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

聯盟的封龍山軍議在覈心決策上分歧嚴重,形成了四種意見。

李子雄這位德高望重的聯盟客卿,還有陳瑞、韓曜等聯盟高層,對李風雲抱有堅定信心,一定要等李風雲回來再做核心決策;李思行、李孟嘗兄弟和劉黑闥等部分河北豪帥則把目標對準了太原;而以郝孝德、孫宣雅爲的部分河北豪帥則一門心思保存實力,早已萌生脫盟而走的想法,如果李風雲遲遲不歸,他們就堅決走人;以王薄爲的齊魯豪帥則持觀望態度,目前形勢並不明朗,聯盟也需要時間休整,很多事情不能過早決策,以免陷入被動。

各方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無果而終,不歡而散。

聯盟形成不了決策,實際上說明大多數人都持拖延、觀望的態度,都不想給兩大級豪門控制和利用了。聯盟好不容易從衛府軍的圍剿中殺出來,目標就是要牢牢掌控自己的命運,要給自己贏得一個美好未來,而不是給兩大級豪門做“嫁衣”,爲兩大級豪門所驅使,任其宰割。但他們抗衡不了兩大級豪門,他們唯一指望的就是齊王,只要齊王到了北疆,形勢如李風雲所預測的那樣展,南北大戰如期爆,聯盟和齊王並肩作戰阻御北虜,豪帥們便能依靠功勳逆轉自己的命運。這纔是豪帥們願意追隨李風雲北上轉戰的原因所在,這纔是他們的希望之路。

齊王和李風雲帶給他們的是希望,而聯盟一旦被兩大級豪門所控制,未來只有噩夢,這就是區別,這也是大多數豪帥雖然希望得到兩大級豪門的支持,卻不希望被兩大級豪門控制驅使的原因所在。

好在聯盟剛剛完成北上,亟待休整,正好糧食又暫時無憂,使得聯盟高層有充足時間進行爭論。

七月十一,黎陽。

水師總管來護兒和長史崔君肅因爲斥候探查受阻而憂心忡忡,對黎陽局勢有各種猜測,但越是如此,越證明黎陽局勢異常複雜,遠遠過了當初的預料,而黎陽局勢複雜必然會影響到整個東都局勢,所以對於水師來說,若想逆轉東都危局,先就要把黎陽危機解決掉,而要化解黎陽危機,先就要“搞定”齊王,然而齊王太難對付了,稍有不慎就會把自己賠進去,計將何出?

崔君肅建議暫緩西進,一方面向陽施壓,一方面再派斥候打探黎陽虛實,同時火聯繫周法尚,具體瞭解當前東都局勢,並急報河陽行省,聽聽行省怎麼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東都局勢的複雜性可想而知,水師在不瞭解當前局勢的情況下,冒冒失失一頭衝進去,極有可能好心做壞事,不但未能逆轉危局,反而進一步惡化了局勢,那就萬死莫贖其罪了,所以還是小心謹慎爲好。

來護兒接受了崔君肅的建議,但他沒有暫緩西進,而是放慢了前進的度,並請崔君肅就近上岸,飛馬趕赴黎陽拜會齊王,力爭在最短時間內獲悉所需要的全部訊息,畢竟東都風暴已肆虐一個多月了,造成的後果已經很嚴重了,而風暴肆虐的時間越長,對國祚傷害就越大,對聖主和中樞的打擊就越沉重,因此來護兒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到東都戰場,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叛逆,此刻若不是因爲齊王牽涉到的政治利益太複雜,他不能不慎重對待,以目前水師強悍實力,他早就下令全前進直殺黎陽了。

當天深夜,崔君肅風塵僕僕趕至黎陽,不顧疲憊,連夜拜見齊王。

武賁郎將李善衡親自趕到行營外迎接崔君肅。雙方稍事寒暄後,崔君肅直奔主題,急切詢問東都局勢。李善衡瞭解崔君肅的急切心情,再說齊王已經做出決斷,要想方設法贏得來護兒的“好感”,所以他也就很坦誠的把當前局勢做了一番詳細解說。

西京留守衛文升大敗於澠池,西京軍隊目前正在弘農宮和常平倉一線奮力阻擊楊玄感。越王楊侗和東都留守樊子蓋還在堅守皇城,但在數萬叛軍的圍攻下,已岌岌可危。彭城留守董純攻陷了金堤關,並在郇王楊慶和武賁郎將劉長恭的支援下,控制了通濟渠,恢復了通濟渠的暢通。周法尚兵分三路,一路封鎖大河水道,一路攻打洛口倉,一路攻打虎牢,控制了東都東線戰場上的主動權,但對整個東都戰局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右候衛將軍屈突通和左翊衛大將軍宇文氏先後到達黎陽。目前屈突通?與河陽行省會合,正與河北討捕大使崔弘升、涿郡副留守陳棱、武賁郎將李公挺、河陽都尉秦王楊浩聯手反攻鄧津和孟津。宇文述則在趕赴河陽的途中,很快就能與行省會合,一旦其開始行使聖主所授之大權,則東都局勢必將生變化。

崔君肅從李善衡的這番言辭中聽到了“誠意”,這讓崔君肅緊張焦慮的情緒有所緩解。從已知局勢中可以看出,雖然叛軍佔據了一定優勢,但優勢不是很大,而隨着水師主力大軍的加入,形勢必然逆轉,這種逆轉不但是軍事上的,也是政治上的,之前居心叵測的、隔岸觀火的、落井下石的各方勢力,看到楊玄感的敗亡就在眼前,必然改變態度,劃清界線,積極平叛,於是牆倒衆人推,鼓破萬人槌,各路援軍齊心協力,摧枯拉朽勢如破竹。齊王態度的轉變,黎陽危機的緩解,顯然與水師主力大軍的來臨有直接關係,齊王眼見手上的“籌碼”越來越少,只能果斷放棄對皇統的爭奪,退而求其次,力求自保了。

