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 郕公之憂

十二月十二,安州。

入暮,李子雄宴請李渾,談話的重點就是合作。

兩人同病相憐,雖然一個落草爲寇,一個高居廟堂,但未來極有可能殊途同歸,李子雄的今天可能就是李渾的明天,現在李子雄垂死掙扎,而李渾正走在窮途末路上,所以合作是必然,而合作的關鍵就在於安州和東北的迴歸之利。迴歸之利越大,對兩人的未來就越有幫助。

李子雄接到宇文述親赴古北口的消息時,李渾也接到了同樣的消息,他留在古北口的僚屬依照事先約定,也把這個重要消息通過蟠龍堡的楊恭道十萬火急送到了李渾手上。

宇文述親赴古北口政治意義重大,一方面固然證明聖主和中樞對安州和東北勢在必得,爲此已經不惜代價,而另一方面也說明,國內政局惡化了,形勢對聖主和中樞非常不利,爲此不得不抓住開疆武功這棵“救命稻草”來逆轉危局。李子雄和李渾做爲隴西軍功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對中樞高層內幕瞭如指掌,所以他們關注的不是聖主和中樞招撫態度的轉變,而是爲什麼轉變?

“西京可能出事了。”李子雄謹慎猜測道,“東都以清算楊玄感同黨爲名,在兩京大開殺戒,不遺餘力清除異己,而西京決不會束手就縛,任由宰割,必然展開凌厲反擊。關中一旦爆發叛亂,兩京大打出手,不但對西疆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還將給東都威權以再一次重創,而此刻恰逢年底,各地朝集使和諸藩朝貢使雲集京師,結果可想而知。”

李渾連連點頭,同意李子雄的分析和判斷,“楊玄感兵變之所以失敗,西京關鍵時刻的選擇至關重要,如果楊玄感不是有心篡國,而是果斷與西京在皇統上一事上達成妥協,贏得西京的結盟合作,則東都必然覆滅,內戰必然爆發,皇帝十有八九敗走麥城,但楊玄感野心太大,又驕傲自負,錯誤判斷了形勢,做出了錯誤的決策,與西京反目成仇,最終一敗塗地。所以此次東都危機安然化解,西京居功至偉,兩京本可以乘此機會緩和矛盾,但殘酷的事實擊碎了西京的幻想,逼得西京不得不出手反擊,只不過先機已失,被動局面下的悍然反擊難以取得有效戰果,可以預見的最多結果也就是兩敗俱傷,魚死網破。”

李渾語含雙關,李子雄心領神會,撫須而笑,“你對兩京局勢似乎很悲觀。”

“難道明公依舊樂觀?”李渾反問道。

李子雄搖搖頭,目露憂色,“如果西京與東都決裂,關中陷入混亂,勢必嚴重影響到西疆安全,到那時西北軍不要說反攻西海、再入樓蘭了,恐怕隴西將愈發困窘,面對阿柴虜(吐谷渾)的侵擾束手無策,而河西更是被動,不要說深入西域與西突厥角逐廝殺了,恐怕最後連伊吾都要拱手相送,最終被西突厥堵在敦煌一籌莫展。”

李渾若有所思,說道,“某對聞喜公(裴世矩)此次西行抱有很大希望,對南北戰爭亦抱有很大勝算,只是,如果兩京對立,西疆動盪,西北軍不得不困守隴右被動防禦,勢必會對整個西土局勢產生重大影響,聞喜公此次西行成果極有可能瞬間化作烏有,東西夾擊大漠最終可能演變爲兩部突厥夾擊中土,如此一來,中土兩線作戰,優勢喪失殆盡,南北戰爭極有可能以失敗而告終。”

李子雄神情凝重,沉默不語,與李渾四目相顧,兩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李風雲,想到了李風雲對南北戰爭的悲觀預測,想到了李風雲對中土再次陷入分裂和戰亂的擔心。

難道,天下大勢的走向,正如李風雲所預測的那般,正向着不利於中土的方向前進?

“今秋,我們北上幽燕的時候,李平原曾預測,南北大戰將在兩年內爆發。”李子雄不動聲色地說道,“如今算算時間,若他的預測是正確的,那麼距離南北大戰爆發的時間只剩下一年半了。”

“明公相信李平原的預測?”李渾笑了起來,問道。

“你不相信?你不相信,爲何還要離開東都,遠赴北疆?”李子雄手指李渾,阻止他的反駁,“你不要說身不由己,被齊王所累,被皇帝所逼,你若想留在東都,或重回西北軍,你有無數種辦法,即便是皇帝亦難以阻擋。”

“的確,某有辦法留在東都或重回西北軍,但這無助於解決我成紀李氏的覆滅之危,相反,身處中樞要地或深陷危亡之境,都有可能讓我成紀李氏死得更快。”李渾嘆道,“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我成紀李氏雖然沒有覆滅於先帝之手,但終究還是難逃今上追殺,爲了拯救我成紀李氏,只有行險一搏,死裡求生。”

