸期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五百六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渾的反擊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風雲要去哪?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六百零九章 聖主的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