只是,齊王在這場風暴中,把自己對皇統的野心暴露無遺,還試圖挾大運河來“訛詐”聖主以牟取政治利益,甚至還有可能介入到了楊玄感的叛亂中,間接或直接推動了這場風暴的爆,使得他在聖主心中的地位直線下降。這個後果就嚴重了,此刻他想懸崖勒馬,想將功折罪,想逃離風暴,實在是太難了。不過,在風暴沒有平息之前,在政治清算沒有開始之前,在聖主尚未對齊王做出處置之前,不論是宇文述還是來護兒,包括行省,都不會與齊王公開翻臉,更不會蓄意激怒齊王,相反,他們都會想方設法撫慰齊王,把他穩住,不讓他再任性妄爲,再做出自掘墳墓的事。這既是給聖主面子,讓聖主有更大的迴旋餘地來處理“家務事”,也是政治需要,畢竟現在國內外局勢都不好,聖主和中樞內憂外困,腹背受敵,焦頭爛額,這種惡劣局面下如果再爆皇統大戰,父子反目骨肉相殘,那對聖主和中樞來說就是雪上加霜了。

“黎陽這邊由齊王親自坐鎮,局勢必然穩定。”崔君肅小心試探道,“大運河能迅恢復暢通,齊王居功至偉。”

李善衡苦笑搖手,“高唐公,實不相瞞,所謂大運河的暢通,也就是從滎陽到黎陽這一段有保障,而其他渠段則無任何保障,隨時都有斷絕之危,甚至有些地段一直處於斷絕之中。”

崔君肅的神情頓時嚴峻,“願聞其詳。”

“賊帥韓相國由滎陽方向突圍而逃後,迅返回宋、豫一帶,短短時間內再度拉起數萬人馬,在通濟渠兩岸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可以想像此刻通濟渠的情況有多麼糟糕。”李善衡眉頭緊皺,連連搖頭,“河北永濟渠這邊的情況更糟糕。自黃臺公(崔弘升)南下平叛後,河北戡亂隨即陷入停頓,河北諸賊乘勢捲土重來,再度猖獗,尤其清河賊張金稱,膽大包天,乘着黎陽大亂之際,趁火打劫,糾集數萬叛賊攻陷了黎陽倉,大肆洗劫。如今張金稱人多勢衆,在永濟渠兩岸燒殺擄掠,而高雞泊的賊帥高士達、竇建德緊隨其後,窮兇極惡,渤海賊格謙、高開道更是猖狂,在永濟渠上殺人越貨,喪盡天良。與此同時,永濟渠兩岸鷹揚府已基本空虛,無兵可調,而沿途官府亦難以徵調到足夠的鄉團宗團去剿殺叛賊,所以到目前爲止,永濟渠實際上還是處於斷絕狀態,黎陽倉的糧食還是無法安全及時地運抵涿郡。”

崔君肅吃驚了,“形勢如此嚴重?大運河還是沒有暢通?”

李善衡鄭重點頭,“形勢的確嚴重。因爲通濟渠斷絕,南方的物資無法運到東都;因爲永濟渠斷絕,黎陽倉的糧食也無法運到涿郡。”

崔君肅心情沉重。這種局面他也沒有解決的辦法,水師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以最快度剿殺楊玄感,平定東都風暴,至於通濟渠和永濟渠兩岸的戡亂剿賊,只有等到東都叛亂平定後,再調兵遣將了,只是到了那時,東都是否還有足夠的兵力去河南河北戡亂剿賊?

李善衡陪着崔君肅走到了齊王行帳。齊王出帳相迎,把臂言歡,表現得很熱情,而對崔君肅來說卻是苦不堪言,這份“熱情”他消受不起啊。

進帳坐定,閒話幾句後,不待崔君肅做出試探,齊王已經語出驚人了,“高唐公對南北關係有何預測?南北大戰是否有爆的可能?”

崔君肅措手不及,張口結舌,急切間竟不知如何回答。

=--9157+d8z1w+2028175-->

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起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兩百三十八章 打破默契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六百四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兩百九十章 拯救崔弘升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七百七十七 你不仁我不義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三百五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十三章 挾持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九百十五章 甘之如飴第三百六十九章 聯盟重組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知死活的封德彝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兩百五十八章 唱白臉的宇文述第四百七十五章 彪悍的樊子蓋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九百七十六章 從未背叛中土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八百四十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進北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中下三策第九百五十章 所謂變通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七章 自曝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一百四十章 固守待援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761章 驚天巨箭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進北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王說對了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三百七十章 要不得的固執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是誰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第兩百五十八章 唱白臉的宇文述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八百五十九章 壞消息
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起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兩百三十八章 打破默契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六百四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兩百九十章 拯救崔弘升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七百七十七 你不仁我不義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三百五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十三章 挾持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九百十五章 甘之如飴第三百六十九章 聯盟重組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知死活的封德彝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兩百五十八章 唱白臉的宇文述第四百七十五章 彪悍的樊子蓋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九百七十六章 從未背叛中土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八百四十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進北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中下三策第九百五十章 所謂變通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七章 自曝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一百四十章 固守待援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761章 驚天巨箭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進北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王說對了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三百七十章 要不得的固執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是誰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第兩百五十八章 唱白臉的宇文述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八百五十九章 壞消息