李子雄連連點頭,深以爲然。

中央集權改革,首先是制度上的改革,是徹底摧毀門閥士族制度,其遏制和打擊的對象不僅僅是以經文傳承的簪纓世家,還有新興的以軍功崛起的新貴族,而這些新貴族主要集中在關隴貴族集團,是統一王朝的既得利益集團,他們同樣是中央集權改革需要攻克的堅固“堡壘”。而隴西成紀李氏早在聖主爭奪皇統時就拒絕站隊,好在“轉舵”及時,沒有往死裡得罪聖主,但危機已經來臨,覆滅的種子已經種下,躲過了十一躲不過十五,必須未雨綢繆積極自救,尤其聖主大刀闊斧進行中央集權改革後,隴西成紀李氏果斷“出手”,其中最重要的對策就是主動介入新一代皇統之戰,以立足於未來,哪料到齊王楊暕就是個深不見底的“坑”,隴西成紀李氏一失足成千古恨,徹底得罪了聖主,如今唯有殊死一搏了。

“你既然來了,既然相信李平原的預測,那麼目前局勢下,安東這邊的發展就至關重要,否則一年半後,即便南北大戰爆發了,即便中土在東西兩部突厥的夾擊下險象環生,我們亦是無力相助,只能眼睜睜看着大好良機擦肩而過。”

李子雄這番話說得很真誠,但李渾卻是嗤之以鼻,“如果李平原的預測完全正確,南北大戰於一年半後爆發,那麼僅憑安東這塊彈丸之地,就算李平原有三頭六臂,就算東胡諸種對其敬若神明言聽計從,就算長城內給予足夠支援,但一年半時間發展什麼?更何況李平原沒有三頭六臂,東胡諸種也桀驁不馴反覆無常,而皇帝爲防養虎爲患,也絕無可能給安東以全力支持,最多養活安東,讓安東老老實實爲其戍邊而已。所以,李平原的想法是錯誤的,齊王不但不能放棄,更要利用此次迴歸的大好機會,脅迫皇帝授予齊王以更大權力,若能讓齊王主掌北疆軍政,承擔北疆防禦重任,則最爲理想。齊王發展壯大了,安東水漲船高,亦會加速發展,如此雙方合力,才能在未來一年半時間內蓄積到足夠力量,才能在南北大戰中有所作爲,否則,各自爲戰,各爲其利,不但都發展不起來,還給對手以各個擊破之機會,至於南北大戰,那更是遙不可及,想都不用想,就算參加了又如何?送死而已。”

李子雄嘆了口氣,“機會已經給他了,甚至都送到他手上了,但他思前想後,還是放棄了,你讓我們怎麼辦?”

李渾搖搖手,鄭重說道,“明公,你我都清楚,我們若想改變自己的命運,當前唯一機會就是南北大戰,而只有打贏南北大戰,我們纔有可能再進一步,參加皇統大戰,去謀取未來利益,但無論是南北大戰,還是皇統大戰,齊王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唯有他,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決定性的作用,至於其他人,不論是你我還是李平原,都做不到這一點,所以,齊王怎麼做不重要,我們怎麼做才重要,齊王不願、不能、不敢做的事,我們可以做,挾齊王而北伐,挾齊王而爭皇統,甚至挾齊王而奪天下,一切皆有可能。”

李子雄看了他一眼,目露警告之色,“你千萬不要輕視了李平原,挾持齊王可以,但若想以既成事實脅迫李平原,後果堪憂。”

李渾不以爲然,“你擔心什麼?擔心聞喜公,還是擔心山東大閥?”

李子雄很冷靜,很理智,根本不被驕狂的李渾所矇蔽,他輕撫長鬚,淡淡說道,“某不但擔心聞喜公,更擔心山東大閥。”

李渾略略皺眉,問道,“何解?”

“聞喜公也罷,山東大閥也罷,其謀略之卓絕,其勢力之龐大,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李子雄正色說道,“如果李平原只是一個執行人,一個棋子,那麼,當局勢發生驚天變化,當李平原已無力操控局勢發展,其背後勢力必然走到前臺,如此一來,李平原還能決定自己的命運?還能繼續以白髮賊或白狼的身份爲所欲爲?”

李渾當即想到一種可能,“你是說,如果聞喜公,或者山東大閥,與皇帝達成妥協,李平原重見天日?”

李子雄微微頷首,“如果李平原重見天日,形勢就變了,他們攜手合作,而我們和齊王完全孤立,僅憑李平原一個人就能置我們於死地。”

李渾暗自驚凜,苦思冥想,反覆權衡,最後艱難說道,“便依明公之計。”

“善!”李子雄伸出一隻手,“擊掌爲誓。”

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五百六十六章 僅存的目標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一百七十三章 韋使君的困境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三百零六章 秦瓊要戰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五百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命何在?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中下三策第九百三十五章 開價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根稻草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絕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737章 深夜突變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三百八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三十九章 謀劃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三百八十四章 沒有選擇的李珉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兩百二十七章 齊王憤怒了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絕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八百六十三章 忿然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作爲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五百七十二章 唯一選擇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
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五百六十六章 僅存的目標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一百七十三章 韋使君的困境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三百零六章 秦瓊要戰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五百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命何在?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中下三策第九百三十五章 開價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根稻草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絕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737章 深夜突變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三百八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三十九章 謀劃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三百八十四章 沒有選擇的李珉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兩百二十七章 齊王憤怒了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絕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八百六十三章 忿然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作爲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五百七十二章 唯一選擇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